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华兵 何文忠 +2 位作者 李东生 李伟 赵庆华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1746-1750,共5页
目的探究加味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肝病科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究加味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肝病科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和试验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诺贝特片;试验组则给予加味茵陈蒿汤。两组患者均连续给予3个月的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前列腺素F1(Prostaglandin F1,PGF1)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观察肠道菌群情况,采用MiSeqPE300平台进行测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LT、AST、GGT、TNF-α、TGF-β、FFA、ET、TXB2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PGF1水平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微生物组成并不能够明显分开,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相近;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微生物组成明显分开,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菌群发生明显的变化。治疗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丰度低于对照组,说明试验组能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调节机体炎症水平和肠道菌群组成,进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蒿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肠道菌群 炎症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影响Nrf2/HO-1信号通路抗大鼠皮肤光老化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绍斐 王刚 +2 位作者 刘会娟 王子雯 许孟月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加味茵陈蒿汤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作用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药物组(加味茵陈蒿汤低浓度组和加味茵陈蒿汤高浓度组)。采用紫外线辐射诱导光老化模型,每天一次,持续10周。光照... 目的研究加味茵陈蒿汤对UV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作用研究,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药物组(加味茵陈蒿汤低浓度组和加味茵陈蒿汤高浓度组)。采用紫外线辐射诱导光老化模型,每天一次,持续10周。光照结束后,通过生化测定各组大鼠皮肤组织中抗氧化酶(CAT、SOD)活性和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果给予加味茵陈蒿汤灌药组可明显升高抗氧化酶(CAT、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升高Nrf2/HO-1通路中p-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能显著降低光老化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压力,降低MDA的含量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Nrf2/HO-1抗炎途径,促进光老化皮肤的修复,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蒿汤 皮肤光老化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联合S-腺苷蛋氨酸对ICP的临床疗效及血清TBA、IL-17、TGF-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文增 熊智慧 +1 位作者 洪秋慧 金美媛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439-2442,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胆汁酸(TBA)、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轻度ICP患者60例作为研...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轻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总胆汁酸(TBA)、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轻度ICP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S-腺苷蛋氨酸50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蒿汤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依据瘙痒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程度的改善情况,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BA、IL-17、TGF-β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分娩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瘙痒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A、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而TGF-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A、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分娩孕周、羊水污染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轻度ICP患者疗效显著,且明显改善患者血清TBA、IL-17、TGF-β水平,利于维护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蒿汤 S-腺苷蛋氨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白细胞介素-17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对高脂饮食小鼠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涂春香 施文荣 +3 位作者 肖燕茹 张春霞 林春琴 刘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经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0.5、1、2倍等效临床剂量加味茵陈蒿汤组及对照药山楂精降脂片组;另设1...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高脂饮食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经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0.5、1、2倍等效临床剂量加味茵陈蒿汤组及对照药山楂精降脂片组;另设12只为普食对照组。各组分别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肝组织匀浆上清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高脂饮食可导致肝组织SOD活力降低及MDA含量升高;加味茵陈蒿汤及山楂精降脂片均可使肝组织SOD活力提高(P<0.01),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味茵陈蒿汤低剂量组可降低肝组织MDA含量(P<0.05),其余各组对MDA含量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能有效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对该方药理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该方防治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蒿汤 小鼠 高脂饮食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