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门山大型装饰用磁性石材矿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梅 周竹生 +2 位作者 陈新国 常亮 伍建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6-522,共7页
探讨四川龙门山青川南部地区磁性海相火山变质岩产出特征、分布及成因,为装饰用磁性石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磁法、高密度电法综合物探,地表槽探和深部钻探,查明本区磁铁矿化岩石极为普遍,石材资源储量巨大。结合对磁性火山变质岩... 探讨四川龙门山青川南部地区磁性海相火山变质岩产出特征、分布及成因,为装饰用磁性石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磁法、高密度电法综合物探,地表槽探和深部钻探,查明本区磁铁矿化岩石极为普遍,石材资源储量巨大。结合对磁性火山变质岩(主要是磁性细碧岩和角斑岩)的岩石结构、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研究,认为磁性海相火山变质岩经历了溢流喷出、快速降温凝结成岩、海底自变质,及之后的区域应力热变质等过程;岩石中磁铁矿粒度细小且被长英质微晶包绕而不易被氧化,致其岩石磁性得以保存。本区磁性海相火山变质岩的颜色、硬度、块度等均适合做磁性装饰石材。对生物磁医学现状及装饰用磁性石材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磁性岩石 细碧岩 角斑岩 装饰石材 生物磁医学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突泉地区发现角斑岩
2
作者 钟辉 刘桂香 +3 位作者 宋维民 郝原芳 刘琦 伍月 《地质与资源》 CAS 2013年第6期460-463,487,共5页
突泉地区出露中二叠统大石寨组的中性火山岩.通过薄片鉴定并结合长石矿物成分分析,确认为角斑岩.详细描述了角斑岩的手标本特征及显微镜下光学特征,采用电子探针测试技术,分析了其中的长石化学成分,并计算了长石的晶体化学式.电子探针... 突泉地区出露中二叠统大石寨组的中性火山岩.通过薄片鉴定并结合长石矿物成分分析,确认为角斑岩.详细描述了角斑岩的手标本特征及显微镜下光学特征,采用电子探针测试技术,分析了其中的长石化学成分,并计算了长石的晶体化学式.电子探针测试结果表明,长石成分由95%以上的钠长石分子及小于5%的钙长石和钾长石分子组成,从而确认岩石中的长石为钠长石.将分析数据投到AbAn-Or三角图中,进一步确认该中性火山岩中的长石为钠长石.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确定突泉地区存在角斑岩.角斑岩的发现,为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进一步认识晚古生代时期区域大地构造发展演化历史提供了岩石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斑岩 钠长石 突泉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大石寨组细碧-角斑岩系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3
作者 程天赦 杨文静 王登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536,共12页
本次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地区大石寨组地层中发现了细碧-角斑岩系,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法获得其年龄为(287.4±1.7)Ma(MSWD=0.63),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细碧岩具有高SiO2、Al2O3(>16%)、Na2O、T... 本次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毛登牧场地区大石寨组地层中发现了细碧-角斑岩系,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法获得其年龄为(287.4±1.7)Ma(MSWD=0.63),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细碧岩具有高SiO2、Al2O3(>16%)、Na2O、TiO2(>1.3%)含量,低CaO、MgO含量的特征;(石英)角斑岩具有高SiO2、Na2O含量,低Al2O3、TiO2、K2O、CaO含量的特征。Zr/TiO2-Nb/Y微量元素分类图解显示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呈典型的双峰式岩石组合,在SiO2-FeO/MgO图解中均位于钙碱性岩石系列区域;大离子亲石元素较相邻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稀土配分曲线总体特征相似,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布曲线显示岛弧环境的特征。综合细碧-角斑岩系岩石组合、岩石系列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套岩系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局部裂陷环境,细碧岩与(石英)角斑岩为同源岩浆演化的结果,其源区应为流体交代的楔形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细碧-角斑岩系 大石寨组 大陆边缘弧 内蒙古
下载PDF
拉拉铜矿床含矿岩系岩石学特征及其变质原岩 被引量:18
4
作者 肖渊甫 孙燕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41-49,共9页
通过对拉拉铜矿床含矿岩系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特征的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多种判别和统计分析,认为其变质条件为绿片岩相,变质原岩为一套以细碧角斑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和细碧角斑岩与正常沉积的泥质岩、泥质粉砂岩及碳... 通过对拉拉铜矿床含矿岩系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特征的深入研究,同时结合多种判别和统计分析,认为其变质条件为绿片岩相,变质原岩为一套以细碧角斑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和细碧角斑岩与正常沉积的泥质岩、泥质粉砂岩及碳酸盐岩的复杂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矿床 含矿岩系 岩石学 变质岩
下载PDF
云南思茅大平掌矿区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钟宏 胡瑞忠 +1 位作者 周新华 叶造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67-574,共8页
大平掌矿区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缺失SiO_2为52%~61%之间的中性火山岩。火山岩的TiO_2含量低及其它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这套火山岩很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不相容元素N-MORB标准化型... 大平掌矿区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缺失SiO_2为52%~61%之间的中性火山岩。火山岩的TiO_2含量低及其它岩石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这套火山岩很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不相容元素N-MORB标准化型式以Ba、Nd、Sm相对富集和Nb、Sr、Ti的相对亏损为特征,其中Ba 富集和Nb亏损更是岛弧火山作用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平掌矿区细碧岩具非常低的 Nb/Y(<0.15)和Zr/TiO_2(<0.01)比值,石英角斑岩的低Zr/TiO_2和Nb/Y特征以及Zr/Y比值(3.34~4.23)、(La/Yb)_N比值(0.47~2.50)变化范围都可以反映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大平掌火山岩的Sr、Nd同位素特征与世界上典型岛弧火山岩的Sr、Nd特征相似,其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且经受地壳混染和(或)海水热液蚀变的影响。岩石中富含的放射成因铅也与岛弧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很可能受岛弧环境下的双峰式火山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 岛弧环境 大平掌
下载PDF
河南刘山岩铜锌矿区细碧-石英角斑质含矿火山岩系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16
6
作者 韦昌山 杨振强 +2 位作者 付建明 张业明 魏君奇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3年第4期31-38,共8页
刘山岩铜锌矿含矿岩系属于早古生代二郎坪群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在SiO2-(K2O+Na2O)岩石分类图上,细碧岩属于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石英角斑岩和石英钠长斑岩属于酸性流纹岩类,岩石组合为双峰式类型。大多数细碧岩和超基性岩的FeO*/Mg... 刘山岩铜锌矿含矿岩系属于早古生代二郎坪群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在SiO2-(K2O+Na2O)岩石分类图上,细碧岩属于玄武岩和粗面玄武岩,石英角斑岩和石英钠长斑岩属于酸性流纹岩类,岩石组合为双峰式类型。大多数细碧岩和超基性岩的FeO*/MgO比值为0.2~2.93。在SiO2-(FeO*/MgO)图解上,它们属于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系的微量元素模式以亏损Rb,Th,Nb,Sr,P,Ti和富集Ba,K及LREE为特征。在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上,火山岩样品集中在火山岛弧和弧后盆地的范围内。该火山岩系底部超镁铁岩的REE分布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有小的Eu正异常;细碧岩-石英角斑岩也是轻稀土强富集型,Ce和Eu有轻微的正异常;硅质岩也有Eu正异常,表明与火山喷发有关;本区硅质岩δCe值为0.87,显示不是深海硅质岩的特征。火山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弧后盆地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石英角斑岩 弧后盆地 地球化学 铜锌矿
下载PDF
赣东北中元古界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Hf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恒 李廷栋 +4 位作者 高林志 耿树方 丁孝忠 刘燕学 寇彩化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78,共14页
本文首次测得江西弋阳中元古界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154±5 Ma。测定发现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高SiO_2(73.53%~81.11%),低CaO(0.06%~0.11%)、Na_2O(0.05%~2.77%),K_2O为2.16%~6.43%和Al_2O_3为11.06%~13.9... 本文首次测得江西弋阳中元古界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154±5 Ma。测定发现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高SiO_2(73.53%~81.11%),低CaO(0.06%~0.11%)、Na_2O(0.05%~2.77%),K_2O为2.16%~6.43%和Al_2O_3为11.06%~13.96%;在Zr/TiO_2—Nh/Y微量元素分类图解上绝大多数样品落于碱性流纹岩区域;在SiO_2—FeO/MgO图解中绝大多数样品位于钙碱性岩石系列区域;稀土总量(ΣREE)为182.48×10^(-6)~818.82×10^(-6),轻稀土较富集,铕明显负异常(δEu=0.20~O.45);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表现出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Ti、P)和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La、Ce、Zr、Hf、Sm)。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的锆石的ε_(Hf)(t)值分别为-6.1~5.3和-2.3~4.8,两阶段Hf模式年龄分别为1653~2380 Ma和1675~2132 Ma。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流纹岩的成因主要为岩石圈拆沉,深部地幔物质上涌,并由此造成的古元古代晚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上认为,铁沙街组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形成于中元古界后造山阶段的板内环境,可能与华夏陆块板内裂谷减薄开裂阶段的地幔物质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元古界铁沙街组 石英角斑岩 流纹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元素地球化学 华夏陆块 赣东北
下载PDF
浙西北平水铜矿细碧角斑岩成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辉 倪培 +4 位作者 陈仁义 吕志成 庞振山 王国光 袁慧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0-418,共9页
文章对浙西北平水铜矿赋矿围岩双溪坞群平水组细碧角斑岩中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锆石Th/U比值为0.42-2.28,明显高于Th/U比值小于0.1的变质成因的锆石,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几乎所有的锆石颗粒样品都投影在... 文章对浙西北平水铜矿赋矿围岩双溪坞群平水组细碧角斑岩中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锆石Th/U比值为0.42-2.28,明显高于Th/U比值小于0.1的变质成因的锆石,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几乎所有的锆石颗粒样品都投影在谐和曲线上及其附近,细碧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952±5)Ma(n=18,MSWD=0.19),角斑岩年龄加权平均值为(954±8)Ma(n=15,MSWD=0.51);结合锆石自形、发育岩浆环带等特点,该年龄是平水组细碧角斑岩的形成年龄。结合前人研究及地质事实,本次研究确定双溪坞群平水组细碧角斑岩的成岩年龄为新元古代(950 Ma左右);认为江南造山运动发生的上、下限虽还没有最终限定,但它东端的造山运动很可能介于1.0-0.9 Ga;钦杭成矿带北东段地区有寻找同类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水铜矿 细碧角斑岩 LA-ICP-MS 新元古代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景谷民乐火山灰流型铜矿地质及成因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贵来 《云南地质》 2003年第1期80-88,共9页
民乐浸染状铜矿产于中三叠统灰流型富钠质熔结凝灰岩中。矿区火山岩主体为细碧角斑岩系,矿床的形成与陆内再生地槽海相火山活动及其后的热液蚀变作用密切相关。矿体分布明显受火山岩岩性、岩相、层位及构造控制,成因上与火山喷发和爆发... 民乐浸染状铜矿产于中三叠统灰流型富钠质熔结凝灰岩中。矿区火山岩主体为细碧角斑岩系,矿床的形成与陆内再生地槽海相火山活动及其后的热液蚀变作用密切相关。矿体分布明显受火山岩岩性、岩相、层位及构造控制,成因上与火山喷发和爆发作用有关。矿床受后期火山热液、次生富集改造后富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角斑岩系 灰流型铜矿 火山喷发热液 次生富集 最谷民乐
下载PDF
张八岭变质地体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岩石学和岩石化学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坤一 汪迎平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5年第4期25-35,共11页
本文在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调工作基础上.结合邻区有关资料.从张八岭变质地体的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变质作用、岩石化学、原岩建造特点及其原始构造环境。
关键词 岩石学 岩石化学 石英角斑岩系 变质地体 变质岩
下载PDF
赣中南地区晚元古代变质地层中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新华 于承涛 《江西地质》 2000年第1期16-20,共5页
赣中南地区晚元古代之潭头群、杨家桥群,一直缺乏同位素年龄数据资料。笔者在兴国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该套地层中含多层(套)变石英角斑岩,经对其所含锆石进行U-Pb法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1132Ma、993... 赣中南地区晚元古代之潭头群、杨家桥群,一直缺乏同位素年龄数据资料。笔者在兴国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该套地层中含多层(套)变石英角斑岩,经对其所含锆石进行U-Pb法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1132Ma、993Ma、723Ma 3组同位素年龄资料,为赣中南地区之晚元古代地层时代的进一步确定提供了确切年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中南地区 晚元古代 变质地质 同位素年龄
下载PDF
对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种属划分和命名的建议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广策 肖玉永 +1 位作者 邱家骧 朱云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深化古海相火山岩的研究,新提出了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种属划分和命名方案,建议首先按岩石化学成分恢复原岩种属名称,然后结合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大类名称确定其种属名称:变质强烈、原生矿物没有或罕见的岩石以原岩种属名称为... 为深化古海相火山岩的研究,新提出了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种属划分和命名方案,建议首先按岩石化学成分恢复原岩种属名称,然后结合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大类名称确定其种属名称:变质强烈、原生矿物没有或罕见的岩石以原岩种属名称为字头,以大类名称为字尾;变质较弱、原生矿物残晶常见的岩石以大类名称为字头,以原岩种属名称为字尾。评述了该方案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斑岩 细碧角斑岩系 石英角斑岩系
下载PDF
Discovery of Permian island-arc basalts in the Cenxi area and the tectonic significance──A piece of evidence for the paleo-Tethyan tectonic belt in western Guangdong and eastern Guangxi 被引量:6
13
作者 ZHANG Boyou 1, ZHAO Zhenhua 1, SHI Manquan 1, YANG Shufeng 2 and CHEN Hanlin 2 1.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2.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1998年第21期1838-1842,共5页
Cenxi Permian basalts are the late Palaeozoic island-arc type basalts first found in South China. REE and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show that this volcanic formation, which has been isoto... Cenxi Permian basalts are the late Palaeozoic island-arc type basalts first found in South China. REE and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show that this volcanic formation, which has been isotopically dated at 261 MaB.P. by the 39Ar/ 40Ar method, is of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al island arc type, and that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was an island-arc marginal sea or minor ocean basin related with the paleo-Tethyan tectonic belt in western Guangdong-eastern Guangx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lite-keratophyre pillow lava PERMIAN continental margin paleo-Tethyan evolution.
原文传递
思茅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贵来 胡光道 《云南地质》 2001年第4期347-360,共14页
大平掌铜矿属火山成因铜多金属矿床。主矿体———浸染状矿体为次火山热液型 ,受英安岩等组成的火山穹窿构造及隐爆角砾岩筒构造所控制 ,赋存部位为火山管道之隐爆角砾 次火山岩相 ;块状矿体是在D2 ~C1海相火山喷发时期形成 ,受后期... 大平掌铜矿属火山成因铜多金属矿床。主矿体———浸染状矿体为次火山热液型 ,受英安岩等组成的火山穹窿构造及隐爆角砾岩筒构造所控制 ,赋存部位为火山管道之隐爆角砾 次火山岩相 ;块状矿体是在D2 ~C1海相火山喷发时期形成 ,受后期构造及火山 次火山岩体侵位破坏 ,呈角砾状分布在构造破碎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细碧角斑岩 次火山热液喷流沉积 大平掌 思茅 成矿机制
下载PDF
北祁连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国斌 杨合群 +2 位作者 任华宁 谢燮 贾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63-2873,共11页
针对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各矿床之间的关系、成矿元素分带机理和细碧角斑岩的判别等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并结合研究前人资料,认为火焰山矿床处于背斜构造的南翼,为正常翼;折腰山矿床处于背斜构造的北翼,矿体已发生倒转。该矿田中各矿... 针对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各矿床之间的关系、成矿元素分带机理和细碧角斑岩的判别等问题,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并结合研究前人资料,认为火焰山矿床处于背斜构造的南翼,为正常翼;折腰山矿床处于背斜构造的北翼,矿体已发生倒转。该矿田中各矿床处于喷流成矿系统的不同位置,折腰山、火焰山等铜(锌)矿床为近热液喷口型矿床,分布于火山穹窿中心破火山口位置;四方山、四个圈、小铁山等锌铅铜矿床为远热液喷口型矿床,分布于火山穹窿斜坡洼地;在更远处的海底洼地形成黄崖口等铅锌矿点。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形成过程中,由于海水在较高温度下的渗滤参与,正常火山岩常发生细碧角斑岩化,Na2O含量大多>3.5%,可利用Na2O-SiO_2图解判别火山岩是否已发生细碧角斑岩化,并作为一种重要找矿标志。如果火山岩细碧角斑岩化强烈,说明成矿条件有利;反之,如果火山岩没有细碧角斑岩化,则说明成矿条件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喷流 成矿模式 细碧角斑岩 背斜构造 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 北祁连
下载PDF
再论细碧—角斑岩系及成因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荣兴 《矿产与地质》 200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细碧—角斑岩系一般分为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三类。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多样 :包括洋中脊、岛弧、弧后盆地、陆裂作用导致的小洋盆等 ,原始岩浆来自于上地幔及下地壳的深熔作用。它是海底火山岩经埋藏变质、循环热海水与岩石的... 细碧—角斑岩系一般分为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三类。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多样 :包括洋中脊、岛弧、弧后盆地、陆裂作用导致的小洋盆等 ,原始岩浆来自于上地幔及下地壳的深熔作用。它是海底火山岩经埋藏变质、循环热海水与岩石的交换反应在内的广义洋底变质作用长期改造的最终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角斑岩系 分类 大地构造背景 岩石成因
下载PDF
二郎坪群两点商议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守文 《河南地质》 1994年第1期36-40,共5页
二郎坪群的研究一直处于在不同认识的争论中,随着实际资料的积累,已逐步趋向一致。综合十多年来二郎坪群的不同认识,选择其中群的划分对比和大庙组的构造格局等两点再次提出商议。
关键词 二郎坪群 细碧角斑岩 地层
下载PDF
皖南蛇绿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叶德隆 邓晋福 +2 位作者 孙平 赵海玲 汤德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3-152,T001,共11页
本文报道皖南一个元古宙蛇绿岩套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积辉长岩和上部层位基性火山岩系构成。变质橄榄岩富Fe_2O_3和SiO_2,贫Al_2O_3和CaO,富不相容元素K、Rb、Sr、Ba,LREE弱亏损,反映其时代古老、... 本文报道皖南一个元古宙蛇绿岩套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积辉长岩和上部层位基性火山岩系构成。变质橄榄岩富Fe_2O_3和SiO_2,贫Al_2O_3和CaO,富不相容元素K、Rb、Sr、Ba,LREE弱亏损,反映其时代古老、蚀变强烈以及古地幔经历过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和强烈的交代富集事件。上部层位火山岩属CA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是岛弧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超镁铁岩 角斑岩 岛弧 皖南
下载PDF
白银地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成因 被引量:6
19
作者 蒋心明 从桂新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57-164,234,共8页
白银地区的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形成于岛弧或弧后盆地的板块构造环境。该构造环境具有形成拉斑玄武质岩浆的条件和存在钠质源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钠交代,发生在岩浆房上部,岩浆上升过程和海底环境。因而,该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既... 白银地区的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形成于岛弧或弧后盆地的板块构造环境。该构造环境具有形成拉斑玄武质岩浆的条件和存在钠质源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钠交代,发生在岩浆房上部,岩浆上升过程和海底环境。因而,该区细碧—石英角斑岩系既具有类似原生岩浆的结构特点,亦有很明显的碱质交代作用特征。其成因应归属次生交代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地区 岩石 成因 石英斑岩
全文增补中
浙江省蒙山地区平水组成岩环境及其构造变形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庆华 陈忠大 《浙江地质》 2001年第1期27-33,共7页
蒙山地区平水组细碧岩角班岩系经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和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表明 ,形成于岛弧环境 ,岩浆物质来源为幔源型 ,来源深度约为19Km± ,是扬子古板块活动陆缘增生阶段的产物 ;依据其构造变形特征 ,探讨多期变形... 蒙山地区平水组细碧岩角班岩系经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和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表明 ,形成于岛弧环境 ,岩浆物质来源为幔源型 ,来源深度约为19Km± ,是扬子古板块活动陆缘增生阶段的产物 ;依据其构造变形特征 ,探讨多期变形构造叠加型式和变质作用 ,并确定其构造变化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碧角斑岩系 岛弧 构造背景 构造变形序列 平水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