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胫骨缺如伴重度膝关节屈曲畸形的牵伸治疗1例(附文献综述) 被引量:7
1
作者 秦泗河 李承鑫 +1 位作者 吴鸿飞 周育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观察用膝关节牵伸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缺如伴重度屈膝畸形的效果。[方法]1例先天性右胫骨完全缺如,股骨下端呈叉状,腓骨头与股骨下端形成不稳定的膝关节,伴屈膝畸形95°,于1岁半实施股骨下端修整术,5岁和8岁时分两期安装Iliza... [目的]观察用膝关节牵伸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缺如伴重度屈膝畸形的效果。[方法]1例先天性右胫骨完全缺如,股骨下端呈叉状,腓骨头与股骨下端形成不稳定的膝关节,伴屈膝畸形95°,于1岁半实施股骨下端修整术,5岁和8岁时分两期安装Ilizarov膝关节牵伸器,牵拉矫正屈膝畸形达到伸膝0°位,使腓骨头与股骨下端成膝关节,拆牵伸器后装配能稳定膝关节的下肢补高矫形器行走。[结果]首次膝关节牵伸术后5a3个月随访,膝关节屈曲畸形完全矫正,腓骨已出现胫骨化的趋势,腓骨头与股骨下端组成的膝关节已稳定在0°位,患肢配戴补高矫形器能徒手行走。[结论]膝关节牵伸技术,可有效的矫正先天性胫骨缺如伴发的屈膝畸形,安装带膝关节铰链的牵伸器,可将腓骨头与股骨下端控制于中立位,在长期生理性行走应力的刺激下,腓骨发生了胫骨样的变化,可发育成具有类似膝关节形态的结构,整个患肢由于正常的行走使用而得到良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胫骨缺如 屈膝畸形 微创 ILIZAROV 牵伸术 膝关节屈曲畸形 重度屈膝畸形 牵伸 文献综述 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舒云均 李宣明 +1 位作者 王成贵 蒋万忠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3309-3311,共3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雅安市中医医院骨科2011年1~12月收治了24例(29膝)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均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后,每年门诊随访1... 目的观察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近期疗效。方法雅安市中医医院骨科2011年1~12月收治了24例(29膝)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均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3个月、6个月门诊随访后,每年门诊随访1次至2017年1月,末次随访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8.7±13.1)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226.7±32.9)m L;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膝关节X线片显示假体无松动、无下沉,髌骨轨迹、假体位置均良好,连续观测假体周围无进行性透亮线出现。随访至2017年1月,失访2例,2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4.8个月,膝关节HSS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稳定性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发生血供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4.17%,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假体松动。结论膝关节极重度屈曲畸形患者行旋转铰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操作简单,近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屈曲畸形 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术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用于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治权 吴迎波 +2 位作者 邓迎杰 刘振峰 方锐 《中国医药》 2019年第9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用于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接受诊疗的90例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用于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接受诊疗的90例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采用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术后功能锻炼。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徒手肌力检查评分、主动关节活动度及Muller膝关节稳定性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42/45)比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徒手肌力检查评分、主动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角度及Muller膝关节稳定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大于对照组[(5.5±1.0)分比(4.0±0.8)分、(46±8)°比(39±6)°、(133±15)°比(117±10)°、(6.4±1.3)分比(5.4±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及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8±0.4)分比(2.9±0.6)分、(13±4)分比(2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曲畸形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屈曲畸形 关节镜清理术 功能锻炼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振勇 成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6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屈膝畸形患者178例,平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镜下清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MT(徒手肌力检查)、AR...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屈膝畸形患者178例,平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镜下清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MT(徒手肌力检查)、AROM(主动关节活动度)及Muller稳定性等各项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前后MMT、AROM及Muller稳定性等各项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效果显著,安全,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屈膝畸形 膝关节镜 功能锻炼 效果
下载PDF
新生儿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重复伴畸形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纪田 宋诚 +2 位作者 杨琳 辛晓玲 王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2年第7期1255-1256,共2页
本文报道了1例胎儿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重复的产前诊断病例,孕妇于23 w+3 d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胎儿羊水细胞的CNV-seq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CNV-seq结果提示8q23.3q23.3区域存在198.70 kb的微重复,染色体核型结果未见异常,胎儿出生后查... 本文报道了1例胎儿8号染色体长臂部分重复的产前诊断病例,孕妇于23 w+3 d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胎儿羊水细胞的CNV-seq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CNV-seq结果提示8q23.3q23.3区域存在198.70 kb的微重复,染色体核型结果未见异常,胎儿出生后查体见双膝关节反屈畸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我们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探讨其表型相关性,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号染色体 膝关节反屈畸形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在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罗建红 黄国福 何海棋 《微创医学》 2020年第4期440-442,470,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接受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试验组21例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系统性功能锻炼。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接受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试验组21例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系统性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VAS及WOMAC评分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7 d、14 d,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两组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4 d及术后3个月,试验组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屈曲畸形引起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清理术 功能锻炼 膝关节屈曲畸形 疗效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血管瘤致屈膝畸形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保逢 秦泗河 +5 位作者 任龙喜 赵巍 吴鸿飞 郑学建 石磊 梁喜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血管瘤继发屈膝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2014年5月,共收治血管瘤致屈膝畸形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2—27岁,平均22岁,合并马蹄足畸形4例。左下肢5例,右下肢9例,病史1—7年...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血管瘤继发屈膝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2014年5月,共收治血管瘤致屈膝畸形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12—27岁,平均22岁,合并马蹄足畸形4例。左下肢5例,右下肢9例,病史1—7年。屈膝畸形20°~55°,平均37.4°;被动伸膝后VAS疼痛评分4~10分,平均7.8分。所有患者均单纯实施Ilizarov膝关节外固定牵伸术;伴有跟腱挛缩马蹄足畸形者,同时行经皮跟腱松解术后安装Ilizarov足踝牵伸器。术后5—7d开始牵拉矫正屈膝及踝足畸形,牵伸治疗期间,可以扶双拐下地术肢轻负重行走。[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7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屈膝均矫正,膝关节伸直达0°~5°,平均2.2°,合并马蹄足同期矫正,恢复下肢负重力线。被动伸膝后VAS疼痛评分0—5分,平均3.4分。牵拉矫形时间12~37d,平均17d;治疗期间未出现持续的针孔及牵拉区域出血,5例牵伸区域针孔周围渗血经针道周围无菌纱布加压、口服云南白药及减慢牵伸速度渗血停止。[结论]采用Ilizarov技术缓慢牵拉矫正下肢血管瘤所致的屈膝畸形,无需开放手术切除畸形血管,避免了开放手术引起的出血风险,能够满意一期矫正屈膝畸形及合并的足踝畸形,恢复下肢负重力线和关节活动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活动性疼痛,是治疗血管瘤致屈膝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屈膝畸形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屈膝挛缩畸形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关振鹏 吕厚山 +2 位作者 石明国 姜军 黄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屈膝挛缩畸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行TKA的65例97膝屈膝挛缩畸形患者资料。其中骨关节炎51例74膝,类风湿关节炎14例23膝。单膝置换33例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屈膝挛缩畸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行TKA的65例97膝屈膝挛缩畸形患者资料。其中骨关节炎51例74膝,类风湿关节炎14例23膝。单膝置换33例33膝,双膝同时置换32例64膝。按屈膝挛缩畸形程度不同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屈曲挛缩<20°(0~15°)32例49膝,B组屈曲挛缩≥20°(20~60°)33例48膝。A、B两组膝关节术前屈曲挛缩度数、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KSS(kneesocietyscore)评分及功能评分分别为10.7±8.0°、104.6±20.0°、29.1±18.0、32.6±20.7和28.2±7.8°、60.8±26.6°、12.1±13.2、26.8±18.1,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均采用Scorpio后稳定型骨水泥固定假体,行初期置换。术后3~4d在同一康复师指导下行CPM及主动功能锻炼。结果患者获随访8个月~3年6个月,平均2年7个月。A、B组术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度数、ROM、KSS评分和功能评分分别为0.4±2.1°、108.6±19.0°、82.1±13.8、72.3±29.1和1.3±3.2°、98.6±16.4°、75.9±8.2、81.4±26.9,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4.6%,无深部感染及再翻修者。结论膝关节屈膝挛缩畸形严重与否对TKA的早期疗效无明显影响;TKA后ROM有“趋中”现象;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也是获得功能改善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屈膝挛缩畸形 早期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