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字源为逻辑起点的中华武德内涵解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建营 韩衍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5-61,共7页
针对武术界不少专家学者对武德缺乏应有的认识的实况,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为出发点,重点以字源为逻辑起点解析了中华武德的内涵,得出以下结论:(1)“德”字的本意是心正、目正、行正,是以仁爱为核心而发自于心、表现于行的一个内... 针对武术界不少专家学者对武德缺乏应有的认识的实况,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为出发点,重点以字源为逻辑起点解析了中华武德的内涵,得出以下结论:(1)“德”字的本意是心正、目正、行正,是以仁爱为核心而发自于心、表现于行的一个内外统一的概念;“武”字的本意是持戈而立、举戈而动、荷戈而行,具体到武打技术,其核心是技击能力。(2)就核心层面而言,武德是限制习武者使用武力的内在制约机制,其存在的前提是习武者具备一定的技击能力,其核心是习武者发自内心地不随便使用武力,其根本是习武者具有仁爱之心。(3)拓展之后的武德涵盖了习武者在为人处事方面应遵循的各种日常道德规范和在习武过程中应具有的各种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内容。(4)升华了的武德是习武者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5)武德中有些内容已经不合时宜,但其主体内容值得深入挖掘,继承创新,特别是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当今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德 字源 核心 仁爱 升华 精神境界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邻里关系重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8-13,共6页
邻里关系是一种以地缘关系为主体的社会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其重要性仅次于血缘关系、宗法关系,而高于业缘关系。然而,当下的邻里关系却趋于冷漠疏远,邻里互动少,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初衷。要改变这种现状,绝... 邻里关系是一种以地缘关系为主体的社会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其重要性仅次于血缘关系、宗法关系,而高于业缘关系。然而,当下的邻里关系却趋于冷漠疏远,邻里互动少,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初衷。要改变这种现状,绝非朝夕之功,我们可以古为今用,逐步加以改善:把"宣扬仁爱"作为睦邻友好的核心思想;将"帮扶弱者"作为睦邻友好的优先方向;以"自治"与"乡约"作为睦邻友好的法治措施;以"礼"与"让"作为睦邻友好的德治手段。坚持德治为主、法治为辅的原则,在回归传统文化中有所扬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力倡导心态文明,这是打造"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关系 美丽中国 仁爱 弱势群体 德治 法治
下载PDF
先秦儒家的消费伦理精神解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15,共5页
先秦儒家的消费伦理是围绕义利关系展开的,他们主张"见利思义"、"义以为质",推崇宁俭勿奢、安贫乐道的消费原则与节用以礼、贵贱有等的消费标准。为防止僭越礼制,维护社会公益,保证人们各安其位,他们提出了节用爱... 先秦儒家的消费伦理是围绕义利关系展开的,他们主张"见利思义"、"义以为质",推崇宁俭勿奢、安贫乐道的消费原则与节用以礼、贵贱有等的消费标准。为防止僭越礼制,维护社会公益,保证人们各安其位,他们提出了节用爱人、博施济众的理想。先秦儒家消费伦理的本质在于要求人们的消费行为合于"义"、至乎"礼"、归于"仁",以达到物我并存、各得其宜、天下一家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消费伦理 节俭
下载PDF
休谟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论探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2-36,共5页
休谟始终认为 ,在人性中自爱和仁爱同时并存 ,但比较其前期著作《人性论》和后期著作《道德原则研究》可以发现 ,他的人性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
关键词 休谟 自爱 仁爱 伦理学 人性论
下载PDF
论人文情怀沟通在医师培养与患者沟通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梁华 杨伟红 刘宇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现代医师培养与医患沟通的关注主体对象不仅仅是疾病的产生机制、疾病如何被治疗,更进一步提醒人们要将心比心、感同身受。现代医学正在朝着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方向转变,医师既要掌握疾病的发病特征... 现代医师培养与医患沟通的关注主体对象不仅仅是疾病的产生机制、疾病如何被治疗,更进一步提醒人们要将心比心、感同身受。现代医学正在朝着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方向转变,医师既要掌握疾病的发病特征及常规治疗手段,又要了解患者的所处环境心理感受。很多学者呼吁并提倡讲人文情怀沟通、仁爱为本的共情技术融入治疗过程中,倡导和回归医患医治关系中的情感互动,以医疗文明和人文情怀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加以鼓励、关心,使患者有更多的信心和舒适的心理环境与疾病斗争。因此除了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知识,还需加强医师自身心理素质与沟通技巧的培养,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情怀 仁爱 共情 沟通
下载PDF
“文明”:人道与理性的彰显及其反思——略论中国“轴心时代”的文明意识及其历史意义
6
作者 张曙光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0,M0005,共15页
自20世纪以来,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既推动着各民族从传统文明转向现代文明,也让现代性弊端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面对的问题尤为复杂。通过对中国“轴心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有关思想观点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 自20世纪以来,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既推动着各民族从传统文明转向现代文明,也让现代性弊端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面对的问题尤为复杂。通过对中国“轴心时代”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有关思想观点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文明”的演变往往伴随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发生及其化解,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不同的“文明观”之间的争论,又成为文明演进与转换的重要条件。为了顺利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回顾并借鉴历史上这一宝贵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人道 理性 悖论 反省 仁义 公平 自然
原文传递
医古文课程传统医德的内涵与实践
7
作者 李美辰 李永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166-168,共3页
稽考医古文文选与古代涉医资料,阐述中医古籍所蕴含的“仁心”观、“仁术”观,提出以下观点:仁心是医生的理想志向、对患者的爱心与同情心;仁术包含医术难以精通、医生治病救人的手段两层含义;传统医德是仁心与仁术的结合,其内涵包括医... 稽考医古文文选与古代涉医资料,阐述中医古籍所蕴含的“仁心”观、“仁术”观,提出以下观点:仁心是医生的理想志向、对患者的爱心与同情心;仁术包含医术难以精通、医生治病救人的手段两层含义;传统医德是仁心与仁术的结合,其内涵包括医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救世济民的心愿与行为,以及医学是仁学、医术是仁术的认知;医古文课程承担着价值引导、人格培育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 医古文 仁爱
下载PDF
张载“为天地立心”释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学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共5页
张载"为天地立心"是"四为"中最根本的一句。"天地之心"是指天地"意之所向",即天地生物之心,亦即人心、仁心、天德良知;"为天地立心",即儒者应该肩负起为社会确立以善为核心的道德文... 张载"为天地立心"是"四为"中最根本的一句。"天地之心"是指天地"意之所向",即天地生物之心,亦即人心、仁心、天德良知;"为天地立心",即儒者应该肩负起为社会确立以善为核心的道德文化价值的历史使命。往哲先贤所努力倡扬的"仁民爱物""天下为公""明德至善""民胞物与"等,都是"为天地立心"。"为天地立心"是一种实学,需要人们努力担当起呼唤道德自觉和社会良知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为天地立心 天地之心 仁心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德教育
9
作者 李玉红 《山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4-36,共3页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师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修身明德的哲理值得现代人去领悟。教师的师德教育应该从行“仁爱”,为人师;尚“中庸”,育良才;尊“民本”,开明学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师德教育 仁爱 中庸
下载PDF
孔子“仁者,人也”的逻辑理路、内涵义理及其当代价值
10
作者 宗超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孔子赋予人性直承天之仁的独特性以及可将天之仁发扬光大的责任使命,故他以完美道德“仁”界定“人之所以为人”,并强调“仁”的实现依赖于由“学”的艰苦过程所开出的对真诚之“仁爱”的不断实践。基于这一理路与内涵,孔子“仁者,人也... 孔子赋予人性直承天之仁的独特性以及可将天之仁发扬光大的责任使命,故他以完美道德“仁”界定“人之所以为人”,并强调“仁”的实现依赖于由“学”的艰苦过程所开出的对真诚之“仁爱”的不断实践。基于这一理路与内涵,孔子“仁者,人也”思想的内涵义理可集中概括为:其一,确立了人之“仁爱”的价值追求;其二,宣告了主体自我之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三,指明了“学以成人(成仁)”的刚健进路。这些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中华德性文明推崇道德共同体、强调道德责任以及注重道德养成的精神传统,同时,也能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公民道德责任、加强公民个人道德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德 人性 仁爱 责任
下载PDF
“仁爱”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伟哲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5-68,共4页
全社会人们普遍精神信仰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支撑和目标要素,对于中国人来说,信仰和"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表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融通和激活"仁爱"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底蕴,是... 全社会人们普遍精神信仰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支撑和目标要素,对于中国人来说,信仰和"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表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融通和激活"仁爱"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底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举措。提出"全民仁爱"行动计划及具体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全民仁爱”行动计划
下载PDF
仁爱精神:医者情怀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新红 《医学争鸣》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2,共5页
仁爱是儒家的主旨思想,其本质在于爱人,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扩展至体谅、尊敬他人,以至于爱自然、爱社会、爱民族、爱国家,这一思想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中华民族道德思想的主旨与精华。医学是人学,医术是仁术,医者是... 仁爱是儒家的主旨思想,其本质在于爱人,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扩展至体谅、尊敬他人,以至于爱自然、爱社会、爱民族、爱国家,这一思想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中华民族道德思想的主旨与精华。医学是人学,医术是仁术,医者是仁者。医者仁心不但能冰释异化为"消费关系"的医患间紧张的局面,而且也使医学生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节医学生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思想 医者仁心 医患关系
下载PDF
论基于仁爱的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士会 龙安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仁爱是一种爱己爱人并由此推广到爱民爱国爱天下的普爱精神。教师之仁爱是教师将普遍之仁爱化为对教育和学生之仁爱并经由学生得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性仁爱精神。仁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不竭的动力和高层次的境界,对教... 仁爱是一种爱己爱人并由此推广到爱民爱国爱天下的普爱精神。教师之仁爱是教师将普遍之仁爱化为对教育和学生之仁爱并经由学生得以表现和实现的教育性仁爱精神。仁爱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不竭的动力和高层次的境界,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教师德性修养,创建仁爱型校园文化,建设灵活开放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以弘扬仁爱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教师专业发展 德性修养 仁爱型校园文化
下载PDF
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火生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34-636,共3页
孔子的“仁爱”观和基督教的“爱人”思想都是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因此,认真对孔子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各自思想的精华,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东西文化的发展都将产... 孔子的“仁爱”观和基督教的“爱人”思想都是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因此,认真对孔子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各自思想的精华,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东西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爱人 儒学 基督教
下载PDF
仁爱:有无正义边界?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兆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0,共6页
无论是主动态还是被动态的仁爱实践,均有行为合理性及其限度问题,均有权利边界。即便是自愿的仁爱行为,亦会受到正义的限制,不得以施予仁爱为理由强行伤及他者或社会的重大利益。在特殊条件下,甚至可以有合理理由拒绝仁爱行为,这种拒绝... 无论是主动态还是被动态的仁爱实践,均有行为合理性及其限度问题,均有权利边界。即便是自愿的仁爱行为,亦会受到正义的限制,不得以施予仁爱为理由强行伤及他者或社会的重大利益。在特殊条件下,甚至可以有合理理由拒绝仁爱行为,这种拒绝既可以来自施予方,亦可来自接受方。在对本民族国家成员负责基础之上,不伤害受援对象的尊严、自我责任感与生产性精神,构成对非本民族国家及其成员仁爱行为的合理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仁爱的正义边界 权利
下载PDF
中西孝爱观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朗 《孝感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8-41,共4页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点在孝爱观上也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比较拘泥于自然,并且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亲情和孝伦理,其孝爱观念比较拘泥于血缘关系。相比而言,西方思想文化更加具有超越性,并且受到基督教的...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点在孝爱观上也能体现出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比较拘泥于自然,并且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亲情和孝伦理,其孝爱观念比较拘泥于血缘关系。相比而言,西方思想文化更加具有超越性,并且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其孝爱观念并不拘泥于血缘关系,但容易导致亲情的冷漠。中西孝爱观念可以形成互补,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博爱
下载PDF
论孔子“中庸之德”及思想体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梵凌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7,156,157,共13页
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将孔子定位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孔子的思想范式是“以仁入礼”,其理论形态是由中庸贯通学而、仁学、礼论形成的君子学说。孔子论中庸,首先定义“中庸之德”,然后赋予其“中正”和“不损”双重规范:由于... 雅斯贝尔斯在《大哲学家》中将孔子定位为“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孔子的思想范式是“以仁入礼”,其理论形态是由中庸贯通学而、仁学、礼论形成的君子学说。孔子论中庸,首先定义“中庸之德”,然后赋予其“中正”和“不损”双重规范:由于中正,“中庸之德”应普遍遵循;因为“不损”,“中庸之德”不可逾越。从修习讲,持守“中庸之德”,是调节个人利害和生活,达到心正,涵养仁德;从践行论,持守“中庸之德”,做到行正,实现公道,维护社会秩序。“中庸之德”既是“中正之道”;亦是“不损之德”。其“不损”的行为原则,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正”的功能发挥,就是日用伦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仁入礼 中庸道德 中正 仁德 公道
原文传递
根深叶茂:从中华文化到闽南文化——《闽台与海丝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华东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闽南族群源于中原,成于闽南,走向世界。闽南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和"、"礼"、"义"、"易",打造"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包容力、统合力... 闽南族群源于中原,成于闽南,走向世界。闽南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和"、"礼"、"义"、"易",打造"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山海交融"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包容力、统合力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闽南文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再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传承道统的中国文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铭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4,共9页
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指那些传承道统的文化,中国文化的道统是孔子所建立的,其核心内容是"恕",也即"忠恕",也即"忠... 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指那些传承道统的文化,中国文化的道统是孔子所建立的,其核心内容是"恕",也即"忠恕",也即"忠恕、均平、仁惠",这个核心思想,完全包容自由、平等、博爱思想,而内涵则更为丰富和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道统 忠恕 均平 仁惠
原文传递
浅析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文婵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41-43,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从分析其哲学内涵和理解其感情基础出发,指出将天与人和合起来的仁爱纽带,发掘这一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 主客统一 仁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