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岁星四纪——回望木星大气探测50年
1
作者 宋心仪 杨军 魏勇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5年第1期67-82,共16页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木星没有海陆分布、复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是研究大气动力学的天然试验场.木星的大气成分、大气环流、内部结构特征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973年12月4日,先驱者1...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木星没有海陆分布、复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是研究大气动力学的天然试验场.木星的大气成分、大气环流、内部结构特征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973年12月4日,先驱者10号飞掠木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木星大气近距离探测.如今木星探测已经积累了50余年的经验,发射了10次木星任务:7次飞掠任务、伽利略号与朱诺号两次环绕任务、正在飞行途中的木星冰卫星探测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这10次探测任务及其取得的科学成果,重点关注木星的大气成分、波动和急流、大红斑、极地涡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我国计划于2030年左右发射天问四号,对木星系进行探测.回顾过去的木星探测任务,对于天问四号如何合理设计科学载荷、制定科学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探测 大气成分 大气动力 急流 大红斑 极地涡旋
木星冰卫星探测任务分析与我国木星探测建议
2
作者 杜洋 刘镒 +4 位作者 张祎 王海鹏 牛俊坡 段晓闻 于淼 《空间科学与试验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欧洲航天局研制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是目前已发射的探测器中技术最为先进、任务最为复杂的。木星冰卫星探测任务是欧洲航天局“2015—2025宇宙展望计划”的首个大型任务,该任务将研究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重点探测木星的三颗冰卫星... 欧洲航天局研制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是目前已发射的探测器中技术最为先进、任务最为复杂的。木星冰卫星探测任务是欧洲航天局“2015—2025宇宙展望计划”的首个大型任务,该任务将研究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重点探测木星的三颗冰卫星(木卫三、木卫四和木卫二)以确定它们的宜居性。本文对木星冰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飞行轨道、探测器关键功能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给出了一种木星系探测任务初步设想,并对我国木星系探测任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探测 木星冰卫星探测器 木卫 深空探测
下载PDF
木星磁场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炜东 魏勇 +4 位作者 尧中华 高佳维 王誉棋 何飞 戎昭金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6期638-651,共14页
不同行星的内部结构与内部动力学过程不同,因此有的行星有内禀磁场,有的则尚未发现内禀磁场.行星的内禀磁场或大气与太阳风相互作用会形成磁层或感应磁层.不同特征的磁场、大气、卫星会使行星周围形成不一样的空间环境,进而对行星的演... 不同行星的内部结构与内部动力学过程不同,因此有的行星有内禀磁场,有的则尚未发现内禀磁场.行星的内禀磁场或大气与太阳风相互作用会形成磁层或感应磁层.不同特征的磁场、大气、卫星会使行星周围形成不一样的空间环境,进而对行星的演化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探测行星磁场对了解行星的内部结构与内部动力学过程、空间环境和演化过程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行星磁场往往是行星探测关注的主要物理量之一.在对木星磁场的探测中,人们发现木星有着太阳系行星中最大的磁矩和磁层,木星表面磁场图像显示出明显的南北差异性和磁异常区(大蓝斑)等非偶极化特征,木星与地球大相径庭的内部结构也使木星发电机的结构和机制显得复杂和难以确认.本文对木星磁场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且以Juno时代对木星磁场的研究为主介绍了现在对木星磁场的认知,同时对未来的木星磁场研究和探测进行了展望,建议在未来的木星探测中携带进入木星大气的探针,并在探针上装载探测磁场的载荷,从而实现首次对木星磁场的进入大气的实地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 行星磁场 行星探测
下载PDF
基于不同动力引力辅助模型的木星转移轨道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彬 杨洪伟 +1 位作者 李爽 尤伟 《上海航天》 CSCD 2019年第3期54-60,共7页
针对木星转移轨道设计中动力引力辅助模型选择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近心点机动和甩摆后机动2种动力引力辅助模型,给出了2种模型下最优脉冲机动速度增量的解算方法;然后,基于动力引力辅助模型,提出了包含引力辅助的行星际转移轨... 针对木星转移轨道设计中动力引力辅助模型选择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近心点机动和甩摆后机动2种动力引力辅助模型,给出了2种模型下最优脉冲机动速度增量的解算方法;然后,基于动力引力辅助模型,提出了包含引力辅助的行星际转移轨迹初始设计方法;最后,以木星探测任务转移轨迹设计为例,对比了不同动力引力辅助模型下探测器的燃料消耗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甩摆后机动方式,近心点轨道机动方式更加节省燃料。基于近心点机动引力辅助模型,最终完成了金星-地球-地球引力辅助序列的木星转移轨迹初始设计,为我国未来采用引力辅助方式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设计 动力甩摆 转移轨迹 引力辅助 木星探测
下载PDF
Jupiter system exploration trajectory design: Summary of the winning solution at CTOC10 被引量:2
5
作者 Haiyang Zhang Yabo Hu +5 位作者 Zichen Fan Jie Lv Huidong Ma Ze Yu Mingying Huo Gang Zhang 《Astrodynamics》 CSCD 2021年第1期13-26,共14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submitted by the winning team from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the 10th China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Competition(CTOC10).The problem posed by CTOC10 requires explori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submitted by the winning team from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the 10th China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Competition(CTOC10).The problem posed by CTOC10 requires exploring the Jupiter system using a combined spacecraft.The exploration mission consists of the detection of Jupiter’s magnetic field and an exploration of the Galilean moons.The mission is completed through three steps:problem analysis,orbital design process,and data processing.The orbital design process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arts,namely,repeating groundtrack orbit design,gravity-assisted orbit design,initial orbit parameter selection,and local optimization adjustment.The designed orbit is then evaluated using a heuri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pplied during the data processing.Finally,six full-coverage observations of Jupiter’s magnetic field are realized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fuel and time.The final index of the submitted result is 357.8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Competition jupiter exploration repeating ground-track orbit gravity assist
原文传递
Review of Trajecto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Jovian System Explora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Hongwei Yang Jincheng Hu +1 位作者 Xiaoli Bai Shuang Li 《Space(Science & Technology)》 EI 2023年第1期279-292,共14页
Jupiter exploration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n the near future.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rajectories in the Jovian system are crucial technologies for Jupiter exploration missions due to the ... Jupiter exploration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in the near future.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rajectories in the Jovian system are crucial technologies for Jupiter exploration missions due to the unique and challenging multi-body dynamical environment.Various methodologie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developed.However,there is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se methodologies,which is unfavorable for further developing new design techniques and proposing new mission schemes.This review provides a systematic summarization of the past and state-of-art methodologies for 4 main exploration phases,including Jupiter capture,the tour of the Galilean moons,Jupiter global mapping,and orbiting around and landing on a target moon.For each exploration phase,the related methods a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The advantages and capabilities of the methods are described or analyzed,reveal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Finally,a prospect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s is presented,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rajecto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in the Jovia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piter exploration REVEALING
原文传递
In-Flight Total Dose Estimation Using RADEM Instrument on JUICE
7
作者 W. Hajdas A. Mrigakshi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6年第2期469-477,共9页
Missions flying to giant planets frequently provide telemetry data after substantial time lag. Determination of cruci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sometimes detrimental for the mission health may be further delayed ... Missions flying to giant planets frequently provide telemetry data after substantial time lag. Determination of crucial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 sometimes detrimental for the mission health may be further delayed by duration of subsequent data analysis. We propose a fast method used in-flight to assess the electron total ionizing dose and dose rate onboard of the JUICE ESA mission to JUPITER. The procedure provides estimated values of dose rate behind various thickness of shielding using counting rates from the electron telescope EHD of the RADEM radiation hard electron monitor instrument onboard JU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exploration jupiter Radiation Environment Detection Technology Total Ionizing Dose
下载PDF
木星探测器轨道计算中的动力学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建峰 黄勇 +3 位作者 段建锋 秦松鹤 张宇 李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1-1258,共8页
针对木星探测任务中轨道计算所面临的轨道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木星探测轨道计算中涉及的时空参考系进行概述,比较了木星动力学时(TDJ)与质心动力学时(TDB)的差异;其次,对木星的定向参数模型及转换关系进行描述,给出了木星天球... 针对木星探测任务中轨道计算所面临的轨道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木星探测轨道计算中涉及的时空参考系进行概述,比较了木星动力学时(TDJ)与质心动力学时(TDB)的差异;其次,对木星的定向参数模型及转换关系进行描述,给出了木星天球参考系与固联参考系的转换关系;再次,对木星探测器定轨计算中所需考虑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讨论,提供了各类摄动加速度计算所需的公式;最后,对木星探测器JUNO的星历数据进行动力学拟合,检验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探测 轨道计算 时空参考系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Orbit design and mission planning for global observation of Jupiter 被引量:1
9
作者 An-Yi Huang Bing Yan +3 位作者 Zhen-Yu Li Peng Shu Ya-Zhong Luo Zhen Yang 《Astrodynamics》 CSCD 2021年第1期39-48,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 created by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NUDT)team in the 10th China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Competition,which entails a 3-year observation mission of 180 regions on Jupi...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ethod created by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NUDT)team in the 10th China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Competition,which entails a 3-year observation mission of 180 regions on Jupiter.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First,a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via an analytical method is undertaken to decide whether the third subtask of the mission,i.e.,exploring the Galilean moons,should be ignored.Second,a near-optimal orbit for magnetic field observation is designed by solving an analytical equation.Third,a set of observation windows and their sequence are optimized using a customized genetic algorithm.The final index obtained is 354.505,ranking second out of all teams partaking in the compet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piter exploration resonance orbit repeating orbit design observation planning
原文传递
空间核电推进系统比质量优化建模及其木星探测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成 吴延龙 +5 位作者 魏延明 李永 王戈 丛云天 孙鲲 王磊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空间核电推进(Nuclear Electric Propulsion,NEP)系统是一种将核热能转换成电能,并驱动大功率电推力器而产生推力的革命性空间推进技术。和传统推进技术相比,NEP具有高比冲、大功率、长寿命等技术优势,非常适合未来大规模深空探测任务... 空间核电推进(Nuclear Electric Propulsion,NEP)系统是一种将核热能转换成电能,并驱动大功率电推力器而产生推力的革命性空间推进技术。和传统推进技术相比,NEP具有高比冲、大功率、长寿命等技术优势,非常适合未来大规模深空探测任务。基于NEP系统组成和小推力轨道理论,建立了以有效载荷为目标的NEP系统比质量优化模型。该模型能够解析NEP航天器的轨道运行时间、比质量、功率与有效载荷比的复杂耦合关系,为任务优化提供了计算依据。最后,利用该模型对NEP系统完成NASA "Juno号"航天任务进行了技术指标评估分析。计算表明,当NEP系统比质量达到4.8 kg/kWe时,其能将"Juno号"航天任务的地木转移时间由2 266 d缩短至665 d,有效载荷由160 kg提高到1 179 kg,极大地提高了航天器的探测能力,为任务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和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质量 核电推进 木星探测 优化设计 有效载荷比
下载PDF
木星环绕探测器电源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文佳 刘治钢 +2 位作者 张晓峰 朱立颖 田岱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3,共7页
木星环绕探测任务的规划,对电源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文章结合木星及木星系环绕探测器任务各个阶段的温度、光照、辐射等空间环境特点,分析了电源方案的设计需求,并调研了以美国伽利略号(Galileo)、朱诺号(Juno)和欧洲木星... 木星环绕探测任务的规划,对电源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文章结合木星及木星系环绕探测器任务各个阶段的温度、光照、辐射等空间环境特点,分析了电源方案的设计需求,并调研了以美国伽利略号(Galileo)、朱诺号(Juno)和欧洲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为代表的国外木星环绕探测器的电源系统设计。根据我国的能源和航天技术发展现状,比较了同位素电源和太阳电池阵2种技术路径,提出"太阳电池-蓄电池"是木星环绕探测电源系统的可行方案。最后给出了电源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和输出仿真,并通过分析建议在低温低光照太阳电池、宽域电源控制器和太阳电池辐照防护等技术方面针对任务进行适应性改进,以满足木星环绕探测的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环绕探测 电源系统 太阳电池-蓄电池 设计仿真
下载PDF
木星大气探测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强 胡永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0-901,共12页
我国计划在2030年发射木星探测飞船,相关工程技术、科学目标论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为了更好地规划我国木星探测的科学目标,我们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欧在过去几十年所进行的历次木星探测项目及其大气探测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成... 我国计划在2030年发射木星探测飞船,相关工程技术、科学目标论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为了更好地规划我国木星探测的科学目标,我们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欧在过去几十年所进行的历次木星探测项目及其大气探测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发射的有关木星的探测飞船共有9次,其中7次为飞越探测(飞船在飞越木星时顺带进行了木星的探测),另外2次为专门探测(专门为了探测木星而发射的飞船),分别为伽利略号和朱诺号飞船。这些飞船携带了大量的探测仪器,对木星大气的动力、物理和化学性质,磁层、电离层和内部结构等进行了综合探测。我们在本文中将主要集中在木星大气探测方面,对7次飞越探测做简要的介绍,对两次专门的探测进行详细介绍,并对一部分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 木星大气 行星 深空探测 大气动力
下载PDF
基于木星大气环境的降落伞系统气动特性研究
13
作者 周宁 韦彦靖 +4 位作者 贾贺 荣伟 王奇 蒋伟 薛晓鹏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木星探测是未来行星探测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降落伞是进入木星大气探测必不可少的气动减速装置。文章基于“伽利略号”探测任务,设计了满足未来木星探测需求的降落伞系统简化模型,并针对该降落伞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木星大气和地球... 木星探测是未来行星探测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降落伞是进入木星大气探测必不可少的气动减速装置。文章基于“伽利略号”探测任务,设计了满足未来木星探测需求的降落伞系统简化模型,并针对该降落伞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木星大气和地球风洞实验环境中不同来流马赫数下降落伞系统的复杂流动现象及气动力变化规律。在木星大气环境中,降落伞的阻力系数和横向力系数大小以及横向力系数波动幅度均高于风洞试验环境,阻力系数波动幅度均低于风洞实验环境。此外,还研究了木星大气环境中不同来流攻角下降落伞系统的气动特性。研究表明,木星大气环境中降落伞系统气动特性与风洞实验结果有差异,因此未来在设计用于木星探测的降落伞系统时,应考虑由于木星大气环境对降落伞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大气 跨声速流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降落伞系统 深空探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