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地表河和地下河沉积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强 康迅 +1 位作者 荣元帅 田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共10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了典型的岩溶储层,大于70%的缝洞空间在岩溶发育期及岩溶埋藏期被沉积充填物、垮塌充填物和化学充填物所充填,造成岩溶储层极度非均质性。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岩矿和地球化学分析,建立缝洞充填物识别方法。... 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了典型的岩溶储层,大于70%的缝洞空间在岩溶发育期及岩溶埋藏期被沉积充填物、垮塌充填物和化学充填物所充填,造成岩溶储层极度非均质性。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解释、岩矿和地球化学分析,建立缝洞充填物识别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砂泥岩占总缝洞充填物的60%以上,地表河和地下河沉积特征明显,其中沉积砂岩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两种河流均发育心滩和河漫滩,前者砂岩颗粒较粗,常为含砾的粗—中砂岩,地化分析表明为氧化环境产物;后者以细砂岩为主,石英含量比前者高40%,为弱氧化—弱还原水体沉积;地表河沉积砂泥岩常与坡积物互层,地下河沉积砂岩与垮塌角砾岩或潜流带细粒沉积物呈互层;前者受压实作用明显,储集物性差;后者压实作用很弱,物性好、含油性好;地下河沉积砂岩是径流岩溶带重要的储层,对于深入认识塔河油田岩溶储层地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型储层 地表河 地下河 沉积砂岩 储集物性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岩溶储集层地震识别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9
2
作者 客伟利 张光亚 +2 位作者 潘文庆 张磊 张仁焕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哈拉哈塘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轮南低凸起奥陶系潜山背斜西翼上,其中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和识别困难等特点。以该地区现有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为基础,在现代岩溶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利用... 哈拉哈塘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轮南低凸起奥陶系潜山背斜西翼上,其中奥陶系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具有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和识别困难等特点。以该地区现有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为基础,在现代岩溶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利用分时窗提取、断裂属性(Fault Fracture Attribute,FFA)裂缝预测等特色技术,详细刻画了一间房组孔洞、裂缝型储集层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层CT扫描古河道识别、残厚法古地形恢复、基于优化算法的构造识别体断裂精细刻画等特色技术开展了岩溶储集层控制因素分析,指出古地形较高、水系发达、小断裂发育等是一间房组岩溶储集层发育的有利控制因素。面对现有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勘探难题,以现代岩溶理论为指导,钻井—地震结合,综合利用多种地震预测技术是开展研究区碳酸盐岩岩溶储集层识别和控制因素分析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岩溶储集层 孔洞储集层识别 裂缝储集层识别 地层CT扫描 古地形恢复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表征及储渗能力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下古马五_(1+2)储层为例
3
作者 贾浪波 刘海锋 +7 位作者 薛云龙 李琳 韩豫锋 文远超 高东 谢姗 田敏 白铁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6,共9页
靖边气田下古马五1+2储层次产层(除过马五13之外其他小层)储量基数大,动用程度低。为此,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充注实验开展了储层主次产层孔隙结构和渗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储集空间的差异,可将... 靖边气田下古马五1+2储层次产层(除过马五13之外其他小层)储量基数大,动用程度低。为此,利用岩心、铸体薄片、高压压汞、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充注实验开展了储层主次产层孔隙结构和渗流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储集空间的差异,可将下古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缝洞、孔缝、孔隙和裂缝型储层;②根据毛管压力曲线、CT扫描和核磁共振T_(2)谱分析,缝洞型和孔缝型储层平均孔喉半径最大,分选最好,平均孔喉配位数较高,可动流体多,连通性好,储渗能力强,裂缝型储层储集空间小,储渗能力较差,孔隙型储层主要为孤立孔隙,可动流体少,储渗条件最差;③通过充注实验分析,有利储层充注下限为0.02×10^(-3)μm ^(2),气源充注过程中,气体优先进入缝洞型、孔缝型储层,孔隙型和裂缝型含气量比较差,气源开采过程中,随着生产持续进行,缝洞型储层贡献逐渐降低,孔缝型和裂缝型储层贡献逐渐升高。综合分析缝洞型及孔缝型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条件最好,马五13缝洞型和孔缝型储层占比最高,是其成为主产层根本原因,下一步开发次产层的关键是寻找缝洞型和孔缝型储层发育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岩溶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类型 储渗能力 充注实验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断溶体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22
4
作者 黎荣 胡明毅 +1 位作者 潘仁芳 胡忠贵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并沿溶蚀断裂带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断溶体。为了明确断溶体形成及发育特征,预测断溶体发育区,对断溶体类型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根据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在川中地区识别...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并沿溶蚀断裂带形成了各种不规则的断溶体。为了明确断溶体形成及发育特征,预测断溶体发育区,对断溶体类型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根据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在川中地区识别出溶洞—裂缝型、裂缝型和裂缝—溶洞型3种类型的断溶体,断溶体类型受断裂和岩溶储层发育规模和期次控制。溶洞—裂缝型断溶体主要是同沉积断裂带叠加茅口组暴露剥蚀的岩溶洞而形成的;裂缝型断溶体是加里东期及海西期形成的深大断裂在后期复活后受到大气淡水溶蚀、热液溶蚀以及有机酸溶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裂缝—溶洞型断溶体是加里东期和海西运动产生的次生断裂在大气淡水和有机酸溶蚀中二叠统颗粒滩形成的断控复合面状溶蚀体。断溶体作为一个复合的储集体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其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带及其伴生的次生断裂带溶蚀面,且叠加颗粒滩的裂缝—溶洞型断溶体为最有利的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 中二叠统 构造变形 岩溶 断溶体 储集体
下载PDF
哈拉哈塘油田走滑断裂带控储成藏规律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银涛 孙冲 +2 位作者 王轩 袁敬一 尹怀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8,共9页
大型走滑断裂带是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控储成藏的关键因素。哈拉哈塘油田位于塔北隆起西斜坡,走滑断裂断距较小,识别难度大,制约了该油田的勘探开发。从哈拉哈塘油田走滑断裂演化特征出发,形成了以多重滤波为基础的地震资... 大型走滑断裂带是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控储成藏的关键因素。哈拉哈塘油田位于塔北隆起西斜坡,走滑断裂断距较小,识别难度大,制约了该油田的勘探开发。从哈拉哈塘油田走滑断裂演化特征出发,形成了以多重滤波为基础的地震资料解释性处理研究方法,精细刻画了走滑断裂带,明确断裂空间展布规律,通过开展走滑断裂带控储机理研究,明确了断裂带对油气的疏导作用,形成以断裂带为中心的断溶体油藏描述技术,建立了哈拉哈塘油田断溶体油藏成藏模式,认为断溶体油藏具有"一体一藏"、连通关系复杂的特点,通过精细缝洞雕刻及叠后裂缝预测,提出了哈拉哈塘油田断溶体油藏的评价方法及潜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走滑断裂带 断溶体油藏 碳酸盐岩储层 缝洞雕刻 哈拉哈塘油田
下载PDF
岩溶作用对任丘古潜山碳酸盐岩油藏赋存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韩宝平 刘仁达 +2 位作者 罗承建 于俊吉 于礼山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根据大量钻井及开发动态资料,研究了任丘古潜山雾迷山组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对油藏赋存的控制作用。溶蚀孔洞是最重要的储集空间,岩溶不发育的泥质白云岩段的的分隔作用,导致在全油田统一油水界面以下有残余油区赋存,古潜山面上的溶... 根据大量钻井及开发动态资料,研究了任丘古潜山雾迷山组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对油藏赋存的控制作用。溶蚀孔洞是最重要的储集空间,岩溶不发育的泥质白云岩段的的分隔作用,导致在全油田统一油水界面以下有残余油区赋存,古潜山面上的溶蚀残丘等局部高点是残余油赋存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碳酸盐岩 油藏赋存 古潜山 任丘油田
下载PDF
断溶体油藏追踪油水界面变化的新方法
7
作者 刘培亮 李成刚 蒋林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在底水驱动型断溶体油藏中确定原始油水界面及追踪动态油水界面变化一直是制约剩余油预测的重要难题。此文聚焦油水界面的油藏本质,精细量化了储集体的孔隙体积,开发动态数据试井化处理计算水油体积比,动静结合等比例分配油水体积计算... 在底水驱动型断溶体油藏中确定原始油水界面及追踪动态油水界面变化一直是制约剩余油预测的重要难题。此文聚焦油水界面的油藏本质,精细量化了储集体的孔隙体积,开发动态数据试井化处理计算水油体积比,动静结合等比例分配油水体积计算出原始油水界面。在油藏内部划分出油水界面,后期根据水驱动用过程评估曲线划分水驱阶段,追踪动态油水界面变化,避免陷入前期常规方法选取参数困难、计算误差大的困境。开发实践证实该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小,计算方便快捷,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断溶体 水油体积比 油水界面
下载PDF
古潮湿环境下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结构模式——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为例 被引量:28
8
作者 黄成毅 邹胜章 +3 位作者 潘文庆 夏日元 刘静江 唐建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0-255,共6页
岩溶发育的气候条件是决定碳酸盐岩油气田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类型的主要因素,溶缝和溶洞是古潮湿环境下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的产物。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岩溶发育特征的调查与分析,掌握了溶缝与溶... 岩溶发育的气候条件是决定碳酸盐岩油气田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类型的主要因素,溶缝和溶洞是古潮湿环境下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的产物。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岩溶发育特征的调查与分析,掌握了溶缝与溶洞的发育分布规律,认为溶洞与裂缝并不是孤立分布的,溶洞与周边有成因联系的影响带(裂缝密集发育带)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缝洞系统,从而构成了良好的缝洞型储集层。将溶洞与裂缝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了碳酸盐岩风化壳储集体的非均质分布模型——缝洞型油气藏结构模式,并提出将裂缝和溶洞比较集中的彼此互相连通的区域作为油元来研究,有利于从宏观上认识缝洞型油气藏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缝洞系统 油藏岩 容模式 古岩溶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分类开发 被引量:8
9
作者 程倩 李江龙 +2 位作者 刘中春 张宏方 王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96,155,共4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岩溶、构造运动形成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溶洞呈离散状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以塔河7区为例,提出"无因次自喷累计产油"...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岩溶、构造运动形成的溶洞、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为主。溶洞呈离散状分布,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流动通道,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以塔河7区为例,提出"无因次自喷累计产油"的概念,定量分析井点处的地层能量,将油井出水特征划分为5类。结合物理模拟、单井的生产特征,明确5种出水类型油井钻遇的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为能量充足的溶洞型、能量欠充足的裂缝型、能量较充足的裂缝-溶洞型、能量不充足的孤立定容体型和复杂型。根据单井钻遇的储集空间类型,对油井进行聚类分析,细化已有的缝洞单元。对细化后的缝洞单元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指导油藏分类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分类开发 无因次自喷累计产油 储集空间类型 缝洞单元 塔河油田7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