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司法理念与我国司法管理体制的重构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青峰 李长军 《河北法学》 CSSCI 2004年第12期2-7,共6页
司法理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决定着制度的价值方向。现代司法理念是人们在认识司法客观规律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基本观念,是支配人们在司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动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指导,包括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效... 司法理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决定着制度的价值方向。现代司法理念是人们在认识司法客观规律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基本观念,是支配人们在司法过程中的思维和行动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指导,包括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民主等。我国的司法管理制度缺乏的就是现代司法理念的支撑,存在许多与现代司法理念冲突的地方。因此,必须以现代司法理念为指导,重构我国的司法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管理体制 司法理念 中国 司法公正 司法效率
下载PDF
革命传统与西方现代司法理念的交锋及其深远影响——陕甘宁边区1943年的司法大检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娟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7,共10页
陕甘宁边区1943年的司法大检讨,是两种不同司法理念的交锋,一种是以工农干部为代表的革命传统之司法理念,一种是以白区来延安的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司法理念。在这次交锋的过程中,不仅仅有思想理念、理论的提出,更有行为与制度的... 陕甘宁边区1943年的司法大检讨,是两种不同司法理念的交锋,一种是以工农干部为代表的革命传统之司法理念,一种是以白区来延安的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司法理念。在这次交锋的过程中,不仅仅有思想理念、理论的提出,更有行为与制度的实践。两种司法理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问题上,即几审终审更合理、司法是否应独立、司法干部是否以专业能力为必备条件等。这对当今的司法理念和司法实践也有所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司法检讨 司法理念
原文传递
刑事和解与中国古代法文化的若干断想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晶 《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0-63,82,共5页
在征诸传统法文化以论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对史料进行片面解读与过度诠释的情况:如未妥善解决中国古代的刑事与民事的区分问题,从而有混淆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之嫌;又如过度诠释保辜制度,因为无论是从该制度见... 在征诸传统法文化以论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对史料进行片面解读与过度诠释的情况:如未妥善解决中国古代的刑事与民事的区分问题,从而有混淆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之嫌;又如过度诠释保辜制度,因为无论是从该制度见诸记载的最早文献出发,还是立足于作为传统法典代表的《唐律疏议》及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的案例,皆无法推出保辜制度与刑事和解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文化 刑事诉讼 刑事和解 刑民之分 保辜制度 司法理念
下载PDF
现代司法理念与法官制度 被引量:1
4
作者 俞亮 张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8-71,78,共4页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立,因此应当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立,因此应当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的法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念 司法公正 司法效率 法官制度
下载PDF
现代司法理念与法官制度
5
作者 俞亮 张驰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 立,因 此,应当 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 立,因 此,应当 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的法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制度 司法改革 司法公正 司法理念 司法效率
下载PDF
穿行在礼与法之间——《龙筋凤髓判》所揭示的唐代官吏的司法观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燕斌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20,共5页
《龙筋凤髓判》是在唐前期广为流传的一本判词汇编,集中体现了当时主流的司法价值取向。本文通过择其中的涉及礼的典型案件进行集中分析,试图勾勒出当时司法官吏的整体司法观念。
关键词 司法观
下载PDF
略谈中国特色的司法理念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道彬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4-25,35,共3页
司法理念作为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司法活动之中,并直接作用于司法实践,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发扬司法民主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我国对司法理念问题之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不仅存在一定... 司法理念作为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司法活动之中,并直接作用于司法实践,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发扬司法民主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我国对司法理念问题之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不仅存在一定的理论困惑,诸多实践问题也需要通过理论探索加以突破。从我国司法理念的变迁及现状入手,联系实际查找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树立中国特色的司法理念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变迁 中国特色 司法理念
下载PDF
现代司法理念与法官制度
8
作者 俞亮 张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0-32,78,共4页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立,因此,应当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的...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立,因此,应当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的法官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念 司法公正 司法效率 法官制度
下载PDF
普遍性与特殊性:现代司法理念的法理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亚文 孙国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93-396,共4页
我国司法理念的构建必须理清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具体包括:司法定位的社会性和权利性,司法立场的中立性和独立性,司法过程的程序性和经济性,司法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 理念 法理 建构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
10
作者 李静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33-36,共4页
和谐社会需要司法来协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司法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性保障,但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致使司法保障的工作不尽完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出发,应塑造公正效率的现代司法理念,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完善科学的... 和谐社会需要司法来协调社会的整体利益,司法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性保障,但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致使司法保障的工作不尽完善。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出发,应塑造公正效率的现代司法理念,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与创新,建立完善科学的司法运行程序,进行多方位的司法监督,强化基层司法机关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司法保障 司法理念 司法体制改革
下载PDF
加入WTO对法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福仁 徐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3,共3页
中国“入世”以后 ,法院的新类型案件、疑难案件和受理案件的总量都将大幅上升 ,WTO协议、有关国际条约及其他法律的适用难度将加大 ,而法院的审判专业人才也将更加缺乏。面对加入WTO给法院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人民法院应积极采... 中国“入世”以后 ,法院的新类型案件、疑难案件和受理案件的总量都将大幅上升 ,WTO协议、有关国际条约及其他法律的适用难度将加大 ,而法院的审判专业人才也将更加缺乏。面对加入WTO给法院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人民法院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转变观念 ,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积极稳妥推进法院改革 ,推进法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以做好审判工作 ,适应“入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工作 法院改革 疑难案件 司法理念 国际条约 审判工作 法官 人民法院 适用 受理
下载PDF
汉代阴德观的建构及其在司法领域的展开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49,共9页
阴德观是汉代司法官在决狱中所热衷秉持的司法理念,它主张公平决狱(主要表现为慎刑慎杀)可积阴德,从而获取福报。它以善恶报应为其思想内核,并建构出一套自恰的解释逻辑。阴德观在汉代因东海于公积极践行、其子于定国位至三公而进入司... 阴德观是汉代司法官在决狱中所热衷秉持的司法理念,它主张公平决狱(主要表现为慎刑慎杀)可积阴德,从而获取福报。它以善恶报应为其思想内核,并建构出一套自恰的解释逻辑。阴德观在汉代因东海于公积极践行、其子于定国位至三公而进入司法领域,广受推崇和效法。它重塑了汉代司法理念,也可视为司法官吏群体对自我行为进行调控和约束的一种手段,有助于纠正西汉中期以来盛行的酷吏滥刑滥杀之弊,缓解由此造成的社会危机。但阴德观也导致司法官将自身利益与司法审判发生关联,造成司法"功利化",甚至妨碍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阴德 善恶报应观 于公治狱 司法理念
下载PDF
论法治化的司法理念基础
13
作者 张革文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71-73,共3页
司法改革必须以司法理念为基础,体现司法权的中立性和被动性。只有构筑独立、公正的司法架构和运行机制,才能实现司法现代化乃至中国的法治化。
关键词 司法理念 运行机制 法治化 中国 中立性 被动性
下载PDF
加入WTO与检察工作观念更新
14
作者 索维东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WTO的基本法律制度、法律的“趋同化”等必将给我国的司法带来重大影响。WTO的一系列规则所体现的公平、公正、公开等价值取向 ,也必然促进我国司法观念的深刻转变。为此 ,检察机关必须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公开意识等一系列意识。
关键词 WT0规则 司法理念 检察工作 观念更新
原文传递
对能动司法理念的反思及方法论定位
15
作者 李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6-41,共6页
司法能动主义是法治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司法理念的基本延伸,而不是对司法理念的背叛和超越。这和我国目前所倡导具有明显口号性、社会应急性、政治任务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能动司法主张及经验明显不同。如何规范地理解、运用能动司法,一... 司法能动主义是法治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司法理念的基本延伸,而不是对司法理念的背叛和超越。这和我国目前所倡导具有明显口号性、社会应急性、政治任务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能动司法主张及经验明显不同。如何规范地理解、运用能动司法,一是不适宜从理念高度探讨能动司法,应坚持司法的法治理念;二是应设法通过法律方法和技术,节制、规范能动司法活动,促使能动司法不违背法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能动主义 能动司法 司法理念 法律方法
下载PDF
先秦儒家与道家的司法思想
16
作者 崔永东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87-92,共6页
儒家司法思想以人性论为根据,人性中趋恶的因素及国家对其予以合理限制是司法权赖以存在的前提;司法的地位在于辅助德教,司法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司法的价值一是"仁道",二是公正;司法的目标是促成德治、仁政或礼治社会的... 儒家司法思想以人性论为根据,人性中趋恶的因素及国家对其予以合理限制是司法权赖以存在的前提;司法的地位在于辅助德教,司法的作用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司法的价值一是"仁道",二是公正;司法的目标是促成德治、仁政或礼治社会的实现。先秦儒家司法思想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对仁道价值的不懈追求,而这种仁道价值与今日之人道主义在关爱人、尊重人这一点上是相通的。道家基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提出了人道必须效法天道的理论学说,在司法问题上也主张司法必须顺应自然法则和自然秩序,从而体现了一种自然主义的司法理念。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经典《黄帝四经》提出的"秋冬为刑"说,后经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论证而被确立为一种司法制度,一直沿用至明清。《黄帝四经》提出的"精公无私而赏罚信"和"诛禁不当,反受其殃",阐述了公正司法的重要性,体现了一种以公正为核心价值的司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道家 司法思想
下载PDF
现代司法理念与裁判文书创新
17
作者 杨胜 李爱玲 王义进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2-47,共6页
司法中立、公正平等、透明公开、独立、民主、效率、司法职业化、司法为民等现代司法理念对裁判文书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裁判文书的创新应该继承我国历史上判词优秀的民族传统,大胆吸收国外裁判文书的先进经验,及时反映司法改革的最... 司法中立、公正平等、透明公开、独立、民主、效率、司法职业化、司法为民等现代司法理念对裁判文书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裁判文书的创新应该继承我国历史上判词优秀的民族传统,大胆吸收国外裁判文书的先进经验,及时反映司法改革的最新成果,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裁判文书真正成为“公正与效率”的载体、沟通法官(法院)与公众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文书 司法理念 文书改革 审判活动
下载PDF
我国行政审判白皮书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章志远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105,共11页
作为人民法院主动延伸行政审判职能、积极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的创新性互动举措,行政审判白皮书在我国经历了摸索尝试、积极推广和蓬勃发展等三个阶段。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兴起,既体现了回应型司法理念传播和商谈型权力关系建构的努力,也是... 作为人民法院主动延伸行政审判职能、积极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的创新性互动举措,行政审判白皮书在我国经历了摸索尝试、积极推广和蓬勃发展等三个阶段。行政审判白皮书的兴起,既体现了回应型司法理念传播和商谈型权力关系建构的努力,也是人民法院对源头型社会治理模式的积极响应。行政审判白皮书发展目前面临着法律依据欠缺、功能定位模糊和回应实效匮乏的实践困境。为了保障行政审判白皮书的有效运作,应从依据成文化、定位精准化和回应公开化等方面进行努力,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行政审判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判 白皮书 回应型司法 源头型治理
原文传递
论司法为民与现代司法理念 被引量:6
19
作者 屈新 何显兵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4期45-48,共4页
司法为民的理论基础在于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国家性质与尊重与保障人权理论。司法为民的实质就是要求保持司法过程对民众的开放,保障和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司法为民是现代... 司法为民的理论基础在于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国家性质与尊重与保障人权理论。司法为民的实质就是要求保持司法过程对民众的开放,保障和尊重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司法为民是现代司法理念的丰富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为民 现代司法理念
下载PDF
论司法观念的转型:从工具型到目的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新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93,共7页
司法观念的现代化是司法现代化的先导,它要求摒弃工具型司法观,走向目的型司法观。工具型司法观从本质上否认了司法自身独立的价值追求,具有很大的现实危害性。它表现为维护封建皇权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经济建设的工具等。目的型... 司法观念的现代化是司法现代化的先导,它要求摒弃工具型司法观,走向目的型司法观。工具型司法观从本质上否认了司法自身独立的价值追求,具有很大的现实危害性。它表现为维护封建皇权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经济建设的工具等。目的型司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司法观,强调充分保障人的权利,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要求。2004年宪法修正案为目的型司法观的构建奠定了宪政基础,但这一司法观的构建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型司法观 目的型司法观 以人为本 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