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输天然气管道在沉管穿越施工中的安全管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易明慧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对于河面宽、水流湍急、喀斯特地貌突出的长输天然气管道沉管穿越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上的要求更苛刻。为了提高喀斯特地质条件下长输天然气管道沉管穿越施工效果,实现安全平稳沉管穿越,在广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结合红水河特有的喀斯特... 对于河面宽、水流湍急、喀斯特地貌突出的长输天然气管道沉管穿越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上的要求更苛刻。为了提高喀斯特地质条件下长输天然气管道沉管穿越施工效果,实现安全平稳沉管穿越,在广西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结合红水河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和各种因素对施工各阶段的影响,主要从焊接、漂管、沉管、起重作业、设备人员五个方面,全面细致地分析在喀斯特地貌下大型河流沉管穿越施工的安全管控要点,归纳科学的管理措施建议,为类似地质条件的沉管穿越施工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大型河流 沉管穿越 安全管理及控制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特性及其营养调控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睿 张静 +2 位作者 陈祖胜 倪茂飞 刘文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0-748,共9页
为探索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交换特性及其营养控制因素,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区域气象水文参数、碳酸盐平衡参数、营养元素及总有机碳(TOC)的空间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CO_(2)分压(pCO_(2))的... 为探索喀斯特河流水-气界面二氧化碳(CO_(2))交换特性及其营养控制因素,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区域气象水文参数、碳酸盐平衡参数、营养元素及总有机碳(TOC)的空间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CO_(2)分压(pCO_(2))的空间变化调控因素,pCO_(2)与总氮(TN)、总磷(TP)和TOC及其化学计量比的耦合关系,对比了该研究河流与世界河流的CO_(2)排放情况.结果表明,芙蓉江水-气界面CO_(2)交换速率(k)在2.71~13.0 m·d^(-1)范围内,pCO_(2)在78.5~21 491.2 Pa范围内,且支流高于干流;河流表层水体TOC、TN和TP分别为(302.8±50.1)、(128.9±67.9)和(0.65±0.98)μmol·L^(-1),整体表现为磷限制营养状态;河流pCO_(2)与磷及其相关的化学计量比显著耦合,说明微生物新陈代谢是河流CO_(2)饱和的主要原因;芙蓉江水-气界面CO_(2)排放通量(F)为(534.5±801.4) mmol·(m^(2)·d)^(-1),高于一些世界河流,具有巨大的CO_(2)排放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河流 二氧化碳排放 营养元素 耦合关系 碳循环
原文传递
典型喀斯特河流汛期溶解性有机质空间变化及其光学参数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倪茂飞 刘睿 +3 位作者 王志康 张静 苑浩达 徐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22-2833,共12页
内陆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全球及区域碳循环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具有特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喀斯特河流DOM成分和来源空间格局却鲜有报道。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对象,探索了光学参数(SUVA_(254)、SUVA_(280)、E2:E... 内陆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在全球及区域碳循环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具有特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喀斯特河流DOM成分和来源空间格局却鲜有报道。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对象,探索了光学参数(SUVA_(254)、SUVA_(280)、E2:E3、S_(290-350)、BIX、FI、Frl和HIX)的空间变化及其相互耦合关系,并利用三维荧光矩阵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解析了该河流DOM主要构成,同时分析了各光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芙蓉江标准化吸光系数(SUVA_(254)和SUVA_(280))较低而E2:E3和S_(290-350)值较高,说明汛期DOM同时受生物和水文过程影响。EEM⁃PARAFAC表明该喀斯特河流DOM包括3项主要成分,即C1(陆源腐殖质)、C2(色氨酸)和C3(络氨酸)。河流BIX和FI分别在(0.77—1.11)和(2.14—2.39)范围,表明生物内源是DOM的主要来源。Frl值(0.75—0.94)显示河流水体以新生DOM主导,而HIX值(0.14—0.79)阐明其腐殖化程度较低。光学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揭示了河流DOM成分、分子大小和来源具有一致的生态水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河流 溶解性有机质 光学参数 成分及来源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保山隧道暗河管道系统及其对隧道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旭 许模 +1 位作者 杜宇本 赵帅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大瑞铁路保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区内发育多条暗河管道。为了查明岩溶水是否会对隧道开挖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特别是对大宝盖向斜可溶岩层位以及暗河管道和隧道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隧道避开了暗河管道岩溶突水的... 大瑞铁路保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区内发育多条暗河管道。为了查明岩溶水是否会对隧道开挖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特别是对大宝盖向斜可溶岩层位以及暗河管道和隧道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隧道避开了暗河管道岩溶突水的直接威胁,并对隧道内可能的岩溶突水部位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论证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溶突水地质灾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向斜 岩溶隧道 暗河管道 涌突水 保山隧道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生物降解特性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苑浩达 刘睿 +2 位作者 倪茂飞 王志康 吴昌妮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8-226,共9页
喀斯特河流受特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其溶解性有机质(DOM)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然而,当前对其DOM空间变化规律,特别是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十分有限,急需相关内容的补充.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DOM光学参数(... 喀斯特河流受特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其溶解性有机质(DOM)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然而,当前对其DOM空间变化规律,特别是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十分有限,急需相关内容的补充.以我国典型喀斯特河流—芙蓉江为研究对象,探索了DOM光学参数(a_(254)、a_(350)、E2/E3、S_(275~295)、BIX、FI、FRI和HIX)的空间格局,同时揭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DOM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原位水体a_(254)和a_(350)值分别为(8.22±1.82)m^(-1)和(5.32±1.72)m^(-1),E2/E3和S_(275~295)值分别为0.85~3.25和0.002~0.011.河流BIX和FI值分别为0.77~1.11和2.14~2.39 nm^(-1),说明内源和外源输入均为DOM的重要贡献源.HIX和FRI分别为0.54±0.16和0.86±0.06,说明水体腐殖化程度低而新生DOM丰度高.经过15℃暗箱培养,a_(254)值在第28 d显著升高((14.8±3.12)m^(-1))(p<0.05),a_(350)在0~21 d培养阶段下降(7 d:(3.12±1.18)m^(-1);14 d:(2.79±1.17)m^(-1);21 d:(3.11±1.11)m^(-1)),28 d后升高((8.20±0.88)m^(-1))(p<0.05),而E2/E3值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同时,河流HIX(0.23±0.05)显著降低而FRI(0.91±0.13)升高,说明大分子腐殖质被不完全降解为新生DOM.增加培养温度(30℃)可进一步提升DOM的生物可用性,最终加强大分子组分的降解和小分子组分的生物矿化作用.该研究可为喀斯特区域河流DOM动态过程提供有用信息,同时有望响应全球及区域碳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特性 溶解性有机质 喀斯特河流 空间变化 生物降解 温度敏感性
原文传递
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PAEs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梅 扈志勇 +2 位作者 蒲俊兵 张俊鹏 孙玉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6,共5页
分别采集了重庆典型岩溶区5条地下河水体10个样品,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在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常见的19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在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 分别采集了重庆典型岩溶区5条地下河水体10个样品,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在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常见的19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在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均有检出,其浓度范围为103.29-2268.78μg/L;5种被美国环保局列为优先控制的PAEs类污染物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是主要的污染物;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水体进行比较,重庆典型岩溶区地下河水体PAEs含量处于较高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岩溶区 地下河 PAES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典型城市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兴科 吴永贵 卢天文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33,共9页
为治理喀斯特地区城市河流,以贵州为例,开展了喀斯特地区典型城市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体系研究。喀斯特地区河流生态环境更敏感、脆弱,河流治理中应更重视流域面的治理。提出基于上述特性的喀斯特地区典型多自然型城市河流治理综合指标... 为治理喀斯特地区城市河流,以贵州为例,开展了喀斯特地区典型城市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体系研究。喀斯特地区河流生态环境更敏感、脆弱,河流治理中应更重视流域面的治理。提出基于上述特性的喀斯特地区典型多自然型城市河流治理综合指标评价法,评价体系共分为3个层次(河道内指标、岸线指标和流域面指标)5大类(物理学指标、动力学指标、生态学指标、岸线指标和流域面指标)19个指标;客观赋分指标11个,主观赋分指标8个;主观赋权评估法综合评估权系数,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系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案例研究评价河流选择喀斯特区域特征明显的贵阳市南明河花溪水库坝址-三江口河段(花溪河段)、三江口-水口寺河段(主城区河段),表观多自然特性较好的花溪河段多自然特性量化评价分值86.46分,明显高于表观多自然特性较差的主城区河段35.66分。首次提出的水功能区符合性、保水蓄水指数、岸线功能区复合性、主体功能区符合性、河流曲度指数等5个指标权系数排名均在前10位,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同类地区开展河流多自然特性评价、拟定治理方案和制定行业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多自然型 城市河流 评价体系
下载PDF
GEOCHEMISTRY
8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2005年第4期23-24,共2页
20051907 Han Guilin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Guizhou 550002, China); Liu Congqiang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Variation in Dissolved Rare-Earth Elements in Karst Drainage Basin (C... 20051907 Han Guilin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Guizhou 550002, China); Liu Congqiang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Variation in Dissolved Rare-Earth Elements in Karst Drainage Basin (Carsologica Sinica, ISSN1001-4810, CN45-1157/P, 23(3), 2004, p.177-186, 5 illus., 1 table, 27 refs., with English abstract) Key words: karst, rivers, rare-earth elements 20051908 Lin Caihao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Geochemical Classification of Soils in the Downstream Area of the Jiulong River, Fujian Province (Geology in China, ISSN1000-3657, CN11-1167/P, 31(3), 2004, p.332-336, 3 illus., 3 tables, 9 refs.) Key words: soils, Fuj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yang HUBEI GUIZHOU Wuhan Nanchang BASALT karst GEOCHEMISTRY tables rivers
原文传递
非岩溶水和硫酸参与溶蚀对湘南地区地下河流域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奇波 覃小群 +2 位作者 刘朋雨 张连凯 苏春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7-318,共12页
研究非岩溶水和硫酸参与溶蚀对地下河流域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岩石风化碳汇通量估算精度,对于推进地质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选取湘南北江上游武水河流域内4条典型地下河为对象,通过水化学对比分析,揭示硅酸盐岩... 研究非岩溶水和硫酸参与溶蚀对地下河流域岩溶碳汇通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岩石风化碳汇通量估算精度,对于推进地质作用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选取湘南北江上游武水河流域内4条典型地下河为对象,通过水化学对比分析,揭示硅酸盐岩风化对流域地下水化学的重要影响。运用Galy方法计算流域非岩溶地层中的硅酸盐岩风化消耗大气/土壤CO_2对岩石风化碳汇的重要贡献,并评价了H_2SO_4参与下碳汇通量的扣除比例。结果显示:(1)流域内有非岩溶地层的L01,L02地下河,Na^+,K^+和SiO_2浓度明显高于纯碳酸盐L03和L04地下河,非岩溶地层中的硅酸盐的风化对地下河水中K^+,Na^+,SiO_2浓度有一定贡献;(2)4条地下河的[Ca^(2+)+Mg^(2+)]/[HCO_3^-]当量比值为1.05~1.15,[Ca^(2+)+Mg^(2+)]/[HCO_3^-+SO_4^(2-)]的当量比值为0.99~1.08,Ca^(2+)+Mg^(2+)相对于HCO_3^-过量,过量的Ca^(2+)+Mg^(2+)与SO_4^(2-)相平衡,证实硫酸参与流域碳酸盐岩的溶蚀;(3)L01和L02地下河岩石风化消耗的CO_2通量中非岩溶地层中的硅酸盐风化消耗所占比例分别为3.36%和2.22%,而L03和L04地下河中硅酸盐风化消耗比例小于0.50%,表明有非岩溶地层存在的地下河流域,其岩石风化消耗的CO_2通量中硅酸盐风化消耗占有一定比例;(4)在考虑硫酸参与碳酸盐岩溶蚀时,4条地下河的碳汇通量分别扣除4.84%,4.52%,6.20%和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河 碳酸盐岩风化 硅酸盐岩风化 碳汇通量 硫酸
原文传递
喀斯特筑坝河流中生物碳泵效应的碳施肥及对水化学时空变化的影响——以贵州平寨水库及红枫湖为例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翠红 孙海龙 +2 位作者 魏榆 鲍乾 晏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83-1694,共12页
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盐风化碳汇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碳泵效应是稳定碳酸盐风化碳汇的关键机制.河流筑坝后,生物碳泵效应的变化、控制因素及对水化学影响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对2个喀斯特筑坝河流平寨水库和红枫湖进行系... 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盐风化碳汇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碳泵效应是稳定碳酸盐风化碳汇的关键机制.河流筑坝后,生物碳泵效应的变化、控制因素及对水化学影响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对2个喀斯特筑坝河流平寨水库和红枫湖进行系统采样,以研究河流筑坝后生物碳泵效应的变化、控制因素及对水化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入库河流的水化学变化不明显,而2个水库的水化学则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水库的水温和pH均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的变化特征,而电导率(EC)、HCO-3浓度和p CO 2则表现出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叶绿素a(Chl.a)浓度和溶解氧(DO)饱和度指代的生物碳泵效应则是在夏季最强、冬季最弱.生物碳泵效应利用溶解性无机碳(DIC),形成有机质并释放出氧气,是造成夏季水库pH值和DO饱和度升高,电导率(EC)、HCO-3浓度和p CO 2降低的主要因素.空间上,水库的Chl.a浓度及DO饱和度均大于河水,EC、HCO-3浓度和p CO 2均小于河水,这表明河流筑坝后,由于水库的“湖泊化”导致水库的生物碳泵效应显著提高.通过对Chl.a与碳、氮和磷浓度及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平寨水库和红枫湖的生物碳泵效应受到碳施肥的影响.平寨水库和红枫湖水库生物碳泵效应碳施肥机制的发现,表明在喀斯特地区,生物碳泵效应不仅受到氮磷元素的控制,也受到碳元素的控制,因此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时,也应考虑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筑坝河流 平寨水库 红枫湖 生物碳泵效应 水化学 时空变化 碳施肥
下载PDF
喀斯特湖泊-河流系统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征
11
作者 龙靖潇 王志康 +2 位作者 王晗 马永梅 倪茂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84-4596,共13页
为探索喀斯特湖泊-河流系统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空间格局,该研究以我国贵州红枫湖、百花湖和老马河为对象,分析了表层水体DOM紫外参数(SUVA_(254)、SUVA_(280)、S_(275—295)、S_(350—400)、S_(R)和E2/E3),利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 为探索喀斯特湖泊-河流系统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特征空间格局,该研究以我国贵州红枫湖、百花湖和老马河为对象,分析了表层水体DOM紫外参数(SUVA_(254)、SUVA_(280)、S_(275—295)、S_(350—400)、S_(R)和E2/E3),利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EEM-PARAFAC)解析DOM主要成分,同时基于荧光参数(HIX、FI、BIX和β∶α)揭示其来源信息。该研究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揭示DOM参数的内在联系及重要组分贡献。结果显示,红枫湖、百花湖和老马河SUVA_(254)和SUVA_(280)值较低,而E2/E3、S_(275—295)和S_(350—400)值较高,说明芳香类成分占比较少且DOM整体分子量较小。水体DOM主要成分为:红枫湖/百花湖(C1:微生物代谢类腐殖质;C2:可见光范围腐殖质;C3:色氨酸),老马河(C1:色氨酸;C2:富里酸;C3:陆源类腐殖质)。水体BIX范围在0.77—1.12之间,说明生物源和陆源输入共同贡献DOM。红枫湖与百花湖FI值小于1.4,而老马河在1.4—1.9间,说明河流内源DOM贡献率高于湖泊。水体β∶α值范围在0.73—1.10之间,说明新生DOM具有显著贡献。湖泊与河流HIX值低于4,表明水体腐殖化程度低。老马河HIX与S_(R)和S_(275—295)呈正相关(P<0.05)且与FI呈负相关(P<0.05),说明DOM腐殖化程度与分子大小和来源密切联系。芳香类DOM的同质性导致SUVA_(254)和SUVA_(280)相互耦合。研究发现新生DOM多具有生物降解性,表现为BIX和β∶α强相关。相对于激流系统,湖泊具有更多的水力停留时间,这可能进一步促进内源微生物的代谢,导致生物驱动的有机质快速循环,因此不同DOM生物讯号相互耦合。研究阐明了喀斯特湖泊-河流系统DOM成分与来源特征,有望为研究全球碳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湖泊-河流 空间格局 溶解性有机质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土地利用类型对漓江流域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林艳 谢晓琳 +4 位作者 代俊峰 吴志强 万祖鹏 徐保利 张红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26,共7页
为揭示下垫面土地利用和岩溶特征对漓江流域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氮磷的影响,研究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睦洞河、会仙河和相思江地表水系进行月尺度氮磷监测。统计分析了21.79~376.42 km~2集水范围内的地表水系氮磷排放特征,并应用Pear... 为揭示下垫面土地利用和岩溶特征对漓江流域会仙岩溶湿地水系氮磷的影响,研究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睦洞河、会仙河和相思江地表水系进行月尺度氮磷监测。统计分析了21.79~376.42 km~2集水范围内的地表水系氮磷排放特征,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探究了研究区水系氮磷排放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岩溶地貌分布、水文气象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监测期内水系总氮(TN)污染较总磷(TP)严重,水样的TN和TP浓度分别介于0.30~27.55 mg/L和0.03~2.49 mg/L之间,70.3%水样(样本数n=518)的TN>1.0 mg/L,35.1%水样的TP>0.2 mg/L;受水文气象影响,TN和TP浓度峰值出现在旱季,均值在雨季下降。(2)水系中氮磷主要来源于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农业用地(水田、旱地和果园);沟塘湿地有助于氮磷减排,覆盖型岩溶区氮磷输出水平较高。(3)相比氮素(NH~+-N、NO~--N和TN),磷素(TP和TDP)浓度受降水量的影响更大,雨季尤为明显。充分了解岩溶湿地水系氮磷污染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科学管理和保护流域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 土地利用类型 岩溶 会仙岩溶湿地 水系
下载PDF
喀斯特筑坝河流表层悬浮颗粒物中磷形态的时空变化及其控制因素分析——以贵州平寨水库和红枫湖水库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文芳 韩翠红 +3 位作者 张金流 孙海龙 魏榆 鲍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991,共11页
喀斯特地区生物碳泵过程中碳酸钙与溶解性磷酸盐的共沉淀是喀斯特水体的一种“自净机制”,对于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喀斯特筑坝河流中生物碳泵对水中磷的去除机制,在平寨水库和红枫湖进行了系统采样,通过分析悬浮颗粒... 喀斯特地区生物碳泵过程中碳酸钙与溶解性磷酸盐的共沉淀是喀斯特水体的一种“自净机制”,对于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喀斯特筑坝河流中生物碳泵对水中磷的去除机制,在平寨水库和红枫湖进行了系统采样,通过分析悬浮颗粒物中总磷(TP)及磷形态的沉降通量与水化学参数及Chl-a的关系,明确了生物碳泵的除磷机制。结果表明,平寨水库和红枫湖悬浮颗粒物中TP沉降通量有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在空间上有上游的TP沉降通量大,下游大坝处的沉降通量小的特点。此外,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SRP)、氧化还原敏感磷(BD-P)和钙结合态磷(HCl-P)的沉降通量还受到生物碳泵的影响。Ca2+浓度与HCl-P沉降通量、pH和DO%与NaOH-SRP、BD-P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证实生物碳泵在喀斯特湖库中的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筑坝河流 生物碳泵效应 磷去除 悬浮颗粒物 磷形态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纯青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88-391,共5页
本文选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岩溶多重介质环境组构及其内部水流运动与传输过程、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岩溶地下河系空间定位等,在科学发展方向、科学方法论、认知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 水资源时空分布 岩溶地下河系 认知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