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矩法在长江中下游区域水文频率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元芳 王庆荣 +1 位作者 沙志贵 陈剑池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沙市、螺山、汉口及大通5个水文站的年最大洪量序列,采用美国学者Hosking等于1997年提出的以线性矩(L moment)为基础的区域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进行频率计算,结果表明:由此5个站点组成的区域可认为是水文频率计算的...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沙市、螺山、汉口及大通5个水文站的年最大洪量序列,采用美国学者Hosking等于1997年提出的以线性矩(L moment)为基础的区域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进行频率计算,结果表明:由此5个站点组成的区域可认为是水文频率计算的一致区,可采用指标洪水法对各站进行频率计算;区域统一的分布线型选择的结果是Wakeby分布,而传统的极值分布、GLO、GPA、对数正态分布、P Ⅲ分布等均不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法 长江 中下游 区域水文频率 计算 洪量序列 线性矩法 洪水
下载PDF
可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广义极值分布线性矩法的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陈元芳 李兴凯 +2 位作者 陈民 许睢 马斌勋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3,共6页
在水文及其他行业中广义极值分布(GEV)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分布线型,包括极值Ⅰ型、极值Ⅱ型和极值Ⅲ型分布。在介绍了该分布线性矩与其参数关系后,给出了有效的可以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线性矩公式,并对由线性矩推求分布密度函数中k值作了... 在水文及其他行业中广义极值分布(GEV)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分布线型,包括极值Ⅰ型、极值Ⅱ型和极值Ⅲ型分布。在介绍了该分布线性矩与其参数关系后,给出了有效的可以考虑历史洪水信息的线性矩公式,并对由线性矩推求分布密度函数中k值作了改进。通过统计试验计算分析了线性矩在该分布中的统计性能及历史洪水公式的适用性,并与绝对值准则和平方和准则两种不同优化适线法、矩法作了比较。统计试验表明,改进k值计算后的线性矩法略优于传统线性矩法。从总体上讲,改进k值计算后的线性矩法优于平方和准则适线法及矩法,其参数及设计值的不偏性很好,与绝对值准则适线法总体上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极值分布 线性矩 改进 历史洪水 优化适线法
下载PDF
考虑历史洪水的武江超定量洪水频率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丽娟 陈晓宏 +1 位作者 叶长青 张家鸣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8-275,共8页
考虑历史洪水的超定量(Peak-over-Threshold,POT)洪水频率分析方法能使洪水信息的利用最大化,并有效提高洪水频率分析的合理性。本文以武江流域犁市(二)站为例,以泊松分布为超定量年发生次数分布,用广义Pareto(GP)分布拟合POT样本,线性... 考虑历史洪水的超定量(Peak-over-Threshold,POT)洪水频率分析方法能使洪水信息的利用最大化,并有效提高洪水频率分析的合理性。本文以武江流域犁市(二)站为例,以泊松分布为超定量年发生次数分布,用广义Pareto(GP)分布拟合POT样本,线性矩法(L-M)估计不连续POT样本的分布参数,探讨了历史洪水在POT洪水频率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武江选取门限值为1079m3/s能兼顾分布稳定性和样本独立性;对连续POT样本和不连续POT样本的洪水频率分析对比得出,对历史洪水的考虑有效改善了POT方法对大洪水的拟合,由不连续POT样本所得的GP频率分布曲线对"2006·07"洪水的重现期估计为501年,而基于连续POT样本的频率分析估计结果为330年,表明超定量洪水频率分析时必须考虑历史洪水;考虑历史洪水条件下,POT方法的拟合优度略优于年最大值(Annual Maximum Series,AMS)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定量 广义PARETO分布 门限值 历史洪水 线性矩法
原文传递
可考虑历史洪水对数正态分布线性矩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元芳 沙志贵 +1 位作者 顾圣华 许圣斌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3,共4页
简要介绍对数正态分布线性矩与分布参数的关系,提出两种可考虑历史洪水的样本线性矩估计公式.统计试验结果表明,估计公式均具有较高精度.从两种估算公式中推荐一种效果更好的供实际频率计算使用,从而解决了具有历史洪水时对数正态分布... 简要介绍对数正态分布线性矩与分布参数的关系,提出两种可考虑历史洪水的样本线性矩估计公式.统计试验结果表明,估计公式均具有较高精度.从两种估算公式中推荐一种效果更好的供实际频率计算使用,从而解决了具有历史洪水时对数正态分布的样本线性矩的计算问题.此外,对线性矩法与矩法、适线法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线性矩法比矩法、适线法有较大的优越性,其不偏性能最好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洪水 对数正态分布 线性矩法
下载PDF
地区线性矩法在太湖流域暴雨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俊梅 林炳章 邵月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22,96,共9页
介绍了基于水文气象途径的地区线性矩法的概念,通过基于次序统计量的线性矩进行参数估计与基于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地区分析法相结合,以太湖流域1d时段的年极值降雨资料为例,进行暴雨频率分析。应用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判别准则,将太湖流域划... 介绍了基于水文气象途径的地区线性矩法的概念,通过基于次序统计量的线性矩进行参数估计与基于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地区分析法相结合,以太湖流域1d时段的年极值降雨资料为例,进行暴雨频率分析。应用水文气象一致区的判别准则,将太湖流域划分为8个水文气象一致区;综合考虑三种拟合优度检测方法,选择1~8区的最优分布线型分别为:GEV、GLO、GEV、GEV、GNO、GNO、GEV、GNO;根据地区分析法原理,估算各雨量站的暴雨频率设计值。分析表明:太湖流域各重现期下的年极值降雨空间分布形态基本一致,西南山区是太湖流域的暴雨高风险区,应该在地区防洪规划中引起重视。结果表明:地区线性矩法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作为防洪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工作,以满足工程防洪设计、地区防洪规划、山洪预警和城市防涝防洪规划等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暴雨频率分析 线性矩法 地区分析法 水文气象一致区
下载PDF
WEP模型全局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其在汉江上游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雷晓辉 田雨 +3 位作者 贾仰文 蒋云钟 王浩 刘清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8,41,共6页
水文模型敏感性分析是用来确定控制模型效率关键参数非常有效的过滤工具之一,并可以帮助理解模型结构,乃至发现模型的结构缺陷,从而有可能改善模型结构。本文通过将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的LH-OAT方法应用到WEP-L模型,并在汉江上游向家坪... 水文模型敏感性分析是用来确定控制模型效率关键参数非常有效的过滤工具之一,并可以帮助理解模型结构,乃至发现模型的结构缺陷,从而有可能改善模型结构。本文通过将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的LH-OAT方法应用到WEP-L模型,并在汉江上游向家坪以上流域进行了成功应用。研究发现,通过LH-OAT方法分析,对于汉江上游向家坪以上流域,河道曼宁糙率和坡面曼宁糙率是影响Nash效率系数最重要的参数。通过对这两个参数的手动调参,模拟的日Nash效率系数从0.35提高到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lH—OAT WEP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模型选择准则在洪水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舒晓娟 陈洋波 任启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5,共6页
以广东省北江流域的长坝、坪石、犁市、韶关4站以及韩江流域的溪口站和珠江三角洲的流溪河站的洪峰流量频率分析为背景,选用6种常用的频率分布线型(模型)进行分析计算,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出模型的参数,分别用较少用于水文的模型选择准则AI... 以广东省北江流域的长坝、坪石、犁市、韶关4站以及韩江流域的溪口站和珠江三角洲的流溪河站的洪峰流量频率分析为背景,选用6种常用的频率分布线型(模型)进行分析计算,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出模型的参数,分别用较少用于水文的模型选择准则AIC、AICc、BIC和ADC进行考虑历史洪水的频率分布模型的选择。结果表明:4种不同模型选择准则对同一站的洪水洪峰流量频率分布线型的选择结果基本一致,与实际资料拟合较好。6站选择的最优线型虽然传统的皮尔逊3型比较多,但最多的是LN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洪水 频率分析 模型选择准则 线性矩法
下载PDF
考虑历史洪水时Gumbel分布线性矩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元芳 李兴凯 +2 位作者 陈民 许睢 刘勇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在介绍Gumbel分布线性矩及其参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考虑历史洪水的线性矩公式。通过统计试验分析了线性矩法在该分布中的统计性能及历史洪水公式的适用性,并与绝对值准则和平方和准则两种不同适线法、矩法作了比较。统计试验结果表... 在介绍Gumbel分布线性矩及其参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考虑历史洪水的线性矩公式。通过统计试验分析了线性矩法在该分布中的统计性能及历史洪水公式的适用性,并与绝对值准则和平方和准则两种不同适线法、矩法作了比较。统计试验结果表明,线性矩法不仅参数及设计值不偏性能最好,而且具有较好的有效性,线性矩法是四种方法中最好的一种。针对历史洪水取值及其重现期存在着一定误差,利用统计试验方法对不同参数估计方法的误差影响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线性矩法最为稳定,历史洪水误差对其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mbel分布 线性矩 优化适线法 历史洪水 统计试验 误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线性矩法的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牛晨 王双银 吴素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5-60,共6页
研究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可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依据,对山洪灾害防治及城镇防洪排涝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18个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1984—2013年的实测暴雨资料为依据,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法选取了各站点10,30,60,90,120min5个短... 研究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可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依据,对山洪灾害防治及城镇防洪排涝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18个基准气象站和基本气象站1984—2013年的实测暴雨资料为依据,采用年最大值选样法选取了各站点10,30,60,90,120min5个短历时共90组的暴雨量序列,采用线性矩法分别估计了各序列的皮尔逊Ⅲ型分布(P-Ⅲ)、广义极值分布(GEV)、耿贝尔分布(Gumbel)、正态分布(N)、指数分布(EXP)和两参数伽马分布(Gamma)参数,并以确定性系数、误差平方和和概率点据相关系数分别分析各备选分布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①各站点暴雨量序列均值和线性离散系数随历时增加均呈上升趋势,而线性偏态系数随历时变化无统一趋势;②同历时各站点暴雨量序列均值自西向东呈递增趋势,秦岭以北线性离散系数和线性偏态系数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秦岭以南线性离散系数和线性偏态系数则呈现出中部高、东西低的态势;③以P-Ⅲ分布(包含Gamma分布)为最优分布的暴雨量序列为81组,占总序列组数的90.0%,可作为研究区短历时暴雨的理论频率分布。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以及相关工程设计的雨量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 年最大值选样法 线性矩法 小流域设计洪水 山洪灾害防治 城镇防洪排涝
下载PDF
无资料小流域不同暴雨频率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邵利萍 许月萍 +1 位作者 江锦红 童杨斌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0,36,共5页
实践中存在规划小流域降雨资料不足或无降雨资料的情况下,使用三种不同暴雨频率计算方法,即传统矩法、地区综合法和L-矩法来计算不同重现期下小流域的设计暴雨与暴雨过程线。结果表明,L-矩法和地区综合法各有优势,可适用于不同资料情况... 实践中存在规划小流域降雨资料不足或无降雨资料的情况下,使用三种不同暴雨频率计算方法,即传统矩法、地区综合法和L-矩法来计算不同重现期下小流域的设计暴雨与暴雨过程线。结果表明,L-矩法和地区综合法各有优势,可适用于不同资料情况设计暴雨的计算。分析结果希望为无资料小流域利用暴雨资料推求洪水过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资料小流域 设计暴雨 l-矩法 地区综合法 传统矩法
下载PDF
P-Ⅲ型分布参数的线性矩估计法及期望概率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白丽 夏乐天 魏玉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1,共3页
在总体为P-Ⅲ型分布的假定下,利用矩法、概率权重矩法、绝对值准则适线法及线性矩法4种方法估计未知参数,计算对比了P-Ⅲ型分布的期望概率。统计试验结果表明:适线法与线性矩法计算得出的期望概率结果较为接近,总体上都略优于概率权重矩... 在总体为P-Ⅲ型分布的假定下,利用矩法、概率权重矩法、绝对值准则适线法及线性矩法4种方法估计未知参数,计算对比了P-Ⅲ型分布的期望概率。统计试验结果表明:适线法与线性矩法计算得出的期望概率结果较为接近,总体上都略优于概率权重矩法,而由矩法得到的期望概率远远高于设计频率,因而从期望概率这一角度论证线性矩法相对来说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线性矩法 统计试验 期望概率
下载PDF
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及暴雨公式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鹏飞 王双银 +1 位作者 王晶 胡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5,共4页
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及暴雨公式作为城镇雨涝和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重要基础模型,可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和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等提供依据。以宝鸡气象站为例,选取1981~2017年11个短历时统计时段的年最大暴雨量资料,采用线性矩法估计... 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及暴雨公式作为城镇雨涝和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的重要基础模型,可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和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等提供依据。以宝鸡气象站为例,选取1981~2017年11个短历时统计时段的年最大暴雨量资料,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分析常用的13种频率分布在短历时暴雨频率计算中的适应性;分别基于实测雨强和最优频率分布计算雨强,应用麦夸尔特法和遗传算法求解了四参数暴雨公式参数,并与宝鸡站现行暴雨公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数皮尔逊Ⅲ型分布(LP-Ⅲ)在短历时暴雨频率分析计算时适应性更强;遗传算法更适宜于暴雨公式参数估计;实测雨强推求的暴雨公式精度优于最优频率分布计算雨强推求的暴雨公式;依据实测雨强基于遗传算法的宝鸡站暴雨公式相对现行暴雨公式更安全,可作为该区域防洪排涝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布 线性矩法 暴雨公式 麦夸尔特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水文频率分析的线性矩法实用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飚 高仕春 +1 位作者 付湘 纪昌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6,共4页
线性矩法在水文频率分析中具有理论优势,但因为计算复杂而实际应用较少。为使该法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开展了线性矩法在水文频率分析中的实用化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线性矩法的水文频率分析软件。该软件采用数值积分算法计算有关概率... 线性矩法在水文频率分析中具有理论优势,但因为计算复杂而实际应用较少。为使该法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开展了线性矩法在水文频率分析中的实用化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线性矩法的水文频率分析软件。该软件采用数值积分算法计算有关概率分布的函数值,有效提高了成果的精度。主要介绍研究思路、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频率分析 参数估计 线性矩法 实用化
下载PDF
历史洪水变化时矩法与线性矩法统计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民 陈元芳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22,26,共4页
1990年由Hosking等学者提出的线性矩法(method of L-moments),是水文频率计算中参数估计的新方法,极值分布是水文频率计算中常用的分布,在频率计算中充分考虑历史洪水是我国设计洪水计算的重要经验。为此,简要介绍了线性矩的基本概念,... 1990年由Hosking等学者提出的线性矩法(method of L-moments),是水文频率计算中参数估计的新方法,极值分布是水文频率计算中常用的分布,在频率计算中充分考虑历史洪水是我国设计洪水计算的重要经验。为此,简要介绍了线性矩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极值分布统计参数与线性矩的关系,通过统计试验对比分析了在历史洪水变化时矩法、线性矩法的统计性能。结果表明,线性矩法的参数比矩法的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历史洪水 线性矩法 矩法 统计试验
下载PDF
考虑历史洪水时指数分布线性矩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兴凯 陈元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介绍指数分布线性矩及其参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考虑历史洪水线性矩公式,通过统计试验分析了线性矩法的统计性能及历史洪水公式的适用性,并与两种不同准则适线法、矩法作了比较。统计试验结果表明,线性矩法的参数及设计值合理有效... 在介绍指数分布线性矩及其参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考虑历史洪水线性矩公式,通过统计试验分析了线性矩法的统计性能及历史洪水公式的适用性,并与两种不同准则适线法、矩法作了比较。统计试验结果表明,线性矩法的参数及设计值合理有效、比矩法更稳定,是一种统计特性优良的参数估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分布 线性矩 优化适线法 历史洪水 统计试验
下载PDF
改进自适应重要抽样法在水文极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童杨斌 许月萍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45-2350,共6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重要抽样方法,以广义极值分布为例,引入L-矩法,建立样本统计特性与分布参数的联系,估算极限事件的发生概率.以浙江省云港流域的24h设计暴雨为例,计算金竹岭和仙人潭两个站点降雨量分别大于213mm和200mm的概率.计...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重要抽样方法,以广义极值分布为例,引入L-矩法,建立样本统计特性与分布参数的联系,估算极限事件的发生概率.以浙江省云港流域的24h设计暴雨为例,计算金竹岭和仙人潭两个站点降雨量分别大于213mm和200mm的概率.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重要抽样方法能很好地模拟水文极限事件,叠代次数随着抽样个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与常规的MC法比较,重要抽样的效率有显著提高.另外,此改进的自适应重要抽样方法还能推广到其他的分布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自适应重要抽样法 广义极值分布 水文极限事件 l-矩法
原文传递
极值分布和P-III型分布线性矩法在区域洪水频率分析中的检验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静怡 徐小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8,共3页
以江西省和福建省的86个水文站的年最大洪水资料为样本,在成因水文分区———模糊聚类法的基础上,采用线性矩区域综合方法进行区域洪水频率分析,并选用两种区域洪水分布线型:通用极值分布(GEV)、P-III型分布来检验这两省的洪水特性。结... 以江西省和福建省的86个水文站的年最大洪水资料为样本,在成因水文分区———模糊聚类法的基础上,采用线性矩区域综合方法进行区域洪水频率分析,并选用两种区域洪水分布线型:通用极值分布(GEV)、P-III型分布来检验这两省的洪水特性。结果表明,P-III型分布优于GEV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分布 P-Ⅲ型分布 线性矩法 区域洪水频率分析 模糊聚类法
下载PDF
基于地区线性矩法的陕西省极端降水时空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志文 王小军 +3 位作者 刘梦洋 柯杭 万婷 尹义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5-1305,共11页
基于1971—2015年陕西省无缺测情况、分布较均匀的5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最大1日、3日、5日和7日的降水量代表极端降水,应用地区线性矩法研究区域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省可划分为6个水文气象一致区,其中广义... 基于1971—2015年陕西省无缺测情况、分布较均匀的5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最大1日、3日、5日和7日的降水量代表极端降水,应用地区线性矩法研究区域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陕西省可划分为6个水文气象一致区,其中广义极值分布(GEV)在各一致区的模拟效果最好,各一致区最优频率估计值与同频率的实测值较为吻合。(2)地区分析法计算的极端降水频率估计值较单站分析法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在计算较长时段的极端降水情况下更显著。(3)重现期为2 a一遇时,陕南的地区增长因子大于陕北;重现期达到5 a一遇时则相反,且随着重现期的增长,地区增长因子及其在陕南、陕北的差异也在增大。(4)在100 a和50 a一遇重现期下,极端降水在陕西省南部较大,东部居中,中部的咸阳至商洛地区、西部的延安西北和榆林西部较小;极端降水的分布特征与陕西省独特的地理特征有关,尤其是东西向分布的秦岭阻挡了水汽向北输送,造成了极端降水的南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极端降水 时空特征 地区线性矩法
下载PDF
不同湿度条件下大气消光系数的概率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欢欢 倪长健 +1 位作者 崔蕾 王超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3,共5页
利用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逐时PM2.5质量浓度、地面能见度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温江站气象观测数据,反演得到该区域近地面单位质量大气消光系数样本资料。基于L-矩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借助Kolmogorov-Smirnov检验(KS检... 利用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逐时PM2.5质量浓度、地面能见度监测资料以及同期温江站气象观测数据,反演得到该区域近地面单位质量大气消光系数样本资料。基于L-矩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借助Kolmogorov-Smirnov检验(KS检验)、相关系数和离差最小平方和(OLS值)原则对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皮尔逊IV型分布以及伽马分布函数在不同湿度条件下近地面单位质量大气消光系数拟合优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效果最优,不同湿度条件下近地面单位质量大气消光系数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近地面单位质量消光系数序列的均值和方差也呈现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光系数 相对湿度 概率分布函数 KS检验 l-矩估计法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P-Ⅲ型频率曲线参数估算的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超锋 刘新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6,共3页
利用线性矩法对P-Ⅲ型频率曲线参数进行了优化估算,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优曲线的判断,通过试算确定最优频率分布曲线参数,并运用MATLAB编程实现了这一过程的程序化,最终可输出相应最优曲线的水文变量设计值。将输出的最优曲线结果与传... 利用线性矩法对P-Ⅲ型频率曲线参数进行了优化估算,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优曲线的判断,通过试算确定最优频率分布曲线参数,并运用MATLAB编程实现了这一过程的程序化,最终可输出相应最优曲线的水文变量设计值。将输出的最优曲线结果与传统的目估适线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和目估适线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吻合,可以用于实际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线性矩 优化适线法 P-Ⅲ型频率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