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崩、冒”耦合效应的近矿体小空区处理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姣阳 任凤玉 +1 位作者 张庆嵩 闫喜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9,共8页
地下空区存在危及生产安全和影响资源充分回收,如何有效利用和治理空区成为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补偿空间不足作为切入点,将诱导冒落技术与协同利用思想相融合,研究了基于耦合效应的近矿体小空区处理新方法。以双鸭山铁... 地下空区存在危及生产安全和影响资源充分回收,如何有效利用和治理空区成为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补偿空间不足作为切入点,将诱导冒落技术与协同利用思想相融合,研究了基于耦合效应的近矿体小空区处理新方法。以双鸭山铁矿北区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典型空区--S3号采场回采过程中形成的约15 m高空区为例,在分析矿岩可冒性的基础上,结合采场结构参数及采空区大小,提出利用现有的上盘绕道,进行空区扩宽爆破的"崩、冒"耦合效应的近矿体小空区处理方法。该矿北区矿体可冒性良好,且遵循拱形冒落形式,采矿方法选用适合矿体条件的进路诱导冒落法,补偿空间高度约为30 m,通过分析回采长度与冒落高度的关系,选定崩矿高度20 m,扩宽后的爆破范围大于空区尺寸11 m×9.6 m(长×宽),采用同次微差爆破方式,控制矿体冒落接近回采高度30 m。试验表明:爆破实施效果较好,冒落块度适中,崩、冒落高度估算值约为29 m。为验证爆破补偿空间是否满足要求,爆破了两排回采炮孔,在出矿过程中对最大矿石块度进行了跟班标定,发现崩落块度整体良好。该方法消除了空区安全隐患,可回收大量矿石,达到利用并有效处理空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破碎矿体 诱导冒落 碎胀性 采空区 放出体
下载PDF
某铜矿自然崩落法聚矿槽合理尺寸参数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晓强 李邵东 +3 位作者 简锡明 唐绍辉 李文东 贾明滔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137,共8页
自然崩落法聚矿槽尺寸对放矿有着重要作用。为明确国外某铜矿聚矿槽的合理尺寸参数,并探明聚矿槽尺寸对矿岩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PFC3D软件构建单放矿口和多放矿口两种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矿前期,放出体形态受聚矿槽尺寸的... 自然崩落法聚矿槽尺寸对放矿有着重要作用。为明确国外某铜矿聚矿槽的合理尺寸参数,并探明聚矿槽尺寸对矿岩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PFC3D软件构建单放矿口和多放矿口两种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矿前期,放出体形态受聚矿槽尺寸的影响较为强烈,随着放矿高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弱,直至放矿高度达到150 m后,聚矿槽尺寸对放出体形态及尺寸不产生影响;多放矿口同时放矿情况下,随着放矿高度的增大,各放矿口之间由相互独立放矿转变为相互影响的状态,相邻放出体也逐渐合并。同时,聚矿槽上口尺寸越小,矿岩流动越不均匀,放矿末期,顶部废石更易混入聚矿槽内;模拟得出聚矿槽上口尺寸15 m时有利于减小矿石的损失和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模拟 聚矿槽尺寸 放出体 流动特性
下载PDF
不同端壁倾角条件下放出体形态研究及最优崩矿步距的确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孙浩 金爱兵 +1 位作者 高永涛 孟新秋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分析端部放矿中放出体形态,获得大结构参数下最优的崩矿步距,基于颗粒元理论和PFC3D程序,构建具有矿石散体细观力学性质的放矿模型.通过已有研究结论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PFC程序的放矿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18 m&#... 为分析端部放矿中放出体形态,获得大结构参数下最优的崩矿步距,基于颗粒元理论和PFC3D程序,构建具有矿石散体细观力学性质的放矿模型.通过已有研究结论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PFC程序的放矿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开展18 m×20 m结构参数下不同端壁倾角崩矿步距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倾角端壁条件下放出体形态不完整,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椭球体.当放矿量相同时,放出体高度随端壁倾角的减小而增大,放出体整体形态也随之越来越"瘦长".在无限边界和不同倾角端壁条件下,放出体高度的变化趋势均可概括为两个阶段:在放矿初始阶段,放出体高度呈指数形式快速增加,随放矿量的增加,其增长率逐渐减小;随后,放出体高度将随放矿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长的趋势.建议在18 m×20m结构参数下采用85°-90°的端壁倾角,4.8 m的崩矿步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法 放出体 端壁 倾角 步距
原文传递
急倾斜薄矿脉崩落法开采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安龙 李元辉 徐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109,共6页
针对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工艺,利用崩落矿岩散体充填采空区,可有效减缓上下盘围岩的垮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但覆岩下放矿又带来了矿石损失和贫化的新问题。为此,本文采用室内相似物理模型试验... 针对急倾斜薄矿脉破碎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工艺,利用崩落矿岩散体充填采空区,可有效减缓上下盘围岩的垮落,保证作业人员安全,但覆岩下放矿又带来了矿石损失和贫化的新问题。为此,本文采用室内相似物理模型试验,开展倾斜边壁窄小空间条件下的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受倾斜边壁影响,放矿过程中矿岩散体的流轴迅速向矿体上盘边壁靠近,放出体发生变异,随着累计放出矿量的增加,放出体呈“侵入状”沿上盘倾斜边壁发展,得到了放出体宽度和放出体高度与累计放出矿量的关系。依据放出体的形态特征,将倾斜边壁窄小空间条件下放矿过程中的散体移动区域划分为放矿口控制区、过渡区和倾斜边壁控制区三个典型区域,由试验得到放矿口控制区范围为Z<10 cm,过渡区范围为10 cm≤Z<32 cm,倾斜边壁控制区范围为Z≥32 cm,且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不易超过过渡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薄矿脉 相似物理模型试验 放出体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放矿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