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6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 被引量:144
1
作者 李建民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共11页
进入本世纪1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人口双双进入了"新常态"。这两个新常态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和步伐。人口变量不仅是影响消费市场的决定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 进入本世纪1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人口双双进入了"新常态"。这两个新常态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和步伐。人口变量不仅是影响消费市场的决定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还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各个要素市场,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的长期均衡。因此,人口新常态不仅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条件。文章在明确我国人口新常态的性质及其5个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新常态下的人口与经济关系结构入手,分析人口新常态对新常态经济影响的具体路径,探讨人口新常态各种可能的经济后果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 经济增长 劳动力 老龄化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6
2
作者 丛屹 俞伯阳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选取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OLS和动态面板GMM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但是这一结果在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来看,... 选取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静态面板OLS和动态面板GMM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但是这一结果在区域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南、北地区划分来看,则是北方地区更为显著。鉴此,我国应加快建设均等化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多样化数字设备科学应用,全方位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 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基础设施
下载PDF
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 被引量:119
3
作者 李秀彬 赵宇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95,共5页
中国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国家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型,即代表自然生态空间的森林面积降至低谷后反转向上,代表人类干扰较强的耕地面积从扩张到收缩。这是生态状况从整体恶化向整体改善转变的最直接原因。森林转型对应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 中国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国家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型,即代表自然生态空间的森林面积降至低谷后反转向上,代表人类干扰较强的耕地面积从扩张到收缩。这是生态状况从整体恶化向整体改善转变的最直接原因。森林转型对应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存在着必然性。其直接原因,是农林交错带的农业在与森林竞争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失去优势。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劳动力价格上升,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林木产品需求增加,是森林竞争力提高和农业竞争力下降的经济驱动力;而转型前农业扩张引起的生态退化,则是其政策驱动力。在中国森林转型初期,政策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中国迎来了劳动力工资持续上涨的阶段。以坡耕地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农地利用方式,由于难以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与平原区农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被"边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这给森林面积或自然生态空间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型 农地边际化 劳动力
下载PDF
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3
4
作者 史晋川 赵自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7,共6页
运用2001—2003年全国工业行业数据,本文分所有制形式对中国资本和劳动力两要素的价格扭曲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总体上高于劳动力要素;国有经济部门中要素相对价格的扭曲程度要高于非国有经... 运用2001—2003年全国工业行业数据,本文分所有制形式对中国资本和劳动力两要素的价格扭曲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总体上高于劳动力要素;国有经济部门中要素相对价格的扭曲程度要高于非国有经济部门。同时研究还认为,国有企业资本深化、“民工荒”等宏观经济问题其实是与所有制约束下要素价格的扭曲有内在必然联系的。研究结果对当前进行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 生产函数方法 资本 劳动力 价格扭曲 中国 工业行业数据
下载PDF
劳动力、人口和中国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 被引量:58
5
作者 姚洋 余淼杰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3,共13页
本文通过数据证明,中国当前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是由中国当前人口特征和低城市化水平所决定的必然选择。低人口抚养比和低城市化率共同造成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收入缓慢增长,这些又进一步导致了资本的快速积累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然... 本文通过数据证明,中国当前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是由中国当前人口特征和低城市化水平所决定的必然选择。低人口抚养比和低城市化率共同造成大量的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收入缓慢增长,这些又进一步导致了资本的快速积累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然而这两种因素也决定了较小的国内市场,因此市场出清的唯一途径就是出口。根据人口转型和城市化发展步伐来看,中国的出口导向型模式还将持续至2025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人口 出口导向型增长
原文传递
人口红利、经济增长与人口政策 被引量:58
6
作者 王颖 佟健 蒋正华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8-34,共7页
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人口机会窗口,但人口机会窗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化为人口红利。与增加人口数量相比,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开发各年龄层次的人力资源、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则是我国经济增长更有效、更持久、可持续的人口动... 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人口机会窗口,但人口机会窗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化为人口红利。与增加人口数量相比,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开发各年龄层次的人力资源、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则是我国经济增长更有效、更持久、可持续的人口动力和源泉。一些学者基于我国人口红利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只有保持大量廉价劳动力才能保证发展,因此必须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政策建议,显然没有认清严峻的人口形势,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背离了我国人口发展战略。文章认为,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出发,不断完善人口政策是必须的,但这与人口红利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劳动力 人口素质 科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中国高技能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7
7
作者 刘晔 王若宇 +1 位作者 薛德升 曾经元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49-1964,共16页
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和地级行政单元数据,采用不均衡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刻画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一般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识别高技能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及其... 基于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和地级行政单元数据,采用不均衡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刻画中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一般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并采用空间滞后模型,识别高技能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两类劳动力总体的空间特征均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②2000-2010年,高技能劳动力在空间分布上呈集中化的趋势,而一般劳动力呈分散化的趋势;③十年间高技能劳动力集聚区虹吸作用加强,其分布越发集中于沿海特大城市群,而一般劳动力集聚区回波作用加强,其分布越发均衡;④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职工平均工资、是否直辖市或省会、每万人在校高校学生、是否沿海城市、常住人口数和空间溢出效应在十年中一直都是决定高技能劳动力和一般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失业率、中学生师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绿地率在2010年也成为影响两类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对比两类劳动力的模型结果可得,高技能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受行政因素、高校因素和地区生活舒适度的影响更大,而一般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受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不均衡指数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景华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54,共8页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是紧密联系又互相促进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国民产出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推进是其运行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城市化驱动...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是紧密联系又互相促进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国民产出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城市化推进是其运行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满足了城市化的需要,城市化通过刺激投资规模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和人力资本提升作用于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劳动力
原文传递
劳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9个省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郑君君 朱德胜 关之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和劳动力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收集和使用我国9个省市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年龄人口份额与劳动力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对我国经...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和劳动力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收集和使用我国9个省市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年龄人口份额与劳动力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劳动力老龄化将会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 老龄化 经济增长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温成平 范永升 +4 位作者 李永伟 吴华香 李学铭 王新昌 曹灵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激素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副作用或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21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123例)和西药组(89例),西药组以激素为主,中西结合组在激素基础上结合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激素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副作用或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21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123例)和西药组(89例),西药组以激素为主,中西结合组在激素基础上结合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并对西药组16例、中西结合组25例随访观察2年。观察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对比总结临床疗效,并统计激素用量、副作用发生率和劳动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副作用及并发症方面,中西结合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1·38%、30·08%和92·68%)均显著高于西药组(分别为5·62%、22·47%和86·52%)(P<0·05),且在改善发热、红斑、口腔溃疡、脱发、关节痛、光过敏、雷诺现象、月经失调、肾脏病变、神经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和白细胞、血小板、血沉、血红蛋白、抗ds-DNA阳性率、IgG、补体C3等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西药组(分别为P<0·05或P<0·01)。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强的松日用量(12·8±7·6mg)显著低于西药组(21·6±12·5mg)(P<0·05),单例6个月治疗中强的松总量也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柯兴氏征、骨质疏松、痤疮或多毛等皮肤症状、失眠或抑郁等情绪异常、继发真菌或病毒感染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组,家务劳动恢复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随访两年比较,中西结合组家务劳动和正常劳动的恢复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既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减轻激素用量,又能有效降低各种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劳动力的恢复,且治疗时间越长综合疗效越显著。因此值得SLE患者长期使用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解毒祛瘀滋阴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副作用 劳动力
下载PDF
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秀艳 徐立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8-123,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流动在我国成为有目共睹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人才流动有助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激励人才创新,并以其溢出效应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才流动也存在着风险,人才流失对流出地是一种成本或损失,并由此形成了流... 改革开放以来,人才流动在我国成为有目共睹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人才流动有助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激励人才创新,并以其溢出效应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才流动也存在着风险,人才流失对流出地是一种成本或损失,并由此形成了流动人才与流出地之间的矛盾。本文深入分析我国人才流动的特点,解析人才流动的正、负效应,提出化解人才流动风险的现实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人力资本 劳动力 溢出效应
下载PDF
危险因素控制对203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期望寿命和劳动力损失的影响估计 被引量:40
12
作者 曾新颖 李镒冲 +4 位作者 刘江美 刘韫宁 刘世炜 齐金蕾 周脉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79-1085,共7页
目的 估计危险因素控制对203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期望寿命和劳动力人口损失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的结果,根据慢性病死亡风险与危险因素暴露的相关性和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值,将慢性... 目的 估计危险因素控制对203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期望寿命和劳动力人口损失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的结果,根据慢性病死亡风险与危险因素暴露的相关性和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值,将慢性病的死亡例数分成可归因和不可归因两部分。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出2030年危险因素暴露和慢性病的不可归因死亡例数,进而获得2030年慢性病的死亡例数。以WHO提出2025年全球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目标设置场景假设,计算各类危险因素控制对慢性病死亡、期望寿命和劳动力人口损失的影响。结果 如果危险因素暴露按1990—2013年的变化趋势发展,相比2013年中国慢性病的死亡例数(849.9万例)和死亡率(613.5/10万),2030年死亡例数(1 216.1万例)和死亡率(859.2/10万)将分别增长43.1%和40.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死亡例数增长103.3%,死亡率增长98.8%)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例数增长85.0%,死亡率增长81.0%)增长速度最快。2030年如果危险因素均实现控制目标,可避免263.1万例死于慢性病;如果仅单个危险因素控制达标,血压、吸烟和BMI是对慢性病死亡的影响最重要3个因素,可分别减少死亡148.4万例、71.7万例和27.4万例;其中,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心脏病(减少死亡66.2万例)和出血性脑卒中(减少死亡44.9万例)死亡影响最大,吸烟控制对肺癌(减少死亡25.1万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减少死亡20.1万例)死亡影响最大,BMI控制对缺血性心脏病(减少死亡8.6万例)和高血压心脏病(减少死亡4.5万例)死亡影响最大。如果危险因素暴露按1990—2013年的变化趋势发展,到2030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将达到79.0岁,比2013年增加3.3岁;15~64岁劳动力人口损失为193.2万名;如果危险因素暴露均达标,期望寿命将增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危险因素 预期寿命 劳动力
原文传递
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桂新 魏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根据地方专业化指数与负指数函数模型方法,利用上海市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基于工作地的从业劳动力数据,分别以不同圈层、区县及乡镇街道为基本地域单元,系统地考察了1996~2001年间上海从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 根据地方专业化指数与负指数函数模型方法,利用上海市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基于工作地的从业劳动力数据,分别以不同圈层、区县及乡镇街道为基本地域单元,系统地考察了1996~2001年间上海从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发现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总体上呈都心区密度最高、由此向外依次降低的负指数函数分布的圈层结构模式。其变动呈现都心区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上升、从业劳动力由都心区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均衡化趋势。第二、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的分布变动互不相同:第二产业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散的较大范围的单向均衡化变动;第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变动则相对更向中心城区集聚,表现为在距离市中心15km圈内由都心区向其边缘区扩散、15km圈以外地区特别是远郊区则反呈趋向中心城区的集中化变动。上海城市功能分异正向中心城区以“商”为主、郊区以“工”为主,空间模式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从业劳动力的这种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从业劳动力 空间分布 城市空间
下载PDF
人口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5
14
作者 陈肖飞 郜瑞瑞 +1 位作者 韩腾腾 张胜男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6,共10页
研究利用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黄河流域不同级别的行政单元为对象,对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黄河流域地级行政单元中有17座地级市出现收缩现象,占城市总量的18.68%;23个市辖区处于收缩状态,占... 研究利用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黄河流域不同级别的行政单元为对象,对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黄河流域地级行政单元中有17座地级市出现收缩现象,占城市总量的18.68%;23个市辖区处于收缩状态,占市辖区总量的11.79%;231个市辖县处于收缩状态,占市辖县总量的42.46%。②城市收缩可划分为孤点式收缩、连绵式收缩和交错式收缩三种类型,其中孤点式收缩主要包括青海、山东和山西省部分市辖区县,连绵式收缩主要包括甘肃、内蒙古和河南省部分市辖区县,交错式收缩主要包括宁夏和陕西省部分市辖区县。③自然生态条件和政府特殊政策、产业结构转变中人口供给侧不足、人口龄级结构和家庭结构改变、中心城市发育不足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等因素共同导致了黄河流域部分城市收缩,但其内部仍存在典型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收缩 人口变迁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 产业结构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尽快实施城乡“普遍允许二孩”政策既利国又惠民 被引量:34
15
作者 曾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26,共12页
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客观存在的人口规律,以及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和相关近期调查等新数据分析,我们建议尽快在2015年进行摸底准备,2016年在全国城乡实施"普遍允许二孩"政策,即在生育势能大的农村欠发达地区,在实施普遍允许二... 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客观存在的人口规律,以及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和相关近期调查等新数据分析,我们建议尽快在2015年进行摸底准备,2016年在全国城乡实施"普遍允许二孩"政策,即在生育势能大的农村欠发达地区,在实施普遍允许二孩政策前提下提倡适当晚育以避免出生堆积,在自愿晚育少生已成常态的城镇和较发达农村地区则一步到位而无需晚育政策。这既满足民众生二孩愿望,又绝不会导致人口失控,是切实可行的国家百姓"双赢"方案。它在众多方面大大优于只开放单独,大大有利于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允许二孩 人口数量与结构 老龄化 劳动力资源 均衡发展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51,58,共7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数量、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以及所带来的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等方面 。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劳动力 就业 影响 引资不平衡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杜传忠 李建标 《南方人口》 CSSCI 2001年第2期53-57,共5页
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现阶段 ,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供给大量增加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 ,应合理寻择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升级 劳动力 就业
下载PDF
劳动力就业的歧视问题探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周兢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44,共4页
针对劳动力就业歧视现象 ,分析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提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 就业 歧视
下载PDF
劳动力迁移对西部贫困山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李聪 李树茁 +1 位作者 费尔德曼 邰秀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26,共7页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生计资本的理论,结合中国当前劳动力外流这一显著人口动态特征,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8年在陕西周至山区入户调查的数据,探索性地分析了劳动力迁移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西...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生计资本的理论,结合中国当前劳动力外流这一显著人口动态特征,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8年在陕西周至山区入户调查的数据,探索性地分析了劳动力迁移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西部贫困山区,迁移户与非迁移户的生计资本在数量上有显著差异;农户家中是否有成员迁移对家庭生计资本的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但不同类型的生计资本受到迁移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不同的迁移特征对农户家庭不同的生计资本影响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 迁移 迁移户 农户 生计资本
下载PDF
从全球人口百年(1950~2050)审视我国人口国策的抉择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邬沧萍 王琳 苗瑞凤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2,共7页
基于“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采取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对于这一政策应科学、全面地衡量其利害得失。文章利用全球人口资料和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及人口预测资料,从人口规模、结构的发展变化作实证研究。最... 基于“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采取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对于这一政策应科学、全面地衡量其利害得失。文章利用全球人口资料和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及人口预测资料,从人口规模、结构的发展变化作实证研究。最终认为,我国的人口国策是利大于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口政策 生育率 人口规模 人口老龄化 人口规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