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关键层结构失稳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卫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5-1066,共2页
神东矿区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加大,部分区域的第1层主采煤层已采完,开始回采第2层主采煤层。由于两层煤间距较小,形成了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的开采条件,在一些特殊的地质采矿条件下,下煤层采场矿压显现异常强烈,工作面曾发生多起支架... 神东矿区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加大,部分区域的第1层主采煤层已采完,开始回采第2层主采煤层。由于两层煤间距较小,形成了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的开采条件,在一些特殊的地质采矿条件下,下煤层采场矿压显现异常强烈,工作面曾发生多起支架活柱瞬间大幅下缩甚至压死支架等动载矿压现象,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论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试验、现场实测等方法,就神东矿区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关键层结构失稳与动载矿压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近距离煤层 关键层 动载矿压 沟谷地形 煤柱
下载PDF
基于云理论的战场地形要点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德 张跃鹏 曾军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20,224,共5页
地形要点的分析与评估是战场地形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点选择是达成稳定防御的关键所在。影响地形要点选择的因素既具有模糊性,又具有随机性。结合云理论,论述了基于云模型的地形要点评估方法,实现了地形要点影响因素定性评价与定... 地形要点的分析与评估是战场地形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点选择是达成稳定防御的关键所在。影响地形要点选择的因素既具有模糊性,又具有随机性。结合云理论,论述了基于云模型的地形要点评估方法,实现了地形要点影响因素定性评价与定量数值之间的转换。地形要点评估的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要点 云理论 云模型 要点评价 战场地形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图的地形要点选取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德 张跃鹏 +1 位作者 黄利民 陈双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5-68,74,共5页
地形要点选取是作战指挥人员下定作战决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军事地形分析的一个主要问题。地形要点的选取优劣影响着作战进程,甚至影响到战斗的最终结果。分析了地形要点选取指标体系结构,首次基于数字地形图,提出了地形要点选... 地形要点选取是作战指挥人员下定作战决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军事地形分析的一个主要问题。地形要点的选取优劣影响着作战进程,甚至影响到战斗的最终结果。分析了地形要点选取指标体系结构,首次基于数字地形图,提出了地形要点选取技术途径,详述了影响地形要点选取的地形分析因子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实验中的地形要点选取成果以及分析与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选取地形要点是有效可行的,为地形要点的选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要点 地形分析 地形分析因子
下载PDF
网络空间测绘技术研究
4
作者 周杨 徐青 +1 位作者 胡校飞 阎晓东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21年第3期65-70,共6页
网络空间测绘是感知网络空间安全态势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首先给出网络空间测绘的定义,阐述了网络空间测绘技术对网络安全的战略意义,然后介绍了网络空间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梳理了网络空间测绘的... 网络空间测绘是感知网络空间安全态势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首先给出网络空间测绘的定义,阐述了网络空间测绘技术对网络安全的战略意义,然后介绍了网络空间测绘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梳理了网络空间测绘的技术与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测绘 IP定位 时空数据模型 关键地形 网络空间地图 态势感知
下载PDF
地形要点模糊综合评估中的两个问题及其改进方法
5
作者 曾军 张跃鹏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3年第5期56-59,共4页
模糊综合评估是地形要点评估的主要方法,但实践中存在评估失效和等级误判现象。通过分析评估模型中等级的划分、取小取大算子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可能引发的问题,逐项给出了改进方法。应用实例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得出合理可靠的评估结果。
关键词 地形要点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评估失效 等级误判 取小取大算子 最大隶属度原则
下载PDF
四川羚牛春季地形选择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官天培 谌利民 +2 位作者 郑维超 陈万里 宋延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9-336,共8页
地形是动物栖息地中非常稳定的环境因素。了解有蹄类特殊时期对地形的偏好,既有助于揭示动物行为策略形成的机制,又有助于我们实施保护和管理。本文对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春季地形选择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数据来自于4只佩... 地形是动物栖息地中非常稳定的环境因素。了解有蹄类特殊时期对地形的偏好,既有助于揭示动物行为策略形成的机制,又有助于我们实施保护和管理。本文对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春季地形选择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数据来自于4只佩戴GPS无线电颈圈的羚牛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定位数据。通过对羚牛活动位点与可选择地形的7个地形因素(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地形起伏度、距峭壁距离、距山脊距离)的比较分析,发现羚牛在春季对地形存在选择。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影响羚牛春季地形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地形复杂度因子(坡度、地形起伏度),反捕食因子(海拔、距峭壁距离)和坡位因子(坡位)三类因素。与可供选择地形相比,羚牛利用的地形更偏离峭壁或陡坡、坡度更缓、海拔更低、明显偏离山脊、地形起伏程度较低。羚牛显著倾向于选择平坡和中位坡,且主要选择阴坡和阳坡。雌雄个体在7个地形因素的偏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雌性在距离峭壁和距离山脊的距离以及坡位的选择上与可供选择地形均无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选择 GPS无线电颈圈 唐家河 关键地形指标
原文传递
A new navigation approach of terrain contour matching based on 3-D terrain reconstruction from onboard image sequence 被引量:5
7
作者 LI LiChun1,2,YU QiFeng2,SHANG Yang2,YUAN Yun2,LU HongWei3 & LIU XiaoLin4 1 Beijing Aerospace Control Center,Beijing 100094,China 2 College of Aerospace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3,China +1 位作者 3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PLA’s Second Artillery,Beijing 100085,China 4 College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3,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176-1183,共8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assive navigation method of terrain contour matching by reconstructing the 3-D terrain from the image sequence(acquired by the onboard camera).To achieve automation and simultaneity of the ima...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passive navigation method of terrain contour matching by reconstructing the 3-D terrain from the image sequence(acquired by the onboard camera).To achieve automation and simultaneity of the image sequence processing for navigation,a correspondence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control points tracking is proposed which tracks the sparse control points through the whole image sequence and uses them as correspondence in the relation geometry solution.Besides,a key frame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images overlapping ratio and intersecting angles is explored,thereafter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camera system configuration is provided.The proposed method also includes an optimal local homography estimating algorithm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points,which helps correctly predict points to be matched and their speed corresponding.Consequently,the real-time 3-D terrain of the trajectory thus reconstructed is matched with the referenced terrain map,and the result of which provides navigating information.The digit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the real image based experiment have verified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ain CONTOUR matching VISION-BASED NAVIGATION 3-D reconstruction control points key frame registration optimal local HOMOGRAPHY
原文传递
上缓下陡土质高边坡关键块体的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汪儒鸿 周海清 刘琪颖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年第3期165-169,共5页
针对部分高边坡坡度变化大,在采取锚索格构类的大范围支挡时存在工程成本高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尽可能的节省该类高边坡的治理成本,缩减施工规模,专门提出针对上缓下陡地形土质高边坡的"关键块体"... 针对部分高边坡坡度变化大,在采取锚索格构类的大范围支挡时存在工程成本高昂,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尽可能的节省该类高边坡的治理成本,缩减施工规模,专门提出针对上缓下陡地形土质高边坡的"关键块体"概念。通过对"关键块体"稳定性及破坏模式的分析,可以为符合条件的高边坡提供局部支挡设计的理论依据。与传统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相比,"关键块体"分析方法针对性更强,更适合对特殊地形土质高边坡的支挡设计中引为参考。从施工角度来说,该方法为土体临空面较高而难以治理的高边坡提供了新的支挡设计思路,实际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块体 上缓下陡地形 土质高边坡 局部支挡 稳定分析
下载PDF
复杂地形超深基坑上下同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陆巍 《建筑施工》 2024年第6期949-952,共4页
老旧城区地形复杂,在地下空间开发的过程中,采用上下同步建造技术能有效减少周边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变形沉降。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上下同步施工中,因地制宜所采取的符合复杂地形条件的施工深化内容和关键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 老旧城区地形复杂,在地下空间开发的过程中,采用上下同步建造技术能有效减少周边建筑物及周围环境变形沉降。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上下同步施工中,因地制宜所采取的符合复杂地形条件的施工深化内容和关键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作法 上下同步 关键技术 复杂地形施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