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隧道局部长期渗水对隧道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4
1
作者 刘印 张冬梅 黄宏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0-298,304,共10页
研究表明,盾构隧道长期渗水会造成地表及隧道严重沉降。针对盾构隧道局部渗流难以模拟的现状,首先提出了一种既符合盾构隧道刚度要求又能实现局部接头渗水的计算方法;在稳定渗流状态对应的相同渗流量的前提下,对比分析了管片在不同接头... 研究表明,盾构隧道长期渗水会造成地表及隧道严重沉降。针对盾构隧道局部渗流难以模拟的现状,首先提出了一种既符合盾构隧道刚度要求又能实现局部接头渗水的计算方法;在稳定渗流状态对应的相同渗流量的前提下,对比分析了管片在不同接头渗水条件下隧道周围土体孔压分布、地表和隧道沉降以及隧道变形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渗水接头的位置不同,孔压分布、地表和隧道沉降以及隧道的变形均有明显差异;接头位置越靠近隧道底部,渗水导致的孔压减小越显著,造成的地表及隧道沉降越显著。接头渗水不但会使隧道发生横向椭圆化变形,还会引起隧道左右两侧受力不平衡,从而造成隧道水平侧移。通过对比表明,采用接头渗水和传统的衬砌均质渗水得到的孔压分布、沉降及隧道变形规律均有显著不同;不考虑隧道局部渗水特点会对隧道结构长期性态的认识产生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接头渗水 孔压 沉降 隧道变形
下载PDF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磊 曲铁兵 +7 位作者 林源 潘江 王志为 任世祥 陈彤 温亮 张博 马德思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内侧间室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1±10)岁。分别于术前、术后1d、4周、3个月、... 目的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内侧间室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52~77岁,平均年龄(61±10)岁。分别于术前、术后1d、4周、3个月、6个月随访并比较行腓骨近端截骨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协会评分(keen society score,KSS),并拍摄膝关节前后位和下肢负重X线片对比手术前后下肢力线股胫角的变化。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3)个月,手术时间(24±4)min,住院时间(4.6±0.5)d,术中出血量(17.6±2.5)ml。末次随访时,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7(0.5)分降低到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71,P〈0.01);HSS评分由术前(59±4)分提高到(7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4,P〈0.05);KSS评分由术前(62.2±2.3)分提高到(80.4±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4,P〈0.05)。下肢力线股胫角由术前的(182.2±0.7)°降低到(179.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P〈0,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初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 腓骨 截骨术 不均匀沉降
原文传递
管廊接头变形对接头防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刁钰 郭勇志 +4 位作者 宋欣欣 闵海华 贾镇阳 高泽东 褚振西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3-119,共7页
针对地下综合管廊渗漏规律不明确的现状,文中建立有限差分模型,首先对相邻两节段管廊施加荷载,对比分析单舱、双舱、三舱管廊在不同接头构造下、不同止水橡胶垫初始应力情况下,管廊接头渗漏的临界转角规律。结果表明,无论预应力钢筋连... 针对地下综合管廊渗漏规律不明确的现状,文中建立有限差分模型,首先对相邻两节段管廊施加荷载,对比分析单舱、双舱、三舱管廊在不同接头构造下、不同止水橡胶垫初始应力情况下,管廊接头渗漏的临界转角规律。结果表明,无论预应力钢筋连接还是螺栓连接,单舱、双舱、三舱管廊的连接处转角都与荷载成正比例关系,且预应力钢筋连接比螺栓连接防水性能好。沉降缝处的转角也与荷载成正比例关系,并且防水性能主要取决于止水橡胶垫的初始应力,与管片结构刚度关系不大。最后,以上海某隧道实际沉降数据为依据,研究管廊在不同沉降阶段止水橡胶垫和接头螺栓的受力,分析管廊沉降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接头连接 接头渗漏 沉降 破坏形式
下载PDF
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连为整体时的沉降观测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励操 郑永强 +1 位作者 仲崇民 鲁宁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81,共4页
在西安地区,建筑物的计算沉降和实测沉降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根据计算值,高层建筑和多层裙房的基础之间必须设置沉降缝。通过对五个基础形式不同的工程实例的实测沉降进行分析和整理,阐述了高层建筑带多层裙房或仅带1~2层地下室时基础地... 在西安地区,建筑物的计算沉降和实测沉降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根据计算值,高层建筑和多层裙房的基础之间必须设置沉降缝。通过对五个基础形式不同的工程实例的实测沉降进行分析和整理,阐述了高层建筑带多层裙房或仅带1~2层地下室时基础地下室连为整体不设沉降缝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为今后类似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裙房 基础 地下室 沉降缝 差异沉降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and verification of its character for an iron mine using sublevel caving 被引量:11
5
作者 Cao Shuai Song Weidong +2 位作者 Deng Dan Lei Yuankun Lan Jianqi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27-332,共6页
Combined with a digital bored photography system and in-situ statistics concerning the joints and fissures of both ore-body and surrounding rock,a 2D discrete model was constructed using UDEC.The stress field and disp... Combined with a digital bored photography system and in-situ statistics concerning the joints and fissures of both ore-body and surrounding rock,a 2D discrete model was constructed using UDEC.The stress field and displacement field changes of different sublevel stoping systems were also studied.Changes in the overlying rock strata settlement pattern has been analyzed and validated by in-situ monitoring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in the caving process,there exists an obvious delay and jump for the overlying rock strata displacement over time,and a stable arch can be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caving,which leads to hidden goafs.Disturbed by the mining activity,a stress increase occurred in both the hanging wall and the foot wall,demonstrating a hump-shaped distribution pattern.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results and in-situ monitoring results,land subsidence shows a slow-development,suddenfailure,slow-development cycle pattern,which leads eventually to a stable state.This pattern validates the existence of balanced arch and hidden goa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ck caving joint survey UDEC model Ground settlement Balanced arch Hidden goafs
下载PDF
浅谈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衔接处施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莹 《北方交通》 2018年第11期74-76,79,共4页
新旧路基衔接处施工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处理不当会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纵向裂缝,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路堤失稳、滑坡等严重病害。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基底清淤换填、软弱地基处理、老路路基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 新旧路基衔接处施工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处理不当会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纵向裂缝,进一步发展会产生路堤失稳、滑坡等严重病害。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基底清淤换填、软弱地基处理、老路路基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等处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改扩建 路基衔接 软土地基 不均匀沉降
下载PDF
风力发电与光热发电联合运行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潘丽 杜尔顺 +1 位作者 王剑晓 李庚银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2年第1期26-30,共5页
风力发电和光热发电在多数工业化国家中应用广泛,但风力发电存在不稳定和波动等问题。光热发电的热储存能力可以有效减少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因此建立了风力发电与光热发电联合运行的模型。其中联合运行策略用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来表示... 风力发电和光热发电在多数工业化国家中应用广泛,但风力发电存在不稳定和波动等问题。光热发电的热储存能力可以有效减少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因此建立了风力发电与光热发电联合运行的模型。其中联合运行策略用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来表示,其目的是在考虑实时不平衡结算的情况下,将日前市场收入最大化。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该模型给电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建立了风力发电与光热发电独立运行和联合运行2种情况下的模型,并通过算例对两者的总收益进行对比。算例表明,风力发电与光热发电联合运行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实时不平衡问题,并明显提高了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热发电 联合运行 不平衡结算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淤积-潮汐耦合作用下沉管隧道接头变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桓竹 喻莹 +2 位作者 侯晋芳 俞缙 王延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6-1933,共8页
重点研究了循环荷载耦合下沉管隧道接头的变形特征。通过建立管-土相互作用模型,将隧道简化为Timoshenko梁模型,将地基简化为Kerr地基模型,同时考虑基床系数随时间变化,建立管节-接头理论模型,分析接头处转角和挠度差。对比荷载叠加和... 重点研究了循环荷载耦合下沉管隧道接头的变形特征。通过建立管-土相互作用模型,将隧道简化为Timoshenko梁模型,将地基简化为Kerr地基模型,同时考虑基床系数随时间变化,建立管节-接头理论模型,分析接头处转角和挠度差。对比荷载叠加和荷载耦合两种不同加载方式下沉管隧道接头变形问题,讨论淤积荷载引发的结构变形在总变形中的贡献比例,以及适合分析运维期接头变形问题的理论解析方法。与ABAQUS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说明方法的适用性。以甬江沉管隧道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循环荷载耦合作用下对沉管隧道的动力响应影响显著,大于由单个荷载引起结构变形的叠加。淤积荷载引起的沉管结构变形占据耦合荷载导致变形的75%~125%,提出的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分析实测沉降结果,验证了提出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荷载耦合 理论计算 软土地基 接头沉降
下载PDF
部分共犯适用刑事和解量刑问题的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建桦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4期84-88,共5页
只有部分共犯达成和解协议的量刑问题具有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学科交叉性更是复杂,虽然有司法解释对如何解决这种情形作了专门规定,但是理解适用上存在争议,争议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全案的量刑平衡"。实现途径有两种解释方式,... 只有部分共犯达成和解协议的量刑问题具有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学科交叉性更是复杂,虽然有司法解释对如何解决这种情形作了专门规定,但是理解适用上存在争议,争议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全案的量刑平衡"。实现途径有两种解释方式,应当采取何种解释方式,需要以刑事一体化的视野,在具体情形中理解和适用司法解释。无论是以何种方式理解司法解释,与被害人达成和解的共犯都应当承担被害人提出的所有的和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 刑事和解 共同犯罪 刑事一体化 和解协议
下载PDF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中的争端解决 被引量:6
10
作者 曾加 魏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34-42,共9页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之争在双方2008年达成《关于中日东海问题的原则共识》之后可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方认为可在明确东海大陆架包含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主权属于中国的前提下,双方初步划定共同开发区的范围。此后双方需要考虑...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之争在双方2008年达成《关于中日东海问题的原则共识》之后可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方认为可在明确东海大陆架包含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主权属于中国的前提下,双方初步划定共同开发区的范围。此后双方需要考虑的就是在划定的"区块"内,建立何种经营模式,构建怎样的争端解决机制。经过对同类案例的比较和研究,可以得出联合经营模式为最佳,与此同时应当分两种情形(中方一侧"区块"和争议范围内"区块"),考虑三种主体(国家、开发机构和承包商)之间的争端解决方式,如此便可较为全面地涵盖中日共同开发区内的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油气资源 原则共识 共同开发 争端解决
下载PDF
中隔墙对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大断面盾构隧道的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中杰 叶冠林 汤翔 《隧道建设》 2014年第10期953-958,共6页
上海市轨道交通16号线地下区间首次采用内径为10.4 m并设置中隔墙的“单洞双线”大断面盾构隧道.为了避免中隔墙的设置对隧道管片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中隔墙顶部与隧道结构之间需预留一定的间隙,即采用分离式设计.针对管片自身重力、地层... 上海市轨道交通16号线地下区间首次采用内径为10.4 m并设置中隔墙的“单洞双线”大断面盾构隧道.为了避免中隔墙的设置对隧道管片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中隔墙顶部与隧道结构之间需预留一定的间隙,即采用分离式设计.针对管片自身重力、地层荷载和地层固结沉降3种不同荷载类型,分别采用弹性铰圆环法、弹性地基梁法和连续介质有限元法计算管片的变形量,讨论隧道管片接头的转动刚度取9 800 kN·m/rad和19 600 kN·m/rad 2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隧道管片与中隔墙之间的间隙值应取为10 ~ 15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盾构隧道 中隔墙 管片接头 转动刚度 固结沉降
下载PDF
高层建筑结构设缝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来庆杰 邢建奋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第8期147-149,共3页
介绍了高层建筑中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探讨了设缝结构的设计。
关键词 高层建筑 伸缩缝 沉降缝 防震缝
下载PDF
拼接工况下路基的参数反演与沉降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丁 谭华 +1 位作者 黄晓明 扈惠敏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2,共6页
应用路基和土基的Duncan-Chang模型,选用拼接路基顶面的最大沉降量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路基拼接工况下模型的灵敏度函数和最敏感参数,使用实体工程中沉降板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参数反演,并根据反算参数计算了铺筑路面结构层引起的路基顶面... 应用路基和土基的Duncan-Chang模型,选用拼接路基顶面的最大沉降量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路基拼接工况下模型的灵敏度函数和最敏感参数,使用实体工程中沉降板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参数反演,并根据反算参数计算了铺筑路面结构层引起的路基顶面差异沉降。研究结果表明:拼接工况下,路基E-B模型对模量指数n最敏感,模量系数kE也有较大影响;土基E-B模型对破坏比Rf最敏感,kE和n也有较大影响;埋设在土基顶面和路堤中层的沉降板检测数据可用来反算土基和路基Duncan-Chang模型的最敏感参数;拼接路基表面的工后沉降计算曲线与类似工程实测沉降曲线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采用反算参数的数值仿真可以描述拼接工况下路基的沉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拼接路基 DUNCAN-CHANG模型 参数敏感性 差异沉降
原文传递
港珠澳大通道拱北隧道暗挖段变形缝合理设置间距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秀英 谭忠盛 +2 位作者 戴益波 黄明利 赵金鹏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5,共9页
变形缝的设置是为了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收缩可能带来的结构物破坏问题,但其增加了隧道防水的难度。尽管目前隧道界有尽量少设变形缝的呼声,但是对于变形缝的设置间距,缺乏定量分析方法。文章依托港珠澳大通道拱北隧道工程实例,... 变形缝的设置是为了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混凝土收缩可能带来的结构物破坏问题,但其增加了隧道防水的难度。尽管目前隧道界有尽量少设变形缝的呼声,但是对于变形缝的设置间距,缺乏定量分析方法。文章依托港珠澳大通道拱北隧道工程实例,结合隧道实际的地质情况和结构型式,通过数值计算,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变形缝的合理设置间距。研究结果表明:(1)如果不考虑底部管幕对地基的增强作用,即使设置22 m间距的变形缝也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要求;(2)考虑底部管幕作用时,提出的变形缝间距88 m是可行的;(3)考虑隧道全周管幕对地基的增强作用时,从纵向应力和竖向位移考虑,暗挖段可不设置变形缝。但考虑隧道运营后可能出现的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复杂情况,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出发,并考虑施工方便,拱北隧道暗挖段变形缝间距可按不超过88 m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北隧道 暗挖段 变形缝 间距优化 地基 不均匀沉降
下载PDF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登峰 陆津津 《建筑技术开发》 2019年第12期69-70,共2页
针对道路与桥梁连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应用,采取实践经验总结法和资料参考法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设计和施工技术质量把控措施。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道路与桥梁连接设计施工,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搭板法设计问题、边坡防护问题和软基处... 针对道路与桥梁连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应用,采取实践经验总结法和资料参考法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设计和施工技术质量把控措施。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道路与桥梁连接设计施工,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搭板法设计问题、边坡防护问题和软基处理问题等,需要加以完善和改进。在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应做好变形展开的严格控制、合理选择地基材料等,进而把控设计施工质量,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桥梁 连接处 路基沉降 裂缝问题
下载PDF
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咏琴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2期159-160,共2页
针对渗漏是地下室防水工程普遍存在的现象,结合工程实际,首先总结了引起地下室渗漏的几种主要原因,提出了已被实践验证了简单有效的治理渗漏的措施,并为后建工程提出了若干项预防渗漏的措施,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 渗漏 变形缝 施工缝 沉降缝 后浇带
下载PDF
浅埋黄土地层隧道在不同交角下穿既有地下管线的模型试验
17
作者 苏永华 李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6-1794,共9页
为探究浅埋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下穿对不同特性地下管线的变形受力影响机制,依托河南省某公路隧道工程,以工程黄土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模型试验。通过设置3种管隧交角,研究两种接头刚度的非连续管线和连续管线的沉降、弯矩和管土接触压... 为探究浅埋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下穿对不同特性地下管线的变形受力影响机制,依托河南省某公路隧道工程,以工程黄土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模型试验。通过设置3种管隧交角,研究两种接头刚度的非连续管线和连续管线的沉降、弯矩和管土接触压力变化规律,并在管隧正交工况下,研究不同地下管线的遮拦效应及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得出预测管线沉降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在3种管隧交角下,地下管线沉降存在3个阶段,在管线沉降集中区阶段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接头非连续管线的平均沉降增长速率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接头非连续管线的2倍;管隧交角的减小,使得非连续管线的最大正负弯矩均减小,PVC接头非连续管线弯矩曲线由“W”形转变为“V”形;管隧交角和接头刚度对土压力变化曲线和峰值位置几乎无影响,土压力变化均呈“M”形;在管隧正交下,管线整体刚度越大对地表沉降抑制作用越显著,管线沉降与地表沉降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接头刚度 非连续管线 地表沉降 遮拦效应
下载PDF
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冬萍 《广西水利水电》 2010年第4期59-61,71,共4页
介绍了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基础沉降不均、变形缝的设置、非主楼范围的抗浮稳定、超长结构的抗裂等问题。并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地下室 变形缝 超长结构 沉降差异 抗浮稳定
下载PDF
变形缝的设计与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大强 李宗顺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3期64-66,共3页
针对三种常见的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对三种常见变形缝的设置和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简述了现代建筑中不设变形缝的情况和设变形缝的不足之处,以期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合理地应用。
关键词 变形缝 设计 伸缩缝 沉降缝 防震缝
下载PDF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框架梁板裂缝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善伦 赵庆生 +1 位作者 刘清阳 陈雷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期61-65,70,共6页
某沿街底框商住楼,由于局部地下管道渗漏,基础未设置沉降缝,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局部框架梁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反向思维,采用迫降法先处理局部地基基础,待地基基础稳定后,再对出现裂缝的上部结构构件进... 某沿街底框商住楼,由于局部地下管道渗漏,基础未设置沉降缝,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局部框架梁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反向思维,采用迫降法先处理局部地基基础,待地基基础稳定后,再对出现裂缝的上部结构构件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方法简单、花费较低、收到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缝 不均匀沉降 裂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