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开采与岩层运动 被引量:227
1
作者 钱鸣高 许家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3-984,共12页
采矿是从地层内获取煤炭资源的过程,是一次对矿区地层的扰动,必然引起岩层运动和地层内应力场与裂隙场的改变,从而影响矿压显现、地下水流失和地表沉陷等安全与环境问题。因此,采动岩层运动及其对安全与环境的影响规律是煤炭开采的基础... 采矿是从地层内获取煤炭资源的过程,是一次对矿区地层的扰动,必然引起岩层运动和地层内应力场与裂隙场的改变,从而影响矿压显现、地下水流失和地表沉陷等安全与环境问题。因此,采动岩层运动及其对安全与环境的影响规律是煤炭开采的基础科学问题,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将提高煤炭开采的科学性。由于采动岩层运动的复杂性,至今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介绍了采动覆岩运动的块体结构形式、岩层运动对工作面空间维护的影响、岩层运动对覆岩裂隙演化与地下水和地表沉陷等环境问题的影响、岩层运动对采动应力场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岩层运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结果表明:采动岩层运动是一种坚硬岩层破断前的应力集中和破断后形成块体的力学行为,坚硬岩层的破断和块体运动具有突变和不连续性,破断块体互相咬合可能形成"大变形"结构,块体咬合结构的S-R稳定性将对矿压显现、采动裂隙和地表沉陷等产生重要影响。岩层运动是一个"黑箱",目前仅仅在控制原理上得到解释,达到"灰箱"程度。因此,岩层控制在很多场合只能是"宏观"控制。"砌体梁"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明确了支护原理和支架工作阻力估算原则。一般情况下,按照4~8倍采高岩柱自重估算支架工作阻力可以满足工程需要,在大采高或薄直接顶、浅部开采、特殊压架条件等情况下支架工作阻力估算应采用上限,个别条件下单纯提高支架阻力仍无法彻底解决压架问题,还需配套实施相关工程措施加以防范。根据覆岩关键层破断块体结构的稳定性,将我国不同表土层条件下的地表沉陷划分为3种类型,提出应根据地表沉陷的不同类型进行预测、控制与选择复垦方法。关键层的赋存与破断特性对采动应力分布影响显著。目前,由于应力集中引起的事故比瓦斯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运动 “砌体梁”结构 关键层 块体运动 科学采矿
下载PDF
充填开采时上覆岩层的活动规律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0
2
作者 刘长友 杨培举 +1 位作者 侯朝炯 万志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采空区充填开采为"三下"煤炭的合理开采创造了条件.本文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分析了采空区全部充填条件下,充填体压缩率对上覆岩层活动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该条件下关键层的稳定性及其对上覆岩层活动的影响,提出了保持岩层移动在... 采空区充填开采为"三下"煤炭的合理开采创造了条件.本文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分析了采空区全部充填条件下,充填体压缩率对上覆岩层活动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该条件下关键层的稳定性及其对上覆岩层活动的影响,提出了保持岩层移动在合理范围的充填体允许压缩率.研究结果可为采空区充填开采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上覆岩层 关键层 活动规律 稳定性
下载PDF
深部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多关键层运移—裂隙演化—瓦斯涌出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科 刘帅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1000,共10页
为了探索淮南矿区深部A组煤开采远距离上行卸压B组煤的可行性,以潘二矿A3煤11223工作面及B4煤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相似模拟试验以及现场观测的手段,研究了覆岩不同关键层结构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采动裂隙动态演化规律... 为了探索淮南矿区深部A组煤开采远距离上行卸压B组煤的可行性,以潘二矿A3煤11223工作面及B4煤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试、相似模拟试验以及现场观测的手段,研究了覆岩不同关键层结构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采动裂隙动态演化规律和卸压特征,以及多关键层运移对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涌出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1)沿工作面走向采动裂隙随关键层破断"跳跃式"向上扩展,岩层稳定后采空区中部裂隙被重新压实,切眼、工作面侧裂隙由于煤柱作用长期存在,共同构成"梯形裂隙区"。关键层竖向破断裂隙未贯通时,其随动岩层不会形成离层裂隙,同时对穿层裂隙的扩展也起到阻隔作用,致使保护层卸压角减小;2)沿工作面倾向裂隙分布为整体偏向上山方向的"斜梯形",倾向上部裂隙较发育。控制被保护层运移的关键层破断裂隙未贯通时,被保护层卸压系数和卸压范围均有所减小;3)由于11223工作面东一段和西二段覆岩关键层结构不同,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存在显著差异,被保护层B4煤东、西两段煤层透气性系数分别扩大了592倍和105倍,从增透倍数和瓦斯抽采量来看,潘二矿下保护层A3煤11223工作面开采卸压B4煤是可行的,且东一段卸压效果明显优于西二段;4)由瓦斯抽采数据反演获得的各关键层破断步距与相似模拟试验结果有较好一致性,关键层的运移对被保护层瓦斯涌出动态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保护层开采 相似模拟试验 关键层运移 裂隙演化 瓦斯涌出动态
原文传递
榆神矿区多层厚硬顶板强矿压显现及覆岩破断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江斌 刘晓刚 +3 位作者 刘茂福 张震 程磊 刘前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6,共11页
针对榆神矿区多层厚硬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强矿压和邻空侧巷道变形严重问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微震监测方法,分析了多关键层结构下顶板覆岩破断和邻空侧巷道围岩应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多层厚硬岩层条件下,顶板破断垂向位移和... 针对榆神矿区多层厚硬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强矿压和邻空侧巷道变形严重问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微震监测方法,分析了多关键层结构下顶板覆岩破断和邻空侧巷道围岩应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多层厚硬岩层条件下,顶板破断垂向位移和能量均呈现明显的“低、中、高”分区特征,中高位岩层破断明显滞后于低位岩层,这构成了工作面“大、小周期”的重要结构基础;本工作面开采时,相邻采空区破碎顶板大能量微震事件增多、破断强度较高,并可对邻空回风巷围岩形成强二次采动影响,这是邻空侧回风巷高应力、强变形的主要诱因。同时,高低位多关键层组合破断可导致“大周期”来压发生强度和风险上升,对关键层顶板破断运动规律进行控制是降低“大周期”强度和频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关键层 大、小周期来压 厚硬顶板 覆岩运动 微震监测
下载PDF
井下采空区局部条带充填减沉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青云 张磊 黄庆国 《煤炭与化工》 CAS 2013年第7期44-46,94,共4页
为了确保矿井接续及生产,确保地表建筑物安全,沙坪矿以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为指导,提出井下采空区局部条带充填减沉技术。该技术利用充填材料充填构建平行于工作面煤壁方向的矩形条带,凝固后充填体控制上覆岩层活动,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
关键词 采空区 条带充填 地表移动 减沉
下载PDF
关键层破断对地表移动变形超前影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庆先 陈清通 +1 位作者 李宏杰 牟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探讨了地表移动变形超前影响的本质,揭示了关键层破断对地表移动变形超前影响的机理。基于关键层理论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超前影响机理分析,通过分析神东矿区钻孔内部位移监测记录、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成果及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地表沉... 探讨了地表移动变形超前影响的本质,揭示了关键层破断对地表移动变形超前影响的机理。基于关键层理论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超前影响机理分析,通过分析神东矿区钻孔内部位移监测记录、物理相似模拟试验成果及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地表沉陷观测记录等,研究关键层破断与超前影响距(角)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影响距(角)不是一成不变的常量,而是周期性变化的变量;原创性提出超前影响距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大致相等的新观点;实例证明新观点是科学可靠的。为探索实现采场来压与地表移动变形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新的技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关键层理论 超前影响 关键层破断 周期来压步距
下载PDF
覆岩关键层水力压裂控制采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占杰 郭文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1-176,共6页
为减小煤炭井工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和破坏,以晋煤寺河矿53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覆岩关键层水力压裂控制工作面采动受影响范围,研究覆岩关键层水力压裂前后覆岩垮断形态及地表沉陷特征,... 为减小煤炭井工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和破坏,以晋煤寺河矿53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覆岩关键层水力压裂控制工作面采动受影响范围,研究覆岩关键层水力压裂前后覆岩垮断形态及地表沉陷特征,揭示覆岩关键层对地表沉陷控制机制。结果表明:覆岩关键层水力压裂后,其移动形式由弯曲下沉转化为沿压裂区滑移切落,水力压裂区域地表下沉曲线变陡,下沉值增大,压裂侧地表采动影响范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层移动模式 地表沉陷控制 采动影响 水力压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