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六器”探索与“琮”的思辨
被引量:
8
1
作者
邓淑苹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75,共20页
本文先探讨约于战国时代《周礼》成书时,为何选择了璧、琮、圭、璋、琥、璜,这六种玉器成为祭祀天地及四方神明的玉礼器,即所谓"六器"。经研究可知,是约战国时代博学的儒者,广纳了周文化里的璧、圭、璋;楚文化里的琥、璜;以...
本文先探讨约于战国时代《周礼》成书时,为何选择了璧、琮、圭、璋、琥、璜,这六种玉器成为祭祀天地及四方神明的玉礼器,即所谓"六器"。经研究可知,是约战国时代博学的儒者,广纳了周文化里的璧、圭、璋;楚文化里的琥、璜;以及春秋晚期以后三晋地区复古风潮下的玉琮;组装了"六器"的架构。从庙底沟文化、先齐家系、齐家文化、春秋战国、汉代至明代,一以贯之的玉琮文化确知,玉琮的必要条件是方形、主要功能是祭地。黄河上中游史前玉琮是原生性玉琮。反观考古学界近30年来,一直被清末金石学家误导,将良渚文化早期弧形器壁的玉方镯误命名为"琮"。事实上良渚晚期突变出来外壁平直方正厚实的才是玉琮。此类次生性玉琮的发生成因值得探索。晋南清凉寺墓地出土的玉琮,有光素的齐家文化玉琮。1件器壁刻有垂直阴线者,是受到华东风格影响的"晋陕式齐家文化玉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六器
琮
原文传递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出土神树纹玉琮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斐宏
法晓萌
+4 位作者
冉宏林
雷雨
罗泽云(绘图)
江聪(摄影)
郑璐璐(摄影)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6,F0003,共9页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遗物埋藏层出土1件神树纹玉琮(K3qw∶236),其平面位置靠近三号坑南壁,紧邻青铜顶尊跪坐人像。玉琮材质为透闪石―阳起石玉,整体呈较规整的方柱体,中有周正的圆孔,器表无节槽,有线刻纹饰,刻痕甚浅。玉琮四面均饰...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遗物埋藏层出土1件神树纹玉琮(K3qw∶236),其平面位置靠近三号坑南壁,紧邻青铜顶尊跪坐人像。玉琮材质为透闪石―阳起石玉,整体呈较规整的方柱体,中有周正的圆孔,器表无节槽,有线刻纹饰,刻痕甚浅。玉琮四面均饰弦纹与窃曲纹条带,其中相对的两面各线刻一株神树,形象与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有颇多近似之处。其原先应为一件素面玉琮,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流传、磨损后,才被刻上纹饰。器物形制与齐家文化玉琮高度相似,无疑是受甘青地区文化影响的产物,甚至不能排除这件器物原本为齐家文化产品的可能。神树纹饰具有鲜明的三星堆文化特征,雕刻线条却又略显潦草,或说明玉琮在三星堆文化中尚未被视作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祭祀区
玉琮
神树
齐家文化
原文传递
良渚——神权主导的复合型古国
被引量:
4
3
作者
宋建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5,共10页
良渚文化的社会运作以神权为主导,玉琮是神权的物化,拥有玉琮即被赋予了神权。玉琮的分割表明其授受关系,体现了神权的授受。各聚落所属层级与玉琮的拥有方式紧密相关,并据此区分为四个层级。良渚文化玉琮、玉钺的使用方式体现了权力结...
良渚文化的社会运作以神权为主导,玉琮是神权的物化,拥有玉琮即被赋予了神权。玉琮的分割表明其授受关系,体现了神权的授受。各聚落所属层级与玉琮的拥有方式紧密相关,并据此区分为四个层级。良渚文化玉琮、玉钺的使用方式体现了权力结构的变化,大致上前期用玉有比较明确的规范,后期用玉规范松驰,揭示出良渚古国前期的政治结构高度集中,"良渚"聚落对各层级聚落保持强大的控制力;后期的政治结构趋于松散,呈现多雄并立的政治局面,良渚古国遂分化为多个古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
神权
古国
玉琮
聚落层级
玉钺
原文传递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玉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被引量:
5
4
作者
周心悦
《工业设计》
2021年第3期57-58,共2页
文章以玉琮为研究对象,总结玉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存问题。将玉琮的形制特征、文化内涵结合设计符号学理论展开研究,从设计符号学的四个维度进行设计解读,明确产品定位,提取设计符号并解构重组,结合现代产品特征,优化用户对文化创意产...
文章以玉琮为研究对象,总结玉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存问题。将玉琮的形制特征、文化内涵结合设计符号学理论展开研究,从设计符号学的四个维度进行设计解读,明确产品定位,提取设计符号并解构重组,结合现代产品特征,优化用户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感知,最终完成设计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玉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符号学
玉琮
文化创意产品
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峡文化的琮、璧、钺
被引量:
3
5
作者
黄一哲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9,共14页
本文通过分析石峡文化玉器的形制、纹饰和出土背景,认为石峡文化中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是良渚文化工匠南下,制玉技术南传的反映,而非实物、精神层面的交流。石峡文化早期Ⅰ段的墓葬中已有玉钺随葬,但其形制多为本地特色,不能确定...
本文通过分析石峡文化玉器的形制、纹饰和出土背景,认为石峡文化中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是良渚文化工匠南下,制玉技术南传的反映,而非实物、精神层面的交流。石峡文化早期Ⅰ段的墓葬中已有玉钺随葬,但其形制多为本地特色,不能确定是否受到良渚文化的直接影响。石峡文化早期Ⅱ段时,出现了以玉琮为代表的良渚风格玉器,在器形与纹饰上皆可与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直接相比,但在制作工艺和纹饰结构上都略显粗糙。石峡文化中晚期时,良渚文化风格玉器已被本土化,形成了矽卡岩琮、重圈眼无眼线神人纹等制器特色。根据随葬琮、钺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制钺所用材料优于制琮的情况判断,石峡文化先民自始至终更偏爱用钺而非琮来标榜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峡文化
良渚文化
玉琮
玉钺
原文传递
“玉鼓”考识
6
作者
常光明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0-59,64,共12页
"鼓"为中国最原始乐器,也是先民最早用于祭祀神灵的礼乐重器。古籍所载的"玉磬",应为"玉罄"即"玉缶鼓"。后代史书将"罄"误为"磬",又将"鼓"列为"革部"...
"鼓"为中国最原始乐器,也是先民最早用于祭祀神灵的礼乐重器。古籍所载的"玉磬",应为"玉罄"即"玉缶鼓"。后代史书将"罄"误为"磬",又将"鼓"列为"革部",致使"玉鼓"失传。远古遗址大量出土的"圆腔柱体玉器"正是"玉鼓",今人不识而误称其为"玉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
玉罄
玉鼓
圆腔柱体玉器
玉琮
原文传递
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高等级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
1
7
作者
甘恢元
林留根
+1 位作者
王晓涛(拍摄)
文银学(拍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92,F0003,I0007,I0008,共22页
2011—2016年,南京博物院先后两次对兴化蒋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完整揭露良渚文化墓地一处,共清理墓葬284座。其中10座墓葬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为高等级墓葬,集中分布在墓地南部。这批高等级墓葬所出玉琮、璧与以寺墩遗址为代表的太湖...
2011—2016年,南京博物院先后两次对兴化蒋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完整揭露良渚文化墓地一处,共清理墓葬284座。其中10座墓葬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为高等级墓葬,集中分布在墓地南部。这批高等级墓葬所出玉琮、璧与以寺墩遗址为代表的太湖北部良渚文化贵族大墓所出形制相同,年代相当于良渚文化中晚期。蒋庄遗址良渚文化高等级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江淮东部地区良渚文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丧葬习俗、精神信仰,及其与良渚文化核心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
蒋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墓葬
玉琮
玉璧
原文传递
璧琮原始意义新考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铮
《古代文明》
CSSCI
2012年第4期97-104,114,共8页
玉璧、玉琮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两种礼器。对于二者象征意义的解释,诸说纷呈,莫衷一是。事实上,无论从文献记载来看,还是从考古材料来说,它们都应与阴阳观念相关,是阴阳、天地、乾坤、父母、男女等抽象话语的外化形式。其中,玉璧是阴...
玉璧、玉琮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两种礼器。对于二者象征意义的解释,诸说纷呈,莫衷一是。事实上,无论从文献记载来看,还是从考古材料来说,它们都应与阴阳观念相关,是阴阳、天地、乾坤、父母、男女等抽象话语的外化形式。其中,玉璧是阴、坤、母、地、女等概念的物化,是地母女阴的象征;玉琮是阳、乾、父、天、男等概念的具象,是天神男根的象征。"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乃出于先民交感天地、和合阴阳以祈求丰产增殖的美好愿望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璧
玉琮
阴阳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山文化玉猪龙与良渚文化玉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齐宝宝
王欣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8-10,共3页
在石器时代,北方的红山文化与南方的良渚文化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有特点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由于这两个文化所处的时代十分的接近,所以导致两个文化存在许多可以比较的地方。尤其是在玉器方面,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良渚...
在石器时代,北方的红山文化与南方的良渚文化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有特点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由于这两个文化所处的时代十分的接近,所以导致两个文化存在许多可以比较的地方。尤其是在玉器方面,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的玉琮无论是在功能上还在形制上都有相似之处,所以也引发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玉猪龙
良渚文化
玉琮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良渚文化玉琮基本特征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
2
10
作者
周玮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7,共5页
全面、客观地考察良渚文化玉琮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良渚文化玉琮功用的基本功课。本文在网罗良渚文化玉琮出土资料的基础上,分四个部份剖析了和出土玉琮相关的基本事实,并对以往的有关观点做出了一些客观的修正。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考古观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良渚文化玉琮之神人兽面纹饰的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王旭玮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3期123-125,共3页
良渚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良渚文化发掘的器物中,尤以玉器最具特点,其中玉琮更是良渚文化的代表,良渚的所有玉琮均刻以繁简不同的神人兽面纹饰,可以说,玉琮完整表现了神人兽面纹的发展过程。在良渚文化的研究...
良渚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良渚文化发掘的器物中,尤以玉器最具特点,其中玉琮更是良渚文化的代表,良渚的所有玉琮均刻以繁简不同的神人兽面纹饰,可以说,玉琮完整表现了神人兽面纹的发展过程。在良渚文化的研究中,玉琮与神人兽面纹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神人兽面纹
原文传递
玉琮的营造隐喻:从营“方台”到筑“圆丘”
被引量:
3
12
作者
熊承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3-197,共5页
通过对大传统前代传世之玉琮形态的多角度分析,探究史前中国营造原型"方圆"之间所指征的造物"句法","玉"礼之崇威经由方位场景所指而透辟出后世儒家仁礼承载的能指语义,"圆丘"建筑的方位及场...
通过对大传统前代传世之玉琮形态的多角度分析,探究史前中国营造原型"方圆"之间所指征的造物"句法","玉"礼之崇威经由方位场景所指而透辟出后世儒家仁礼承载的能指语义,"圆丘"建筑的方位及场所精神与玉琮的"寓地拟天"同样表述对天地宇宙的图式逻辑。史前建筑在变迁过程中,已难以寻觅原型结构,本文梳理华夏文明最神圣的物质符号原型中所蕴涵的大传统前代建造形态组合编码之结构,希冀追溯原始文化中的宗教思维方式与视觉表象渊源,使其礼仪形式参与到当代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中,重续文化物证中留存至今而意义"不可忽略"的营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琮
原型精神
物质符号
营造价值
宇宙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琮”本“玉鼓”论
13
作者
常光明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2-47,65,共7页
《周礼》说"以黄琮礼地",汉代以来关于"玉琮"的形制成为谜案。清末至今专家学者将类似"辋头"的"圆腔柱体玉器"定名"玉琮",实属误称。通过对其形制和功用的比较研究,证实所谓"玉...
《周礼》说"以黄琮礼地",汉代以来关于"玉琮"的形制成为谜案。清末至今专家学者将类似"辋头"的"圆腔柱体玉器"定名"玉琮",实属误称。通过对其形制和功用的比较研究,证实所谓"玉琮"的"圆腔柱体玉器",本为远古先民祭祀神灵的礼乐重器"玉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琮
辋头
玉琮
圆腔柱体玉器
玉鼓
原文传递
考古学视野下古代玉器反映的文化迁徙与融合
14
作者
朱乃诚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
玉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器物。在社会发展产生了等级分化、产生了玉礼器以后,可以通过玉器、尤其是玉礼器反映的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探讨其所隐含的文化迁徙与融合问题。这种古代文化交流现象所隐含的文化迁...
玉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器物。在社会发展产生了等级分化、产生了玉礼器以后,可以通过玉器、尤其是玉礼器反映的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探讨其所隐含的文化迁徙与融合问题。这种古代文化交流现象所隐含的文化迁徙与融合问题,很难由一两件玉器的交换、赠予来体现,需要有产生文化迁徙的原发地与文化融合发生地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同的玉器器类与器形的证据才能确认,是两种文化意识观念的交流与传播的结果。本文用三个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和体现史前存在的几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类型。其中,红山文化晚期后段与凌家滩文化玉器所体现的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很可能与文化迁徙与融合有关;岭南地区发现的诸多的良渚文化玉器体现的是良渚文化的一支迁徙到岭南地区后与当地本土文化发生了文化融合;而在成都平原地区的三星堆文化、福建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一带出土了二里头文化的牙璋、当地也有仿制的牙璋出现反映的则是夏遗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
玉琮
牙璋
凌家滩文化
良渚文化
二里头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宇宙知识与个人转变:再论良渚文化玉琮
15
作者
李默然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96,97-101,共9页
良渚文化玉琮独特的造型蕴含了萨满式的宇宙知识,它是一种仪式中的“通道”,承载着一段通往不同界域的转变之旅。玉琮上面雕刻的兽面等主体纹饰是良渚人在玉器上反复刻画的人、兽、鸟的结合与转化,这种转变状态恰如蝉之蜕变,被以弦纹的...
良渚文化玉琮独特的造型蕴含了萨满式的宇宙知识,它是一种仪式中的“通道”,承载着一段通往不同界域的转变之旅。玉琮上面雕刻的兽面等主体纹饰是良渚人在玉器上反复刻画的人、兽、鸟的结合与转化,这种转变状态恰如蝉之蜕变,被以弦纹的形式标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宇宙知识
转变
蝉
原文传递
反山大玉琮及良渚琮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
1
16
作者
方向明
《东方博物》
2019年第4期1-16,6,共17页
作为体现权力和信仰的良渚文化玉器,其种类和组合、品质和数量、形制和刻纹反映了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琮、璧、钺(玉钺杖)和复杂玉头饰,以及标识独特身份的独特玉器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核心内容。神像是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
作为体现权力和信仰的良渚文化玉器,其种类和组合、品质和数量、形制和刻纹反映了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琮、璧、钺(玉钺杖)和复杂玉头饰,以及标识独特身份的独特玉器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核心内容。神像是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灵魂,具有复杂几何结构、且形制和神像自始至终贯穿的琮,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最重要的代表。反山王陵是良渚古城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等级墓地,M12:98大玉琮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雕琢最为精美的良渚文化玉琮。反山大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玉琮的集大成之作,对其及良渚文化琮的出土情景、形制与结构及其反映的观念与信仰、制作工艺等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解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良渚玉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
反山
玉琮
原文传递
石峡遗址玉琮形制与纹饰设计流变解读
17
作者
曹芳芳
《服装设计师》
2022年第2期75-81,共7页
通过梳理石峡遗址玉琮不同阶段形制与纹饰设计的变化,以及良渚文化和同时期其他地区玉琮的形制、纹饰和功能的分析,发现广东境内出土的玉琮与良渚文化关系极为密切,石峡遗址的多节玉琮更是直接来自于太湖地区,而那些纹饰设计出现颠倒或...
通过梳理石峡遗址玉琮不同阶段形制与纹饰设计的变化,以及良渚文化和同时期其他地区玉琮的形制、纹饰和功能的分析,发现广东境内出土的玉琮与良渚文化关系极为密切,石峡遗址的多节玉琮更是直接来自于太湖地区,而那些纹饰设计出现颠倒或发生较大改变者应为本地仿制品。龙山时代,玉琮虽然传播和辐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其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只有广东地区的玉琮仍最大程度地坚守着传统与信仰。石峡遗址玉琮形制与纹饰设计流变,所反映出的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接收程度与再创作,突出地体现了一种强势文化在对外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因地因时而制宜。这或许可以提示我们,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欲意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契合,更理应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峡遗址
玉琮
设计
良渚文化
传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良渚文化玉琮及相关纹饰的文化隐喻
被引量:
17
18
作者
徐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94,共11页
良渚文化中一种典型、奇特,且颇具神秘色彩的器物——玉琮,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迄今为止,关于它的研究文章,数量已经相当之多。有关玉琮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其形制、纹饰、源流、年代、功能、工艺等方面,观点多样,迄无定论...
良渚文化中一种典型、奇特,且颇具神秘色彩的器物——玉琮,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迄今为止,关于它的研究文章,数量已经相当之多。有关玉琮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其形制、纹饰、源流、年代、功能、工艺等方面,观点多样,迄无定论。笔者近来对玉琮也略有思考,发现玉琮的形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纹饰
龟
隐喻
原文传递
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
被引量:
11
19
作者
段渝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6-68,共13页
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起初阶段,良渚文化玉琮主要是作为"神徽"的物质载体,其功能在于镇墓。其后,随着玉的价值被进一步认识,墓葬中随葬玉琮数量的逐渐增多,玉琮被赋予了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功能
象征系统
原文传递
良渚文化玉琮名和形的探讨
被引量:
3
20
作者
周玮
《东南文化》
2001年第11期60-64,共5页
本文简要回顾玉琮名称的渊源,主要探讨了《古玉图考》中有关玉琮的定名,指出良渚文化玉琮的名和形的确定以《古玉图考》为源。在评述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良渚文化玉琮的渊源,提出了宏观上的“一元说”和微观上的“多元说”。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器”探索与“琮”的思辨
被引量:
8
1
作者
邓淑苹
机构
台北故宫博物院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75,共20页
文摘
本文先探讨约于战国时代《周礼》成书时,为何选择了璧、琮、圭、璋、琥、璜,这六种玉器成为祭祀天地及四方神明的玉礼器,即所谓"六器"。经研究可知,是约战国时代博学的儒者,广纳了周文化里的璧、圭、璋;楚文化里的琥、璜;以及春秋晚期以后三晋地区复古风潮下的玉琮;组装了"六器"的架构。从庙底沟文化、先齐家系、齐家文化、春秋战国、汉代至明代,一以贯之的玉琮文化确知,玉琮的必要条件是方形、主要功能是祭地。黄河上中游史前玉琮是原生性玉琮。反观考古学界近30年来,一直被清末金石学家误导,将良渚文化早期弧形器壁的玉方镯误命名为"琮"。事实上良渚晚期突变出来外壁平直方正厚实的才是玉琮。此类次生性玉琮的发生成因值得探索。晋南清凉寺墓地出土的玉琮,有光素的齐家文化玉琮。1件器壁刻有垂直阴线者,是受到华东风格影响的"晋陕式齐家文化玉琮"。
关键词
周礼
六器
琮
Keywords
Rites
of
Zhou
liuqi
jade
cong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出土神树纹玉琮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斐宏
法晓萌
冉宏林
雷雨
罗泽云(绘图)
江聪(摄影)
郑璐璐(摄影)
机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6,F0003,共9页
文摘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遗物埋藏层出土1件神树纹玉琮(K3qw∶236),其平面位置靠近三号坑南壁,紧邻青铜顶尊跪坐人像。玉琮材质为透闪石―阳起石玉,整体呈较规整的方柱体,中有周正的圆孔,器表无节槽,有线刻纹饰,刻痕甚浅。玉琮四面均饰弦纹与窃曲纹条带,其中相对的两面各线刻一株神树,形象与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有颇多近似之处。其原先应为一件素面玉琮,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流传、磨损后,才被刻上纹饰。器物形制与齐家文化玉琮高度相似,无疑是受甘青地区文化影响的产物,甚至不能排除这件器物原本为齐家文化产品的可能。神树纹饰具有鲜明的三星堆文化特征,雕刻线条却又略显潦草,或说明玉琮在三星堆文化中尚未被视作礼器。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祭祀区
玉琮
神树
齐家文化
Keywords
Sanxingdui
site
Sacrificial
area
jade
cong
Sacred
tree
Qijia
Culture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良渚——神权主导的复合型古国
被引量:
4
3
作者
宋建
机构
上海博物馆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5,共10页
文摘
良渚文化的社会运作以神权为主导,玉琮是神权的物化,拥有玉琮即被赋予了神权。玉琮的分割表明其授受关系,体现了神权的授受。各聚落所属层级与玉琮的拥有方式紧密相关,并据此区分为四个层级。良渚文化玉琮、玉钺的使用方式体现了权力结构的变化,大致上前期用玉有比较明确的规范,后期用玉规范松驰,揭示出良渚古国前期的政治结构高度集中,"良渚"聚落对各层级聚落保持强大的控制力;后期的政治结构趋于松散,呈现多雄并立的政治局面,良渚古国遂分化为多个古国。
关键词
良渚
神权
古国
玉琮
聚落层级
玉钺
Keywords
Liangzhu
thearchy
ancient
state
jade
cong
settlement
status
jade
yue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玉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被引量:
5
4
作者
周心悦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
出处
《工业设计》
2021年第3期57-58,共2页
文摘
文章以玉琮为研究对象,总结玉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存问题。将玉琮的形制特征、文化内涵结合设计符号学理论展开研究,从设计符号学的四个维度进行设计解读,明确产品定位,提取设计符号并解构重组,结合现代产品特征,优化用户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感知,最终完成设计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玉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设计符号学
玉琮
文化创意产品
设计
Keywords
Design
Semiotics
jade
co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Design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峡文化的琮、璧、钺
被引量:
3
5
作者
黄一哲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9,共14页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石峡文化玉器的形制、纹饰和出土背景,认为石峡文化中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是良渚文化工匠南下,制玉技术南传的反映,而非实物、精神层面的交流。石峡文化早期Ⅰ段的墓葬中已有玉钺随葬,但其形制多为本地特色,不能确定是否受到良渚文化的直接影响。石峡文化早期Ⅱ段时,出现了以玉琮为代表的良渚风格玉器,在器形与纹饰上皆可与良渚文化的同类器直接相比,但在制作工艺和纹饰结构上都略显粗糙。石峡文化中晚期时,良渚文化风格玉器已被本土化,形成了矽卡岩琮、重圈眼无眼线神人纹等制器特色。根据随葬琮、钺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制钺所用材料优于制琮的情况判断,石峡文化先民自始至终更偏爱用钺而非琮来标榜身份。
关键词
石峡文化
良渚文化
玉琮
玉钺
Keywords
Shixia
culture
Liangzhu
culture
jade
cong
jade
yue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玉鼓”考识
6
作者
常光明
机构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0-59,64,共12页
文摘
"鼓"为中国最原始乐器,也是先民最早用于祭祀神灵的礼乐重器。古籍所载的"玉磬",应为"玉罄"即"玉缶鼓"。后代史书将"罄"误为"磬",又将"鼓"列为"革部",致使"玉鼓"失传。远古遗址大量出土的"圆腔柱体玉器"正是"玉鼓",今人不识而误称其为"玉琮"。
关键词
鼓
玉罄
玉鼓
圆腔柱体玉器
玉琮
Keywords
drums
the
oval
hollow
jade
jade
drum
circular
cavity
cylinder
jade
jade
cong
分类号
K875.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J63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高等级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
1
7
作者
甘恢元
林留根
王晓涛(拍摄)
文银学(拍摄)
机构
南京博物院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92,F0003,I0007,I0008,共2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兴化蒋庄遗址发掘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20&ZD252)资助。
文摘
2011—2016年,南京博物院先后两次对兴化蒋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完整揭露良渚文化墓地一处,共清理墓葬284座。其中10座墓葬随葬琮、璧等玉质礼器,为高等级墓葬,集中分布在墓地南部。这批高等级墓葬所出玉琮、璧与以寺墩遗址为代表的太湖北部良渚文化贵族大墓所出形制相同,年代相当于良渚文化中晚期。蒋庄遗址良渚文化高等级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江淮东部地区良渚文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丧葬习俗、精神信仰,及其与良渚文化核心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兴化
蒋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墓葬
玉琮
玉璧
Keywords
Xinghua
Jiangzhuang
Site
Neolithic
Age
Liangzhu
Culture
tombs
jade
cong
jade
bi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璧琮原始意义新考
被引量:
2
8
作者
刘铮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古代文明》
CSSCI
2012年第4期97-104,114,共8页
文摘
玉璧、玉琮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两种礼器。对于二者象征意义的解释,诸说纷呈,莫衷一是。事实上,无论从文献记载来看,还是从考古材料来说,它们都应与阴阳观念相关,是阴阳、天地、乾坤、父母、男女等抽象话语的外化形式。其中,玉璧是阴、坤、母、地、女等概念的物化,是地母女阴的象征;玉琮是阳、乾、父、天、男等概念的具象,是天神男根的象征。"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乃出于先民交感天地、和合阴阳以祈求丰产增殖的美好愿望而已。
关键词
玉璧
玉琮
阴阳观念
Keywords
jade
Bi
jade
cong
Yin
and
Yang
concept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山文化玉猪龙与良渚文化玉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齐宝宝
王欣
机构
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7期8-10,共3页
基金
内蒙古社科规划办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项目"赤峰地区红山文化遗产现状及保护研究"(2015JD060)
文摘
在石器时代,北方的红山文化与南方的良渚文化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有特点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留下来的优秀文化。由于这两个文化所处的时代十分的接近,所以导致两个文化存在许多可以比较的地方。尤其是在玉器方面,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良渚文化的玉琮无论是在功能上还在形制上都有相似之处,所以也引发诸多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红山文化
玉猪龙
良渚文化
玉琮
比较研究
Keywords
Hongshan
Culture
jade
Pig
Loon
Liangzhu
Culture
jade
cong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良渚文化玉琮基本特征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
2
10
作者
周玮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7,共5页
文摘
全面、客观地考察良渚文化玉琮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良渚文化玉琮功用的基本功课。本文在网罗良渚文化玉琮出土资料的基础上,分四个部份剖析了和出土玉琮相关的基本事实,并对以往的有关观点做出了一些客观的修正。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考古观察
Keywords
Liangzhu
culture,
jade
cong
,
archaeological
observation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良渚文化玉琮之神人兽面纹饰的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王旭玮
机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文摘
良渚文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良渚文化发掘的器物中,尤以玉器最具特点,其中玉琮更是良渚文化的代表,良渚的所有玉琮均刻以繁简不同的神人兽面纹饰,可以说,玉琮完整表现了神人兽面纹的发展过程。在良渚文化的研究中,玉琮与神人兽面纹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元素。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神人兽面纹
Keywords
Liangzhu
culture
jade
cong
faces
of
Man-Beast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玉琮的营造隐喻:从营“方台”到筑“圆丘”
被引量:
3
12
作者
熊承霞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3-197,共5页
基金
2016年度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大传统视野下传统营造"共生"设计研究>(16HJSK-ZD01)
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系列研究项目专项资助
文摘
通过对大传统前代传世之玉琮形态的多角度分析,探究史前中国营造原型"方圆"之间所指征的造物"句法","玉"礼之崇威经由方位场景所指而透辟出后世儒家仁礼承载的能指语义,"圆丘"建筑的方位及场所精神与玉琮的"寓地拟天"同样表述对天地宇宙的图式逻辑。史前建筑在变迁过程中,已难以寻觅原型结构,本文梳理华夏文明最神圣的物质符号原型中所蕴涵的大传统前代建造形态组合编码之结构,希冀追溯原始文化中的宗教思维方式与视觉表象渊源,使其礼仪形式参与到当代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中,重续文化物证中留存至今而意义"不可忽略"的营造价值。
关键词
玉琮
原型精神
物质符号
营造价值
宇宙观
Keywords
jade
cong
prototype
spirit
material
symbol
building
value
world
outlook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琮”本“玉鼓”论
13
作者
常光明
机构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2-47,65,共7页
文摘
《周礼》说"以黄琮礼地",汉代以来关于"玉琮"的形制成为谜案。清末至今专家学者将类似"辋头"的"圆腔柱体玉器"定名"玉琮",实属误称。通过对其形制和功用的比较研究,证实所谓"玉琮"的"圆腔柱体玉器",本为远古先民祭祀神灵的礼乐重器"玉鼓"。
关键词
黄琮
辋头
玉琮
圆腔柱体玉器
玉鼓
Keywords
Yellow
cong
rim
head
jade
cong
circular
chamber
cylinder
jade
jade
drum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考古学视野下古代玉器反映的文化迁徙与融合
14
作者
朱乃诚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
文摘
玉器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器物。在社会发展产生了等级分化、产生了玉礼器以后,可以通过玉器、尤其是玉礼器反映的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探讨其所隐含的文化迁徙与融合问题。这种古代文化交流现象所隐含的文化迁徙与融合问题,很难由一两件玉器的交换、赠予来体现,需要有产生文化迁徙的原发地与文化融合发生地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同的玉器器类与器形的证据才能确认,是两种文化意识观念的交流与传播的结果。本文用三个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和体现史前存在的几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类型。其中,红山文化晚期后段与凌家滩文化玉器所体现的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现象很可能与文化迁徙与融合有关;岭南地区发现的诸多的良渚文化玉器体现的是良渚文化的一支迁徙到岭南地区后与当地本土文化发生了文化融合;而在成都平原地区的三星堆文化、福建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一带出土了二里头文化的牙璋、当地也有仿制的牙璋出现反映的则是夏遗民与当地居民的文化融合现象。
关键词
玉器
玉琮
牙璋
凌家滩文化
良渚文化
二里头文化
Keywords
jade
artifact
jade
cong
yazhang
tablet
Lingjiatan
Culture
Liangzhu
Culture
Erlitou
Culture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S9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宇宙知识与个人转变:再论良渚文化玉琮
15
作者
李默然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96,97-10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课题八“中华文明起源进程的整体性研究”(课题编号2020YFC1521608)成果
中国历史研究院李新伟学者工作室研究项目。
文摘
良渚文化玉琮独特的造型蕴含了萨满式的宇宙知识,它是一种仪式中的“通道”,承载着一段通往不同界域的转变之旅。玉琮上面雕刻的兽面等主体纹饰是良渚人在玉器上反复刻画的人、兽、鸟的结合与转化,这种转变状态恰如蝉之蜕变,被以弦纹的形式标识出来。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宇宙知识
转变
蝉
Keywords
Liangzhu
Culture
jade
cong
cosmology
transformation
cicada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反山大玉琮及良渚琮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
1
16
作者
方向明
机构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东方博物》
2019年第4期1-16,6,共17页
文摘
作为体现权力和信仰的良渚文化玉器,其种类和组合、品质和数量、形制和刻纹反映了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琮、璧、钺(玉钺杖)和复杂玉头饰,以及标识独特身份的独特玉器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核心内容。神像是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灵魂,具有复杂几何结构、且形制和神像自始至终贯穿的琮,成为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最重要的代表。反山王陵是良渚古城遗址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等级墓地,M12:98大玉琮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雕琢最为精美的良渚文化玉琮。反山大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玉琮的集大成之作,对其及良渚文化琮的出土情景、形制与结构及其反映的观念与信仰、制作工艺等进行详细而系统的解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良渚玉文明的内涵和本质。
关键词
良渚
反山
玉琮
Keywords
Liangzhu
Fanshan
jade
cong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石峡遗址玉琮形制与纹饰设计流变解读
17
作者
曹芳芳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服装设计师》
2022年第2期75-81,共7页
文摘
通过梳理石峡遗址玉琮不同阶段形制与纹饰设计的变化,以及良渚文化和同时期其他地区玉琮的形制、纹饰和功能的分析,发现广东境内出土的玉琮与良渚文化关系极为密切,石峡遗址的多节玉琮更是直接来自于太湖地区,而那些纹饰设计出现颠倒或发生较大改变者应为本地仿制品。龙山时代,玉琮虽然传播和辐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其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只有广东地区的玉琮仍最大程度地坚守着传统与信仰。石峡遗址玉琮形制与纹饰设计流变,所反映出的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接收程度与再创作,突出地体现了一种强势文化在对外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因地因时而制宜。这或许可以提示我们,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欲意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契合,更理应如此。
关键词
石峡遗址
玉琮
设计
良渚文化
传统
Keywords
Shixia
site
jade
cong
Design
Liangzhu
culture
Tradition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良渚文化玉琮及相关纹饰的文化隐喻
被引量:
17
18
作者
徐峰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94,共11页
基金
"南京师范大学校青年人才科研培育项目(11QNPY06)"的资助
文摘
良渚文化中一种典型、奇特,且颇具神秘色彩的器物——玉琮,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迄今为止,关于它的研究文章,数量已经相当之多。有关玉琮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其形制、纹饰、源流、年代、功能、工艺等方面,观点多样,迄无定论。笔者近来对玉琮也略有思考,发现玉琮的形制、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纹饰
龟
隐喻
Keywords
Liangzhu
Culture
jade
cong
-prismatic
Tubes
Designs
Tortoises
Metaphor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
被引量:
11
19
作者
段渝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6-68,共13页
文摘
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在起初阶段,良渚文化玉琮主要是作为"神徽"的物质载体,其功能在于镇墓。其后,随着玉的价值被进一步认识,墓葬中随葬玉琮数量的逐渐增多,玉琮被赋予了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功能
象征系统
Keywords
Liangzhu
culture
jade
cong
function
symbolizing
system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良渚文化玉琮名和形的探讨
被引量:
3
20
作者
周玮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东南文化》
2001年第11期60-64,共5页
文摘
本文简要回顾玉琮名称的渊源,主要探讨了《古玉图考》中有关玉琮的定名,指出良渚文化玉琮的名和形的确定以《古玉图考》为源。在评述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讨良渚文化玉琮的渊源,提出了宏观上的“一元说”和微观上的“多元说”。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玉琮
Keywords
Liangzhu
culture
jade
cong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六器”探索与“琮”的思辨
邓淑苹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
8
原文传递
2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三号坑出土神树纹玉琮
徐斐宏
法晓萌
冉宏林
雷雨
罗泽云(绘图)
江聪(摄影)
郑璐璐(摄影)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3
良渚——神权主导的复合型古国
宋建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4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玉琮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周心悦
《工业设计》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石峡文化的琮、璧、钺
黄一哲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原文传递
6
“玉鼓”考识
常光明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2
0
原文传递
7
江苏兴化蒋庄遗址良渚文化高等级墓葬发掘简报
甘恢元
林留根
王晓涛(拍摄)
文银学(拍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8
璧琮原始意义新考
刘铮
《古代文明》
CSSCI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红山文化玉猪龙与良渚文化玉琮的比较研究
齐宝宝
王欣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良渚文化玉琮基本特征的考古学观察
周玮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良渚文化玉琮之神人兽面纹饰的演变特征研究
王旭玮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7
3
原文传递
12
玉琮的营造隐喻:从营“方台”到筑“圆丘”
熊承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琮”本“玉鼓”论
常光明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2
0
原文传递
14
考古学视野下古代玉器反映的文化迁徙与融合
朱乃诚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宇宙知识与个人转变:再论良渚文化玉琮
李默然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16
反山大玉琮及良渚琮的相关问题
方向明
《东方博物》
2019
1
原文传递
17
石峡遗址玉琮形制与纹饰设计流变解读
曹芳芳
《服装设计师》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良渚文化玉琮及相关纹饰的文化隐喻
徐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7
原文传递
19
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
段渝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1
原文传递
20
良渚文化玉琮名和形的探讨
周玮
《东南文化》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