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黄芪总黄酮的协同抗氧化作用考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林敏 陈梅 +2 位作者 安红钢 吴冬青 宋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8-41,共4页
目的:考察银杏叶、黄芪醇提物中总黄酮的相互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07 nm。以清除率和半数抑制率质量浓度(IC50)为指标,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与等辐射分析法探讨银杏叶、黄芪醇提物单独和复配(质量浓度比... 目的:考察银杏叶、黄芪醇提物中总黄酮的相互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07 nm。以清除率和半数抑制率质量浓度(IC50)为指标,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与等辐射分析法探讨银杏叶、黄芪醇提物单独和复配(质量浓度比分别为1∶1.08,1∶3.22,1∶9.70)后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银杏叶、黄芪醇提物中总黄酮的IC50分别为3.45,12.01 mg·L-1,表明二者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等辐射分析中银杏叶、黄芪醇提物复配后的效应点均在相加线及95%可信限的下方,复配组(x珋±s,n=4)的理论值IC50 add分别为(5.49±0.05),(7.53±0.04),(9.82±0.07)mg·L-1,试验值IC50 mix分别为(4.95±0.09),(6.56±0.15),(8.61±0.15)mg·L-1,相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90,0.86,0.88。结论:银杏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黄芪总黄酮强,银杏叶、黄芪醇提物间存在协同抗氧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芪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等辐射分析法 协同作用 相互作用指数 清除率
原文传递
等效线图解法在药效学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凌 张马忠 杭燕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72-476,共5页
两种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是协同还是拮抗通常是根据其联合应用时的药效强于还是弱于两药单独应用时的效应之和来定义的。效价强度比恒定的两药在等效线图解法中表现为线性的相加等效线,而效价强度比不恒定的两药则表现为非线性的相加... 两种药物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是协同还是拮抗通常是根据其联合应用时的药效强于还是弱于两药单独应用时的效应之和来定义的。效价强度比恒定的两药在等效线图解法中表现为线性的相加等效线,而效价强度比不恒定的两药则表现为非线性的相加等效线。建立正确的相加等效线是判断药物相互作用为协同还是拮抗的重要步骤。此文讨论了以上二种情况,并提供了一些计算所需的数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线图解法 药物相互作用 药效学 应用
原文传递
部分含J-型剂量-效应关系二元混合物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9
3
作者 窦容妮 刘树深 +2 位作者 刘海玲 王丽娟 覃礼堂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98-504,共7页
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的Hormesis效应常常呈现J-型剂量-效应关系,如何评价Hormesis污染物及其混合物的毒性目前尚未解决.选择微板毒性分析法(Microplate Toxicity Analysis,MTA)获得的具有J-型剂量-效应关系的丙酮、乙腈及S-型剂量效应... 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的Hormesis效应常常呈现J-型剂量-效应关系,如何评价Hormesis污染物及其混合物的毒性目前尚未解决.选择微板毒性分析法(Microplate Toxicity Analysis,MTA)获得的具有J-型剂量-效应关系的丙酮、乙腈及S-型剂量效应关系的二甲亚砜为混合物组分,以直接均分射线法构建丙酮-二甲亚砜(J-S型)、乙腈-二甲亚砜(J-S型)和丙酮-乙腈(J-J型)3个二元混合物体系,利用不同效应浓度水平下以浓度加和为参考模型的多个等效线图分析污染物的毒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二元混合物仍然具有J-型浓度-效应关系特征,除丙酮-乙腈二元混合体系在1个效应浓度水平下可能呈现协同特征外,其余二元混合物在不同效应浓度水平均表现为拮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型剂量-效应关系 直接均分射线法(EquRay) 浓度加和 等效线图 拮抗
下载PDF
半夏与钩藤生物总碱联合抗惊厥作用及毒性反应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密 李禄金 +1 位作者 吕映华 郑青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利用已发表的半夏生物总碱(pinellia total alkaloid,PTA)与钩藤生物总碱(uncaria total alkaloid,UTA)联合抗惊厥和毒性作用数据,全面定量评价其相互作用和组方合理性。方法:采用等效图法(isobologram)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定量评价... 目的:利用已发表的半夏生物总碱(pinellia total alkaloid,PTA)与钩藤生物总碱(uncaria total alkaloid,UTA)联合抗惊厥和毒性作用数据,全面定量评价其相互作用和组方合理性。方法:采用等效图法(isobologram)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定量评价不同强度(0%~99%)有效剂量(ED)和致死剂量(LD)的相互作用,并综合计算其获益指数(BI)和治疗指数(TI)。结果:3个配比(PTA∶UTA=1∶4,1∶1,4∶1)有协同作用趋势。由于最高剂量的有效率均低于70%,给参数计算和研究结论带来不确定性。PTA和UTA按4∶1联用的毒性呈现拮抗作用,其它2个配比毒性拮抗作用不明确。基于ED和LD参数的综合分析,3个配比的BI均大于1,其中4∶1配比的减毒增效作用明确,TI增大。结论:PTA和UTA按4∶1给药后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呈现配伍优势。从方法学角度,本研究可对同类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图法 药物相互作用 半夏生物总碱 钩藤生物总碱
原文传递
奥曲肽联合顺铂和5-氟尿嘧啶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抑制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晋坤 李宝平 +2 位作者 张雷 任宏伟 许峰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否增强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将不同浓度奥曲肽、顺铂和5-氟尿嘧啶(5-Fu)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奥曲肽单独以及与顺铂和5-Fu联合作用后48h...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能否增强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将不同浓度奥曲肽、顺铂和5-氟尿嘧啶(5-Fu)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奥曲肽单独以及与顺铂和5-Fu联合作用后48h对A549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每个药物浓度6个复孔,实验重复3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用Isobologram分析评价药物联合应用的作用性质。结果MTr法结果显示,奥曲肽对A549细胞生长起抑制作用,在浓度1.3—166.7mg/L范围内,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其与顺铂和5-Fu共同作用后,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高。3种药物联合作用比奥曲肽单用或顺铂、5-Fu两药联合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效应点落在Isobologram图中的协同区域。结论在体外实验中,奥曲肽能够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联合顺铂和5.Fu后对A549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增强,为协同作用。奥曲肽能提高A549细胞对顺铂和5-Fu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奥曲肽 药物协同作用 isobologram
原文传递
杨梅叶原花色素与BHT、TBHQ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潘俊娴 李昕 +1 位作者 陈士国 叶兴乾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5-71,共7页
采用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抑制试验和等高线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杨梅叶原花色素、BHT、TBHQ单独和复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杨梅叶原花色素、BHT、TBHQ的IC_(50)值分别为9.598,4.164,0.218 mg/m L,表明杨梅叶原花色素具有较好的抑制... 采用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抑制试验和等高线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杨梅叶原花色素、BHT、TBHQ单独和复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杨梅叶原花色素、BHT、TBHQ的IC_(50)值分别为9.598,4.164,0.218 mg/m L,表明杨梅叶原花色素具有较好的抑制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的能力。等高线分析图中,杨梅叶原花色素与BHT、TBHQ复配后的效应点都在相加线及95%可信限的下方,理论IC_(50add)值与试验IC_(50mix)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相互作用指数都小于1,表明杨梅叶原花色素与BHT、TBHQ存在协同抗氧化效应,能减少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量,为复合抗氧化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叶原花色素 抗氧化 等高线法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Piper betle leaf extract enhances the cytotoxicity effect of 5-fluorouracil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HT29 and HCT116 colon cancer cells 被引量:3
7
作者 Pek Leng NG Nor Fadilah RAJAB +4 位作者 Sue Mian THEN Yasmin Anum MOHD YUSOF Wan Zurinah WAN NGAH Kar Yong PIN Mee Lee LOO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8期692-700,共9页
Objective: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Piperbetle (PB) and 5-fluorouracil (5-FU) in enhancing the cytotoxic potential of 5-FU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colon cancer cells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HT29 and HCT1... Objective: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Piperbetle (PB) and 5-fluorouracil (5-FU) in enhancing the cytotoxic potential of 5-FU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colon cancer cells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HT29 and HCT116 cells were subjected to 5-FU or PB treatment. 5-FU and PB were then combined and their effects on both cell lines were observed after 24 h of treatment. PB-5-FU interaction was elucidated by isobologram analysis. Apoptosis features of the treated cells were revealed by annexin V/PI stai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as performed to exclude any possible 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mpounds. Results: In the presence of PB extract, the cytotoxicity of 5-FU was observed at a lower dose (IC^0 12.5 pmol/L) and a shorter time (24 h) in both cell lines. Both cell lines treated with 5-FU or PB alone induced a greater apoptosis effect compared with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Isobologram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B and 5-FU interacted synergistically and antagonistically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HT29 and HCT116 cell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PB, a lower dosage of 5-FU is required to achieve the maximum drug effect in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HT29 cells. However, PB did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5-FU dosage in HCT116 cells. Our result showed that this interaction may not solely contribute to the apoptosis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RACEAE Piper beUe L. 5-Fiuorouracil isobologram analysis Herb-drug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LKB-1表达差异细胞系中黄芩苷和顺铂联合用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士群 庞丽萍 +2 位作者 朱宇珍 叶华 郑学宝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07-911,共5页
黄芩苷是黄芩中提取的黄酮类天然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促代谢等生理活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调控能源代谢的主要途径,由上游LKB-1或CaMKKβ蛋白激酶调控。最新研究发现黄芩苷对于LKB-1低表达的细胞系中可通过CaMKKβ... 黄芩苷是黄芩中提取的黄酮类天然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促代谢等生理活性。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调控能源代谢的主要途径,由上游LKB-1或CaMKKβ蛋白激酶调控。最新研究发现黄芩苷对于LKB-1低表达的细胞系中可通过CaMKKβ途径激活AMPK。本研究通过等效线图解法和Chou-Talalay法定性及定量评估了黄芩苷和顺铂在LKB-1表达差异的细胞系的相互作用。细胞凋亡结果发现:相比LKB-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系HepG2,黄芩苷在LKB-1低表达细胞系A549能够增强顺铂对凋亡的诱导;相反,对于高表达LKB-1的正常细胞系LO2,黄芩苷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顺铂 LKB一1 等效线图解法 Chou-Talalay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联合用于最大电休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美珍 刘玉玺 王明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钠(VPA)联合治疗癫痫是否合理。方法测定两药以不同比例联合后的效果与毒性。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的比值分别为1∶6.66,1∶10,1∶13.3与1∶20,先测定药物单用与联用时最大电休克模型的半数有效量与半数致死...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CBZ)与丙戊酸钠(VPA)联合治疗癫痫是否合理。方法测定两药以不同比例联合后的效果与毒性。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的比值分别为1∶6.66,1∶10,1∶13.3与1∶20,先测定药物单用与联用时最大电休克模型的半数有效量与半数致死量(注射后3d),然后用等高线法分析。结果两药以4种比例联合后抗惊厥作用均为相加,以1∶6.66,1∶10,1∶13.3联合后的毒性相加,仅两药以1∶20比例联合后的毒性拮抗。结论在小鼠最大电休克(MES)模型中,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以1∶20比例联合优于其他3个比例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联合用药 最大电休克模型 等高线法
下载PDF
基于FH插值法构建的二元有机磷农药联合作用新模型在等效线图法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涛 赵前进 王春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0-146,共7页
为探讨基于FH插值法构建的二元有机磷混合物联合作用新模型在等效线图法中的应用,选择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受试生物,测定敌敌畏(DDVP)和久效磷(MCP)的单一毒性以及二元联合毒性;依据单个农药作用线虫4 h的急... 为探讨基于FH插值法构建的二元有机磷混合物联合作用新模型在等效线图法中的应用,选择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受试生物,测定敌敌畏(DDVP)和久效磷(MCP)的单一毒性以及二元联合毒性;依据单个农药作用线虫4 h的急性毒理试验结果,以等效线图法原理绘制30%、50%和70%线虫死亡效应的浓度加和等效线及置信区间(CI);利用二元混合农药联合作用结果,基于FH插值法建立二元有机磷农药混合物联合作用模型;利用等高线与混合物联合作用曲面,绘制30%、50%和70%线虫死亡效应下混合农药的观测等效线。结果表明:DDVP、MCP单一作用线虫4 h的LC30、LC50和LC70及CI分别为35.40(26.85~41.64)、43.55(36.00~50.76)、53.58(45.99~64.95)μmol·L^(-1)和13.15(9.12~16.07)、16.96(13.35~20.55)、21.87(18.11~28.36) mmol·L^(-1); 30%、50%和70%线虫致死效应的观测等效线均在加和等效线置信区间内,表明DDVP与MCP混合农药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与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一致。上述研究实现了对二元有机磷农药混合物联合作用下任一效应观测等效线的预测,并为全面有效地评价二元混合物联合作用效应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秀丽隐杆线虫 等效线图法 浓度加和等效线 联合效应
下载PDF
一种新的评估龙血竭3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特性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敏 陈素 刘向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了评估龙血竭的3种化学成分剑叶龙血素A、剑叶龙血素B和龙血素B在活体动物实验中的相互作用特性,从经典的Loewe Additivity模型中推导出了在效价强度比变化的情况下判断3种药物的相互作用性质的等效图分析方法,以此分析了龙血竭的上述... 为了评估龙血竭的3种化学成分剑叶龙血素A、剑叶龙血素B和龙血素B在活体动物实验中的相互作用特性,从经典的Loewe Additivity模型中推导出了在效价强度比变化的情况下判断3种药物的相互作用性质的等效图分析方法,以此分析了龙血竭的上述3种化学成分联合抑制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DR)神经元诱发放电频率时的相互作用类型.结果表明:剑叶龙血素A与剑叶龙血素B在抑制WDR神经元诱发放电时具有拮抗作用,剑叶龙血素A、剑叶龙血素B、龙血素B的组合在抑制WDR神经元诱发放电时具有协同作用.这种等效图分析方法能直观精确地描述效价强度相异的药物的相互作用性质,为联合用药治疗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 等效图 效价强度比 广动力范围神经元
下载PDF
乙醇、水合氯醛和纳洛酮 3药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英文)
12
作者 李杰 徐端正 +3 位作者 贡沁燕 姚明辉 于榕 鲁映青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7-394,共8页
目的 :采用Q指数法、等效线法和多元逻辑Logistic回归学模型来评价乙醇、水合氯醛以及纳洛酮相互作用。方法 :观察 3种药物对昆明种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在 2药相互作用研究中 ,水合氯醛与乙醇按不同比例给予 (2 5∶75 ,5 0∶5 0 ,78∶... 目的 :采用Q指数法、等效线法和多元逻辑Logistic回归学模型来评价乙醇、水合氯醛以及纳洛酮相互作用。方法 :观察 3种药物对昆明种小鼠催眠作用的影响。在 2药相互作用研究中 ,水合氯醛与乙醇按不同比例给予 (2 5∶75 ,5 0∶5 0 ,78∶2 2和 80∶2 0 )。在 3药相互作用研究中 ,在给予纳洛酮固定剂量 (0 .5mg·kg- 1和 0 .2mg·kg- 1) 15min后 ,混合给予水合氯醛与乙醇 (按照 1∶1和 1∶3比例 )来诱导睡眠。水合氯醛、乙醇 ,纳洛酮以及它们混合物的催眠作用 (翻正反射消失 )ED50 代入等效线、Q test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进行计算。结果 :在 2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 ,水合氯醛与酒精呈现明显协同作用。 3个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 ,随着纳洛酮剂量改变而呈现不同情况。结论 :乙醇与水合氯醛在诱导睡眠方面有协同作用 ,但是在加入固定剂量的纳洛酮后 ,整体可呈现拮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水合氯醛 纳洛酮 催眠药 药物相互作用 Q指数法 等效线法 多元逻辑Logistic回归学模型
下载PDF
二元复配杀虫剂联合作用的等效线图评价法及其计算机实现
13
作者 裘炯良 郑剑宁 +1 位作者 施惠祥 张锜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采用国际通用的SAS统计分析平台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二元复配杀虫剂联合作用的等效线图评价3方法以德国小蠊为试虫,对A、B2种杀虫剂及其复配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机程序演算,以加权概率单位法拟合毒力回归线... 目的采用国际通用的SAS统计分析平台编制计算机程序,实现二元复配杀虫剂联合作用的等效线图评价3方法以德国小蠊为试虫,对A、B2种杀虫剂及其复配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计算机程序演算,以加权概率单位法拟合毒力回归线,计算2种药剂及复配剂的ED50及其95%置信限(95%CI),自动绘制等效线图进行计算机评价3结果2种药剂及复配剂杀灭德国小蠊的毒力回归方程均有效,其ED,3分别为6.41g/m3(95%CI:4.93—7.66g/m3)、2.51g/m3(95%CI:1.93~3.04g/m3)和2.61g/m3(95%CI:1.86—3.18g/m3)3绘制的等效线图中,复配剂的ED,3值打点于相加作用带的右上区域,提示该2种杀虫剂的联合作用呈明显拮抗效应3结论等效线图评价法的SAS程序计算结果经双重验证,证明准确、可靠,且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测定 复配 等效线图 SAS
下载PDF
5-FU和黄芩苷在人类恶性上皮瘤细胞系中体外联合给药方案依赖性效应研究
14
作者 王士群 朱宇珍 +1 位作者 叶华 郑学宝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对黄芩苷和5-FU在不同给药方案联合效应的依赖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体外人恶性肿瘤细胞系和正常细胞系的抗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试验,分别对应用黄芩苷和5-FU 3种联合方案(同时给药或序贯给药)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等效... 目的对黄芩苷和5-FU在不同给药方案联合效应的依赖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体外人恶性肿瘤细胞系和正常细胞系的抗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试验,分别对应用黄芩苷和5-FU 3种联合方案(同时给药或序贯给药)进行效果评估。结果等效线图解法和Chou-Talalay法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相比同时给药方案,5-FU给药前给予适当剂量的黄芩苷不仅具有更显著的协同抗肿瘤活性,而且还可减小5-FU对正常细胞LO2的毒性。结论黄芩苷和5-FU联合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具有给药方案依赖性。机制可能是黄芩苷促进了5-FU的S期细胞周期捕获,以此限制了细胞通过细胞周期的能力。相反,对于5-FU后给予黄芩苷对肿瘤细胞系表现出拮抗效应,而正常细胞系表现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黄芩苷 给药方案依赖 等效线图解法 Chou-Talalay法
原文传递
荔枝皮原花青素与VC、VE的协同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周玮婧 隋勇 +1 位作者 孙智达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选取荔枝皮原花青素(LPPC),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与等辐射分析法(Isobologram)相结合,探讨荔枝皮原花青素、VC、VE单独和复配后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荔枝皮原花青素、VC和VE的IC5 0值分别为9.98、9.21、27.96mg/L,表明荔枝皮原花青... 选取荔枝皮原花青素(LPPC),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与等辐射分析法(Isobologram)相结合,探讨荔枝皮原花青素、VC、VE单独和复配后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荔枝皮原花青素、VC和VE的IC5 0值分别为9.98、9.21、27.96mg/L,表明荔枝皮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Isobologram分析图中荔枝皮原花青素与VC、VE复配后的效应点都在相加线及95%可信限的下方,理论IC50add值与实验IC50mix值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相互作用指数都小于1,证实荔枝皮原花青素与VC,荔枝皮原花青素与VE之间存在协同抗氧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原花青素 抗氧化 isobologram分析 协同作用
下载PDF
DPPH·和ABTS+·比较研究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的抗氧化协同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慧卿 曹叶霞 黄坊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05,共8页
[目的]毛建草是一种具有茶香的地方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其食用产品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超声辅助提取和水醇浸提法等提取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测定3种组分对DPPH·和ABTS^(+... [目的]毛建草是一种具有茶香的地方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本研究旨在为开发其食用产品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超声辅助提取和水醇浸提法等提取毛建草多酚、黄酮和多糖,测定3种组分对DPPH·和ABTS^(+)·的清除作用;Isobologram分析法通过比较混合组分对DPPH·和ABTS^(+)·的实际IC_(50mix)与理论IC_(50add)值的偏差、作用指数γ,识别其协同作用,并比较2种方法的异同。[结果]3种组分对2种自由基都有显著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多酚>黄酮>多糖,但ABTS^(+)·法反映出来的组分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优于DPPH·法。两两复配后,复配组分对DPPH·或ABTS^(+)·的清除都显示出协同作用,且均在组分比1∶1效果最佳。比较DPPH·和ABTS^(+)·的作用指数γ值,两者差异不显著。即在反映协同效应方面,ABTS^(+)·并不比DPPH·更具优势。[结论]DPPH·和ABTS^(+)·清除率的测定为研究单组分或组分协同抗氧化作用提供了参考,复配产品的协同效应为开发毛建草混配产品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建草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 协同作用 isobologram分析
下载PDF
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配伍抗PC12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后自噬性损伤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丁煌 李静娴 +5 位作者 唐标 刘晓丹 李玲 唐映红 邓常清 黄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5-243,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配伍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后再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细胞自噬性损伤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建立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分别设立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配伍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后再复糖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细胞自噬性损伤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以PC12细胞建立OGD/R自噬性损伤模型,分别设立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不同剂量,药物干预细胞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自噬体评价药物对细胞自噬性损伤的作用,并计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以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的IC_(50)为1个剂量单位,按Isobologram法分别设立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不同比例(1∶2、1∶1、2∶1)的配伍,研究药物对细胞自噬的影响,计算各比例配伍的IC_(50),采用Isobologram及95%可信区间和相互作用指数γ分析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配伍抑制自噬的相互作用性质。在此基础上,以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的IC_(50)剂量进行1∶1配伍,以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自噬体数量及p62蛋白表达评价药物配伍对细胞损伤和细胞自噬的影响。结果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抑制自噬的IC_(50)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27.22±0.614)mg·L^(-1)[25.96,29.03]、(13.68±1.334)mg·L^(-1)[10.27,16.95]。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在1∶1配伍时呈现协同增效作用,而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在1∶2和2∶1配伍时,呈拮抗作用。以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的IC_(50)剂量进行1∶1配伍验证,结果显示单用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以及配伍均能增强细胞存活率,减轻LDH漏出,减少自噬体数量和LC3-Ⅱ蛋白数量,增加p62蛋白表达,且配伍组效应强于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单用组。析因设计实验分析表明,以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的IC_(50)剂量进行1∶1配伍时,对细胞存活、LDH漏出及自噬体形成均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在缺糖缺氧2h再复糖复氧24 h,细胞出现过度自噬和细胞损伤,黄芪甲苷和人参皂苷Rg1以IC_(50)剂量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人参皂苷RG1 配伍 PC12细胞 细胞自噬 isobologram分析 相互作用
下载PDF
红枣色素与枣多糖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帆 邢珂慧 +2 位作者 邵佩兰 鲁倩茹 黄凤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7,23,共6页
探讨红枣色素与枣多糖的协同抗氧化作用,采用DPPH·、ABTS^+·、·OH、O^-_2·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评价红枣色素、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等辐射分析法研究红枣色素与枣多糖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红枣色素、枣多... 探讨红枣色素与枣多糖的协同抗氧化作用,采用DPPH·、ABTS^+·、·OH、O^-_2·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评价红枣色素、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等辐射分析法研究红枣色素与枣多糖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红枣色素、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呈一定量效关系,且红枣色素与枣多糖复配后的抗氧化活性优于红枣色素、枣多糖单独使用。红枣色素与枣多糖复配后的效应点均落在相加线及95%可信限的左侧,试验IC_(50mix)值均小于理论IC_(50add)值(p<0.05),相互作用指数γ值均小于1,其清除DPPH·、ABTS^+·、·OH、O^-_2·能力和还原力的协同率分别为53.53%±2.14%、61.64%±2.26%、85.73%±3.69%、65.34%±3.28%、87.04%±4.31%,表明红枣色素与枣多糖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色素 枣多糖 协同抗氧化 等辐射分析
下载PDF
菊苣中菊苣酸、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孟创鸽 傅虹飞 +3 位作者 周良付 张永迪 雷玉洁 王云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1-47,共7页
以菊苣茎为试验材料,利用DPPH、·OH自由基和FRAP法研究菊苣茎中5种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DPPH和Isobologram分析法研究菊苣酸、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之间的相互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5种抗氧化组分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以菊苣茎为试验材料,利用DPPH、·OH自由基和FRAP法研究菊苣茎中5种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DPPH和Isobologram分析法研究菊苣酸、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之间的相互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5种抗氧化组分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是:菊苣酸>木犀草苷>绿原酸>咖啡酸>酒石酸,对铁还原力能力的排序是:酒石酸>咖啡酸>木犀草苷>绿原酸>菊苣酸。菊苣酸与绿原酸或木犀草苷复配后,效应点均在相加线和95%置信区间的下方,且相互作用指数γ值均小于1,表明菊苣酸与绿原酸或木犀草苷复配后呈现协同抗氧化作用,且菊苣酸与木犀草苷的协同效果强于菊苣酸与绿原酸的协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酸 抗氧化 isobologram分析法 协同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三嗪类农药复合污染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联合毒性作用评估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滔 班龙科 +2 位作者 张瑾 卞志强 潘法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2-495,共14页
为探讨复合污染的三嗪类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以苯嗪草酮(Metamitron,Met)、草净津(Bladex,Bla)和特丁通(Terbumeton,Ter)为目标污染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分别应用直接均分射... 为探讨复合污染的三嗪类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以苯嗪草酮(Metamitron,Met)、草净津(Bladex,Bla)和特丁通(Terbumeton,Ter)为目标污染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C.pyrenoidosa)为指示生物,分别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和均匀设计射线法设计二元及三元混合物体系,采用微板毒性分析法系统测定3种农药及其混合污染物对C.pyrenoidosa的时间-浓度-效应数据,应用浓度加和(Concentration addition,CA)为标准参考模型分析混合物毒性相互作用,应用二维和三维等效图表征混合物联合毒性作用规律,并同步分析C.pyrenoidosa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进一步评价农药及其混合物对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农药及其混合物对C.pyrenoidosa的毒性数据可用Logit函数较好拟合,3种农药的毒性顺序为Bla>Ter>Met;依据CA模型,二元混合物的毒性相互作用整体上呈现为加和作用向协同作用的转变,二维等效图显示3组二元混合物体系在半数效应浓度均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农药三元混合物体系的5条射线均呈现加和作用,且不随暴露时间延长发生改变,三维等效图法与CA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叶绿素a含量减少率与其浓度-效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类农药 蛋白核小球藻 联合毒性 叶绿素A 三维等效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