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特征及就业质量
1
作者 刘璐婵 刘艺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4期41-53,共13页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全景式呈现了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特征、劳动供给水平及其就业质量。研究发现,在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初期,劳动者主要从事送快递/外卖、开网店和开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从业者...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全景式呈现了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特征、劳动供给水平及其就业质量。研究发现,在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初期,劳动者主要从事送快递/外卖、开网店和开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从业者年龄集中在29~39岁之间、低学历者更多。从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劳动供给水平来看,多数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每天的工作时长为7.29~10.71小时,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从业者工作时长仅为0.45~3.87小时;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年度工作天数大于191天;女性、35岁以下的青年以及高中以上学历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供给水平偏低。劳动者的从业回报、劳动强度、劳动权益保护和主观福祉水平参差不齐,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自身健康状况、所在经济区域、从业类型以及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等。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就业质量整体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数字经济 就业质量 劳动供给水平 劳动权益保护
下载PDF
女性劳动参与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基于孩次的验证 被引量:6
2
作者 薛继亮 张岩 管华意 《人口与社会》 2021年第1期93-106,共14页
低生育率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冲击,找出影响我国生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为生育主体提供良好氛围和相关机制极其重要。以2016年中国金融家庭数据为基础,以每个家庭为单位,将家庭中不同孩次的相关情况加以区分,研究女性劳动参... 低生育率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冲击,找出影响我国生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为生育主体提供良好氛围和相关机制极其重要。以2016年中国金融家庭数据为基础,以每个家庭为单位,将家庭中不同孩次的相关情况加以区分,研究女性劳动参与对不同孩次生育率的影响,从而揭示女性“低生育之谜”。结合女性劳动参与和生育模型,采用二元变量模型分析女性劳动参与和生育的关系并验证其内生性。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参与对一孩和二孩生育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家庭中孩子的数量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相反,女性配偶的劳动参与对家庭中生育一孩和孩子数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给予女性支持,分担女性的育儿负担,在政策层面上转移用人单位的用工负担,缓解女性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保障职业女性的权益,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失衡 低生育率 女性劳动参与 劳动供给 生育水平 生育友好
下载PDF
我国生育政策调整下劳动力供给规模趋势预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凯华 姜连梅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63,共4页
优化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劳动力供给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借助人口年龄移算预测模型,综合考虑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和发达国家生育率变化趋势设置预测参数,预测生育政策调整下我国劳... 优化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劳动力供给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借助人口年龄移算预测模型,综合考虑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和发达国家生育率变化趋势设置预测参数,预测生育政策调整下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无论是否进行生育政策调整,我国未来劳动力规模整体将呈现下降趋势;受法定劳务年龄限制,生育政策调整后将增加2036年后劳动力供给,减缓劳动力规模下降速度。据此,应从完善生育保障政策制度、优化生育服务配套措施等方面出发,提升生育政策实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调整 劳动力规模 劳动力供给 生育率水平
原文传递
劳动供给的差异性:基于财富与社会福利的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铮 邱林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6,共7页
把财富与社会福利引入时间分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CHIPS(2002)数据验证财富和社会福利水平对劳动供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且结论具有稳健性。潜在的政策含义是健全公平与公正的财富分配机制与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制度基础。
关键词 劳动供给 财富 福利水平 稳健性
下载PDF
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民工荒”成因与宏观经济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66,共9页
中国1990~2011年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变化趋势表明,劳动力供给水平下降与劳动力需求水平上升在2003年交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中国的"民工荒"问题。通过建立影响中国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消... 中国1990~2011年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变化趋势表明,劳动力供给水平下降与劳动力需求水平上升在2003年交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中国的"民工荒"问题。通过建立影响中国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消费水平和出口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从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发展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 民工荒 多元回归模型
下载PDF
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民工荒”与宏观经济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72,共12页
我国1990年至2011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变化趋势表明,劳动力供给水平下降与劳动力需求水平上升在2003年交汇在一起,造成了我国从2003年开始的“民工荒”问题。通过建立影响我国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 我国1990年至2011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变化趋势表明,劳动力供给水平下降与劳动力需求水平上升在2003年交汇在一起,造成了我国从2003年开始的“民工荒”问题。通过建立影响我国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的宏观经济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证实消费水平和出口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从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发展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供给保障水平 民工荒
原文传递
中国劳动力供给刘易斯转折点探讨——基于中日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3
7
作者 江三良 李攀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42-47,共6页
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变化。基于3个假设,借鉴日本城镇化水平、人口变动、经济转折点经验,结合中国城镇化未完成、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的实际,利用1990—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城镇就业人数和城镇化水平之间... 刘易斯转折点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变化。基于3个假设,借鉴日本城镇化水平、人口变动、经济转折点经验,结合中国城镇化未完成、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的实际,利用1990—2014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城镇就业人数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预测中国将在2028年左右达到刘易斯转折点。在到达转折点之前,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能满足城市工业部门和服务业的劳动力需求,同时政府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要把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劳动力供给 城镇化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