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6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26
1
作者 惠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49,共5页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界定,归纳起来有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和城市就业概率标准、国际标准模型法、农业技术需要法等六种方法。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界定,归纳起来有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和城市就业概率标准、国际标准模型法、农业技术需要法等六种方法。西方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国内外学者在应用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异地转移、多元复合转移等模式,评述这些不同观点,有利于从理论上丰富我国农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何处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德军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3-36,共4页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 2亿人口有 9亿在农村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1 999年农业产业沉淀了大约 3.3亿劳动力 ,并且在“十五”期...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 2亿人口有 9亿在农村 ,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1 999年农业产业沉淀了大约 3.3亿劳动力 ,并且在“十五”期间 ,我国农村每年将增长劳动力 85 0万人。现阶段 ,如何转移和吸纳这支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 制度创新 农业产业 农业生产
下载PDF
Estimation,analysis of China's labor force 2000-08
3
作者 胡英 《China Economist》 2010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The author estimated and analyzed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ally active,employed and unemployed populations as well as th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io and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rates from 2000-2008... The author estimated and analyzed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ally active,employed and unemployed populations as well as th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io and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rates from 2000-2008 by referring to population census data and establishing estimation models 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changing trends in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ally active population from 2000-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ally active population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io EMPLOYMENT RATE and UNEMPLOYMENT RATE
全文增补中
试论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基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仕俊 陈春华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3,共4页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关于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结构如何变化的理论。文章从这一视角阐述了产业之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是劳动力转移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我国现阶段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平等竞争...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关于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结构如何变化的理论。文章从这一视角阐述了产业之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是劳动力转移的深层原因。并提出我国现阶段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发展传统产业集群以及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正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克拉克 定理 人力资本投资 传统产业集群 三次产业 城镇化进程 分布结构
下载PDF
水资源约束下的内陆河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录仓 张云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2-968,共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各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普遍现象。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但同时面临着严重的"三农"问题。内陆河流的劳动力转移除了受经济条件、体制条件的制约外,还深受水资源条件的约束。通...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是各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普遍现象。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但同时面临着严重的"三农"问题。内陆河流的劳动力转移除了受经济条件、体制条件的制约外,还深受水资源条件的约束。通过对水资源自然赋存格局和变化状态,时空分布与利用关系的分析,透视资源性缺水与结构性缺水,证明水资源条件的约束性持续存在并有加重的趋势。在保证生态环境良性运行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分析计算水资源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力,结果表明,人口处于超载状态。因此以同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缓解水资源压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线,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三个层次具体探讨了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从农村向城镇转移规模。通过上述劳动力三个层次的转移分析,基本上能够把水资源承载力条件下超载的人口转移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约束 农村劳动力转移 张掖市
下载PDF
方言技能是社会认同的一种信号机制吗——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6
作者 连洪泉 江嘉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8,共14页
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方言技能能否成为社会认同的一种信号机制。分析结果发现,方言技能可以成为本地人和流动劳动力社会认同的一种显性信号机制。具体表现为,在个体层面上,方言技能会显著增加互助情况、邻里... 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方言技能能否成为社会认同的一种信号机制。分析结果发现,方言技能可以成为本地人和流动劳动力社会认同的一种显性信号机制。具体表现为,在个体层面上,方言技能会显著增加互助情况、邻里信任和交往频率等社会互动,进而增加当地定居意愿。在群体层面上,方言技能会负向影响社会互动和当地定居意愿。进一步分析验证了方言技能社会认同效应的稳健性,并排除了方言技能的人力资本效应假说。研究结果在丰富社会身份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对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技能 社会认同 流动劳动力
原文传递
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彭定赟 陈志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64-167,共4页
城乡差距过大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以1990-2007年间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路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劳动力流动如何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以城市化、人口质量作为重要中介效应指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 城乡差距过大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以1990-2007年间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路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劳动力流动如何直接和间接地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并以城市化、人口质量作为重要中介效应指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其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具体中介效应值,并以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流动 路径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29省在职员工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及健康状况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许才娟 肖雨 +3 位作者 潘宁 叶俊 林琼希 金宇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在职员工的职业倦怠对主观幸福感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分析我国29省18-64岁在职员工7289人的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及健康的关系。职业倦怠采用职业倦怠普适量表(MBI.GS)中... 目的探讨我国在职员工的职业倦怠对主观幸福感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分析我国29省18-64岁在职员工7289人的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及健康的关系。职业倦怠采用职业倦怠普适量表(MBI.GS)中的部分条目进行调查;主观幸福感测评包括生活幸福感和生活状态满意度两个维度;健康状况采用自评身体健康状况问题评估。结果主观幸福感低、自评健康状况差的个体分别占30.5%、4.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衰竭(2个条目)、成就感降低、玩世不恭是主观幸福感低的危险因素(OR=I.07、1.11、1.10、1.06,P〈0.001),情绪衰竭(2个条目)是自评健康差的危险因素(OR=I.10、1.07,P〈0.001),而成就感降低、玩世不恭对自评健康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情绪衰竭是自评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降低我国在职员工的职业倦怠水平可能是提高主观幸福感、改善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员工 厌倦 职业性 主观幸福感 健康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原文传递
有效人力资本对劳动力结构性演进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智敏 唐昌海 张炜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6年第2期9-17,共9页
以湖北省劳动力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为例,首次提出“有效人力资本”的概念,诠释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模式与“有效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有效人力资本不仅在劳动力转移中起到了门槛的作用,而且还是度量三次产业“理论结构”的重... 以湖北省劳动力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为例,首次提出“有效人力资本”的概念,诠释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模式与“有效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关系。有效人力资本不仅在劳动力转移中起到了门槛的作用,而且还是度量三次产业“理论结构”的重要依据。运用有效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均有效人力资本存量的方法对湖北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学历水平、受教育年数的集中趋势和离散差异等进行剖析;阐述了用“有效人力资本”的观点分析劳动力产业变动与职业变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要主动、安全地迎接即将出现的第三次劳动力产业性转移和职业性变更,必须加大“低级次”产业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加劳动力转变职业能力的有效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人力资本 劳动力结构性演进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高校成人教育 被引量:4
10
作者 聂明英 芦贱生 +1 位作者 杨跃兰 朱红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8-110,共3页
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科学文化素质低,必须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这方面农业高校成人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主要从时代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分析了农业高校成人教育的改革之路。
关键词 农业高校 成人教育 农村人力资源
下载PDF
试论提高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理路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文义 胡乐明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5-45,共11页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至关重要。按照马克思分析影响工资运动三个因素的理路,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供求以及劳资关...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至关重要。按照马克思分析影响工资运动三个因素的理路,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供求以及劳资关系三个维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资运动加以剖析,可以发现有三个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关注劳动者生活需要,改善劳动力再生产条件;二是畅通劳动者提升渠道,推进知识积累型的技术进步;三是努力实现劳资正和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运动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供求 劳资关系 美好生活
原文传递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个人工资量系统决定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文义 任力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1,共9页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换言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故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决定了工资额的基本维度。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只是劳动力价值一般,在解释现实工资运动中个人工资量之间的变动差异时会陷...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换言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故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决定了工资额的基本维度。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只是劳动力价值一般,在解释现实工资运动中个人工资量之间的变动差异时会陷入困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马克思经济学来解释个人工资量的涨落变化,本文从马克思所提的劳动力价值一般概念发展出劳动力价值特定概念,构建了个人工资量的系统决定模型,从而实现个人工资量涨落差异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全面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工资运动 素质因素 劳动者异质性
原文传递
雇佣劳动本质探讨
13
作者 张学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并不一定就是雇佣劳动。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使由它形成的劳动过程具有自身的特定内容,劳动力使用权分离为支配使用权和直接使用权。如果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被剥夺,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利润全... 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并不一定就是雇佣劳动。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使由它形成的劳动过程具有自身的特定内容,劳动力使用权分离为支配使用权和直接使用权。如果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被剥夺,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利润全部被雇主获得,劳动者完全是在为雇主劳动,这样的劳动就是雇佣劳动。如果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得到实现,参与了利润的分配,他既为雇主劳动也为自己劳动,这样的劳动就不是雇佣劳动,而是合作互利劳动。雇佣劳动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不能实现,劳动者不能参与利润分配,完全是为雇主的利益进行劳动。让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利润分配实现其收益权,就是变雇佣劳动为合作互利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佣劳动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使用权 劳动力支配使用权 劳动力直接使用权 动力直接使用权收益权
下载PDF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 被引量:5
14
作者 辛波 张姝 耿殿明 《财政科学》 2018年第6期45-55,共11页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分不同的供给主体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基于有序probit模型,分不同的供给主体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一方面,农村社区公共产品在供给数量上总体偏低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供给结构上不同地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供给偏好。另一方面,行政村面积、实际居住在本社区总人口、行政区内企业个数、人均农业用地面积、村主任户籍是否在本社区以及本社区是否有宗族组织等因素都显著影响了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增加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数量、优化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结构、关注体制建设以及重视村民自组织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产品供给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库 村民自组织 多主体供给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力供求曲线模型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文义 杨继国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3,共10页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有完整的劳动力供求理论,也称劳动力市场理论。然而,这一科学的理论却没有可视化的图形分析,这是马克思劳动力供求理论相比于现代经济学劳动供求理论的不足之处。本文在明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不同概念、劳动供求与劳...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有完整的劳动力供求理论,也称劳动力市场理论。然而,这一科学的理论却没有可视化的图形分析,这是马克思劳动力供求理论相比于现代经济学劳动供求理论的不足之处。本文在明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的不同概念、劳动供求与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内涵以及工资及其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力供求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劳动供求 劳动力供求 工资 供求曲线
原文传递
超越“奥菲悖论”:社会投资理念的兴起与转变——兼论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着力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誉 冯敏良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88-92,100,共5页
"奥菲悖论"已困扰了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一百多年的时间,使其一直陷入"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力非商品化—劳动力再商品化"的矛盾循环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福利国家所掀起的以社会投资理念为核心的改革热潮中,福利国家... "奥菲悖论"已困扰了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一百多年的时间,使其一直陷入"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力非商品化—劳动力再商品化"的矛盾循环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福利国家所掀起的以社会投资理念为核心的改革热潮中,福利国家更加注重社会成员自身能力的开发、积累与激活,促进机会的平等,实现了社会政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超越了"奥菲悖论"所设下的迷局。通过借鉴西方的社会投资理念,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着力点应聚焦于转变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定位,并着重构建儿童与家庭福利政策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一体两翼"的现代社会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菲悖论 劳动力商品化 社会投资理念 我国社会政策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内陆河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云峰 王录仓 王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2-137,共6页
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但由于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挤占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形成水资源分散、高耗、低效利用的格局,导致资源型缺水和结构性缺水的双重矛盾。在工业化的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 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但由于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挤占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形成水资源分散、高耗、低效利用的格局,导致资源型缺水和结构性缺水的双重矛盾。在工业化的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处于十分活跃的时期,本文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在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农村劳动力多层次转移的"产业移人"模式实现其"水资源利用—劳动力占用—产业效益"的良性循环,得出农村劳动力只有在从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移的情况下,才能够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水资源承载力 黑河流域 张掖市
下载PDF
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问题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34-236,共3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如何让这些劳动力很好地融入城市,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重点从市场、政府制度、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着重从市场改...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如何让这些劳动力很好地融入城市,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重点从市场、政府制度、农民工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着重从市场改革、就业制度创新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市场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述评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攀 惠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2-97,共6页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量化标准归纳起来有古典经济学估算法、新古典经济学估算法、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和有效剩余劳动力估算法等四种方法。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 目前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量化标准归纳起来有古典经济学估算法、新古典经济学估算法、国际标准结构比较法和有效剩余劳动力估算法等四种方法。发展经济学家依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人口转移的研究形成了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国内学者在应用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乡发展关系、受教育水平、社会文化、机会成本等不同的视角来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对这些不同观点的述评,有利于进一步丰富转型期农村经济学的研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迁移净收益 机会成本
下载PDF
隔代抚育与寄宿学校:当代农村劳动力再生产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瑜 孙瑞敏 《社会政策研究》 2018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中国农村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机制,以及在微观家庭系统中,劳动力再生产、家庭分工和代际关系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农村家庭通过隔代抚育以及送孩子上寄宿学校的方法解决因国家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 本文主要探讨当代中国农村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机制,以及在微观家庭系统中,劳动力再生产、家庭分工和代际关系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田野调查,本研究发现农村家庭通过隔代抚育以及送孩子上寄宿学校的方法解决因国家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中的缺位导致农村家庭抚育子女的困境。这种劳动力再生产模式体现了家庭分工的使然,并对农民工家庭的代际关系带来深刻影响,据此反思当下农民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模式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 家庭分工 代际关系 隔代抚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