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心性论视域中张载的三种知之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海成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
-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36-39,共4页
-
文摘
张载在其思想体系中提到三种知:见闻之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我们联系张载的人性论、工夫论中的相关内容,对这三种知的具体所指和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疏后,可以得知见闻之知和后者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知。德性所知和诚明所知所指实为同一本体,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工夫与修养的不同。
-
关键词
见闻之知
德性所知
诚明所知
工夫论
人性论
-
Keywords
knowledge from seeing and hearing
knowledge based on virtue
knowledge from sincerity
self-cultivation theory
theory of human nature
-
分类号
B24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论语》中的“智德”思想研究
- 2
-
-
作者
崔雪茹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武陵学刊》
2014年第6期13-18,65,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13YJC710003)
-
文摘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他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智"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德目,这一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具体体现。从《论语》一书中可以看出,"智"包涵"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两种。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追求两种理想人格:"知者"与"仁者",因此"智德"与"仁德"并列成为先秦儒家最重要的两种德行,两者相关但是不等同。仁智兼备就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圣人。儒家在道德修养上追求仁智双修的路线。
-
关键词
《论语》
闻见之知
德性之知
仁智双修
-
Keywords
The Analects
knowledge from seeing and hearing
knowledge from virtue
pursuit of both wisdom and benevolence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