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spect of the QTL-qSB-9^(Tq) utilized in molecular breeding program of japonica rice against sheath blight 被引量:14
1
作者 Shimin Zuo Li Zhang +5 位作者 Hui Wang Yuejun Yin Yafang Zhang Zongxiang Chen Yuyin Ma Xuebiao Pa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9-505,共7页
The major QTL-qSB-9^Tq conferring partial resistance to rice (Oryza sativa L.) sheath blight (Rhizoctonia solani Kvhn) has been verified on chromosome 9 of the indica rice cultivar, Teqing. In this study, the pros... The major QTL-qSB-9^Tq conferring partial resistance to rice (Oryza sativa L.) sheath blight (Rhizoctonia solani Kvhn) has been verified on chromosome 9 of the indica rice cultivar, Teqing. In this study, the prospect of this QTL utilized in molecular breeding program of japonica rice for sheath blight resistance was investigated. Most of the japonica rice cultivars showed lower level of sheath blight resistance than the indica rice cultivars. At the corresponding site of qSB-9^Tq, nine typical japonica rice cultivars from different ecological regions or countries proved to possess the susceptible allele(s). Introgression of qSB-9^Tq into these cultivars enhanced their resistance level by decreasing sheath blight score of 1.0 (0.5-1.3), which indicated that qSB-9^Tq had a large potential in strengthening the resistance of japonica rice to sheath blight. The use of the three molecular markers, which were polymorphic between Teqing and many japonica rice cultivars, promotes the application of qSB-9^Tq in a concrete molecular breeding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ryza sativa L.) japonica cultivar sheath blight QTL molecular breeding
下载PDF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米质形成的生理生化特性差异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大勇 金军 +3 位作者 蔡一霞 胡曙鋆 杨建昌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67-1172,共6页
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的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和淀粉磷酸化酶及Q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供试品种在4个氮素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变化及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直立穗型品种,由于每穗粒数多... 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的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和淀粉磷酸化酶及Q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供试品种在4个氮素水平下叶绿素含量变化及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干物质积累动态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直立穗型品种,由于每穗粒数多,着粒较密,在籽粒灌浆前期,起始生长势低(GR0),全穗籽粒平均灌浆速率较低,而后期相对较高,穗上、下部籽粒的异步灌浆现象明显,这可能是引起其外观品质差的重要原因;籽粒淀粉磷酸化酶和Q酶的活性,在不同穗型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穗位籽粒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籽粒充实前、后期灌浆速率快慢相吻合,外观品质较差的直立穗型品种,同穗不同粒位间籽粒酶活性差异大。抽穗期和成熟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对稻米品质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剑叶叶绿素含量高的品种,有胶稠度偏硬、蛋白质含量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品种 穗型 灌浆 酶活性 叶绿素含量 差异
下载PDF
保存温度对红山茶组物种及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志玲 李纪元 范正琪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固体培养基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红山茶组3个物种及山茶6个品种的花粉发芽力.结果表明,3个物种冷冻温度下贮藏效果比冷藏温度效果好,室温密封条件下花粉的发芽率讯速下降;6个山茶品种在室温条件下,花粉发芽力下降较快,冷藏温度... 采用固体培养基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红山茶组3个物种及山茶6个品种的花粉发芽力.结果表明,3个物种冷冻温度下贮藏效果比冷藏温度效果好,室温密封条件下花粉的发芽率讯速下降;6个山茶品种在室温条件下,花粉发芽力下降较快,冷藏温度贮藏花粉效果也不理想,冷冻温度(-18℃)密封贮藏1a后发芽率保持在34.83%;鲜花枝水培3 ~ 4d内发芽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温度 红山茶组物种 品种类型 花粉生活力
下载PDF
茶花品种SSR指纹图谱分型技术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兴华 王燕 +1 位作者 邹玲俐 黄仕训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建立茶花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花品种鉴别、品种选育和深入实施品种产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适用于茶花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的引物及其最优反应体系,采用梯度退火温度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4对SSR引物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 建立茶花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花品种鉴别、品种选育和深入实施品种产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适用于茶花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的引物及其最优反应体系,采用梯度退火温度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4对SSR引物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对引物扩增出目的条带,其中引物MSCjaF25最适退火温度52.9℃,10mL体系中各组分含量为Mg2+1.2mmol/L、dNTPs0.2mmol/L、TaqDNA聚合酶0.5U、引物0.2mmol/L以及模板DNA40ng时图谱质量最优;引物MSCjaF37最适退火温度58.2℃,10mL体系中各组分含量为Mg2+0.8mmol/L、dNTPs0.1mmol/L、TaqDNA聚合酶1.0U、引物0.3mmol/L以及模板DNA40ng时,图谱质量最优。以12个茶花品种进行扩大试验证明,优化的体系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研究为茶花品种分子指纹图谱的构建奠定重要基础。进一步分析显示,全面开展茶花品种分子指纹图谱研究还面临着筛选更多通用SSR引物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品种 分子指纹图谱 SSR 体系优化
下载PDF
机械插秧与条播对盐粳15号生育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春燕 马骏 +4 位作者 郭红 李进永 徐海港 李玲 贾玉萍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年第2期9-12,共4页
对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2018、2019年连续2年在江苏盐城地区机插和机条播2种栽培方式的种植表现进行考察,主要测试该品种的生育期安全性、叶龄、分蘖动态、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盐城地区具有安全稳定的生育期,2年机插条件下... 对水稻新品种盐粳15号2018、2019年连续2年在江苏盐城地区机插和机条播2种栽培方式的种植表现进行考察,主要测试该品种的生育期安全性、叶龄、分蘖动态、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盐城地区具有安全稳定的生育期,2年机插条件下全生育期分别为158、155 d,机条播条件下全生育期分别为138、134 d。该品种分蘖能力强,机插条件下2年成穗数分别为25.8万、26.1万个/667 m^2,机条播条件下2年成穗数分别为28.8万、27.9万个/667 m^2。该品种产量潜力高,2年机插和机条播产量均在700 kg/667 m^2以上。该品种机插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2年分别为15.3%、15.6%,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8%、9.7%;机条播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2年分别为16.2%、16.7%,蛋白质含量分别为9.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粳稻 盐粳15号 种植表现 产量 直链淀粉 蛋白质
下载PDF
浙江省晚粳稻耐低氮品种的筛选和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翟荣荣 余鹏 +5 位作者 叶胜海 王俊梅 吴明国 林建荣 朱国富 张小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5-572,共8页
以14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和大田栽培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低氮胁迫对水稻苗期形态与分蘖期分蘖数和成熟期有效穗数、株高、穗长及其他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对供试品种的主要形态、产量等性状均有... 以14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和大田栽培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低氮胁迫对水稻苗期形态与分蘖期分蘖数和成熟期有效穗数、株高、穗长及其他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胁迫对供试品种的主要形态、产量等性状均有影响。在低氮胁迫下,苗高、苗干质量、分蘖数、株高、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分别降低15.61%、36.92%、38.88%、5.98%、12.98%和29.44%;根尖数、根长、根干质量、根冠比、穗长、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分别提高2.68%、1.83%、8.31%、74.78%、0.05%、1.18%和0.26%。根据性状相对值的变异系数大小,筛选出根尖数、苗干质量、根干质量、根冠比、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6个性状作为耐低氮能力的筛选指标。据此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重合率达80%。本试验筛选出具有一定耐低氮特性的常规晚粳稻品种浙粳88、祥湖301和秀水42,对低氮胁迫表现较为敏感的品种湖251、浙湖3号和矮糯21。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耐低氮胁迫的遗传机制以及通过遗传改良培育氮高效品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稻品种 低氮胁迫 模糊隶属函数法 主成分分析法 系统聚类法
下载PDF
成都平原稻作区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粳稻D4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兰艳 黄鹏 +3 位作者 江谷驰弘 雷小波 丁春邦 李天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3,共11页
为探明成都平原稻作区粳稻产量和品质与施氮量、栽插密度及其互作的关系,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以粳稻D46为供试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个氮水平(N 150、225、300 kg/hm^2)和3个栽插密度(20×10~4、26.67×10~4、40&... 为探明成都平原稻作区粳稻产量和品质与施氮量、栽插密度及其互作的关系,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以粳稻D46为供试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3个氮水平(N 150、225、300 kg/hm^2)和3个栽插密度(20×10~4、26.67×10~4、40×10~4穴/hm^2),研究其对粳稻D4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均显著影响粳稻D4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P<0.05)。在施氮量为225 kg/hm2和栽插密度为26.67×10~4穴/hm2时,水稻产量最高(7.58×103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施氮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施氮量<225 kg/hm2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稻米的加工品质提高,垩白率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垩白度和食味品质降低;而当施氮量>225 kg/hm2时稻米品质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提高栽插密度不利于稻米品质形成。本试验研究认为,实现成都平原稻作区粳稻D46高产与优质的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栽插密度为26.67×10~4穴/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施氮量 栽插密度 粳稻D46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江苏省早熟晚粳高产水稻新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越 胡静 +9 位作者 陈琛 张家星 李万元 唐东南 仲军 羊彬 朱正康 姚友礼 王余龙 董桂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9-630,共12页
【目的】为阐明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品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2013年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江苏省新近育成的8个早熟晚粳稻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与对照在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上的差异,分析氮素吸收... 【目的】为阐明江苏省早熟晚粳新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品种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2013年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以江苏省新近育成的8个早熟晚粳稻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与对照在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利用上的差异,分析氮素吸收利用及影响因素。【结果】1)8个早熟晚粳新品种实收产量均高于对照宁粳1号,平均增加7.87%,其中,武运粳29、武运粳23、扬粳4227、通粳981极显著高于对照;新品种总吸氮量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4.97%、2.85%。随着品种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提高,稻谷产量均增加;2)高产新品种干物质生产量高、吸氮强度大、单穗吸氮量多和抽穗后吸氮量多,导致总吸氮量多;3)高产新品种结实期茎鞘叶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大,氮素比例下降值大,成熟期茎鞘叶氮素比例低,结实期穗氮素增加量大,成熟期穗氮素比例高,这些特征均有利于总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提高,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后者;4)高产新品种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等指标均高于对照,产量越高趋势越明显。总氮吸收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高的品种有利于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的提高,但前者的影响更大。吸氮量高的品种氮肥利用率也较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高的品种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也高。【结论】在苏南稻区,8个早熟晚粳新品种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氮肥(素)吸收利用率、总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比对照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 高产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食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建平 乔中英 +4 位作者 敖雁 陈培峰 黄萌 朱勇良 谢裕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1-696,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太湖流域优质的粳稻种质资源,选取161份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10个食味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食味品质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稻米RVA谱曲线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 为了充分利用太湖流域优质的粳稻种质资源,选取161份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其10个食味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食味品质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的稻米RVA谱曲线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含量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崩解值和消减值2个指标不仅可以反映RVA谱曲线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可以反映稻米食味品质的优劣。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的RVA谱仍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脂肪酸含量的增加,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极显著下降(P<0.01);而消减值则随着脂肪酸含量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因此,从RVA谱曲线特征值看,本试验选用的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系)的部分稻米食味品质优良,可作为优质高产的种质资源进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粳稻地方品种 食味品质
下载PDF
解放钟和早钟6号枇杷果实的贮藏性与采后生理变化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建城 林河通 +3 位作者 蔡少芬 陈秋 韩小红 钟建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551-556,共6页
比较研究解放钟与早钟6号枇杷果实在20℃贮藏条件下果实的贮藏性及采后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解放钟枇杷果实比早钟6号枇杷果实较耐贮藏,耐贮藏的解放钟枇杷果实贮藏期间果实失水率较低,保水能力较强。贮藏期间,枇杷果实的总酸含量快... 比较研究解放钟与早钟6号枇杷果实在20℃贮藏条件下果实的贮藏性及采后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解放钟枇杷果实比早钟6号枇杷果实较耐贮藏,耐贮藏的解放钟枇杷果实贮藏期间果实失水率较低,保水能力较强。贮藏期间,枇杷果实的总酸含量快速下降,但解放钟枇杷果实能保持较高的总酸含量,而且极显著高于早钟6号枇杷果实;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在贮藏前期(0~5d)略有上升而后缓慢下降;超氧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且有酶活力峰出现,与解放钟枇杷果实相比,早钟6号枇杷果实SOD和CAT活性变化幅度大、酶活力峰提早出现,代谢不稳定;早钟6号枇杷果实H2O2和MDA含量均比解放钟枇杷果实高,表明早钟6号枇杷果实活性氧代谢加强,从而加快果实衰老,缩短果实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品种 果实 贮藏性 采后生理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2种杀菌剂对籼粳交水稻品种‘甬优12’稻曲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帅锋 孙加焱 +5 位作者 胡选祥 谢子正 柯汉云 李静 徐云红 邱志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9期92-96,共5页
为探明高效杀菌剂用药量和防治时期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机理,研究了2种杀菌剂的3个用药量和8个用药时期对籼粳交水稻品种‘甬优12’稻曲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范围内对稻曲病防治效果较好,随着用量上升防效有提高趋势... 为探明高效杀菌剂用药量和防治时期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防治机理,研究了2种杀菌剂的3个用药量和8个用药时期对籼粳交水稻品种‘甬优12’稻曲病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推荐用量范围内对稻曲病防治效果较好,随着用量上升防效有提高趋势,但除喜奥300 g/hm^2用药量防效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外,用药量不是影响防效的关键因素;2种杀菌剂在破口前20天就开始具有一定防效,越接近开花期,防效越明显,破口后防效开始呈下降趋势,其中喜奥在齐穗期后防效下降较为迅速。因此认为,稻曲病在侵染‘甬优12’的关键时期是在开花期,可选用长效高效杀菌剂,于破口前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交品种 水稻 稻曲病 杀菌剂 防治时期 防效
下载PDF
外引粳稻品种在云南高原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于敏 刘吉新 +7 位作者 李荣波 张其钢 郑晔 世荣 刘慰华 邹茜 吴志刚 赵国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45-1351,共7页
【目的】以云南粳稻主栽品种为对照,对引进的27个粳稻品种进行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稻瘟病抗性评价,以期明确外引品种在高原粳稻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在云南高原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评价外引粳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在稻瘟... 【目的】以云南粳稻主栽品种为对照,对引进的27个粳稻品种进行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和稻瘟病抗性评价,以期明确外引品种在高原粳稻遗传改良和生产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在云南高原不同海拔条件下种植,评价外引粳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在稻瘟病重发区自然诱发评价稻瘟病抗性;用日本稻米外观品质9级分段法评价稻米外观品质。【结果】在3种海拔条件下种植外引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随海拔升高,株高、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外引品种与云南粳稻品种相比,大多植株较矮,穗粒数较少,千粒重较小,结实率和单株产量较低,而单株穗数差异不显著,稻米外观品质较好,稻瘟病抗性较强。参试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62%的引进粳稻属于同一类群,6个引进粳稻与2个云南品种划分为同一类群。【结论】大部分外引粳稻品种难以在云南生产上直接利用,但一些优良性状可以作为云南高原粳稻品种改良的优异资源。外引粳稻品种的利用,对于拓宽云南粳稻育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云南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引品种 粳稻 云南 农艺性状 稻米品质 稻瘟病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