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难案件、司法判决与实质权衡 被引量:39
1
作者 陈坤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2,共10页
在疑难案件的审理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法律规则之外的因素影响了司法判决的做出。如何认识与评价这一现象?这些因素是否不可避免?如果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司法判决失去了客观性、确定性与合法性?文章通过考察几个中国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 在疑难案件的审理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法律规则之外的因素影响了司法判决的做出。如何认识与评价这一现象?这些因素是否不可避免?如果是,这是否就意味着司法判决失去了客观性、确定性与合法性?文章通过考察几个中国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疑难案件,以及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得出结论:在疑难案件中,一个完整的法律论证必然要将某些法律之外的因素涵括进来;或者说,一个包含了法外因素的论证将更为真实、更为完整,从而也是更值得被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案件 司法判决 实质权衡
原文传递
司法裁判引证法律学说的功能研究——基于生效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彭中礼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44,共18页
法律学说是连接立法与实践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桥梁,也是推动司法与社会互动的知识引擎和理论动力。学者的学术观点是法律学说的直接体现。在我国,存在司法判决引证法学学者观点的现象。实证研究表明,268份样本裁判文书中,有60位法学学者... 法律学说是连接立法与实践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桥梁,也是推动司法与社会互动的知识引擎和理论动力。学者的学术观点是法律学说的直接体现。在我国,存在司法判决引证法学学者观点的现象。实证研究表明,268份样本裁判文书中,有60位法学学者的观点被引证307次。法律学说在裁判文书中发挥着解释法律、论证说理及补充法律漏洞等作用,从而增强法官对法律事实性质或裁判结果判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升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从应然层面来看,法律学说要为司法裁判提供可能的参考答案,为司法裁判提供有效的法律方法以及通过司法裁判总结科学的司法规律。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虽然司法判决可以成为法律学说的“试验田”,但是从主题任务和实践立场两分的角度看,法学与司法的适当分离是法治持续进步的阶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学说 学者观点 引证 司法裁判 裁判说理
下载PDF
我国避风港规则适用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以170份裁判书为视角 被引量:9
3
作者 彭辉 姚颉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5,共8页
避风港规则作为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的免责条款,在调整网络服务商与版权人的平衡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并适用这一规则却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对170份裁判书的实证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避风港规则作为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的免责条款,在调整网络服务商与版权人的平衡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并适用这一规则却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通过对170份裁判书的实证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具有以下特点:北京和上海法院是受理案件最为集中地区,案件上诉率高于一般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案件数量呈现一个倒U型曲线,案件呈类型化趋势,原告总体胜诉率为87.06%,平均赔偿额为2.29万等。在此基础之上,对各地法院如何运用避风港规则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提出了促进著作权人和网络服务商利益平衡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 网络服务商 避风港 司法判决
下载PDF
“场景完整性理论”的应用检视和功能再造——以个人信息保护司法裁判为视角 被引量:8
4
作者 孙玉荣 卢润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9,共10页
“场景完整性理论”重视纠纷化解的个性化、差异化应对,强调以动态的规范模型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框架,在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纠纷司法裁判中,不乏在个人信息认定、判定同意规则的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 “场景完整性理论”重视纠纷化解的个性化、差异化应对,强调以动态的规范模型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框架,在国外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纠纷司法裁判中,不乏在个人信息认定、判定同意规则的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等问题上运用该理论化解争议,司法实践暗含着可归纳的理论应用规则,同时也暴露出舶来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用的不适应性。一方面,既要从已有的个人信息纠纷裁判中归纳总结该理论在司法应用上的实践经验与共性,提取纠纷化解的公因式;另一方面,对该理论也要做出符合我国实践需要的适当改进和创新,在理论基础上设计出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更契合的司法评价方案,回应个人信息保护实践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完整性理论” 功能再造 个人信息保护 司法裁判
下载PDF
司法裁判中刑法同类解释规则运用的反思与重塑 被引量:6
5
作者 俞小海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124-138,共15页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是准确理解刑法兜底条款和概括规定的重要解释方法,该规则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实践中对该规则的接受、认可和运用。司法裁判中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具体适用对象以刑法条文中的概括规定为主,可进一步细分为刑...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是准确理解刑法兜底条款和概括规定的重要解释方法,该规则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实践中对该规则的接受、认可和运用。司法裁判中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具体适用对象以刑法条文中的概括规定为主,可进一步细分为刑法条文中的兜底条款或概括规定、立法解释中的兜底条款、司法解释中的兜底条款或概括规定和刑法条文中的概括规定+司法解释中的概括规定(兜底条款)四种类型。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在“出罪”或从轻处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则误用、轻视、刑法兜底条款的误读等问题。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不当运用会产生定罪层面的扩张性、量刑层面的失衡性和同案不同判等负价值,其背后根源在于对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存在认识误区及将该规则作为一种法律解释方法的价值偏位。应从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规范定位、运用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立场一致、增强运用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裁判说理能力、防止对理论通说观点的过度背离四个方面重新构建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实践运用的合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 兜底条款 概括规定 实践运用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的可能及边界限度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辉 李俊强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4-32,共9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发展,为数字司法改革的适应性调整创造了历史性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类案推送、辅助证据认定、偏离度预警等方面确实能够统一司法裁判的标准与尺度,实现法的普适性价值追求,然而法的普适...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发展,为数字司法改革的适应性调整创造了历史性契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类案推送、辅助证据认定、偏离度预警等方面确实能够统一司法裁判的标准与尺度,实现法的普适性价值追求,然而法的普适性只是实现正义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算法偏见等技术性缺陷亦引发了对司法公信力、司法公正、司法责任制的质疑与冲击。为此,应当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理性与司法裁判的价值理性之间寻求平衡。针对当前智能化裁判的技术风险,应从数据、算法、控制三个维度进行治理,最大程度控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主义缺陷,以实现智能化司法裁判迈向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司法裁判 类案同判 智能化裁判 价值边界
下载PDF
合同案件适用绿色原则的模式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长兴 《法治社会》 2022年第6期100-114,共15页
合同纠纷解决具有适用绿色原则的空间,规范和引导合同交易活动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是绿色原则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已有引用绿色原则的合同纠纷案例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绿色原则实际发挥了裁判准则功能,买卖合同、承揽合同... 合同纠纷解决具有适用绿色原则的空间,规范和引导合同交易活动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是绿色原则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已有引用绿色原则的合同纠纷案例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绿色原则实际发挥了裁判准则功能,买卖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土地和农林渔业承包经营合同等具有适用绿色原则的较大空间,这与这些合同直接关涉物质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利用有关。绿色原则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发挥作用的模式主要有:作为法律规定之适用或者解释的补充,与其他原则结合作为强化论证的理由,以及直接作为合同权利义务安排之合理性的裁量因素。从效果来看,绿色原则对合同纠纷解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合同效力、规范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决定合同解除条件是否具备、影响违约责任的内容和承担方式、决定后合同义务的内容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纠纷 司法裁判 绿色原则 规范效力 法律效果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本体模型构建
8
作者 王江涛 江国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个人信息保护是时代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的背景下,司法保障的关键是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裁判公正与审判效率之间的协调。法律本体模型是连接法律知识和人工智能裁判之间的桥梁,是法律知识的计算机化,是人工智能辅... 个人信息保护是时代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的背景下,司法保障的关键是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裁判公正与审判效率之间的协调。法律本体模型是连接法律知识和人工智能裁判之间的桥梁,是法律知识的计算机化,是人工智能辅助裁判的底层逻辑。因此,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规范解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本体模型,实现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法律知识的组织和表示。挖掘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本体模型在司法保障中的应用场景,从法律咨询的可靠度、量刑辅助的准确度和类案推荐的相关度等三方面保障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裁判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 法律本体模型 司法裁判
下载PDF
类案类判视域下法院电子档案的诉讼面向与应用路径
9
作者 廉睿 《档案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法院电子档案形成于司法场域,应以服务司法为管理面向。除信息记录外,法院电子档案具有“规范—数据—媒介”三重价值定位。为充分发挥价值,法院电子档案应坚持诉讼服务本色,以服务便捷高效诉讼运行、服务智能化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型... 法院电子档案形成于司法场域,应以服务司法为管理面向。除信息记录外,法院电子档案具有“规范—数据—媒介”三重价值定位。为充分发挥价值,法院电子档案应坚持诉讼服务本色,以服务便捷高效诉讼运行、服务智能化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型”审判监督为发展面向。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卷宗档案化管理可辅助法官实现“类案类判”,探索电子档案对类案裁判的深度应用。为此,应以电子档案替代裁判文书成为类案检索的数据来源,以电子档案数据库衔接类案辅助系统;更新档案应用逻辑,以电子档案助力裁判智慧化,让“机器办案,法官评案”。同时,应强化行动方案,规范电子档案的生成规则与参照规则,提升类案检索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档案 司法裁判 类案类判 类案检索
原文传递
试论司法判决的合理可接受性——以修辞学为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斌峰 陈绍松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1,共6页
修辞学是司法判决可接受性概念的理论来源,它关心裁判听众对裁判的态度,强调判决通过修辞对听众的说服;说服不能保证裁判证成的合理性,因此需强调以体现交往理性的法律商谈为路径去实现合理的可接受性。修辞论辩作为一种具体方法论,是... 修辞学是司法判决可接受性概念的理论来源,它关心裁判听众对裁判的态度,强调判决通过修辞对听众的说服;说服不能保证裁判证成的合理性,因此需强调以体现交往理性的法律商谈为路径去实现合理的可接受性。修辞论辩作为一种具体方法论,是对逻辑功能缺陷的填补和主体行为的互动;以法律修辞的方式可提升司法判决的合理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判决 修辞 可接受性 合理的可接受性
下载PDF
有关海洋划界的国际判例的动向 被引量:4
11
作者 江藤淳一 辛崇阳 《国际法研究》 2019年第2期23-33,共11页
海洋划界问题在公平划界原则的指引下,通过国际司法机构一系列的海洋划界裁判,呈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倾向:在确定相关海域的问题上,出现了在双方主张重叠区之外确定权利依据重叠区、认定相关海岸等司法实践,以最大地平衡当事国的利... 海洋划界问题在公平划界原则的指引下,通过国际司法机构一系列的海洋划界裁判,呈现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倾向:在确定相关海域的问题上,出现了在双方主张重叠区之外确定权利依据重叠区、认定相关海岸等司法实践,以最大地平衡当事国的利益;在法律适用上,等距离/特别情况原则和公平/有关情况原则逐渐合流,并日益与条约、习惯法等规范相整合;在划界方法上,早期的海岸关系因素逐步退出舞台,距离在划界中的优先性在等距离/有关情况原则的发展中有限度地得到巩固;在考虑有关情况的问题上,对地理因素的倚重得到延续,划界均衡性在划界中的地位则争议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法 海洋划界 司法判例
原文传递
裁判文书中的一般人假设
12
作者 杨贝 《经贸法律评论》 2023年第4期76-90,共15页
一般人假设在司法实践中被理所当然地普遍应用,在建构事实、续造法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人假设是法律调整一般行为这一基本原理在个案中的具体阐述,是公正、平等、合理等价值在具体情境中的呈现。法官依托个案情境,对一般人... 一般人假设在司法实践中被理所当然地普遍应用,在建构事实、续造法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人假设是法律调整一般行为这一基本原理在个案中的具体阐述,是公正、平等、合理等价值在具体情境中的呈现。法官依托个案情境,对一般人的身心状况、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进行假设。这些假设欠缺统一的论述起点和内在逻辑,存在指向不清楚、内容不清晰、性质不明确等问题以及裁判规则地方化、个别化的风险。规范一般人假设的实践应用,一方面,需要从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着手加强理论供给;另一方面,在理论探讨成熟之前,法官至少可以从说理的角度,尽可能避免一般人假设的误用或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文书 一般人假设 普通人假设
下载PDF
司法判决理由的法律解释的不足与完善建议 被引量:3
13
作者 单忠献 《行政与法》 2010年第6期115-117,共3页
司法判决理由是司法权合理化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法官思维水平的最典型表现。作为证明司法结果正当性的关键因素,法官的法律解释构成了司法判决理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应在司法判决中得以充分展示。为了改变我国判决书中法律解释状况... 司法判决理由是司法权合理化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法官思维水平的最典型表现。作为证明司法结果正当性的关键因素,法官的法律解释构成了司法判决理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应在司法判决中得以充分展示。为了改变我国判决书中法律解释状况薄弱、判决理由不充分的局面,科学合理地写明法官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解释状况就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判决 司法判决理由 法律解释 展示
下载PDF
法律心智:返回法律的生活世界——一种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祖成 喻彦霖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3-147,共15页
科学的思维方法为研究法律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但是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法律却逐渐远离了对于人之生活的意义关照。虽然现象学语境下所构建的法律心智表现为一种理想模型,但最后实现的效果实质在于通过重塑立法者和裁判者的个人理解而将遮... 科学的思维方法为研究法律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但是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法律却逐渐远离了对于人之生活的意义关照。虽然现象学语境下所构建的法律心智表现为一种理想模型,但最后实现的效果实质在于通过重塑立法者和裁判者的个人理解而将遮蔽的生活世界揭示出来,并推向"公共性",这将是现象学独有的洞察。现象学视角下的法律心智研究将引领我们返回法律的生活世界,这不仅将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理性的担当和责任,而且将释放法律的"本真性",更重要的则是重塑公民的个人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心智 现象学 生活世界 立法意见 司法判断
原文传递
论案件事实的智能认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中礼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5,共10页
将案件事实与制度事实进行匹配是实现公正裁判的重要前提。案件事实的形成是各种证据综合证成的结果。基于人工智能的形式性、程序性特点,司法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问题,并使得法律逻辑与人工智能的优势得以充分彰显。通过... 将案件事实与制度事实进行匹配是实现公正裁判的重要前提。案件事实的形成是各种证据综合证成的结果。基于人工智能的形式性、程序性特点,司法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问题,并使得法律逻辑与人工智能的优势得以充分彰显。通过人工智能认定案件事实,需要将案件证据数据化、自然语言可计算化,并不断整合碎片化的证据数据,同时设计算法承认规则、算法排除规则和算法改进规则,制定以推理为主要形式的逻辑程序。当前,在对案件事实的智能认定方面还存在自由心证、因果联系等问题的困扰,这需要通过技术的不断提升来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事实 人工智能 司法裁判 自由心证
下载PDF
基于关键词抽取与高频词统计的司法判决书语言特征分析——以刑事判决文书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健 袁乌日嘎 马路佳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司法判决文书有囿于官式、格式呆板、欠缺个性化考量、固守传统等常见病,给当事人和公众留下了法院判决不讲理的印象;产生这种不良印象的根源在于司法判决书过于嵌套制式模版,不仅割裂了具体案件中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其成文还严重降低... 司法判决文书有囿于官式、格式呆板、欠缺个性化考量、固守传统等常见病,给当事人和公众留下了法院判决不讲理的印象;产生这种不良印象的根源在于司法判决书过于嵌套制式模版,不仅割裂了具体案件中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其成文还严重降低了法院的权威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计算机关键词抽取与高频词统计共现技术,通过自建刑事判决书数据库对比国内重点案件的裁判文书,将关键词抽取与数据检测结果作为检验判决文书的一项基本指标,对刑事判决书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刑事判决文书应具有语言的模糊性与明确性、语言表达过程的说理性与客观性、语言表达效果的严谨性与凝练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抽取 高频词共现 刑事判决书 司法形象
下载PDF
能动司法与司法判决的公众认同——兼论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代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84-87,共4页
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法官应该能动司法,追求民意和司法判决的平衡,以提升司法的公信力,实现司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能动司法有利于提升司法判决的公众认同度和实现法律价值。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判决的公众认同,... 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法官应该能动司法,追求民意和司法判决的平衡,以提升司法的公信力,实现司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能动司法有利于提升司法判决的公众认同度和实现法律价值。为进一步促进司法判决的公众认同,在实践中,应推崇走下"神台"的法官——倡导亲民式审判;了解道德习惯——探寻民意和司法判决的平衡;注重合理引导——恰当地行使释明权;打开判决过程中的"暗箱"——对判决理由据理说明,进而不断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动司法 司法判决 公众认同 司法公信力
下载PDF
跨国代孕法定亲子关系承认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洪根 闫星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在跨国代孕中,法定亲子关系多由出生地国以出生证明或法院判决等方式认定。由于国际法在法定亲子关系的承认方面存在立法空白,各国国内法中认定法定亲子关系的规则存在差异,使得出生地国认定的跨国代孕亲子关系常常因证明文件的类型、... 在跨国代孕中,法定亲子关系多由出生地国以出生证明或法院判决等方式认定。由于国际法在法定亲子关系的承认方面存在立法空白,各国国内法中认定法定亲子关系的规则存在差异,使得出生地国认定的跨国代孕亲子关系常常因证明文件的类型、接收国公共秩序保留等原因无法取得接收国的承认,进而导致代孕儿童无父无母,甚至成为无国籍人。法定亲子关系是代孕儿童享有的众多权利的基础。为了保护代孕儿童的权益,国际社会有必要制定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规范跨国代孕法定亲子关系的承认,限制公共秩序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代孕 法定亲子关系 出生证明 法院判决 承认
下载PDF
论司法裁判对居民公约的合法性审查
19
作者 王琦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居民公约属于民间规范,作为居民自治制度中定规立制权的集中体现,其“亲民性”特征使得居民能够自觉接受规制,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自身的天然弊端导致其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张力。基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目标,以及... 居民公约属于民间规范,作为居民自治制度中定规立制权的集中体现,其“亲民性”特征使得居民能够自觉接受规制,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自身的天然弊端导致其与国家法律之间存在张力。基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目标,以及维护法律秩序统一稳定的价值考量,法院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应当对居民公约进行必要的合法性审查,但不能破坏居民自治制度。现行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居民公约进行合法性审查后的态度不一,裁判文书论证说理也不足。为了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和正当性,法官可以借鉴佩雷尔曼提出的“听众理论”,运用这一互动型说服模型,强化裁判文书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公约 合法性审查 司法裁判 裁判文书说理 听众理论
下载PDF
通过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明明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9-77,共9页
通过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司法判决可以改善法治环境和人文条件,矫正传统清官文化与法治观念的错位与背离,可以使公众明晰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疏离与亲和,可以为公众行为提供合理的预期结果,这是司... 通过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司法判决可以改善法治环境和人文条件,矫正传统清官文化与法治观念的错位与背离,可以使公众明晰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疏离与亲和,可以为公众行为提供合理的预期结果,这是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的四个内在机理。公众朦胧权利意识的觉醒、互联网时代下的司法红利、裁判文书的公开以及司法判决的科学性化倾向是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的四种外在驱动力。司法的良性发展,个案确认以及固化一般规则,发挥指导性案例的指导作用,导引网民以及媒体理性参与和践行案例法治文化实践是司法判决塑造公众法治观念的5种必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判决 公众法治观念 指导性案例 法治文化 案例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