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缩氨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福燃 欧俊言 +3 位作者 李培静 庄映芬 游遨 冯安生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26-28,共3页
以4-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在苯甲醛的羟基位置引入两种不同的酯基,然后在化合物的醛基位置引入氨基硫脲基团,合成2种新型缩氨基硫脲衍生物。所有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等进行表征。分别测试这类化合物对... 以4-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化合物,通过酯化反应在苯甲醛的羟基位置引入两种不同的酯基,然后在化合物的醛基位置引入氨基硫脲基团,合成2种新型缩氨基硫脲衍生物。所有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等进行表征。分别测试这类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化合物中引入缩氨基硫脲集团之后,2种化合物对蘑菇酪氨酸酶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其中活性最好的化合物为C1,其对酪氨酸酶的IC;值达到0.8μM,动力学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属于竞争型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抑制剂 缩胺基硫脲衍生物 合成 动力学研究
下载PDF
常减压设备环烷酸腐蚀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碧凤 杨启明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6,共3页
通过将不同的钢材置于静、动态的环烷酸环境中进行腐蚀模拟实验,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求取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可以发现反应平衡常数k及活化能Ea是环烷酸腐蚀程度的重要表征量,要抑制环烷酸的腐蚀,可以通过降低平衡常数,提高... 通过将不同的钢材置于静、动态的环烷酸环境中进行腐蚀模拟实验,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动力学分析,求取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可以发现反应平衡常数k及活化能Ea是环烷酸腐蚀程度的重要表征量,要抑制环烷酸的腐蚀,可以通过降低平衡常数,提高反应活化能的途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 腐蚀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纤维素与木质素共热解试验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金湓 李宝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07,共5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木质素与纤维素单独热解和共热解基本特性及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热重分析曲线表明,木质素热解过程是由两个位于不同温度段的热解过程组成,纤维素则仅在300~380℃的温区内迅速热解,在纤维素含量较低(≤40%)共... 采用热重分析仪(TGA)对木质素与纤维素单独热解和共热解基本特性及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热重分析曲线表明,木质素热解过程是由两个位于不同温度段的热解过程组成,纤维素则仅在300~380℃的温区内迅速热解,在纤维素含量较低(≤40%)共热解时,二者表现为相互抑制作用,但随着纤维素含量增大,二者关系转变为相互促进作用。热解动力学研究表明,纤维素与木质素单独热解和共热解过程都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来描述,且随着纤维素含量增加,反应活化能(E)也随之增加,但其值总小于活化能线性加和值(Ec),据此可推测共热解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木质素 共热解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逐级酸处理对锡盟褐煤的结构及热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美君 付春慧 +1 位作者 常丽萍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6-911,共6页
为了探讨高硫褐煤提质利用中酸洗处理对煤质特性的影响,以内蒙古锡盟褐煤为研究对象,依次用HF、HNO3和HCl的酸溶液进行预处理,对原煤及其酸处理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煤结构表征、程序升温差热-热重实验的煤热解特性研究及其... 为了探讨高硫褐煤提质利用中酸洗处理对煤质特性的影响,以内蒙古锡盟褐煤为研究对象,依次用HF、HNO3和HCl的酸溶液进行预处理,对原煤及其酸处理样品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煤结构表征、程序升温差热-热重实验的煤热解特性研究及其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HF处理对煤样的结构影响不大,HNO3的处理明显改变了HF处理后煤样中有机质的结构,HCl处理又使HNO3处理引起的煤样中脂肪基团CH3的吸收峰强度变化减弱;逐级酸处理对锡盟褐煤的热解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HF和HNO3处理对褐煤的热解反应性具有促进作用,HCl处理对其热解反应性的影响不大。动力学分析显示,不同过程酸预处理对褐煤热解过程的影响不能单独采用热解过程的总包反应活化能进行描述,热解活化能不仅与指前因子存在着补偿效应,也与热解阶段的失重量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 褐煤 红外表征 热分析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魏永锋 阎宏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04-706,共3页
本文基于微量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对过氧化氢氧化还原型罗丹明B这一显色反应的催化作用 ,建立了一个高灵敏度测定HRP及其酶标记结合物的催化光度新方法 ,探讨了该催化反应体系的反应条件及干扰情况 ,实验表明 β CD能显著增强还原型罗... 本文基于微量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对过氧化氢氧化还原型罗丹明B这一显色反应的催化作用 ,建立了一个高灵敏度测定HRP及其酶标记结合物的催化光度新方法 ,探讨了该催化反应体系的反应条件及干扰情况 ,实验表明 β CD能显著增强还原型罗丹明B的稳定性 ,邻苯二胺对该催化反应有催化诱导作用。应用于测定痕量辣根过氧化物酶 ,其检出限为 12pg·mL-1,其线性范围为 15~ 2 5 0pg·10mL-1,RSD为4 2 5 % (n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分光光度法 酶活性 催化反应 动力学分析 罗丹明B 痕量分析
下载PDF
重庆城市污泥燃烧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何必繁 王里奥 黄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32-37,共6页
为研究重庆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燃烧及动力学特性,采用热重(thermogravimetry,TG)–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同步分析仪对自然风干的污泥样本在空气流中进行燃烧试验,分析所得TG-DSC试验数据并将污泥的... 为研究重庆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燃烧及动力学特性,采用热重(thermogravimetry,TG)–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同步分析仪对自然风干的污泥样本在空气流中进行燃烧试验,分析所得TG-DSC试验数据并将污泥的热反应进程划分为:化学结合水与小分子挥发分析出、挥发分析出着火气相燃烧、半挥发性有机质析出燃烧、难降解有机质与固定碳燃烧、方解石与燃烧残余物的分解。试样着火性能较好;其综合燃烧特性随升温速率的增加单调减小。当升温速率超过25 K.min-1时,试样平均活化能显著增加;当升温速率低于25 K.min-1时,其平均活化能波动较小。选取Coats-Redfern积分法分析污泥燃烧特性并求解各主要热反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E和表观频率因子A,建立污泥燃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热重一差示扫描量热 燃烧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击打式松果采摘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克奇 张维昊 +1 位作者 罗泽 张怡卓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33,共8页
针对人工采摘松果过程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击打式松果采摘机器人,该机器人系统主要由电机驱动模块、主控模块、视觉模块、夹持模块、采摘模块组成,视觉模块完成松果识别与定位,实时反馈给主控模块,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 针对人工采摘松果过程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击打式松果采摘机器人,该机器人系统主要由电机驱动模块、主控模块、视觉模块、夹持模块、采摘模块组成,视觉模块完成松果识别与定位,实时反馈给主控模块,并控制电机驱动模块,配合夹持模块和采摘模块作业实现松果采摘。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松果采摘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求解出机械臂工作空间为直径4.5 m的球体;基于冲量原理和Lagrange方程建立碰撞动力学模型,通过动态分析求解出碰撞后各关节保持原有运动规律所需的驱动力矩;运用静力学原理建立关键组件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其安全系数最低为1.5771,支撑关节最大变形4.1484 mm。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器人结构在运动学、动力学及静力学方面均满足设计要求。制作物理样机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松果采摘试验,样机初始状态尺寸1000 mm×1200 mm×1100 mm,试验结果验证了机器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采摘机器人 击打式 运动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CoMoP/13X催化剂上黄土庙煤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静升 马晓迅 +5 位作者 李爽 郝婷 马志超 孙鸣 王汝成 徐龙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MoP/13X催化剂,利用TG-FTIR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对黄土庙煤热解失重特性和气态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煤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oMoP/13X催化剂对黄土庙煤加氢热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MoP/13X催化剂,利用TG-FTIR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对黄土庙煤热解失重特性和气态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煤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oMoP/13X催化剂对黄土庙煤加氢热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与原煤热解相比,催化加氢热解的第二个热解峰温和二次脱气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降低了27.7℃和7.9kJ/mol.在线FTIR实验结果表明,CoMoP/13X催化剂可以改善黄土庙煤热解产物的组成与分布,热解产物中CO2较大幅度降低,芳烃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显著增加,CH4和CO等高热值气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庙煤 CoMoP/13X 催化热解 动力学分析 TG-FTIR
下载PDF
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德波 张远航 +3 位作者 赵菁 王长安 冯永新 车得福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3-231,共9页
采用热重实验系统进行了煤粉在O_2/N_2和O_2/CO_2气氛下的燃烧实验,研究了氧体积分数和粒径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体积分数越高、粒径越小,煤粉的燃烧特性越好.在氧体积分数较高时,煤粉在O_2/CO_2气氛下的反应比在O_2/N_2气... 采用热重实验系统进行了煤粉在O_2/N_2和O_2/CO_2气氛下的燃烧实验,研究了氧体积分数和粒径对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体积分数越高、粒径越小,煤粉的燃烧特性越好.在氧体积分数较高时,煤粉在O_2/CO_2气氛下的反应比在O_2/N_2气氛下进行得慢;而氧体积分数较低时,煤粉在O_2/CO_2气氛下的反应比在O_2/N_2气氛下进行得快.此外,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Flynn-Wall-Ozawa积分法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积分法对煤粉在程序升温过程中的燃烧反应做了相应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O_2/N_2和O_2/CO_2气氛下不同氧体积分数时的煤粉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之间具有动力学补偿效应.煤粉燃烧过程中在同一转化率下的表观活化能E随其粒径的减小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O2/CO2燃烧 氧体积分数 粒径 燃烧特性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木材的热重分析实验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慧 贾娜 辛颖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9-1212,共4页
选取4种常用木材为研究对象,在氮气条件下进行热重分析实验,研究木材的热稳定性、燃烧特性。升温速率为20℃/min。结果表明:木材热失重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失重率最高,约为73%,温度约在220~400℃;4种试样中燃烧性能从高到低... 选取4种常用木材为研究对象,在氮气条件下进行热重分析实验,研究木材的热稳定性、燃烧特性。升温速率为20℃/min。结果表明:木材热失重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失重率最高,约为73%,温度约在220~400℃;4种试样中燃烧性能从高到低的排序为:鱼鳞松、白桦、水曲柳和落叶松;热稳定性的排序为:鱼鳞松、白桦、落叶松和水曲柳。建立木材热解动力学方程,确定Valensi方程更适合作为其动力学机理函数,并计算各试样的热解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木材 动力学分析 木材加工
下载PDF
活性炭强化钒渣中钒、铬提取技术 被引量:14
11
作者 潘自维 王大卫 +4 位作者 杜浩 陈刚 郑诗礼 王少娜 张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71-2180,共10页
针对钒渣在NaOH低温亚熔盐体系中铬无法溶出问题,提出添加活性炭增加介质氧含量强化铬氧化溶出方法,并考察活性炭种类、活性炭添加量、活性炭粒度、温度对钒、铬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OH亚熔盐体系中添加活性炭可有效促进钒和铬... 针对钒渣在NaOH低温亚熔盐体系中铬无法溶出问题,提出添加活性炭增加介质氧含量强化铬氧化溶出方法,并考察活性炭种类、活性炭添加量、活性炭粒度、温度对钒、铬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OH亚熔盐体系中添加活性炭可有效促进钒和铬的溶出,活性炭种类和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反应温度215℃、碱与矿质量比6:1、通氧量1 L/min、搅拌速度900 r/min、椰壳活性炭添加量10%的条件下,反应进行600 min后钒、铬溶出率分别达到97%和90%。动力学分析表明,添加活性炭后钒渣的氧化分解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钒、铬尖晶石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4.79和411.15 kJ/mol;活性炭起物理吸附氧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渣 亚熔盐法 活性炭 提取 动力学分析 活化能
下载PDF
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水娥 金会心 吴复忠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5-8,16,共5页
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在一定的压力下生产出生物质型煤,并对型煤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固硫型煤的TG,DTG曲线变化趋势相似,都出现两个明显的失重峰:挥发分析出阶段和煤焦燃烧阶段。一般在310-320℃范围内挥发分析出达到最大,... 采用冷压成型工艺在一定的压力下生产出生物质型煤,并对型煤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固硫型煤的TG,DTG曲线变化趋势相似,都出现两个明显的失重峰:挥发分析出阶段和煤焦燃烧阶段。一般在310-320℃范围内挥发分析出达到最大,在520-530℃范围内,煤焦燃烧失重速率最大。由于固硫反应的增重和型煤燃烧的失重的相对变化,导致第二个失重峰变化比较平缓,且失重温度范围较宽。不同Ca/S比的样品试验结果相比,Ca/S=2样品的最大失重点温度要比Ca/S=1.5样品的最大失重点温度要低;同一Ca/S比下,随着生物质量的增加,相应失重峰的峰值增加,最终失重百分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型煤 制备 燃烧 热重分析
下载PDF
电凝聚除磷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惠灵 李良华 伊江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59,共3页
采用电凝聚对含磷废水进行处理,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对电凝聚除磷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电凝聚对磷的去除符合一级反应,磷浓度与电解时间存在如下关系:CA=CA0exp(-kt+A),其中反应速率常数k与电极反应速度(电流密度)有关,电流密度越大,... 采用电凝聚对含磷废水进行处理,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对电凝聚除磷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电凝聚对磷的去除符合一级反应,磷浓度与电解时间存在如下关系:CA=CA0exp(-kt+A),其中反应速率常数k与电极反应速度(电流密度)有关,电流密度越大,反应速率常数k越大;另外电凝聚除磷单位能耗与电流密度符合指数关系:Q=k1exp(k2x),其中k1、k2是与极板材料有关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聚 含磷废水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一个新的荧光猝灭动力学方程 被引量:8
14
作者 阮复昌 李向明 +2 位作者 莫炳禄 公国庆 邓颂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1048-1051,共4页
从光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推导出一个新的荧光猝灭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程能够准确地拟合荧光反应的实验数据,可用于定量描述猝灭剂对高分子半透膜内的荧光分子的影响,并能很好地说明荧光猝灭的机理.
关键词 光学传感器 荧光 猝灭 动力学分析 半透膜
下载PDF
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竖直跳跃步态规划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炳微 王思凯 高元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6-1092,共7页
针对机器人跳跃运动落地时冲击力大的问题,面向竖直跳跃运动,以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为研究对象,建立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单腿运动学模型,并分别对机器人单腿处于起跳相、落地相和腾空相时进行轨迹规划;根据关节参数,通过运动学逆解求得驱... 针对机器人跳跃运动落地时冲击力大的问题,面向竖直跳跃运动,以液压四足机器人单腿为研究对象,建立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单腿运动学模型,并分别对机器人单腿处于起跳相、落地相和腾空相时进行轨迹规划;根据关节参数,通过运动学逆解求得驱动函数,利用仿真软件ADAMS进行竖直跳跃步态仿真;搭建单腿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依据得到的动态特性,分析步态规划的准确性及合理性,为后续液压四足机器人动步态的研究提供设计和控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四足机器人 单腿 跳跃步态 运动学分析 轨迹规划
下载PDF
取向硅钢中MnS粒子形核析出的动力学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孟利 汲家骏 +3 位作者 何承绪 马光 陈新 吴细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5,共5页
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相关理论计算分析了取向硅钢中MnS沉淀析出的动力学行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MnS粒子在取向硅钢中以在位错线上形核为主导,主要在铁素体中析出。在本文讨论的薄规格取向硅钢的合金成分下,计算出MnS的有效析出温度范... 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相关理论计算分析了取向硅钢中MnS沉淀析出的动力学行为。计算分析结果表明,MnS粒子在取向硅钢中以在位错线上形核为主导,主要在铁素体中析出。在本文讨论的薄规格取向硅钢的合金成分下,计算出MnS的有效析出温度范围为850~1000℃,临界核心尺寸为0.4~0.8 nm,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时间约30 s,建议热轧工序的终轧温度应控制在950℃,热轧板的正火时间应控制在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MnS形核析出 动力学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黑液水煤浆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瑞 黄定国 +1 位作者 吴玉敏 许泽兵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
采用SDTQ600型差热分析天平,利用YG-DTG-DTA(即热重-微分热重-差热)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新型黑液水煤浆的热分析特性,并与煤粉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复合液制取的水煤浆具有着火点较低,燃尽性能较好的燃烧特性;动力学分析得出... 采用SDTQ600型差热分析天平,利用YG-DTG-DTA(即热重-微分热重-差热)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新型黑液水煤浆的热分析特性,并与煤粉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复合液制取的水煤浆具有着火点较低,燃尽性能较好的燃烧特性;动力学分析得出各燃料表观活化能从大到小顺序为:永城无烟煤(YM)、平顶山烟煤(PM)、永城新型黑液水煤浆(YM-CWS)和平顶山新型黑液水煤浆(PM-C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热重分析 燃烧特性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生物油热解气化的TG-FTIR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贤华 贺瑞雪 +2 位作者 杨海平 张世红 陈汉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49,共5页
该文主要目的是了解生物油的热解气化特性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采用木屑快速热解生物油为对象,利用热重与傅立叶红外分析仪联用对生物油的热解气化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热解分为两个阶段:挥发分的快速析出(200~300... 该文主要目的是了解生物油的热解气化特性及气体产物的析出特性,采用木屑快速热解生物油为对象,利用热重与傅立叶红外分析仪联用对生物油的热解气化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热解分为两个阶段:挥发分的快速析出(200~300℃)与生物油的碳化,生物油的热解气化符合三维扩散模型,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热解活化能先升高后降低。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油热解气化的主要气体产物为CO、CO_2、CH_4、H_2O和碳氢化合物等小分子气体,有机化合物的析出主要在低温段,而生物油中重质组分的裂解主要在中高温度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热解/气化 TG-FTIR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高温催化燃烧技术及其核心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乐夫 袁强 +2 位作者 史春开 何湘鄂 蔡俊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6-494,共9页
高温催化燃烧技术作为一项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正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催化燃烧器设计与燃烧催化剂研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 .本文通过考察负载型 Pd催化剂和烧绿石型复氧化物催化剂的物化特性与催化反应动力学特征 。
关键词 甲烷 催化燃烧 负载型-钯-催化剂 烧绿石 催化反应动力学 高温催化燃烧技术 复氧化物催化剂
下载PDF
铁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吉艳 杨蕴哲 胡筱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采用铁为阳极的原位电凝聚方法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以活性黑KN-B在特征吸收波长600nm和255nm的吸光度变化为分析指标,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电介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等影响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过程及脱色速... 采用铁为阳极的原位电凝聚方法处理活性黑KN-B染料废水。以活性黑KN-B在特征吸收波长600nm和255nm的吸光度变化为分析指标,考察了电流密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电介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等影响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过程及脱色速率常数的影响。同时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对其脱色的动力学过程及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染料溶液的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电流密度、染料浓度、染料溶液初始pH值及电解质的种类及浓度对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影响显著,而染料溶液温度对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较小;染料废水的脱色过程是电凝聚和染料还原共同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聚 活性黑KN-B 脱色 动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