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展望 被引量:8
1
作者 李金泉 王九龙 罗杨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介绍了国内外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在精确度、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分析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存在体积庞大、成本昂贵、用途单一、缺少感觉反馈系... 介绍了国内外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脊柱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在精确度、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分析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存在体积庞大、成本昂贵、用途单一、缺少感觉反馈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等不足,指出了多功能化、普及化、远程化、精准和微创化、智能化和人机交互全面化是未来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骨科手术机器人 关节骨科 脊柱外科 创伤骨科
下载PDF
电磁导航在骨科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鹏宇 贾国庆 +1 位作者 王志浩 丛海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对当前电磁导航在骨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概括其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查阅有关电磁导航在骨科中应用的国内外文献,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各种导航系统现已应用于临床各大领域,其中电磁导航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地... 对当前电磁导航在骨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概括其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查阅有关电磁导航在骨科中应用的国内外文献,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各种导航系统现已应用于临床各大领域,其中电磁导航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地位日益突出。导航定位技术众多,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综合选择。电磁导航相对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和更大的发展潜力,仍需更大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导航 关节骨科 脊柱外科 创伤骨科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对髋关节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佳平 赵蓉 孙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180-181,共2页
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护理手段应用于髋关节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以及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关节外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即在... 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护理手段应用于髋关节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以及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关节外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即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措施,以及对照组即围手术期对患者施以关节外科相关护理常规措施,每组患者各40例。住院期间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依据Harris评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功能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症的构成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快速康复组术后2周一般情况包括床上、床下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康复时间进度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护理手段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外科患者围术期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护理 关节外科 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三维有限元分析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诸侯 李俊 +2 位作者 杜景文 陈日齐 张建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094-3100,共7页
背景:有多种钢板治疗跟骨骨折,但究竟哪种效果更好,目前尚无定论。目的:在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加载3种类型的钢板,观察比较应力、应变及移位等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踝关节中立位和背伸20°位建立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 背景:有多种钢板治疗跟骨骨折,但究竟哪种效果更好,目前尚无定论。目的:在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上模拟加载3种类型的钢板,观察比较应力、应变及移位等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在踝关节中立位和背伸20°位建立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使用跟骨Ⅰ型、Ⅱ型、Ⅲ型3种形状钢板对骨折进行固定,加载后计算内固定物自身的应力分布、骨骼的应力分布及骨折块间的移位程度。结果与结论:①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的钢板应力分布都不均匀,钢板前部应力水平均高于后部,Ⅰ型钢板的应力分布相对比较均匀。②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跟骨的应力最大值均在跟骨前部,而正常跟骨最大应力值在跟结节处,Ⅰ型钢板固定跟骨骨折后骨骼的最大应力值均小于Ⅱ型、Ⅲ型钢板。③两种体位骨折模型3种固定方式下均发生了骨折块间的位移,其位移趋势是一致的。结果显示,与Ⅱ型、Ⅲ型钢板固定相比较,跟骨Ⅰ型钢板固定后所承受应力更小,且应力分布更均匀,较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骨科三维有限元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其他基金
下载PDF
传统方法与快速曲面方法进行复杂曲面重建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秉操 王殊轶 +2 位作者 毕东东 郑加宽 刘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089-3093,共5页
背景:逆向工程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快速、高效地制作出满足快速原型加工所需的模型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目的:在对常用曲面重构方法建模技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方法和快速曲面方法对面部复杂曲面进行了... 背景:逆向工程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快速、高效地制作出满足快速原型加工所需的模型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目的:在对常用曲面重构方法建模技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方法和快速曲面方法对面部复杂曲面进行了重建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日本Konica公司生产的VIVID9i非接触式三维数字化仪对30名在校大学生面部进行三维坐标测量。采用传统方法和快速曲面方法对扫描得到的面部点云数据进行曲面重建,并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光顺性评价。结果与结论:传统方法和快速曲面方法重建曲面与原始点云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99mm和0.69mm,传统方法重建曲面的光顺性优于快速曲面方法。综合比较得出了快速曲面方法是更适合复杂曲面重建的高效的方法,为复杂曲面的三维重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逆向工程 曲面重构 复杂曲面重建 面部整形 IMAGEWARE GEOMAGIC 省级基金
下载PDF
股骨近端溶骨性转移瘤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严坤 锡林宝勒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101-3108,共8页
背景:如何评估股骨近端转移瘤的骨折风险在临床上争议较多。目的:建立股骨近端不同大小溶骨性转移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慢步行走过程中病变局部的应力变化,评估骨折风险。方法:对志愿者双下肢进行薄层CT扫描获得股骨数据,图像处理... 背景:如何评估股骨近端转移瘤的骨折风险在临床上争议较多。目的:建立股骨近端不同大小溶骨性转移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慢步行走过程中病变局部的应力变化,评估骨折风险。方法:对志愿者双下肢进行薄层CT扫描获得股骨数据,图像处理软件Mimics11.1进行图像处理后数据导入建模软件UG4.0建立股骨近端3个部位溶骨性病变模型,给予加载缓慢行走时单足落地状态下股骨的载荷,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股骨颈区,转子间区及转子下区应力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股骨颈水平:皮质完整的髓内缺损破坏直径至相应冠状面直径的90%局部应力突然增长至135.98MPa,破坏一半内侧皮质的髓内病变至70%局部应力突然增长至92.34MPa,完全破坏皮质的半球形病变至60%时,局部应力大于屈服应力,增长至101.19MPa。②转子间水平:内侧皮质完整的髓内球形病变破坏直径至80%局部应力突然增长至131.21MPa,破坏一半内侧皮质的髓内病变破坏至80%局部应力突然增长至105.19MPa,完全破坏皮质的半球形病变至70%时,局部应力大于屈服应力,增长至92.21MPa。③转子下水平:破坏一半内侧皮质的髓内病变破坏至80%局部应力突然增长至92.42MPa,完全破坏皮质的半球形病变至70%-80%之间,局部应力增长至89.97-105.19MPa,大于屈服应力。结果表明股骨近端未穿透骨皮质的髓内病变对股骨近端应力变化影响不大。对于破坏单侧骨皮质的病变,在股骨颈水平破坏直径大于60%时存在骨折风险,转子间水平破坏直径大于70%时存在骨折风险,转子下水平破坏直径大于70%时存在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骨关节三维有限元 股骨近端 有限元分析 骨折风险 转移瘤 生物力学 溶骨性病变 数字化骨科技术 风险评估 应力 骨皮质
下载PDF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贺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5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 目的分析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屈伸活动度、拆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屈伸活动度、拆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效果显著,可使患者快速恢复,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人工关节置换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