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 被引量:43
1
作者 崔吉让 方启学 黄国智 《有色金属》 CSCD 1999年第4期25-30,共6页
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总结和归纳,对高岭百颗粒的分散与聚四行为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旨在为我国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有效分选提供基础资料。高岭石是典型的具有1:1型层状结构的铝硅酸盐,其溶液特性... 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总结和归纳,对高岭百颗粒的分散与聚四行为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旨在为我国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有效分选提供基础资料。高岭石是典型的具有1:1型层状结构的铝硅酸盐,其溶液特性及荷电性质对颗粒的分散与聚团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实现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有效分选的重要前提之一是调节其表面性质,实现体系高效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晶体结构 表面性质 铝土矿
下载PDF
硬质和软质高岭石的晶体结构与浮选行为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晓文 胡岳华 +2 位作者 蒋昊 曹学锋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4-687,共4页
研究了硬质和软质高岭土中的高岭石晶体结构、晶体形态与表面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浮选行为的影响。硬质和软质高岭土表面Zeta电位随 pH值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具有相近的表面零电点 (PZC)值。几种硬质高岭土的PZC值的变化范围为 2 .5~... 研究了硬质和软质高岭土中的高岭石晶体结构、晶体形态与表面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浮选行为的影响。硬质和软质高岭土表面Zeta电位随 pH值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具有相近的表面零电点 (PZC)值。几种硬质高岭土的PZC值的变化范围为 2 .5~ 3 .8。在较宽的 pH值范围 ,软质高岭土比硬质高岭土的电位高。铝土矿中高岭石以硬质高岭石为主 ,结晶有序度低 ,与药剂作用不强 ,可浮性较软质高岭石差 ,在铝土矿反浮选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高岭土 高岭石 表面性质 晶体结构 软质高岭土 硬质高岭土
下载PDF
高岭石甲烷吸附规律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巨鹏 孙胜杰 包思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9,共7页
高岭石作为黏土矿物的主要吸附载体,其对甲烷吸附的贡献不可忽略。考虑高岭石独特的1∶1型双层晶体结构,建立高岭石双层吸附空间模型。采用巨正则系综下的蒙特卡洛方法研究甲烷分子与高岭石超晶胞的定位吸附模拟和高岭石对甲烷的等温吸... 高岭石作为黏土矿物的主要吸附载体,其对甲烷吸附的贡献不可忽略。考虑高岭石独特的1∶1型双层晶体结构,建立高岭石双层吸附空间模型。采用巨正则系综下的蒙特卡洛方法研究甲烷分子与高岭石超晶胞的定位吸附模拟和高岭石对甲烷的等温吸附模拟,分析高岭石的晶体结构、温度和含水率对甲烷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硅氧四面体层(硅氧烷化面)对甲烷的吸附作用强于铝氧八面体层(铝氧羟基化面),甲烷优先吸附于硅氧烷化面;吸附的甲烷分子呈聚集态分布于硅氧四面体六元环空穴上方位置,且以正三角锥构型吸附最为稳定;在280~400K温度下,高岭石吸附甲烷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类型,且属于物理吸附;甲烷吸附量和吸附热均随温度升高而呈线性降低,证实可以利用低温条件下的吸附量预测高温条件下的吸附量;高岭石吸水饱和前,水分子的存在不会改变高岭石对甲烷的吸附趋势和类型,仅降低甲烷吸附量,当含水率由0增至20.94%,甲烷吸附量下降3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蒙特卡洛方法 高岭石晶体结构 页岩气吸附 吸附量
下载PDF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atom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kaolinite in soft rock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满潮 赵健 方志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30-533,共4页
Kaolinite is a kind of clay mineral which often causes large deformations in soft-rock tunnel engineering and thus causes safety issues. To deal with these engineering safety issues,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 Kaolinite is a kind of clay mineral which often causes large deformations in soft-rock tunnel engineering and thus causes safety issues. To deal with these engineering safety issues,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kaolinite should be studied from basic viewpoints. By using the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 in this paper, the atomic an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the kaolinite are studied within the local-density approximation (LDA). It is found that the kaolinite has a large indirect band gap with the conduction band minimum (CBM) and the valence band maximum (VBM) being at the F and the B points, respectively. The chemical bonding between the cation and the oxygen anion in kaolinite is mainly ionic, accompanied by a minor covalent component. It is pointed that the VBM and the CBM of kaolinite consist of oxygen 2p and cation s states, respectively. The bond lengths between different cations and anions, as well as of the different OH groups, are also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olinite crystal structur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下载PDF
高岭石粒度对其晶体结构和热演化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熬 亢浪浪 +2 位作者 张印民 丁大千 张永锋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64-3971,共8页
以内蒙古清水河地区高岭石为原料,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热重-差... 以内蒙古清水河地区高岭石为原料,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热重-差热(TG-DTG)对不同粒度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参数、微观形貌和热演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岭石颗粒粒度的减小,高岭石的结晶度指数(HI)降低,晶体缺陷敏感度(R2)增加,高岭石样品从有序形态逐渐演化为无序形态,晶体结构的缺陷增加;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3670. 0 cm-1吸收峰的强度逐渐增强,而938. 3 cm-1和913. 6 cm-1Al-OH的弯曲振动峰强度逐渐减弱,显示高岭石的结构缺陷程度增大;微观形貌显示高岭石的片层结构随着颗粒粒度的降低逐渐松散,片层间显示出边缘面或边缘-边缘的接触;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单位时间内能量的传递速率提高,使得高岭石的脱羟基失重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时,最大失重速率温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粒度 晶体结构 热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