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4
1
作者 赵辉 黎家作 李晶晶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动态监测的方法、技术与组织模式,是为了提高动态监测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现状分析,研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对策。[结果]应从构建完善的动态监测空间尺度体系、合... [目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动态监测的方法、技术与组织模式,是为了提高动态监测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基于现状分析,研究科学推进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的对策。[结果]应从构建完善的动态监测空间尺度体系、合理的工作体系、科学快捷的动态监测评价体系和统一的动态监测技术体系等方面,完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评价工作。[结论]进一步提高中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水平,是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宏观决策的要求,可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服务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监测评价 重点防治区 对策
下载PDF
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被引量:7
2
作者 姚成平 张晓远 +2 位作者 郑国权 杨宪杰 李建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划分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省内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和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提供依据。以镇级行政区为基本划分单元,利用GIS技术,在水土流失现状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特点,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提出... 划分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为省内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和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提供依据。以镇级行政区为基本划分单元,利用GIS技术,在水土流失现状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特点,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方法,提出水土流失轻微率、水土流失高潜在危险区面积比及林草植被覆盖率等重点预防区划分定量指标,以及土壤侵蚀强度、崩岗侵蚀面积比、坡耕比等重点治理区划分定量指标,结合定性分析,构建出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指标体系,对广东省的水土流失重点区域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全省范围内划分出漠阳江上游和北江上中游2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约23 613. 52 km2,占国土面积的13. 13%;划分出鉴江上中游、榕江上中游和西江下游等3处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约8 211. 79 km2,占国土面积的4. 57%。本次划分成果使得广东省内水土流失重点防治管理更具操作性,便于精细化管理,为落实市县级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重点预防区 重点治理区 广东省
下载PDF
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划定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子轩 邹海天 +1 位作者 赵辉 齐建怀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3,共8页
对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重点治理区域进行划定是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落实精准治理、协调不同层级重点治理区域范围划定的关键。以河北省平山县为例,在县域尺度,分别以乡级行政区和小流域为单元,划定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中... 对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重点治理区域进行划定是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落实精准治理、协调不同层级重点治理区域范围划定的关键。以河北省平山县为例,在县域尺度,分别以乡级行政区和小流域为单元,划定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中的重点治理区域范围。结果表明:以乡级行政区为单元划分的重点治理区域面积是1 358. 81 km2,以小流域为单元划分的重点治理区域面积是1 273. 61 km2,结果均大于基准参照值。将乡级行政区和小流域的划分结果叠加分析,综合考虑定量指标与定性因素,在满足相对集中连片、空间不相互重叠、便于动态监管等原则下,进行局部区域取舍,划定的平山县重点治理区域面积为1 126. 44 km2,接近基准参照值1 106. 80 km2,且分布合理。因此,划定县域尺度重点治理区域,首先,设置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划分指标体系;其次,设置合理的划分单元尺度;第三,优先划定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中重点治理区域范围,再指导省级及以下各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划定;第四,划定结果应根据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定期调整,实施动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区 重点治理区域 县域尺度 划定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