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杀伤细胞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万露露 张斌 胡亮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7-960,共4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制约HSCT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供者来源的自然杀伤(NK)细胞在发挥抗肿瘤效应的同时,可能存在抗a GVHD作用,为预防a GVHD的发生带来了...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是制约HSCT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供者来源的自然杀伤(NK)细胞在发挥抗肿瘤效应的同时,可能存在抗a GVHD作用,为预防a GVHD的发生带来了新的希望[1]。但由于HSCT后重建的NK细胞处于功能不成熟阶段,不表达或弱表达NK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R)、Ly49D等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原文传递
KIR及其HLA配体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于立新 肖飞 +4 位作者 肖露露 罗敏 付绍杰 王亦斌 苗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供受者对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体所介导信号传导通路在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对肾移植供受者对HLA和KIR基因型,受者按照术后肾功能状态分为急... 目的探讨供受者对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体所介导信号传导通路在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3对肾移植供受者对HLA和KIR基因型,受者按照术后肾功能状态分为急性排斥组(n=19)和肾功能稳定组(n=34),探讨供者HLA、受者KIR基因型以及受者KIR/供者HLA配体组合型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供者HLA、受者KIR基因表现型频率在急排组和稳定组的分布:供者HLA基因型HLA-C1/2、HLA-A3、11、HLA-Bw4在两组间分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受者KIR2DL2/2DS2在急排组表达低于稳定组(26.3%vs55.9%,P=0.038),受者KIR基因组合型AA类型在急排组表达低于稳定组(31.6%vs67.6%,P=0.011)。供者HLA-C1/2、受者KIR基因组合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供者HLA-C1/C1类型低于非HLA-C1/C1类型(31.6%vs46.7%,P>0.05)。受者KIR基因组合型AA类型低于非AA类型(20.7%vs54.2%,P=0.011)。受者KIR/供者HLA配体组合型匹配情况:肾功能稳定组中KIR2DL2/HLA-C1和KIR2DL3/HLA-C1信号匹配率较急性排斥组高(P=0.014,P=0.011)。结论特定的KIR/HLA配体组合型(如KIR2DL2/HLA-C1、KIR2DL3/HLA-C1)可能有利于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良好的供者HLA和受者KIR配型选择有利于同种异体肾移植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对NK细胞KIR/NKG2D受体的免疫编辑作用及其对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坤元 梅家转 姚开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NK细胞与表达NKG2D配体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混合培养后4、24、48h时KIR、NKG2D的变化及其对NK细胞杀伤CNE2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PCR-SSP法检测CNE2细胞HLA-A、B、Cw表型、NK细胞KIR表型(选择3例健康者为试验对象),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讨NK细胞与表达NKG2D配体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混合培养后4、24、48h时KIR、NKG2D的变化及其对NK细胞杀伤CNE2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PCR-SSP法检测CNE2细胞HLA-A、B、Cw表型、NK细胞KIR表型(选择3例健康者为试验对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新鲜分离的NK细胞)KIR2DL1、KIR2DL3、KIR3DL1、NKG2D的表达情况。IL2组(IL2培养的NK细胞)、CNE2组(CNE2、IL2、NK细胞混合培养)培养后4、24、48h时KIR2DL1、KIR2DL3、KIR3DL1、NKG2D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IL2组及CNE2组培养24h后的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CNE2细胞表面HLA-A、B、Cw表型为A2,24;B18,35;Cw4,7。3例健康者均表达KIR2DL1、KIR2DL3、KIR3DL1。CNE2组4、24、48h时KIR2DL1、KIR2DL3表达较对照组、IL2组明显升高(P<0.01),NKG2D表达较对照组、IL2组明显降低(P<0.01),KIR3DL1表达与对照组、IL2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IL2组4、24、48h时KIR2DL1、KIR2DL3、KIR3DL1及NKG2D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IL2组、CNE2组培养24h后的NK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在效靶比10∶1时分别为(26.96±1.47)%和(2.74±1.64)%,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效靶比20∶1时分别为(35.74±3.59)%和(4.57±2.4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K细胞与NKG2D配体阳性的肿瘤细胞持续性接触,下调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上调NK细胞表面与HLAI类分子相结合的KIR表达,导致NK细胞对靶细胞杀伤活性减低。本研究阐明了编辑后的NK细胞杀伤活性减低的分子基础,同时提示阻断HLAI类分子与KIR的结合或者增强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将有利于提高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自然杀伤细胞 NKG2D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免疫编辑
下载PDF
NK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受体KIR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付绍杰 于立新 +5 位作者 罗敏 肖露露 王亦斌 徐健 杜传福 邓文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人类自然杀伤(NK)细胞的自然杀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SSP技术,调查和分析67例国人的KIR基因型和组合型频率。结果在表达出16个KIR基因中,87.5%的KIR基因的频率>0.35;由14个KIR功能基因组成的KIR基因组合型25个,其中仅... 目的为了探讨人类自然杀伤(NK)细胞的自然杀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SSP技术,调查和分析67例国人的KIR基因型和组合型频率。结果在表达出16个KIR基因中,87.5%的KIR基因的频率>0.35;由14个KIR功能基因组成的KIR基因组合型25个,其中仅KIR-2DL1-2DL3-2DL4-3DL1-3DL2-3DL3-2DS4的分布频率达到0.373,而其余频率均≤0.09。比较本文、日本人群、韩国人群和高加索人群中已报道的56个KIR基因组合型,4个民族和地区间基因组合型共享率为8.93%;本文、韩国人群和高加索人群间为5.36%;本文和高加索人群间为1.79%;28.58%为本文首先报道的基因组合型。结论本文证实单个KIR基因多态性有较高的分布频率;在25个KIR基因组合型中,仅有以传导抑制信号为主的组合型KIR-2DL1-2DL3-2DL4-3DL1-3DL2-3DL3-2DS4的分布频率达到0.373(4%),远低于87.5%的单个KIR基因的频率。但是,KIR-2DL1-2DL3-2DL4-3DL1-3DL2-3DL3-2DS4的分布频率在四个民族和地区人群中均列第一,提示KIR基因组合型以抑制性信号通路为主是一种常态,使自身细胞不会遭受自然杀伤。研究为可能探讨改变肾移植术通过KIR基因调节NK自然杀伤作用活性的增强或抑制功能,改变终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利用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免疫球蛋白家族受体 KIR基因 抑制型 活化型
下载PDF
烟台地区汉族无偿献血女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妊娠及妊娠女性IgG抗体效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楠 宋哲 +1 位作者 孙宗祥 杨建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 receptor,KIR)基因多态性与烟台地区汉族无偿献血女性妊娠遗传易感性关系及与妊娠女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A(B)抗体效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 receptor,KIR)基因多态性与烟台地区汉族无偿献血女性妊娠遗传易感性关系及与妊娠女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A(B)抗体效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烟台地区无偿献血女性外周血样本,随访样本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妊娠状态,分为妊娠组(160例)和未妊娠组(126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法进行KIR基因分型。微柱凝胶法检测妊娠女性血清中其血清IgG抗A(B)抗体的效价。统计分析KIR基因频率及单倍型与妊娠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以及与妊娠女性IgG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结果在KIR基因水平,与未妊娠对照组比较,妊娠组KIR2DL5A基因频率高(48.1%比33.3%,χ2=6.348,P<0.05),而KIR3DL1、KIR2DS4*FUL基因频率低(86.3%比93.7%,66.9%比80.2%,χ2值分别为4.112和6.271,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KIR单倍型水平,与未妊娠对照组比较,妊娠组单倍型A比例低,而单倍型B比例高(41.3%比56.4%,58.8%比43.7%,χ2值均为6.44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IR2DL2、KIR2DL5A、KIR2DL5B、KIR2DS1、KIR2DS2、KIR2DS4*DEL、KIR2DS5、KIR3DS1、KIR3DP1*FUL在血清IgG抗A(B)抗体低效价组(<64)基因频率高于高抗体效价组(≥64)(20.9%比5.4%,60.5%比33.8%,15.1%比5.4%,62.8%比37.8%,25.6%比5.4%,55.8%比33.8%,48.8%比20.3%,60.5%比33.8%,23.3%比4.1%,χ2值分别为8.084,11.342,3.950,9.912,11.897,7.781,14.154,11.342,11.915,P值均<0.05),而KIR2DS4*FUL基因频率在低效价组低于高效价组(51.2%比85.1%,χ2=20.7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KIR单倍型水平,单倍型A在低抗体效价组的比例低于高抗体效价组(18.6%比55.4%,χ2=23.488,P<0.05),而单倍型B在低抗体效价组比例高于高抗体效价组(81.4%比44.6%,χ2=23.488,P<0.05)。结论KIR基因频率及单倍型与烟台地区汉族无偿献血女性妊娠及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 基因频率 单倍型 妊娠 免疫球蛋白抗A(B)抗体效价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型和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炳昌 刘芸 +2 位作者 焦玉莲 赵跃然 李建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倍型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10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骨关节炎患者和412名健康对照KIR基因型和单倍型。结果(1)强直... 目的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倍型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10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2例骨关节炎患者和412名健康对照KIR基因型和单倍型。结果(1)强直性脊柱炎组KIR基因型3DL3-2DL3-2DL1-2DPI-2DL4—3DL1-2DS4-3DL2阳性率(6.67%)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骨关节炎组(20.15%,17.74%;P=0.001,0.037)。(2)强直性脊柱炎组KIR基因型3DL3—2DL3-2DL2—2DL1—2DPI—2DIA-3DLI-2DL5-2DS1-2DS2-2DS3-2DS4-2DS5-3DS1—3DL2阳性率(9.52%)及基因型3DL3-2DL3—2DL2-2DLI-2DPI—2DIA-3DL1—2DL5-2DS1—2DS4—3DL2阳性率(5.7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18%,0.49%;P=0.001,0.001),骨关节炎组未检出这2种基因型。(3)三组人群KIR单倍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IR基因型分布异常,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遗传因素,其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基因型 单倍型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原文传递
KIR基因多态性与HIV/AIDS关联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学宁 朱一 +1 位作者 吴建茹 王蓓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AIDS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等,收集KIR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AIDS关系的全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者,在全面回顾文献的基础上... 目的系统评价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AIDS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等,收集KIR基因多态性与HIV感染/AIDS关系的全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者,在全面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6篇有关KIR基因多态性与HIV/AIDS关系的研究认为KIR3DS1基因是HIV感染或(和)艾滋病的保护基因(P<0.05),其合并OR值为0.65,95%CI为0.48~0.88。结论携带KIR3DS1基因可能降低HIV/AIDS的危险性,其他KIR基因与HIV/AIDS之间的关联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多态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荟萃分析
下载PDF
KIR2DS1受体对人类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静 关涛 +1 位作者 王江涛 苏丽萍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4年第7期393-396,共4页
目的 探讨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家族成员KIR2DS1在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NK细胞分选试剂盒富集NK细胞,将分选的NK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以作为效应细胞.... 目的 探讨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家族成员KIR2DS1在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NK细胞分选试剂盒富集NK细胞,将分选的NK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以作为效应细胞.取初治确诊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新鲜骨髓液,分离后的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法分别检测NK细胞及靶细胞的KIR基因和HLA-Cw;根据KIR2DS1表达与否将NK细胞分为KIR2DS1阳性NK细胞与KIR2DS1阴性NK细胞;用抗-KIR2DS1抗体封闭NK细胞的KIR2DS1受体,用CCK8比色法检测封闭前后KIR2DS1阳性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根据HLA-Cw将NK细胞和靶细胞分别分为C1纯合子组(表达HLA-Cw 01、03、07、08、12、14、16)、C2纯合子组(表达HLA-Cw02、04、05、06、15、17、18)和C1/C2杂合子组(既表达C1组的等位基因又表达C2组的等位基因).结果 经过富集后NK细胞的纯度为(91.2±5.94)%;不同效靶比下,KIR2DS1阳性NK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当效靶比为10:1时,KIR2DS1阳性NK细胞组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42.82±6.81)%高于KIR2DS1阴性组(28.61±5.14)%;抗-KIR2DS1封闭后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减弱(t=-3.00,P<0.05);KIR2DS1阳性NK细胞C1纯合子组对靶细胞C2纯合子组的杀伤率(54.39±3.46)%明显高于靶细胞C1组(41.22±3.68)%(t=8.33,P<0.05)和C1/C2组(41.32±5.09)%(t=6.37,P< 0.05).结论 KIR2DS1阳性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力高于KIR2DS1阴性NK细胞,即KIR2DS1可以有效介导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HLA-C1纯合子的KIR2DS1阳性NK细胞对HLA-C2纯合子的靶细胞杀伤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急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HLA-B27基因亚型、KIR基因和HLA-Cw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谷香 赵福涛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期347-349,共3页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基因多态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和HLA-Cw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S)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活动期AS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 目的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基因多态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和HLA-Cw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AS)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活动期AS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稳定期AS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进行HLA-B27亚型、KIR基因、HLA-Cw基因检测。结果试验组HLA-Cw02和HLA-Cw^(lys)、KIR3DS1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4.0%(11/25)比15.4%(6/41),48.0%(12/25)比22.0%(9/41),68.0%(17/25)比41.5%(1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Cw02和HLA-Cw^(lys)、KIR3DS1基因频率在活动期AS患者中明显增高,表明KIRs基因和HLA-Cw基因与AS的病情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Cw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艳 刘晟 +4 位作者 叶世辉 刘孟黎 沈春梅 齐君 王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与白血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263例白血病患者和239例健康正常对照的KI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KIR基因型频率在白血病患者和健康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与白血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263例白血病患者和239例健康正常对照的KI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KIR基因型频率在白血病患者和健康正常对照之间、不同白血病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263名白血病患者和239名正常对照中KIR2DL4,3DL2,3DL3,3DP1的基因频率均为1.000.其中KIR2DL1,2DL3,3DL,2DP1基因频率较高,而2DL5B基因频率较低.白血病患者和正常对照中KIR2DS4基因频率分别为0.5101,0.3901,2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基因频率2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N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组患者中,KIR2DS4基因频率分别为0.6050,0.4017,0.4569;CML组KIR2DS4频率明显高于NALL,ALL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NALL,ALL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KIR2DS4频率差异无显著性.CML,NALL,ALL组中其余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激活型KIR2DS4可能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活化性及抑制性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对非去T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赜隐 任汉云 +10 位作者 岑溪南 邱志祥 王莉红 欧晋平 李渊 王茫桔 王文生 许蔚林 董玉君 尹玥 孙玉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本研究探讨异源反应性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与HLA配体的关系对非去T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检测供受者的KIR及HLA基因型,并对我院67例接受非去T细胞allo-HSCT的病例资料进... 本研究探讨异源反应性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与HLA配体的关系对非去T细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预后的影响。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检测供受者的KIR及HLA基因型,并对我院67例接受非去T细胞allo-HSCT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供者KIR及受者HLA关系及供者是否表达活化性KIR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抑制性及活化性KIR基因对移植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性KIR/配体相合组无事件生存率(EFS)略高于不合组,其中KIR2DL1/C2相合组3年EFS显著高于C2不相合组(69.2%vs 44.8%,P=0.043),而抑制性KIR/配体相合组的复发率、急性GVHD发生率及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与不合组无显著差异。供者表达活化性KIR2DS2的患者,其3年EFS更高(81.3%vs 52.6%,P=0.05),且复发率显著减低(7.7%vs 34.2%,P=0.05)。而受者不表达C2组配体时,供者表达活化性KIR2DS1的患者,即KIR2DS1阳性/HLA-C2阴性组,其3年EFS明显下降(P=0.028),急性GVHD发生率明显上升(P=0.028)。多因素分析表明,疾病进展期、活化受体数目增多、供者不表达KIR2DS2表型是生存率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HR=3.34、2.19、3.18;95%CI=1.43-7.82、0.99-4.83、0.93-11;P=0.005,0.053,0.066)。此外,疾病进展期、供者不表达KIR2DS2表型也是高复发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6.72,9.43;95%CI为1.36-33.16,1.03-8.33;P=0.019,0.047)。而供者KIR2DS1阳性/受者HLA-C2阴性是移植相关死亡的唯一危险因素(HR=3.27,95%CI1.78-9.06,P=0.023)。结论:在非去T细胞allo-HSCT中,抑制性KIR/HLA不合对移植后患者生存率、疾病复发率及TRM的影响较小,但可能干扰移植早期抗病毒免疫。抑制性KIR2DL1/HLA C2不合组EFS显著低于相合组,这可能与该组患者TRM上升、急性GVHD发生率升高有关。而活化性KIR对患者EFS、复发及急性GVHD发生率都有影响。供者不表达KIR2DS2预示着生存期延长,这与复发率低有关,而供者KIR2DS1阳性/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配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内蒙古蒙古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簇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波 王艾丽 +4 位作者 鞠忠 沈益民 何雪峰 张永红 张日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蒙古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基因的携带频率、KIR基因型及其遗传规律。方法采集90名内蒙古农牧区蒙古族个体的血样,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 目的研究中国蒙古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基因的携带频率、KIR基因型及其遗传规律。方法采集90名内蒙古农牧区蒙古族个体的血样,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方法分别扩增K/R基因簇16个基因,依据实验结果计算各基因的携带频率并查询样本的基因型,和已报道的24个其他人群的相关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Nei氏遗传距离并绘制遗传树。结果(1)蒙古族人群K豫2DL2、2DS2携带率高于蒙古利亚人,低于高加索人。(2)蒙古族K/R基因单倍型AA为37.78%,高于高加索人,低于蒙古利亚人。(3)系统进化树显示蒙古利亚人和高加索人分别聚类,蒙古族人群则介于两者之间。结论蒙古族其成因似与受到高加索人和蒙古利亚人的双重影响有关,表现为介于高加索人和蒙古利亚人之间的中间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蒙古族 自然杀伤细胞 多态性
原文传递
KIR2DL1和KIR2DL3在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和肠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文华 郑萍 刘占举 《胃肠病学》 2011年第2期82-85,共4页
背景:KIR2DL1和KIR2DL3属抑制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成员,在一些免疫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KIR2DL1和KIR2DL3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目的:探讨KIR2DL1和KIR2DL3在IBD患者外周血和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 背景:KIR2DL1和KIR2DL3属抑制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家族成员,在一些免疫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KIR2DL1和KIR2DL3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目的:探讨KIR2DL1和KIR2DL3在IBD患者外周血和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1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01例克罗恩病(CD)患者和110例健康志愿者。以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检测外周血中KIR2DL1和KIR2DL3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肠组织中KIR2DL1蛋白表达。结果:UC组外周血KIR2DL1和KIR2DL3表型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组KIR2DL1表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6),但两组KIR2DL3表型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KIR2DL1和KIR2DL3表型频率与UC和CD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均无关。UC和CD患者肠组织中KIR2DL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IBD患者中存在KIR2DL1基因和蛋白的低表达,提示其在IBD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杀伤细胞 天然
下载PDF
山东地区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和白细胞抗原C基因与梅毒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文本 刘丽 +9 位作者 庄云龙 刘虹 周娟 竺青 张毅 刘艳 聂向民 宋永红 朱传福 王大见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汉族梅毒(Syphilis)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梅毒发生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山东汉族231例梅毒患者和247... 目的分析山东汉族梅毒(Syphilis)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梅毒发生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对山东汉族231例梅毒患者和247例健康个体KIR和HLA—C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全部个体中,框架基因KIR2DIA、KIR3DL2、KIR3DL3和KIR3DPI的表型频率均为100%。抑制型K/R基因的表型频率在梅毒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梅毒病例组激活型KIR2DS3和KIR3DS1基因的表型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0,P=0.038),而KIR2DS5基因的表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OR=0.575)。梅毒病例组纯合子(homozygote)HLA—C1C1基因型的表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0,OR=0.667)。梅毒病例组HLA—C1C1-KIR2DL3基因型的表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8,OR=0.647)。结论KIR2DS3、KIR3DS1基因可能是梅毒的易感基因、KIR2DS5基因,HLA—C1C1和HM—G1C1-KIR2DL3基因型可能是梅毒的抗性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C基因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梅毒
原文传递
KIR基因错配对肾移植临床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刘小友 姜正尧 +2 位作者 罗敏 肖露露 付绍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3-1767,共5页
目的探讨KIR基因错配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调查111对肾移植供受者的KIR基因和受者术后持续随访>37个月中急性排斥(AR)以及1、3年人/肾存活率的情况。结果(1)肾移植供、受者中均表达17个KIR基因,其中受者KIR3DS1的频率显著高于供... 目的探讨KIR基因错配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调查111对肾移植供受者的KIR基因和受者术后持续随访>37个月中急性排斥(AR)以及1、3年人/肾存活率的情况。结果(1)肾移植供、受者中均表达17个KIR基因,其中受者KIR3DS1的频率显著高于供者组(38.75%vs 24.66%,OR=2.17,χ2=3.94,P<0.05);(2)供受者KIR基因的平均相合率为82.53%;(3)肾移植后AR组供、受者中KIR2DS1相合率显著高于非AR组(85.00%vs 54.95%,χ2=6.19,P<0.05),供受者KIR基因型为AB型→AB型的比率显著高于非AR组(33.33%vs 8.00%,P<0.05)。(4)111例受者的1年人/肾存活率为94.59%,3年存活率为82.88%;预后不良组中供者呈KIR-AB基因型的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57.89%vs 29.63%,χ2=8.19,P<0.05),供、受者均为KIR-AB型的比例亦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36.84%vs 9.78%,χ2=14.87,P<0.05)。结论 KIR3DS1可能与尿毒症具有易感关联。供者或受者任何一方为KIR-AB型可能与增加移植后AR发生率和降低人/肾的1年和3年生存率相关。避免选择KIR-AB型供体将有益于改善肾移植的近远期效果,这一发现将对活体肾脏捐献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医学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错配 急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16
作者 吴彤华 朱元昌 +5 位作者 梁佩燕 刁梁辉 刘翠翠 郭楚苹 曾勇 尹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455-3457,共3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研究组46名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和对照组16名一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即获得妊娠并分娩活婴的患者进行KIR基因多...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对研究组46名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和对照组16名一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即获得妊娠并分娩活婴的患者进行KIR基因多态性检测,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研究组的KIR2DS3和KIR3DS1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高(26.09%,41.30%vs 6.25%,25.00%),而KIR2DS4*003-007的基因频率则低于对照组(36.96%vs 62.50%)。②研究组KIR单倍型B占56.52%,高于对照组的43.75%。③研究组携带2~5个活化性KIR基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依次为17.39%vs12.50%、4.35%vs 0.00%、28.26%vs 25.00%、6.52%vs 6.25%)。上述各观察指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化性KIR基因频率、活化性KIR基因数量、KIR单倍型B频率在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中均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胚胎种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吉林地区朝、满、汉3个民族KIR基因的分布频率研究
17
作者 韩瑜 杨帆 +3 位作者 刘玲玲 聂婷婷 杨旭 焦立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吉林地区汉族、满族及朝鲜族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频率与多态性,为探究KIR基因与疾病关联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吉林地区129名满族、198名朝鲜族及201名... 目的通过分析吉林地区汉族、满族及朝鲜族的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的频率与多态性,为探究KIR基因与疾病关联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吉林地区129名满族、198名朝鲜族及201名汉族人群的KIR基因进行分型。结果KIR3DL2、KIR3DL3、KIR3DP1及KIR2DL4在所有检测对象中均为100%检出。KIR2DL1、KIR2DL3、KIR2DS4、KIR3DL1及KIR2DP1等基因在这3个民族中的检出频率较高,介于93%~98%之间。相比之下,KIR2DL2、KIR2DL5、KIR3DS1、KIR2DS1、KIR2DS2、KIR2DS3及KIR2DS5的检出率较低,分布在13%~45%。特别是满族KIR2DL5(17.83%)与KIR2DS1(17.83%)的基因检出频率显著低于吉林地区朝鲜族(42.93%、47.47%)和汉族(33.83%、33.33%);吉林地区朝鲜族KIR2DL5(42.93%)与KIR2DS1(47.47%)的检出频率显著高于汉族(33.83%、33.33%)和满族(17.83%、17.83%);吉林地区汉族单体型KIRAA的频率在吉林3个受检民族中是最高的为61.19%,显著高于朝鲜族(42.93%),以上各组差异比较P<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Pc<0.05。结论吉林地区的朝鲜族、满族与汉族在KIR基因分布方面既体现了中国人群KIR基因多态性,又各自展示了独特的民族遗传特性和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朝鲜族 满族
下载PDF
浙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KIR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慧英 朱哲慧 +5 位作者 唐丽丽 朱晶晶 潘晓东 陈必成 张纯武 林向阳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3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浙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s)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在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 目的分析浙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s)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在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检测浙南地区无血缘关系的99名AS患者的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并与100例浙南地区健康对照的KIR基因分布特点进行比较。结果所有AS患者均存在2DL1、2DL3、2DL4、3DL2、3DL3基因及假基因2DP1和3DP1。共有28种基因型,其中AA1型比例最高(35.35%),BX2其次(13.13%)。AS患者活化性基因KIR2DS3的表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AS患者抑制性基因型(AA型)频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5),但两组之间单倍体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结论活化型基因KIR2DS3在AS患者中的表型频率明显升高,且AS患者活化型和抑制性KIR基因比例出现免疫活化的倾向,可能与AS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型 单倍型
下载PDF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I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凌燕 谢正德 +3 位作者 刘亚丽 艾军红 刘春艳 申昆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1-656,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likereceptors,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I类分子的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184名北方汉族儿童(男91名,女9...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likereceptors,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I类分子的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184名北方汉族儿童(男91名,女93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分别检测KIR及HLA—ABC的基因多态性。结果16个KIR基因在本研究中均能检测到;4个框架基因的基因频率均为100%;其他K豫的基因频率在16.3%~99.5%之间。共检测出24种基因型(包括1种新的基因型,其基因组成包括框架基因及KIR2DL3、3DL1、2DPI)。在HLA—A、B、C基因座位上,分别检测出低分辨水平等位基因12种、27种、11种。结论获得了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K豫及其配体HLA—ABC基因多态性特征;报告了9对KIR/HLA配对组合在汉族人群中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 T细胞的KIR3DL1表达的探讨
20
作者 陈颖 常珊碧 金文君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KIR3DL1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KIR3DL1分子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KIR3DL1分子表达明显高于对...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KIR3DL1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KIR3DL1分子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KIR3DL1分子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的KIR3DL1表达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CD8+T细胞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