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残片髹漆工艺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宜飞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1期541-549,共9页
为了解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的髹漆工艺特点,采用断面切片技术、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电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以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漆器残片为代表的样... 为了解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的髹漆工艺特点,采用断面切片技术、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电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以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漆器残片为代表的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⑴彩绘漆器表以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漆器残片为代表的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⑴彩绘漆器表面由漆灰层、底漆层和颜料层构成;⑵漆灰层为一次垸漆,厚度约500μm,填料为面由漆灰层、底漆层和颜料层构成500μm,填料为砖瓦灰一类,颗粒均匀;⑶底漆层厚度约30~50μm,其颜色可细分为黑色、褐色、砖瓦灰一类,颗粒均匀;⑶底漆层厚度约50μm,其颜色可细分为黑色、褐色、黄褐色,但是其元素组成较接近;⑷漆器呈色颜料有炭黑、朱砂、雌黄等;彩绘层黄褐色,但是其元素组成较接近;彩绘层厚度约10~40μm,而且随纹饰差异而变化。厚度约40μm,而且随纹饰差异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漆器 髹漆工艺
原文传递
湖南楚汉漆器制作工艺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聂菲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4年第1期215-234,共20页
湖南楚汉漆器的发展历程与制作工艺密不可分,本文无意囊括湖南楚汉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的方方面面,但意在通过对其中最主要制作工艺的分析,加深人们对这个时期漆器制作工艺的深入了解。
关键词 湖南 楚汉墓 漆器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试论曾侯乙墓出土漆器的制作和纹样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春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269-277,共9页
战国时期是古代漆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阶段。曾侯乙墓属战国早期楚国的附庸曾国的国君墓,其出土漆器数量多,品类全,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本文结合战国楚墓出土漆器,对曾侯乙墓漆器在制胎、造型、纹饰(附纹样图谱)及装饰技法等... 战国时期是古代漆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阶段。曾侯乙墓属战国早期楚国的附庸曾国的国君墓,其出土漆器数量多,品类全,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本文结合战国楚墓出土漆器,对曾侯乙墓漆器在制胎、造型、纹饰(附纹样图谱)及装饰技法等方面的特征试作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侯乙墓 漆器 制作特征
原文传递
长沙新出漆器铭文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景尧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1期361-366,共6页
本文对长沙'12·29'被盗古墓葬出土的漆器及长沙市博物馆在2009年2月征集到的漆器上的铭文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门浅库'、'仓'应该是汉代长沙王府的漆器生产及收储机构,'贞'仅仅是在'... 本文对长沙'12·29'被盗古墓葬出土的漆器及长沙市博物馆在2009年2月征集到的漆器上的铭文进行了研究。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门浅库'、'仓'应该是汉代长沙王府的漆器生产及收储机构,'贞'仅仅是在'门浅库'从事手工业生产管理的一个低级官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门浅 长沙王
原文传递
马王堆汉墓漆器用材树种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宜飞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0年第1期583-588,共6页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部分漆器用材的树种进行鉴定,发现当时使用有4科4属的木材,即壳斗科麻栎属的麻栎、杨柳科杨属的杨木、樟科桢楠属的楠木、榆科青檀属的青檀,对研究马王堆汉墓漆器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部分漆器用材的树种进行鉴定,发现当时使用有4科4属的木材,即壳斗科麻栎属的麻栎、杨柳科杨属的杨木、樟科桢楠属的楠木、榆科青檀属的青檀,对研究马王堆汉墓漆器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马王堆汉墓漆器的产地判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漆器 树种鉴定
原文传递
湖南长沙坡子街7号地块H9发掘简报
6
作者 高铁 肖静华 +2 位作者 杨建华 易家敏 何佳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4年第1期97-104,21-24,共9页
2004年8-1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在长沙市坡子街东端路北一建设工地,对编号为H9的灰坑进行了考古发掘。该灰坑内出土了一批北宋中晚期的瓷器(个别为唐末五代时期)及漆器。这批漆器虽然仅有6件,但保存状况较好,为盘和... 2004年8-1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在长沙市坡子街东端路北一建设工地,对编号为H9的灰坑进行了考古发掘。该灰坑内出土了一批北宋中晚期的瓷器(个别为唐末五代时期)及漆器。这批漆器虽然仅有6件,但保存状况较好,为盘和盆等日常生活用品,造型多见花瓣口,制法为圈叠胎工艺,漆色采用'素髹'装饰,以朱漆及黑漆为主,体现了宋代漆器的主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子街 灰坑 瓷器 漆器
原文传递
马王堆汉墓漆器彩绘色彩初步研究
7
作者 王宜飞 陈建明 聂菲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3年第1期592-600,共9页
为了准确、科学地描述、记录马王堆汉墓漆器彩绘色彩以及色彩变化,使用PANTONE CAPSURE RM200-PT01色彩检测仪和KONIC-MINOLTA CR400色彩色差仪对部分马王堆汉墓漆器彩绘色彩进行检测,初步尝试建立马王堆汉墓漆器彩绘色彩色卡谱系以及... 为了准确、科学地描述、记录马王堆汉墓漆器彩绘色彩以及色彩变化,使用PANTONE CAPSURE RM200-PT01色彩检测仪和KONIC-MINOLTA CR400色彩色差仪对部分马王堆汉墓漆器彩绘色彩进行检测,初步尝试建立马王堆汉墓漆器彩绘色彩色卡谱系以及色彩色差的标准值,为今后开展马王堆汉墓漆器彩绘色彩监测、量化其色彩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漆器 色彩
原文传递
故宫博物院藏“洋漆”与“仿洋漆”器探源 被引量:17
8
作者 夏更起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6-150,161,共15页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洋漆"与"仿洋漆"器,亦即日本称作"莳绘"者,中国称作描金漆器,此前尚无人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作者依据实物,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两类漆器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特别是对日本描...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洋漆"与"仿洋漆"器,亦即日本称作"莳绘"者,中国称作描金漆器,此前尚无人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作者依据实物,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两类漆器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特别是对日本描金漆艺如何进入中国宫廷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进而又对清代宫廷制造"仿洋漆"器情况以及工艺特点加以探究。此外,作者还通过档案证明,清代有多地制造"仿洋漆器"进贡于皇宫,成为故宫博物院现藏"仿洋漆器"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莳绘 仿洋器 描金漆 工艺技艺
原文传递
汉代漆物的文化品格:美学的视角
9
作者 潘天波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高贵的文化品格,它们贯穿于汉代造物及中华文化品格之中。这些具有典型性的造物品格既是汉代漆物的品格,又是汉代文化及中国传统美学的品格,为中华文化品格的最终形成注入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秉性,也为铸就中华工匠美学品格提供了卓绝的汉代漆物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漆物 汉代美学 文化品格 中华文明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漆木器用材树种鉴定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宜飞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1期532-540,共9页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样开展马王堆汉墓漆木器用材树种的鉴定研究,制样后通过光学显微镜系统观察,发现了柳木、杉木、木姜、樟木、润楠、江南桤木、枫杨、杨木共计8个种属的木材。本文为研究马王堆汉墓漆器的制作材江南桤木、枫...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样开展马王堆汉墓漆木器用材树种的鉴定研究,制样后通过光学显微镜系统观察,发现了柳木、杉木、木姜、樟木、润楠、江南桤木、枫杨、杨木共计8个种属的木材。本文为研究马王堆汉墓漆器的制作材江南桤木、枫杨、杨木共计个种属的木材。本文为研究马王堆汉墓漆器的制作材料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马王堆汉墓漆器产地的研究,同时也有利于马王堆汉墓漆器保护修复过程中正确选用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漆木器 树种
原文传递
长沙西汉墓所见漆器铭文杂议
11
作者 黎石生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4年第1期208-214,共7页
笔者以所录漆器铭文为据,对器物产地与流向、铭文内容与铭写方式、仓库与作坊等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其一,这批铭文漆器有的产自'物勒工名'记录提及的诸县或沅陵侯国,有的则产于长沙本地。诸县或沅陵侯国所产有直接... 笔者以所录漆器铭文为据,对器物产地与流向、铭文内容与铭写方式、仓库与作坊等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其一,这批铭文漆器有的产自'物勒工名'记录提及的诸县或沅陵侯国,有的则产于长沙本地。诸县或沅陵侯国所产有直接流向长沙者,亦有转储他地后再流向长沙者。其二,凡据以确定器物原产地之铭文,均用刻划(锥刻)方式铭写。凡据以确定器物原储地、曾储地或转储地之铭文,均用漆书方式铭写。凡据以确定器物终储地之铭文,则用烙印方式铭写。其三,就行政职能而言,库是各县漆器生产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漆器生产而非从事漆器生产。就设施功能而言,库是储藏钱物之所,而非制作器物之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 西汉墓 漆器铭文
原文传递
三向藤蔓形卷草纹剔犀漆器探析
12
作者 张毅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4年第1期358-368,共11页
海外收藏的剔犀漆器中有一种三向藤蔓形卷草纹剔犀漆器,相比如意云纹剔犀漆器较少被论及。本文探讨了这些三向藤蔓形卷草纹的纹样成型、艺术价值,并对三向藤蔓形卷草纹剔犀漆器的制作者、制作年代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卷草纹 剔犀漆器 装饰纹样
原文传递
湖南楚汉墓葬出土漆器研究评述
13
作者 聂菲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1期346-360,共15页
本文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湖南楚汉墓葬出土漆器研究的综述,并略加评论。涉及20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湖南楚汉漆器起步阶段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湖南楚汉漆器初级阶段的研究。而最多篇幅用于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出极... 本文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湖南楚汉墓葬出土漆器研究的综述,并略加评论。涉及20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湖南楚汉漆器起步阶段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湖南楚汉漆器初级阶段的研究。而最多篇幅用于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出极具代表性的楚汉漆器相关研究的评述,诸如器类的辨析、文化因素及礼俗的分析、制作工艺与装饰艺术的研究、生产与产地问题的讨论、漆器的整体研究等,其中较多地评介了西方的中国艺术史学家的批评性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楚汉漆器 研究评述 器类 文化因素 工艺 生产与产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