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s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the conceptual schema of nutrient release in the large shallow Lake Taihu,China 被引量:100
1
作者 QINRoqiang HUWeiping +2 位作者 GAOGuang LUOLiancong ZHANGJinsh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1期54-64,共11页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s in situ, it was found that mass exchange on the water-sediment interface occurred chiefly on the superficial sediment within 5-10 cm.The spatia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 of sediment wa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s in situ, it was found that mass exchange on the water-sediment interface occurred chiefly on the superficial sediment within 5-10 cm.The spatial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 of sediment was distributed uniformly. The observation of lake currents and waves indicated that the dynamic sources, which act on the interface of water and sediment, came mainly from waves under strong wind forcing, while the critical shear stresses due to the waves and currents were of the same magnitude under weak wind forcing. The critical shear stress that leads to extensive sediment resuspension was about 0.03-0.04N/m2, equivalent to a wind speed in situ up to 4 m/s. If a dynamic intensity exceeded the critical shear stress, such as a wind velocity up to 6.5 m/s, massive sediment re-suspension would be observed in the lake. Furthermore, field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nutrient concentration of pore water within the sediment was far greater than that of overlaying water, which provides objective conditions for the nutrient release from sediment. According to nutrient analyses in the pore water from the superficial 5-10 cm sediments, a severe dynamic process in the Taihu Lake would bring out a peak nutrient release, i.e. a 0.12 mg/L increase of TN, and 0.005mg/L increase of TP in the lake. In the end, a general scheme of nutrient release from sediment in large shallow lakes was put forward: when the wind-driven forcing imposes on the lake, it will make the sediment resuspens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utrition from the pore water will follow the sediment resuspension release to overlaying water. Because of oxidation of solid particulates when it resuspends from sediment, the disturbance of hydrodynamics will enhance thesuspension particulates absorbing nutrition. After the withdrawal of wind forcing, the suspended mass would deposit and bring part of the released nutrients back into sediment.The degraded organic particulate would be separated to the pore water within the sedi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太湖 中国 沉积再悬浮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刘永 郭怀成 +1 位作者 范英英 王丽婧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9-1175,共7页
从系统分析在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出发,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动力学建模过程、方法和软件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发展.从1960年代至今,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简单的零维模型发展到复... 从系统分析在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作用出发,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动力学建模过程、方法和软件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发展.从1960年代至今,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简单的零维模型发展到复杂的水质水动力学生态综合模型和生态结构动力学模型,如LakeWeb模型.中国的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滇池、太湖、东湖和巢湖等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以及其他水体.目前,已经开发一些软件用于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拟,主要有CEQUALICM、WASP、AQUATOX、PAMOLARE、CAEDYM等,以及用来模拟湖泊能流的软件ECOPATH.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还在监测、数据共享和模型结构、参数选取和不确定性分析等方面存在不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生态系统动力学 模型
下载PDF
洪湖三种水生植物的分解速率及氮、磷动态 被引量:38
3
作者 厉恩华 刘贵华 +2 位作者 李伟 袁龙义 温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671,共5页
用分解袋法,对生长于洪湖的菰(茎、叶)、莲(叶、叶柄)、微齿眼子菜(整株)进行480d原位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莲叶和菰叶分解最快,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96.5%和96.6%;微齿眼子菜和莲叶柄分解最慢,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66.8%和7... 用分解袋法,对生长于洪湖的菰(茎、叶)、莲(叶、叶柄)、微齿眼子菜(整株)进行480d原位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莲叶和菰叶分解最快,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96.5%和96.6%;微齿眼子菜和莲叶柄分解最慢,其干重损失率分别为66.8%和71.6%.到实验结束时,菰茎和莲叶柄中的N浓度分别增加了1倍和2倍,P浓度均增加了1倍;莲叶和微齿眼子菜中的N、P含量均降低.5种分解材料分别释放其初始N、P总量的22.6%-98.0%和43.5%-97.4%.分解速率和N、P变化取决于分解材料的烧失重与总氮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腐烂分解 洪湖 氮动态 磷动态 残渣积累
下载PDF
湿地植物香蒲体内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及适宜收割期 被引量:34
4
作者 郭长城 胡洪营 +2 位作者 李锋民 下橋雅樹 迫田章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0-1025,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香蒲对氮、磷元素的吸收与蓄积规律。结果表明:氮磷元素在香蒲体内的蓄积含量具有季节性规律,随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香蒲组织内氮、磷均具有随季节而向上输送蓄积或向下进行"营养回流&...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香蒲对氮、磷元素的吸收与蓄积规律。结果表明:氮磷元素在香蒲体内的蓄积含量具有季节性规律,随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香蒲组织内氮、磷均具有随季节而向上输送蓄积或向下进行"营养回流"的特点。结合香蒲资源化利用的途径,香蒲的收割方式应按照其分布特点,分区域交替收割,既要保证香蒲的正常繁殖,还要保证香蒲能够从湿地环境带出一定量的氮磷,收割期宜在10月下旬或11月份。从香蒲吸收氮磷元素的年际间对比,发现2008年度地上部较2007年度有明显的累积,香蒲具有年际间的累积特点,但在生长后期一部分营养可能转运至土壤环境,使得累积现象不明显。氮磷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高度分布规律在湿地生态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研结果显示,生长初期与生长后期香蒲体内营养元素的高度分布具有近似相反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季节动态 回流现象
下载PDF
浙江千岛湖深水区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格局 被引量:27
5
作者 胡忠军 孙月娟 +6 位作者 刘其根 何光喜 陈来生 曲宪成 余员龙 史文 刘国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5-271,共7页
2007-2008年对浙江千岛湖深水区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8种底栖动物,其中寡毛类7种,线形动物门1种.群落类型不存在季节差异,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正颤蚓.群落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94.6ind./m^2和0.54g/m^2.双因素方差分析表... 2007-2008年对浙江千岛湖深水区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调查到8种底栖动物,其中寡毛类7种,线形动物门1种.群落类型不存在季节差异,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和正颤蚓.群落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94.6ind./m^2和0.54g/m^2.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密度和生物量无季节变化,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两者均是上游>中游>下游.密度和生物量与水深、透明度显著负相关,前者与水柱混合水样的TN和TP、与底部局部水样的TP显著正相关,后者与水柱混合水样的TP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深是密度和生物量的唯一最优解释因子,随水深增加密度和生物量均呈指数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底栖动物 群落组成 密度 生物量 垂直分布 水平空间分布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太湖铜绿微囊藻磷摄取动力学若干重要参数与其竞争优势相关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韩小波 孔繁翔 阎荣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2-257,共6页
对从太湖分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onosa)进行了不同氮磷比对生长影响的实验,以探索蓝藻生长优势形成的基础.实验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氮磷摩尔比低于29蓝藻将会占据优势”的理论,但发现只在较低的营养水平时比较吻合.... 对从太湖分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onosa)进行了不同氮磷比对生长影响的实验,以探索蓝藻生长优势形成的基础.实验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氮磷摩尔比低于29蓝藻将会占据优势”的理论,但发现只在较低的营养水平时比较吻合.同时进行了不同磷营养条件下磷营养摄取与生长的实验,为太湖富营养化研究中应用的水质模型提供所需的参数值.微囊藻生长的磷半饱和常数Ks=16.21μM、磷摄取的半饱和常数Km=17.66μM、藻细胞最小的磷份额K=4.36μg/mg(dw);微囊藻在实验条件下的过度储磷系数Q0/Qmax=0.14;测定了磷饥饿和磷丰富时细胞最大的摄磷速率分别为1.66μg/(L·mg·h)和0.06μg/(L·mg·h).可见初始细胞内磷份额较低的藻细胞对磷的吸收速率要比胞内磷份额较高的藻细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铜绿微囊藻 氮磷比 磷摄取 动力学
下载PDF
1986-2008年吉林省湖泊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许诗 刘志明 +5 位作者 王宗明 宋开山 张素梅 刘殿伟 张柏 罗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1-909,共9页
利用1986年、1995年、2008年覆盖吉林省的LandsatTM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获取3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GIS技术,分析了过去23年吉林省湖泊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8年间,吉林... 利用1986年、1995年、2008年覆盖吉林省的LandsatTM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获取3期土地利用数据;基于GIS技术,分析了过去23年吉林省湖泊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8年间,吉林省湖泊面积从1986年的3442km2减少到2008年的2622km2;湖泊个数由3134个减少到2718个.其中1986-1995年间湖泊面积萎缩主要以大中型湖泊(面积大于等于50km2)为主,减少面积为479.7km2;1995年以后,虽然大中型湖泊面积有微弱增加,但中小型湖泊的面积剧烈减少,因此导致湖泊总面积减少311.7km2.湖泊面积变化存在区域差异:过去23年间,东部地区湖泊面积增加42.1km2,中部地区减少98.9km2,西部地区湖泊面积减少最多,为337.7km2.气候干旱化、人口增加带来的压力和水利工程修建等因素对湖泊面积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变化 驱动力 遥感 吉林省
下载PDF
洪泽湖水生植被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圣照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3-70,共8页
本文对洪泽湖水生植被的种群组成、植被类型、演变动态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研究。洪泽湖水生植被面积为550km^2,占全湖总面积34.44%,年生产量约211×10~4t(湿重),即相当于4.64×10^(15)J(能量)。另外,本文还对如何调整洪泽湖植... 本文对洪泽湖水生植被的种群组成、植被类型、演变动态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研究。洪泽湖水生植被面积为550km^2,占全湖总面积34.44%,年生产量约211×10~4t(湿重),即相当于4.64×10^(15)J(能量)。另外,本文还对如何调整洪泽湖植被的组成,引进优良品种,合理开发利用水生植物资源,提出了初步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水生植被 演变 生物量
下载PDF
三峡水库澎溪河水-气界面CO_2、CH_4扩散通量昼夜动态初探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哲 姚骁 +3 位作者 何萍 王钦 郭劲松 陈永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6-584,共9页
三峡水库温室气体效应近年来备受关注.为揭示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澎溪河水-气界面CO2和CH4通量的昼夜动态规律,明晰短时间尺度下该水域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因素,在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的一个完整水文周年内,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段(2010年... 三峡水库温室气体效应近年来备受关注.为揭示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澎溪河水-气界面CO2和CH4通量的昼夜动态规律,明晰短时间尺度下该水域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因素,在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的一个完整水文周年内,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段(2010年8、11月和2011年2、5月)对澎溪河高阳平湖水域开展昼夜跟踪观测.结果表明:2010年8、11月和2011年2、5月4次采样的CO2日总通量值分别为-8.34、73.94、28.13和-20.12 mmol/(m2·d),相应的CH4日总通量值分别为2.22、0.11、0.32和7.16 mmol/(m2·d),不同时期昼夜变化明显.研究水域CO2和CH4通量过程不具同步性:CO2昼夜通量变化可能更显著地受到水柱光合/呼吸过程的影响,但瞬时气象过程(水汽温差、瞬时风速等)在高水位时期亦可对CO2通量产生显著影响;CH4昼夜通量变化与水温条件改变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澎溪河 高阳平湖 水-气界面 温室气体 扩散通量 昼夜动态
下载PDF
升温对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沉积物营养盐动态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庚辰 刘足根 +4 位作者 张敏 李娟 皮坤 熊鹰 徐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016-4025,共10页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以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水为研究对象,设置18℃和22.5℃两个温度处理组,模拟武汉地区预测的21世纪末春季变暖的情景,研究升温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中,22....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以超富营养型浅水湖泊——武汉南湖表层沉积物和表层水为研究对象,设置18℃和22.5℃两个温度处理组,模拟武汉地区预测的21世纪末春季变暖的情景,研究升温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中,22.5℃处理组水体中正磷酸盐(o-P)和总磷(TP)含量显著高于18℃处理组,说明气温升高可以显著促进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促进水体中磷含量的显著升高;此外,在实验的初始阶段,升温能够加速水体中氨氮(NH+4-N)向硝态氮(NO-3-N)转化的过程,同时水体与沉积物中氮含量的下降可能是水体与沉积物中的氮通过反硝化作用从系统中溢出以及被系统中的底栖生物利用所致,没有观察到气温升高对沉积物中总氮的释放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 富营养化湖泊 沉积物-水界面 营养盐 动态迁移
下载PDF
鄱阳湖外围湖泊水体营养波动周年特征的比较湖沼学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匡武名 张萌 +4 位作者 张金美 何宗键 彭希珑 徐军 刘足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3-1305,共13页
近年来,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湿地鄱阳湖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且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而对鄱阳湖湖体外围各类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情况及其动态却了解颇少.为深入了解鄱阳湖外围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季节动态及驱动机制,于20142015年对毗... 近年来,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湿地鄱阳湖的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且日益受到各方关注,而对鄱阳湖湖体外围各类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情况及其动态却了解颇少.为深入了解鄱阳湖外围不同湖泊的富营养化现状、季节动态及驱动机制,于20142015年对毗邻鄱阳湖南岸的南昌市大小不同的3个城市或城郊浅水湖泊(青山湖、瑶湖、军山湖)水质参数和营养状态进行周年观测.结果表明,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高锰酸盐指数范围分别在2.6?4.5、2.1?4.6和1.6?1.9mg/L之间,仅军山湖目前未受到有机物污染影响,3个湖泊两两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青山湖和瑶湖水体总氮(TW)、总磷(TP)浓度远高于湖泊富营养化转换的阈值(TW:0.20mg/L,TP:0.02mg/L),且TP污染最为严重,仅达到地表水汉?劣V类标准.在3个湖泊中,水体氮主要以可溶性态氮的形态占优势,水体磷形态除了军山湖外,另外2个湖泊主要以颗粒态磷占优势.青山湖、瑶湖和军山湖的叶绿素a(Qil.a)浓度范围分别为34.65?184.48、7.66?120.67和2.42?17.41pg/L,各湖泊的Chl.a浓度均在冬季达到最低值,且军山湖与其他2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呈极显著性差异,青山湖与瑶湖无显著差异.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3个湖泊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发现,青山湖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已达到轻-中度富营养的稳定富营养状态;其次为瑶湖,营养状态不稳定,在中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水平之间巨幅波动;军山湖相对最低,全年整体处于贫营养-中营养状态之间,处于波动上升的趋中营养状态.同时发现3个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年内波动依赖于不同的水温环境,水温是以上3个亚热带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年内季度波动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Pearson相关分析还发现,3个湖泊的Chl.a浓度均与水柱TW和T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青山湖和军山湖的水柱Chl.a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围浅水湖泊 鄱阳湖水系 富营养化 综合评估 周年动态 比较湖沼学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eutrophication model and application to Taihu Lake,China 被引量:14
12
作者 MAO Jingqiao CHEN Qiuwen CHEN Yongc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8-284,共7页
Taihu Lake, the largest freshwater shallow lake in eastern China, has suffered from severe eutrophic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a three-dimensional eutrophica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 Taihu Lake, the largest freshwater shallow lake in eastern China, has suffered from severe eutrophication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is research developed a three-dimensional eutrophica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utrophication dynamics. The model fully coupled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hydrodynamics, and also took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sediment release and the external loads from the tributaries. After sensitivity analyses, the key parameters were defined and then calibrated by the field observation data. The calibrated model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seasonal primary productions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model results and field data in year 2000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is able to simulate the eutrophication dynamics in Taihu Lake with a reasonable accuracy. From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teorological forcing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eutrophication dynamics. The wind-induced circulation and sediment distribu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lgae blo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trophication dynamics algae bloom sediment distribution Taihu lake
下载PDF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及其季节动态 被引量:14
13
作者 肖剑平 曹明 +2 位作者 李桥光 张健嵩 李旭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5,共7页
2016年7月起至2017年12月,于云南省石屏县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到鸟类139种,隶属16目47科;其中留鸟73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35种,旅鸟10种。记录到水鸟51种,以鹳形目鹭科和雁形目鸭科为主。国家II级保护鸟类6种,即黑翅鸢、白腹鹞、白... 2016年7月起至2017年12月,于云南省石屏县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调查到鸟类139种,隶属16目47科;其中留鸟73种,夏候鸟21种,冬候鸟35种,旅鸟10种。记录到水鸟51种,以鹳形目鹭科和雁形目鸭科为主。国家II级保护鸟类6种,即黑翅鸢、白腹鹞、白尾鹞、普通鵟、红隼、游隼。全年生态保育区鸟类多样性丰富度最高(4. 087),合理利用区最低(3. 968);生态保育区均匀度最高(0. 538),科普宣教区最低(0. 513);异龙湖鸟类多样性丰富度表现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湿地公园内科普宣教区与生态恢复区相似性指数(0. 87)最高,而生态保育区与生态恢复区具有最低的相似性指数(0.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龙湖 国家湿地公园 鸟类多样性 季节动态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动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揭二龙 李小军 刘士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0-503,共4页
洲滩是鄱阳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最为活跃的景观要素之一。研究洲滩的结构及动态变化、洲滩对鄱阳湖功能的影响,对鄱阳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论述鄱阳湖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动态,并着重分析洲滩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 洲滩是鄱阳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最为活跃的景观要素之一。研究洲滩的结构及动态变化、洲滩对鄱阳湖功能的影响,对鄱阳湖的治理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论述鄱阳湖的自然地理概况、土地利用动态,并着重分析洲滩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湖区大量泥沙淤积造成的洲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流形态、泥沙冲淤和江湖水文关系等。因此,洲滩的改变导致鄱阳湖调蓄功能、生态功能等的变化,其分布和动态是反映鄱阳湖演变规律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景观动态 泥沙淤积 洲滩 围垦
下载PDF
近百年鄱阳湖湿地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冰 万荣荣 +3 位作者 杨桂山 谭志强 王殿常 吴兴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8-1029,共12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和长江中游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重建其近百年自然通江的湖泊湿地演变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两期历史时期地形图和遥感产品,构建了1930s、1970s、1990s、2000s和2010s鄱...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和长江中游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重建其近百年自然通江的湖泊湿地演变过程,对于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两期历史时期地形图和遥感产品,构建了1930s、1970s、1990s、2000s和2010s鄱阳湖湿地格局变化数据集,探究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水文连通变化对鄱阳湖湿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面积由1930s的5024.3 km^(2)下降至2010s的3232.7 km^(2),近百年损失率高达35.7%,其中1930s 1970s时期面积变化最为显著,损失率达33.2%,且主要集中分布于赣江与饶河的入湖尾闾地区和南部康山圩.湖泊湿地向耕地的转移是鄱阳湖湿地丧失的主要形式,1930s以来,共有累计1149.6 km^(2)的湖泊湿地受垦殖的作用转变为耕地.闸坝与圩垸导致的水文连通性降低加剧了鄱阳湖自然通江的湖泊湿地格局的变化.相较1930s,累计有683.4 km^(2)的湖泊湿地与主湖相阻隔,水文节律完全独立于通江水域.基于地统计学的水文连通函数曲线也表明,近百年来鄱阳湖的横向和纵向水文连通性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在1990s以后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本研究能够为鄱阳湖乃至长江中游湖泊湿地生态修复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提供参考状态与客观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湖泊湿地 近百年 格局变化 水文连通性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湖泊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礼兵 霍守亮 +2 位作者 周玉良 童中华 刘丽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4-1262,共9页
湖泊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的科学合理确定是营养物基准制订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以巢湖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耦合了多种数学模型对湖泊营养物的产生、分布及输移进行系统仿真,并结合系统反演方法获得湖泊过去近50年不同水文条件下... 湖泊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的科学合理确定是营养物基准制订的重要技术基础之一.以巢湖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耦合了多种数学模型对湖泊营养物的产生、分布及输移进行系统仿真,并结合系统反演方法获得湖泊过去近50年不同水文条件下的各营养物浓度演化过程及湖泊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经过试验校准的系统仿真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湖泊历史富营养化变化过程,以此确定的湖泊营养物基准参照状态的TP浓度为0.0339~0.0390 m.gL-1,TN浓度为0.4132~0.6596 m.gL-1,Chla浓度为5.875~6.799μg.L-1,SD透明度为0.992~1.098 m,这一结果与古湖沼学重建方法、回归分析法等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营养物基准 参照状态 系统动力学 仿真
原文传递
梁子湖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隆君 陆鑫歆 王忠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419-6428,共10页
基于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对梁子湖浮游甲壳动物的采样调查,记录了该湖区浮游甲壳动物22种,隶属9科18属,其中枝角类(Cladocera)16种,桡足类(Copepoda)6种,包括9属新记录。物种多样性季节性动态变化明显:枝角类优势种在春、夏和秋冬季依... 基于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对梁子湖浮游甲壳动物的采样调查,记录了该湖区浮游甲壳动物22种,隶属9科18属,其中枝角类(Cladocera)16种,桡足类(Copepoda)6种,包括9属新记录。物种多样性季节性动态变化明显:枝角类优势种在春、夏和秋冬季依次为透明溞(Daphnia hyalina,优势度Y=0.80±0.01),小栉溞(Daphnia cristata,Y=0.50±0.03)和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Y=0.58±0.04);而桡足类优势种在夏、秋和冬春季依次为长江新镖水蚤(Neodiaptomus yangtsekiangensis,Y=0.41±0.01)、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Y=0.46)和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incongruens,Y=0.65±0.18)。浮游甲壳类个体密度以春季最高((292±85)ind/L),夏、秋、冬季渐低(依次为(169±104)、(140±53)、(120±0)ind/L)。物种多样性冬春季较低(物种数S≤12,丰富度指数D=0.77和0.71,香农-威纳指数H=1.79和1.45),夏秋季较高(S≥17,D=0.98和0.88,H=1.78和1.83)。梁子湖浮游甲壳类动物多样性年际差异不显著,表明湖区环境条件较为优越、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甲壳动物 多样性 梁子湖 动态
下载PDF
1986-2015年青藏高原哈拉湖湖泊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东昇 张仁勇 +3 位作者 崔步礼 赵云朵 王莹 姜宝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1-512,共12页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其动态变化对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哈拉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3S技术提取流域内湖泊面积、形状等信息,揭示近30年哈拉湖流域湖泊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6-2015... 湖泊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研究其动态变化对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哈拉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3S技术提取流域内湖泊面积、形状等信息,揭示近30年哈拉湖流域湖泊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6-2015年间,哈拉湖流域湖泊面积变化呈"V"型,其动态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波动下降阶段(1986-2001年)和波动上升阶段(2001-2015年)。其中1986-2001年湖泊面积由593.68 km^(2)减少到584.83 km^(2)(减少8.85 km^(2));2001-2015年由584.83 km2增加到614.31 km^(2)(增加29.48 km^(2))。对湖泊面积变化量与冰川面积变化量及同期遥感数据阶段各气候要素相关分析发现,湖泊面积变化量与阶段降水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显著性水平在0.01以上,进而降水量是湖泊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动态 冰川动态 气候变化 哈拉湖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博斯腾湖湖滨湿地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8
19
作者 郁国梁 王军强 +3 位作者 马紫荆 刘彬 尤思学 樊佳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8,共10页
本研究以博斯腾湖湖滨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季节(春季、夏季和秋季)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 Willd.)、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 本研究以博斯腾湖湖滨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季节(春季、夏季和秋季)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 Willd.)、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和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Bieb.)C.A.Mey.〕5种优势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从5种优势植物的总体看,叶片碳含量、氮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为350.27、25.04和1.99 mg·g^(-1);叶片碳含量变异系数最小(16.89%),叶片磷含量变异系数最大(65.71%)。刚毛柽柳和芦苇叶片碳含量显著(P<0.05)高于白刺、盐穗木和盐地碱蓬,而氮含量和磷含量较低。夏季刚毛柽柳叶片碳含量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而芦苇和盐地碱蓬叶片碳含量则是在夏季最低;由春季至秋季,5种优势植物叶片氮含量呈递减趋势,碳氮比呈递增趋势,磷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碳磷比和氮磷比总体先升高后降低。刚毛柽柳、白刺和芦苇在春季受氮和磷共同限制,在夏季主要受磷限制;盐穗木和盐地碱蓬在春季和夏季受氮和磷共同限制;5种优势植物在秋季均受氮限制。5种优势植物叶片碳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主要受生活型影响。叶片氮含量、磷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相对较强,且主要受季节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在博斯腾湖湖滨湿地生态环境治理和土壤条件改善时可以在夏季施加磷肥,秋季施加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湖滨湿地 生态化学计量 季节动态 优势植物 土壤因子
下载PDF
Seasonal dynamics of crustacean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Erhai Lake, a plateau lake, with reference to phytoplankt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威 邓道贵 +1 位作者 张赛 胡翠林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074-1082,共9页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a crustacean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Erhai Lake was investigated from May 2010 to April 2011. In total, 11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cluding six(6 genera) cladoceran and five(5 genera) copepod...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a crustacean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Erhai Lake was investigated from May 2010 to April 2011. In total, 11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cluding six(6 genera) cladoceran and five(5 genera) copepod species. The crustacean zooplankton densities ranged from 24.3 to 155.4 ind./L.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 large-bodied cladoceran Daphnia galeata dominated the crustacean plankton community. In summer and autumn, when the colonial or filamentous algae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the small-bodied species(e.g. B osmina fatalis, Ceriodaphnia quadrangular, and Mesocyclops leuckarti) replaced the large-bodied ones. One-way ANOVA and redundanc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dependent upon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water temperature, transparency, and the biomass of small algae. The variation in both phytoplankton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seasonal succession of crustacean zooplankton structure in Erhai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hai lake crustacean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seasonal dynam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