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区就业概念界定与现代就业政策框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继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73,共5页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对于转型过程中的当代中国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影响的热点问题,“社区就业”概念与政策是中国就业政策框架与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创造,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理论与政策意义。作者归...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对于转型过程中的当代中国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影响的热点问题,“社区就业”概念与政策是中国就业政策框架与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创造,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理论与政策意义。作者归纳了社区就业概念的四种界定取向及其内涵外延,提出由自由市场就业、准市场就业和政府保护就业三部分组成的新型现代就业政策框架,并分析其理论政策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劳动市场 社区就业 界定取向 现代就业政策框架
下载PDF
学校情境中的劳动:为何与何为?--凯兴斯泰纳及其《劳作学校要义》的贡献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凌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98-106,共9页
劳动既是精神活动也是身体活动,它以精神发展为前提条件和根本关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劳动原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共同体"意识、道德品格和职业决定能力。劳动不仅应当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加以贯彻,还应当作为具体的... 劳动既是精神活动也是身体活动,它以精神发展为前提条件和根本关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劳动原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共同体"意识、道德品格和职业决定能力。劳动不仅应当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加以贯彻,还应当作为具体的劳动课程加以系统地开发、设计和实施。学校教育应当充分重视和发挥劳动课的学科价值以及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的机会激发其劳动兴趣、端正其劳动态度、发展其劳动习惯,由此劳动教育才可能得到深入推进和落实,并为普职融通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活动 实践体验 劳动共同体 劳动学校 凯兴斯泰纳
下载PDF
高校学生社区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中的功能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小莉 蔡艳丽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1年第6期41-44,50,共5页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从事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的重要场域,承载着获取日常生活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塑造劳动价值观等功能。高校可以通过营造社区劳动氛围、搭建劳动锻炼平台、强化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推动劳动素质综合评价等方式,引导...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从事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的重要场域,承载着获取日常生活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塑造劳动价值观等功能。高校可以通过营造社区劳动氛围、搭建劳动锻炼平台、强化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推动劳动素质综合评价等方式,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涵育丰富的劳动情感、培养扎实的劳动能力、培育高尚的劳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劳动 学生社区 劳动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区域劳动教育共同体建设: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式
4
作者 李剑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0-87,共8页
区域劳动教育共同体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推进劳动教育的利益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利益共享三类核心要素构建出的责任共同体、实践共同体、育人共同体。以区域劳动教育“1+1+N”实践模式为例,借助多主体共商,构... 区域劳动教育共同体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推进劳动教育的利益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利益共享三类核心要素构建出的责任共同体、实践共同体、育人共同体。以区域劳动教育“1+1+N”实践模式为例,借助多主体共商,构建区域劳动教育责任共同体;依托项目共建,打造区域劳动教育实践共同体;贯彻利益共享,铸就区域劳动教育育人共同体,为区域推进劳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共同体 区域 理论框架 实践模式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借鉴与超越
5
作者 韩蕾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学界通常把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概括为人的现实劳动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研究思路没有注意到马克思在把握人的本质问题上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借鉴与超越。精神现象学蕴含着丰富的人的现实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结成的共同体本... 学界通常把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概括为人的现实劳动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研究思路没有注意到马克思在把握人的本质问题上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借鉴与超越。精神现象学蕴含着丰富的人的现实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结成的共同体本质的思想,对马克思形成人的本质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马克思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现实性对象关系,深刻揭示了人的现实的劳动以及共同体本质的理论,实现了对精神现象学所蕴含的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精神现象学 自我意识 劳动 共同体
下载PDF
回归与进化:劳动教育再发展与社区教育治理体系构建的互动逻辑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宛玉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25,共5页
社区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以社区为基点的劳动教育在空间结构、社会认同、学科课程、与人口结构的互动、自主增权、教育供给转型等方面兼具“刚性”和“弹性”的双重发展逻辑。种种现实需要,如生存教育的构成与实施、人民对美好生... 社区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以社区为基点的劳动教育在空间结构、社会认同、学科课程、与人口结构的互动、自主增权、教育供给转型等方面兼具“刚性”和“弹性”的双重发展逻辑。种种现实需要,如生存教育的构成与实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对独立意义社会领域的出现、社区劳动教育的自我完善等,重塑了社区与劳动教育的关系性结构,使人们重识劳动观念,构塑治理结构,规避惰性社会,造就出良好的治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发展 社区教育 治理 互动逻辑
下载PDF
财富的德性:共同富裕理念的人类文明史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强 《探索与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1,F0002,177,共14页
在社会历史视角下,财富成为联系人们社会生活关系的重要因素,财富之德性正是在“共同的劳作”与“共同的享受”中使得人们“在一起”的共同生活成为可能。于是,以整个人类文明史为视域,财富的价值论得以完整揭示,共同富裕的文明史意义... 在社会历史视角下,财富成为联系人们社会生活关系的重要因素,财富之德性正是在“共同的劳作”与“共同的享受”中使得人们“在一起”的共同生活成为可能。于是,以整个人类文明史为视域,财富的价值论得以完整揭示,共同富裕的文明史意义得以展现。其一,在人类文明的精神现象学向度上,财富从自然性存在提升到精神性存在,成为“伦理普遍物”,共同富裕的文明问题在超越“劳动异化”与“精神贫困”的基础上获得统一。其二,在人类文明的社会形态演进中,满足人的自由与发展成为根本性的“文明问题”,其表现在从“有财而不富”的自然文明形态到“有富而不贵”的资本文明形态,再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的人本文明形态。其三,在人类文明的共同体生存向度上,共同富裕揭示了共同体的生存智慧,即从乌托邦到自由人的联合体,从小康之家到大同世界,每个人劳动与享受是一切人劳动与享受的条件,从而表达了天下为公的人类文明终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富 共同富裕 人类文明史 劳动 享受 共同体
原文传递
包头市劳动公园林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旋 杜薇 +2 位作者 白立东 徐颖 王永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揭示城市公园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构建机制及潜在的功能,对于城市绿地建设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包头市劳动公园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并探究其群落构建机制及... 揭示城市公园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群落构建机制及潜在的功能,对于城市绿地建设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包头市劳动公园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并探究其群落构建机制及微生物的潜在功能。分析获得1878个细菌可操纵分类单元(OTUs)和2564个真菌OTUs。细菌群落主要以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为主;真菌群落的优势门则主要是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被孢霉门。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相似性及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都显著高于真菌群落。基于中性群落模型(NCM)、标准化随机率(NST)分析显示,城市公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构建主要由确定性过程驱动。依据Picrust2和FungalTraits功能预测分析显示,蛋白质家族的遗传信息处理和信号-细胞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是细菌的主要代谢功能,而真菌群落主要的功能类群为腐生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包头市劳动公园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构建机制及微生物功能,这为今后城市公园建设与维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有助于我们对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如何驱动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公园 土壤微生物 群落构建 功能预测
原文传递
幸福共同体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下劳动的价值旨归与现实追求
9
作者 董大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3-32,共10页
劳动与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的幸福是二者统一性的现实体现,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构建必然经由劳动而得以完成。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和异化劳动的批判,阐明了劳动哲学之质,并借由劳动与人自... 劳动与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的幸福是二者统一性的现实体现,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构建必然经由劳动而得以完成。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和异化劳动的批判,阐明了劳动哲学之质,并借由劳动与人自由的权利、自我的确证与发展的需要,表达了劳动幸福的价值旨归。在此理论前提下,以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逻辑起点与人类社会共同体历史构建的基本依据,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将人与人之自我同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性关系历史地构建起来,从而实现全部人对幸福的原初追求,使人类社会成为幸福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 劳动价值 幸福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社团活动的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群开发研究——以慈溪润德小学“实践吧”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凌云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过程中,慈溪润德小学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加强与社团活动、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与整合,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关键词 劳动教育 社团活动 课程 融合
下载PDF
流入与凝聚:环孟加拉湾商贸共生圈域的形成与发展——以移民和劳工的流动为视角
11
作者 余媛媛 张原瑜 《八桂侨刊》 2023年第4期30-39,95,共11页
自古以来孟加拉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是沟通印度与中国的海上高速公路。在海湾和环湾沿岸七国重要港口所形成的环形区域中,由贸易引发了以港口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和商品交换等活动,形成了向七国中心地带辐射的经济活动的“商贸共... 自古以来孟加拉湾地理位置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是沟通印度与中国的海上高速公路。在海湾和环湾沿岸七国重要港口所形成的环形区域中,由贸易引发了以港口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和商品交换等活动,形成了向七国中心地带辐射的经济活动的“商贸共生圈域”。周边区域的移民流入和劳工的跨国流动,对于环孟加拉湾商贸共生圈域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特别是移民和劳工流入以后在湾区内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和社会秩序重构,对于环孟加拉湾商贸共生圈域的深化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性的共生空间链环和地域文化景观,成为进一步促进湾区共生圈域不断拓展和联结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湾 移民 劳工 区域共同体
下载PDF
路遥现实主义的审美之维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海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7,共6页
路遥继承了从赵树理到柳青的文学传统,对现实主义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路遥现实主义的美感来源,归纳出路遥现实主义具有的三大审美价值:通过构建真实的"现实生活"确立小说的审美之基,提高农民审美话语在当代审美结构中... 路遥继承了从赵树理到柳青的文学传统,对现实主义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路遥现实主义的美感来源,归纳出路遥现实主义具有的三大审美价值:通过构建真实的"现实生活"确立小说的审美之基,提高农民审美话语在当代审美结构中的地位,塑造肯定农村劳动的审美文化。除此之外,路遥现实主义审美精神还包含了他对劳动的审美矛盾心理,我们据此讨论了当代审美共同体的构建问题。最后展望了如何继承和发展路遥的现实主义审美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遥 现实主义 审美价值 劳动 审美共同体
下载PDF
国际社会有关童工劳动的争议及解决 被引量:3
13
作者 佘云霞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90,共8页
随着童工现象越来越严重,儿童被作为劳动力使用这种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给全世界的学者和活动家带来更多的有关不同地区劳工工作条件信息的同时,也把由边远地区孩子制造的商品送到了高收入国... 随着童工现象越来越严重,儿童被作为劳动力使用这种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部分原因在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给全世界的学者和活动家带来更多的有关不同地区劳工工作条件信息的同时,也把由边远地区孩子制造的商品送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消费者手中。这就把两类不同的人们带到同一平台上:真正关心贫穷国家儿童困境的个人和构成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力量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工 国际社会 经济增长
下载PDF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共同体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年第1期75-82,共8页
“劳动”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始终是一条主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继而将异化劳动概括为四个方面,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最终揭示出作为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 “劳动”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始终是一条主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继而将异化劳动概括为四个方面,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最终揭示出作为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人的解放的哲学主题,凸显了以“劳动”为核心的共同体思想以及鲜明的实践哲学的思想特征。扬弃异化劳动,也就意味着共同体中对象性关系的再造。共同体之中的个体通过相互承认的劳动确立了对象性关系,在马克思构建的劳动共同体中,劳动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人与人从相互承认提升到相互成就的共同体的高级形态的塑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共产主义 劳动共同体
下载PDF
家事劳动的法律承认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莹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74-77,共4页
长期以来,家事劳动都被认为是家庭主妇的“份内之事”,其经济价值没有被社会很好地承认。基于普遍女性“钱少事多”的结构性困境,同时女人有免于贫穷的自由和权利,在现代社会,充分肯定夫妻共同财产制中家事劳动的经济价值,已是国际社会... 长期以来,家事劳动都被认为是家庭主妇的“份内之事”,其经济价值没有被社会很好地承认。基于普遍女性“钱少事多”的结构性困境,同时女人有免于贫穷的自由和权利,在现代社会,充分肯定夫妻共同财产制中家事劳动的经济价值,已是国际社会的主流认识。本文首先阐述家事劳动的经济价值及肯定家事劳动经济价值的意义,进而结合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制、经济补偿的规定,同时借鉴国外立法探讨我国家事劳动的法律承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事劳动 经济价值 夫妻财产 经济补偿 家务有价 法律承认
下载PDF
中国廉价劳动者群体的权益保护
16
作者 姜鸿 《丹东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52-53,67,共3页
打工者疏于保护自身权益 ,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打工者要提高利益保护意识 ,维护好自身权益。
关键词 劳动群体 劳动合同 劳动保险 劳动待遇 廉价劳动者群体 权益保护 劳动法
下载PDF
非赢利性社区服务组织——解决我国劳动力绝对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志强 陈维政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8,共5页
当今全球劳动力绝对过剩问题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这一问题在中国的表现尤其突出。在该问题的对策研究上 ,国外非赢利性社区服务组织的成功经验 。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绝对过剩 社区服务 社区管理 社区教育 非赢利性社区服务组织 社区心理咨询 社区娱乐
下载PDF
走向社区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细香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8-22,共5页
社区是培养和检验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力和生活力的重要场地。走向社区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解决当前资源有限、教育载体单一、体验度不足等问题的必然要求;而社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多样化的职业劳动体验机会以及自身发展需求让社区参与... 社区是培养和检验新时代劳动者职业力和生活力的重要场地。走向社区是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解决当前资源有限、教育载体单一、体验度不足等问题的必然要求;而社区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多样化的职业劳动体验机会以及自身发展需求让社区参与劳动教育成为可能。职业院校要通过构建分段式的社区劳动教育体系、设置以社区生活力为主导的劳动教育课程、搭建与社区合作的实训实践基地、结合社区服务项目开展多样化劳动教育以及借用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链接社区各类资源等路径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社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力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社区合作
下载PDF
泰国稻作起源探究以及集体稻作的影响
19
作者 陈攻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0-219,共10页
自古以来稻作业一直在泰国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泰族在长期稻作实践中逐步掌握物候、历法等知识,不断改进农具,积极使用畜力,使得农业生产力提升,促进了其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由原始粗放农业向封建集体劳作转变。在此过程中,通过共同劳动形... 自古以来稻作业一直在泰国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泰族在长期稻作实践中逐步掌握物候、历法等知识,不断改进农具,积极使用畜力,使得农业生产力提升,促进了其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由原始粗放农业向封建集体劳作转变。在此过程中,通过共同劳动形成的共同记忆以及对神明的统一叙事,成为泰族共同体建构要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稻作起源 共同劳作 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洛克财产言说中的微言——解读《政府论》下篇第五章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年第3期125-128,90,共5页
第五章"论财产"是《政府论》下篇最核心的章节,仔细研读该部分有助于理解洛克在《政府论》中隐含的真实意图。洛克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占有财产的唯一资格和创造价值的源泉。洛克将财产权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认... 第五章"论财产"是《政府论》下篇最核心的章节,仔细研读该部分有助于理解洛克在《政府论》中隐含的真实意图。洛克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劳动是占有财产的唯一资格和创造价值的源泉。洛克将财产权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政府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个人的财产。洛克对财产权的重视源于他对个人自我保存的权利的尊重和增进公共福利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状态 劳动 财产 公民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