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在海藻裙带菜中的稳定表达 被引量:13
1
作者 秦松 于道展 +2 位作者 姜鹏 滕长英 曾呈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7-89,共3页
借鉴海带遗传转化模式 ,利用基因枪法将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Z)导入裙带菜雄配子体中 ,一部分诱导形成营养增殖的丝状体 ,另一部分和雌配子体受精生成孢子体。五个月后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 5 %的孢子体个体和 30 %的丝状体细胞表现... 借鉴海带遗传转化模式 ,利用基因枪法将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Z)导入裙带菜雄配子体中 ,一部分诱导形成营养增殖的丝状体 ,另一部分和雌配子体受精生成孢子体。五个月后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 5 %的孢子体个体和 30 %的丝状体细胞表现了lacZ的稳定表达 ,利用PCR和PCR Southern检测得到了预期的阳性信号。本文结果提示了利用基因枪转化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海藻裙带菜 基因枪法 稳定表达 基因工程 配子体 PCR检测 PCR-Southem检测
下载PDF
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_1-LacZ融合基因的构建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崇波 冯书章 +2 位作者 刘子 刘晓明 岳军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13-319,共7页
利用含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基因的质粒pBST2-6和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构建成ST1-LacZ融合基因。将质粒pBST2-6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BglⅡ消化,经3%琼脂糖... 利用含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基因的质粒pBST2-6和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构建成ST1-LacZ融合基因。将质粒pBST2-6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BglⅡ消化,经3%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147bpDNA片段,再将载体pUC18用BamHI消化、碱性磷酸酶处理,最后将处理好的pUC18DNA与147bpST1DNA通过T4DNA连接酶进行粘性末端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a中。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共筛选出53个为ST1基因探针杂交阳性的菌落。菌落原位杂交阳性的菌株经培养和抽提纯化质粒后,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I/XbaI和EcoRI/BamHI)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ST1含有ST1基因,而且ST1基因在重组DNA中连接方向是正确的,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再者,DH5a(pXST1)菌株能在含x-Gal的LB平板上长成蓝色菌落,表明该菌株能表达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ST1-LacZ融合基因的构建,为研究ST的免疫原性和抗ST抗体在预防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肠毒素 lacz 基因 融合基因 基因克隆
下载PDF
LacZ基因在体内外骨骼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郑少鹏 田竟生 +4 位作者 徐群渊 王珂 赵春礼 王元身 鲁强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5-88,共4页
采用lipofectin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含有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的结构基因(LacZ基因)及Rous肉瘤病毒启动子的质粒(pRSV-LacZ)导入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骨骼肌内;另外,分别将具有RSV启动子和巨细胞... 采用lipofectin介导基因转移技术,将含有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的结构基因(LacZ基因)及Rous肉瘤病毒启动子的质粒(pRSV-LacZ)导入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骨骼肌内;另外,分别将具有RSV启动子和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LacZ基因直接注射到活体小鼠肌肉组织内。经转染的体外培养骨胳肌细胞和取自活体的肌肉组织切片行X-gal组织化学检测以判断LacZ基因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证明,用lipofectin介导的骨胳肌基因转染率约为10%~20%。直接肌肉注射含有不同启动子的LacZ基因后,肌细胞内均有该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无论在体内或体外,骨骼肌细胞均能被外源性基因所转染并能表达该报告基因。因此,有望使用经遗传工程改造的骨胳肌细胞作为体细胞基因治疗的有效运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z基因 骨骼肌 基因表达 DNA
下载PDF
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在大型经济海藻裙带菜中的瞬间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于道展 秦松 +1 位作者 孙国琼 曾呈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93-95,共3页
用高压氦气式基因枪将SV4 0启动子驱动下的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Z)导入大型经济海藻裙带菜不同部位的组织切块中 ,4 8小时后染色检测 ,在假根、孢子叶和叶片中均检测到了lacZ的瞬间表达。研究还发现 ,对于裙带菜组织块的基因枪法转... 用高压氦气式基因枪将SV4 0启动子驱动下的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Z)导入大型经济海藻裙带菜不同部位的组织切块中 ,4 8小时后染色检测 ,在假根、孢子叶和叶片中均检测到了lacZ的瞬间表达。研究还发现 ,对于裙带菜组织块的基因枪法转化 ,压强130 0psi优于 110 0psi。另外在裙带菜中没有发现半乳糖苷酶的染色本底。本文结果提示 :基因枪法是有效的裙带菜遗传转化方法 ;lacZ可以作为裙带菜基因工程研究的报告基因 ,SV4 0启动子能有效驱动外源基因在裙带菜中表达 ,没有组织特异性。这是lacZ在裙带菜中表达的首次报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大型经济海藻 裙带菜 lacz SV40启动子 基因枪法 瞬间表达 培育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gE/TK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田志军 仇华吉 +3 位作者 倪健强 周艳君 王云峰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在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BdTK_Uni的多克隆位点中插入由SV40启动子控制下的LacZ基因表达盒,同时在右侧同源臂下游插入一个1 7kb的KpnI片段,构建成一个新的转移载体pUni_LacZ。用该载体与Bartha_K61株基因组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Vero细... 在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BdTK_Uni的多克隆位点中插入由SV40启动子控制下的LacZ基因表达盒,同时在右侧同源臂下游插入一个1 7kb的KpnI片段,构建成一个新的转移载体pUni_LacZ。用该载体与Bartha_K61株基因组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Vero细胞,经过10代蓝斑筛选纯化和PCR鉴定获得了一株稳定表达LacZ基因的伪狂犬病病毒gE/TK基因缺失突变株,命名为rPrV_LacZ。在不同的细胞(PK_15、IBRS_2、Vero和CEF)上,对该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增殖滴度和细胞病变进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转移载体pBdTK_Uni具有实用性,可用于构建伪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重组病毒 转移载体 lacz基因
下载PDF
尾静脉高压注射质粒DNA后体内表达的规律 被引量:8
6
作者 朱传龙 宁琴 +1 位作者 严伟明 罗小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质粒DNA后,目的基因在体内分布表达的规律,以及该方法的转基因效率。方法将LacZ质粒按小鼠体重比稀释到一定的PBS中,经尾静脉快速高压注射导入小鼠体内,通过X-gal染色的方法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目的基因在... 目的研究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质粒DNA后,目的基因在体内分布表达的规律,以及该方法的转基因效率。方法将LacZ质粒按小鼠体重比稀释到一定的PBS中,经尾静脉快速高压注射导入小鼠体内,通过X-gal染色的方法在不同时间点观察目的基因在肝脏和其他脏器中的分布规律。结果含有CMV启动子的LaeZ裸质粒经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途径导入体内,24h后即开始表达,第3天出现表达高峰,1周后表达消失,基因转染率达5%-6%;用脂质体包裹质粒DNA后,再进行尾静脉高压注射,质粒在肝脏的表达效率可达18%-20%。结论应用尾静脉高压注射脂质体/质粒DNA复合物途径,目的基因在小鼠肝脏获得高效表达,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 lacz质粒 DMRIE-C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常洪 余其兴 +3 位作者 周荣家 郭一清 刘利 吴海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4期473-476,共4页
以含lac Z基因的质粒 p C H110 为外源 D N A,采用外源 D N A 和精子在保存液里混合保温处理,再进行精、卵的体外受精的方法,观测了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4 次重复实验均获得了较稳定的实... 以含lac Z基因的质粒 p C H110 为外源 D N A,采用外源 D N A 和精子在保存液里混合保温处理,再进行精、卵的体外受精的方法,观测了精子介导的报道基因在转基因泥鳅胚胎中的表达,4 次重复实验均获得了较稳定的实验结果 有 9.6% 的个体呈现l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z基因 转基因泥鳅 精子介导 胚胎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LacZ基因在神经前体细胞的转染和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灵 谢瑶 +1 位作者 汪华侨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为了观察含报告基因 L ac Z的重组 5型腺病毒载体 ( Ad5CMVLac Z)在神经前体细胞转染和表达的量效关系并探讨用该载体构建基因修饰细胞的可能性 ,本研究用不同滴度 ( 1× 10 3~ 1× 10 1 0 PFU/ml)的 Ad5CMVLac Z转染体外培养... 为了观察含报告基因 L ac Z的重组 5型腺病毒载体 ( Ad5CMVLac Z)在神经前体细胞转染和表达的量效关系并探讨用该载体构建基因修饰细胞的可能性 ,本研究用不同滴度 ( 1× 10 3~ 1× 10 1 0 PFU/ml)的 Ad5CMVLac Z转染体外培养的 SD胎鼠(胎龄 12 d)海马神经前体细胞 ,用β-半乳糖苷酶 (β-gal)免疫组化反应检测转染效率。结果显示 :当病毒滴度为 1× 10 7时 ,转染率约为 5 0 % ,当滴度增加到 1× 10 1 0时 ,转染率达 10 0 %。Ad5CMVL ac Z在神经前体细胞的转染率具有滴度依赖性的量效关系。表明高滴度的 Ad5CMVLac Z成功地转染了大部分神经前体细胞 ,Lac Z基因也得到充分表达。提示神经前体细胞是该载体转染的适宜靶细胞 ,并有可能通过该载体转导目的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lacz基因 神经前体细胞 转染 表达 大鼠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p63(gⅠ)基因转移载体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张银梅 郭万柱 +1 位作者 汪铭书 颜其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8-344,共7页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ll酶切已缺失gⅠ (gE)和部分gp63 ( gⅠ )的重组质粒PPB7- 1DNA后 ,回收大小约 6 0kb片段 ,经T4 DNA连接酶连接后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株 ,得到含 gp63片段的转移载体质粒PP63。再以SV4 0早期启动子控制的大肠杆菌 ...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ll酶切已缺失gⅠ (gE)和部分gp63 ( gⅠ )的重组质粒PPB7- 1DNA后 ,回收大小约 6 0kb片段 ,经T4 DNA连接酶连接后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株 ,得到含 gp63片段的转移载体质粒PP63。再以SV4 0早期启动子控制的大肠杆菌 β 半乳糖苷酶 (LacZ)基因作为报告基因 ,将其插入PP63中 gp63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下游的StuⅠ位点 ,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表达 β 半乳糖苷酶的转化子 ,构建了以gp63为同源序列含LacZ报告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 ,命名为PP63LacZ。在该转移载体质粒中 ,LacZ基因的两端分别与 0 3kb和 0 5kb的PRVgp63同源序列相连 ,经酶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鉴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转移载体 β0半乳糖苷酶基因 重组质粒 重组疫苗 gⅠ基因
下载PDF
Adiponectin基因剔除LacZ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维华 李西华 +10 位作者 王芳 乔建瓯 党素英 孔辉 王龙 陆顺元 孙霞 徐国江 傅继梁 费俭 王铸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6-853,共8页
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活性蛋白质,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及抗动脉硬化等活性.建立adiponectin基因剔除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敲入小鼠模型,可为整体动物水平研究adiponectin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等提供理想工... 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一种活性蛋白质,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及抗动脉硬化等活性.建立adiponectin基因剔除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敲入小鼠模型,可为整体动物水平研究adiponectin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等提供理想工具.根据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得adiponectin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及敲入策略,在adiponectin基因第2和第3号外显子剔除的同时,在其ATG和信号肽序列后顺接LacZ基因完整编码序列,构建完成了Adipo-LacZ-XpPNT基因剔除质粒.通过电穿孔将打靶质粒转入ES细胞,以G418和ganciclovir进行药物筛选,获得药物抗性的ES细胞克隆,PCR和DNA印迹鉴定出正确同源重组克隆.将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注入小鼠囊胚得到嵌合体小鼠,嵌合体小鼠与C57BL/6J小鼠交配产生杂合子小鼠,杂合子间交配获得adiponectin基因剔除LacZ基因敲入纯合子小鼠.经RT-PCR、RNA印迹和ELISA检测证实纯合子小鼠脂肪和血清中adiponectin基因表达呈阴性.RT-PCR、RNA印迹及蛋白质印迹检测发现,LacZ基因在突变小鼠脂肪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其表达谱与内源性adiponectin基因的表达谱一致.但在脂肪组织及外周血中未能检测到LacZ活性,且血清中LacZ蛋白亦呈阴性.由此成功建立了adiponectin基因完全灭活及LacZ基因以内源性adiponectin基因表达谱表达的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及其表达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NECTIN 基因剔除 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 基因敲入
下载PDF
经鼠中心静脉途径注射重组腺病毒的基因转染效率及靶向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艾宇航 张丽娜 +2 位作者 龚华 彭鎏 张阳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途径注射外源基因在大鼠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及靶向性。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LacZ经中心静脉途径导入SD大鼠体内,以X-gal染色法检测腺病毒介导的标识基因(LacZ)在大鼠体内的表达部位和时间。结果:注射AdLacZ(1×10... 目的:探讨经中心静脉途径注射外源基因在大鼠体内不同组织的表达及靶向性。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LacZ经中心静脉途径导入SD大鼠体内,以X-gal染色法检测腺病毒介导的标识基因(LacZ)在大鼠体内的表达部位和时间。结果:注射AdLacZ(1×109pfu/mL)后1 d,大鼠肺、肝、肾、脾组织即有少量表达。3 d后大鼠肺、肝、肾、脾组织LacZ基因表达明显,7 d时达高峰,14 d开始下降,28 d基本消失。肺组织,第3,7,14,21 d,LacZ基因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5),脑组织始终未见表达。结论:腺病毒携带的外源基因,经中心静脉途径给药,可能是肺、肝、肾等疾病基因治疗的有效途径,尤其适用于肺部疾病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z基因 腺病毒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伪狂犬病毒TK基因转移载体构建及LacZ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兹书 张楚瑜 +2 位作者 赵伟光 郑从义 丁建华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17-720,共4页
在扩增、克隆 PRV tk、g H基因的基础上 ,构建了包含 tk和 g H基因片段的转移载体质粒 p TK2 .5 .以PRV糖蛋白 g G启动子 ( Pg G)为控制外源基因表达的启动子 ,以 E.coli lac Z为报道基因 ,用其替换 p TK2 .5质粒tk区的 Sal I与 Xho I... 在扩增、克隆 PRV tk、g H基因的基础上 ,构建了包含 tk和 g H基因片段的转移载体质粒 p TK2 .5 .以PRV糖蛋白 g G启动子 ( Pg G)为控制外源基因表达的启动子 ,以 E.coli lac Z为报道基因 ,用其替换 p TK2 .5质粒tk区的 Sal I与 Xho I之间的序列 ,构建了转移载体质粒 p TK- L ac Z.瞬时表达证实 ,转染细胞的 p TK - lac Z质粒在野生型 PRV感染的情况下 ,能有效表达β- Gal酶活性 .将 p TK- lac Z转染 BHK 2 1细胞后再以 PRV感染进行同源重组 ,在 143TK- 细胞上经 5 -溴脱氧尿苷选择 ,Vero细胞纯化 ,X- Gal染色 ,蓝斑筛选 ,分离到重组体 PRV ( r PRV) .r PRV与野生型 PRV在细胞上具有类似的生长特性 ,且经过连续传代的 r PRV仍能稳定的表达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胸苷激酶基因 转移载体 lacz基因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I型扩增子系列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小兵 董小岩 +4 位作者 蒋立新 舒跃龙 伍志坚 颜子颖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8,共7页
我们先前已报道了构建成一种能在HSVtsK株辅助下进行复制和包装,并表达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HSV-1扩增子质粒pHSL,以及它的应用〔1〕。该质粒中依次含有HSV-1复制起点oriS序列及IE68启动子、l... 我们先前已报道了构建成一种能在HSVtsK株辅助下进行复制和包装,并表达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HSV-1扩增子质粒pHSL,以及它的应用〔1〕。该质粒中依次含有HSV-1复制起点oriS序列及IE68启动子、lacZ基因、SV40polyA、HSV-1包装信号‘a’序列和大肠杆菌质粒骨架。然而,该质粒中的报告基因lacZ无法用简单的酶切方法卸载下来,继而装入目的基因。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新构建了一系列质粒型单纯疱疹病毒载体。首先构建了HSV-1扩增子载体质粒pHSVIE68,在IE68启动子的下游带有可供外源基因插入的HindⅢ、SalI、XbaI、BamHI等克隆位点,其后没有polyA加尾信号。为检验pHSVIE68载体的有效性,将报告基因lacZ-SV40polyA片段通过HindⅢ和BamHI位点插入该载体中,构建成重组扩增子质粒pHSV-lacZ1。将该质粒转入BHK细胞,并辅以HSV-1tsK株病毒感染,31℃培养48~72小时后收获的细胞上清感染新鲜的BHK细胞,用X-gal液染色可见有大量细胞蓝染,提示所构建的pHSVIE68质粒能有效地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构建了含有SV40p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子载体 lacz基因 单纯疱疹病毒 HSV-1
下载PDF
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转基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葛坚 李艳艳 +1 位作者 卓业鸿 郭彦 《眼科学报》 1998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基因转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可能性及其表达情况。方法: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应用脂质体法转染报道基因(pcDNA3-LacZ)和pcDNA3-GDNF,应用RT-PCR及SDS-PAGE电泳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p...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基因转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可能性及其表达情况。方法:培养的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应用脂质体法转染报道基因(pcDNA3-LacZ)和pcDNA3-GDNF,应用RT-PCR及SDS-PAGE电泳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pcDNA3-LacZ可转染到视网膜神经细胞。应用RT-PCR可在转染的培养细胞中检测到GDNF转录水平的表达,并可通过SDS-PAGE电泳观察到32KD的表达产物。结论:pcDNA3-LacZ可以作为视网膜神经细胞转基因成功与否的判别指标。pcDNA3-GDNF可转染培养的SD视网膜神经细胞,并可检测到其表达,为青光眼的视功能损害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眼科学报1998;14:57—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z基因 GDNF基因 基因转染 视网膜神经细胞
下载PDF
BQ_(123)-多聚赖氨酸携载β-半乳糖苷酶基因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靶向导入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民清 李岱宗 +2 位作者 张吉辉 周爱儒 汤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135-138,共4页
本研究连接合成了BQ123-多聚赖氨酸(BP)利用BQ12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膜表面内皮素A型受体(ETA)的高度选择性和多聚赖氨酸对DNA的强吸附作用,以BP携载含有β-半乳糖苷酶(β-LacZ)基因的表... 本研究连接合成了BQ123-多聚赖氨酸(BP)利用BQ12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膜表面内皮素A型受体(ETA)的高度选择性和多聚赖氨酸对DNA的强吸附作用,以BP携载含有β-半乳糖苷酶(β-LacZ)基因的表达质粒pSV-β-Galactosidase(pSV-β-LacZ)对培养的VSMC和内皮细胞(EC)转移基因。结果表明,BP具有向VSMC转基因性能,且依赖与靶细胞表面ETA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Q123-多聚赖氨酸 β-lacz 血管平滑肌细胞 基因转移
下载PDF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半乳糖可诱导表达系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巍峰 高东 王祖农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6-261,共6页
把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到带有酵母半乳糖可诱导启动子GAL1的穿梭表达质粒pYESZ中,并把得到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到两种不同遗传性状的宿主菌中,其中一株菌为蛋白酶活性缺失90%以上的pep4-3突变菌株。通过比较两株重组菌产... 把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到带有酵母半乳糖可诱导启动子GAL1的穿梭表达质粒pYESZ中,并把得到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到两种不同遗传性状的宿主菌中,其中一株菌为蛋白酶活性缺失90%以上的pep4-3突变菌株。通过比较两株重组菌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水平发现在所述实验条件下,蛋白酶缺失突变菌株中产生的β-卜半乳糖苷酶活水平不仅均要高于另一对照菌株,并且pep4-3突变菌株表现出受葡萄糖阻遏的严紧程度高及对诱导反应迅速等特点。此外,带有重组质粒的pep4-3突变菌株在葡萄糖阻遏培养基中最大生长量和重组对照菌株基本相同,但β-半乳糖苷酶在pep4-3突变菌株中的表达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明显小于对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GAL1启动子 诱导表达 lacz基因
下载PDF
牛αS1-酪蛋白5′调控序列驱动人α-LA基因与LacZ基因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莉 李庆章 +2 位作者 陈建晖 高学军 田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71-1377,共7页
将牛αS1-酪蛋白5′调控序列约1.2kb的片段,连接到含SV40启动子调控下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PSV载体上,做为启动子,在其后连接0.76kb的人α-乳白蛋白基因(α-L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αS1-LA-psv.采用组织块接种法,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 将牛αS1-酪蛋白5′调控序列约1.2kb的片段,连接到含SV40启动子调控下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PSV载体上,做为启动子,在其后连接0.76kb的人α-乳白蛋白基因(α-L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αS1-LA-psv.采用组织块接种法,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经传代纯化后,对细胞接种存活率、群体倍增时间、生长曲线、形态学等生物学性状进行检测,用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法对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进行角蛋白18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建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细胞传至20代以上时仍保持旺盛的增殖活力.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αS1-LA-psv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24~120h均检测到了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培养72h检测到细胞中人α-乳白蛋白的表达,表达量约为0.64g/L.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具有外源基因表达活性,得到的牛αS1-酪蛋白5′调控序列能作为启动子指导外源基因的表达,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在体外培养的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同时表达人α-乳白蛋白和β-半乳糖苷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α-乳白蛋白基因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的骨骼肌细胞的基因转移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春礼 郑少鹏 +3 位作者 王珂 鲁强 田竟生 徐群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采用2种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和lipofectaMINE作为将外源性基因转入骨骼肌细胞的介导物。骨骼肌细胞为取自新生SD大鼠骨骼肌经2d培养的原代细胞,外源性基因来自质粒pRSVLacZ中的报告基因─... 采用2种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和lipofectaMINE作为将外源性基因转入骨骼肌细胞的介导物。骨骼肌细胞为取自新生SD大鼠骨骼肌经2d培养的原代细胞,外源性基因来自质粒pRSVLacZ中的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结果证明用此2种阳离子脂质体可使LacZ基因在培养骨骼肌细胞中表达率达到20%。这说明应用阳离子脂质体在真核细胞中实施转基因是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 脂质体 骨骼肌细胞 转基因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扩增子质粒载体的构建及LacZ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天忠 王晓丹 +2 位作者 崔虹 颜子颖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4,共9页
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基因组中分离出其包装信号序列,与含HSV-1复制起点及IE-68基因启动子的DNA序列、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大肠杆菌质粒骨架,构建了一种HSV-1扩增子质粒载体pHSL,其中LacZ基因置于... 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基因组中分离出其包装信号序列,与含HSV-1复制起点及IE-68基因启动子的DNA序列、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大肠杆菌质粒骨架,构建了一种HSV-1扩增子质粒载体pHSL,其中LacZ基因置于IE-68基因启动子控制下。将此质粒转染已感染了HSV-1温度敏感株tsK株的Vero细胞,pHSL可在HSV-1tsK的辅助下包装成假病毒颗粒,这样就可得到同时含有假病毒和HSV-1tsK的混合毒株dvHSL。将此混合毒株感染传代细胞和神经细胞,可在其中表达LacZ基因,而在生理温度(37℃)下,混合毒株的复制受到抑制。提示这种缺陷型疱疹病毒载体有用于向神经系统基因转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子 载体 lacz基因 温度敏感株 单纯疱疹病毒
下载PDF
提高重组腺病毒载体提纯和滴定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祥发 郭灵 +4 位作者 林丹 曾庆堂 磨洁琳 韦力 蓝玲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提取、纯化和滴定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已用含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基因(IacZ)的重组5型腺病毒载体(Ad5 CMVLacZ)转染的人胚肾293细胞从-70℃转移至37℃,反复冻融使细胞发生破溃,病毒从细胞内释放至上... 目的 探讨提取、纯化和滴定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已用含报告基因β-半乳糖苷酶基因(IacZ)的重组5型腺病毒载体(Ad5 CMVLacZ)转染的人胚肾293细胞从-70℃转移至37℃,反复冻融使细胞发生破溃,病毒从细胞内释放至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氯化铯,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收集和透析病毒液,用空斑形成实验确定病毒的滴度。结果经提取和纯化的Ad5 CMVLacZ病毒液清晰无色,用系列稀释法将其配制成10^-2~10^-13的稀释度,分别转染100%汇合的293细胞,连续追踪观察空斑的形成及其数目变化,直至转染后第10天,10^-10稀释度的空斑数不再增加为止,计数其空斑。从而确定出mL病毒的滴度,即空斑形成单位(pfu),最终测定得到的结果是3.0×10^10 pfu/mL。结论 用上述方法能制备出优质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后者足以达到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疾病进行基因治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β半乳糖苷酶基因 病毒提取 病毒纯化 空斑形成单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