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
作者 齐学斌 黄仲冬 +3 位作者 乔冬梅 张现超 李平 Mathias N Andersen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7-295,共9页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从灌区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和水文生态4个方面,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灌区水资源配置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保护政策落实不到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制不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用性不强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建议加强灌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政策与机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循环转化规律、水资源承载力基础理论与评价新方法、水文生态调控技术、水资源实时风险调度与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水循环 优化模型 水文生态 水管理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和灌水周期对滴灌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9
2
作者 江俊燕 汪有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通过对不同灌水量及不同灌水间隔时间的马铃薯生长状况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马铃薯适宜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以求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滴灌时,灌水量越大,灌水周期越短,株高越高;茎粗开始衰减的时间比株高要早... 通过对不同灌水量及不同灌水间隔时间的马铃薯生长状况进行大田滴灌试验,研究马铃薯适宜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以求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滴灌时,灌水量越大,灌水周期越短,株高越高;茎粗开始衰减的时间比株高要早十几天,且衰减幅度比株高要大。灌水周期最短的处理茎粗却并不是最大,在180 m3/hm2的灌水定额下,灌水周期为5天的处理茎粗值最大。在相同的灌水量下,灌水间隔时间越短的处理马铃薯淀粉含量越高。灌水定额越小,灌水周期对产量的影响就越大;而当灌水定额一定时,灌水周期越短,产量越高;灌水定额为90 m3/hm2,灌水周期为3天的处理产量最高,为28 260 kg/hm2,比7天1灌的处理每公顷产量高出达10 35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灌水周期 马铃薯 产量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氮素与水分循环 被引量:41
3
作者 裴宏伟 沈彦俊 刘昌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296,共14页
华北平原近几十年的粮食生产伴随着强烈的地下水开采和化肥投入.高强度的农业活动改变了农田生态系统原有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过程,同时给地区水土资源乃至粮食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对近20年有关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典型农田氮素... 华北平原近几十年的粮食生产伴随着强烈的地下水开采和化肥投入.高强度的农业活动改变了农田生态系统原有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过程,同时给地区水土资源乃至粮食安全带来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对近20年有关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典型农田氮素循环、水分循环研究的分析,并结合气象数据及田间试验观测结果,综合计算得到该一年两熟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氮水循环的主要通量.在氮素循环方面,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每年经由化肥施入的氮素约为523 kg N·hm-2,有机肥施入74 kg N·hm-2,大气沉降23 kg N·hm-2,灌溉水带入12 kg N·hm-2,共632 kg N·hm-2;在主要的氮素输出项中,作物吸收289kg N·hm-2,土壤残留77 kg N·hm-2,淋失到根区外104 kg N·hm-2,氨挥发52 kg N·hm-2,硝化-反硝化过程损失10 kg N·hm-2,共计532 kg N·hm-2.由于各研究案例本身以及综合分析时纳入的不确定性,致使氮素收支并不平衡.在水分循环方面,年平均降水量557 mm,灌溉量340 mm,蒸散约762 mm,根区向下的入渗量约135 mm.鉴于氮水平衡过程的不确定性,应尽快开展多学科并举的大型农田氮水耦合试验研究,揭示氮素与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运移转化规律,以及两者相互影响制约的机制和特定生理化学过程的临界点/阈值的确定,以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田 小麦玉米轮作系统 氮素循环 灌溉 水循环
原文传递
循环曝气压力与活性剂浓度对滴灌带水气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雷宏军 臧明 +3 位作者 张振华 刘欢 刘智远 徐建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3-69,共7页
适宜的工作压力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循环曝气效率的提高及地下滴灌水气传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循环曝气系统,设置工作压力和活性剂浓度2因素3水平共9个曝气组合,每组均进行非曝气对照试验,分析曝气组合条件对掺气比例、氧传质效率、... 适宜的工作压力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循环曝气效率的提高及地下滴灌水气传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循环曝气系统,设置工作压力和活性剂浓度2因素3水平共9个曝气组合,每组均进行非曝气对照试验,分析曝气组合条件对掺气比例、氧传质效率、滴灌带水气传输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曝气条件下,不添加活性剂时,压力提高有利于掺气比例增加,添加后,趋势相反;压力一定时,掺气比例随活性剂浓度升高而增加;滴灌带出水均匀性和出气均匀度分别在95%和70%以上;活性剂浓度及压力对氧传质系数分别起到了促进和抑制作用,活性剂的添加大大缩短了曝气时间;掺气比例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曝气滴灌系统中水气传输特性。研究结果对循环曝气滴灌系统水气传输效率的提高及运行成本的降低有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压力 循环曝气 水气传输 掺气比例 氧传质系数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不同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一民 虎胆.吐马尔白 +2 位作者 张金珠 弋鹏飞 吴争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在灌水前后对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测定不同生育期的花铃数及株高等生理指标。【结果】低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周期对棉花... 【目的】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及灌水周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在灌水前后对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测定不同生育期的花铃数及株高等生理指标。【结果】低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周期对棉花株高影响不明显,随灌溉定额的增大,株高逐渐增大;当灌溉定额一定时,随灌水周期的增大,株高减小;灌溉定额为3 300 m3/hm2,灌水周期为8 d时,棉花结铃数最多,对提高棉花产量有利,灌水周期为10 d的结铃数最小。【结论】灌溉定额为5 100 m3/hm2时,灌水周期为10 d可使棉花提前现蕾;灌溉定额为4 688 m3/hm2,灌水周期为8 d时,产量最高,综合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灌溉定额 灌水周期 产量 棉花
下载PDF
灌溉水文学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代俊峰 崔远来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4-300,共7页
由于灌区下垫面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和人类活动对水分循环的影响,灌区呈现出与自然流域不同的水文特征。在不同尺度水文特征的研究中,人们注意到灌溉排水与水文学的联系,并提出了灌溉水文学的概念。近年来,灌溉对灌区水文的影响及节水灌溉... 由于灌区下垫面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和人类活动对水分循环的影响,灌区呈现出与自然流域不同的水文特征。在不同尺度水文特征的研究中,人们注意到灌溉排水与水文学的联系,并提出了灌溉水文学的概念。近年来,灌溉对灌区水文的影响及节水灌溉的尺度效应等研究,逐渐丰富了灌溉水文学的研究内容,灌溉水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本文在分析灌区水文现象、水分循环及灌溉对灌区水分循环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学者对灌溉水文学概念的理解,在总结国内外灌溉水文学及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灌溉水文的研究重点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灌区水文观测和灌区信息的准确获取是灌溉水文学的研究基础,针对灌区特点而开发的数值模拟和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是主要研究手段,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是研究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文学 水分循环 人类活动 尺度
下载PDF
关中平原渠井双灌区地下水循环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萍 魏晓妹 +1 位作者 降亚楠 冯东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23-131,共9页
为促进陕西关中平原渠井双灌区地下水良性循环,保障灌区水资源高效安全利用,以泾惠渠灌区为例,分析了灌区多年来地下水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及地下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CAR(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模型建立了地下... 为促进陕西关中平原渠井双灌区地下水良性循环,保障灌区水资源高效安全利用,以泾惠渠灌区为例,分析了灌区多年来地下水系统外部环境因素及地下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CAR(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模型建立了地下水位动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型,利用验证后的模型对灌区不同环境变化情景下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降水、蒸发、渠首引水、渠井用水比例是影响灌区地下水循环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地下水各项补给量减少、排泄量增加,使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近34 a累计下降11.8 m;在多年平均降水量情景Ⅰ下(近56 a均值:513 mm),维持灌区地下水良性循环的适宜渠井用水比例为1.53,在多年平均降水量减少5%,即降水情景Ⅱ下(487 mm),适宜渠井用水比例为1.61。环境变化下不同渠井用水方案的研究,有利于灌区地下水的良性循环,可为灌区制定高效安全用水对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模型 水分管理 地下水循环 泾惠渠灌区 多变量分析 CAR(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模型
下载PDF
土壤呼吸对不同来源水分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进长 苏永红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4-1021,共8页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源,也是最大的碳汇。土壤呼吸作为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控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过程,也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碳循环中碳收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水分是土壤呼吸的重...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源,也是最大的碳汇。土壤呼吸作为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控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关键过程,也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碳循环中碳收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水分是土壤呼吸的重要扰动因子,比较不同来源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对准确估算土壤呼吸具有重要意义,这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明显。通过土壤水分的3种主要来源:降水、灌溉和地下水,比较分析了土壤呼吸对不同来源水分的响应过程和规律,为今后土壤呼吸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灌溉 地下水 土壤呼吸 碳循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涌流畦灌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宏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在陕西泾惠灌区粘壤土进行了大田连续畦灌和涌流畦灌灌水试验,分析论证了涌流畦灌的特点,灌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涌流畦灌技术方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涌流畦灌 大田试验 节水 灌水周期 循环率 灌溉
下载PDF
排水循环灌溉驱动的稻区水循环模型与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颖多 焦平金 +1 位作者 许迪 张雪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排水循环灌溉可补充灌溉和减少涝水排放,具有缓解南方稻区旱涝急转和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潜力,但仍无有效的模型来模拟排水循环灌溉驱动下的水文过程。为此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并考虑稻田渗漏与降雨有效性条件下应用水... 排水循环灌溉可补充灌溉和减少涝水排放,具有缓解南方稻区旱涝急转和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潜力,但仍无有效的模型来模拟排水循环灌溉驱动下的水文过程。为此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并考虑稻田渗漏与降雨有效性条件下应用水量平衡估算水稻灌溉需水量,改进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模型估算排水量,再以塘堰为对象建立调蓄排水和灌溉需水的水平衡演算模型。在漳河水库灌区应用该模型发现,水稻种植区存在大量的排水可供灌溉利用,而排水循环灌溉利用量受灌排面积比、塘堰容积率和塘堰初始蓄水率的影响;提高灌排面积比和塘堰容积率能明显提高补充灌溉率和排水再利用率,当两者达到一定值时补充灌溉率和排水再利用率便稳定在最高值,补充灌溉率高达20%;补充灌溉率随塘堰初始蓄水率的增加而缓慢增至20%,排水再利用率先随初始蓄水率的增加而稳定不变,随后逐渐降低。排水循环灌溉驱动的水循环模型为合理匹配排水循环灌溉的塘堰或排灌规模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灌溉 模型 循环灌溉 水循环 补充灌溉 塘堰 稻田 SCS模型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灌溉土壤水分循环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段争虎 何光东 +1 位作者 赵爱国 张小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1年第3期63-67,共5页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三种灌溉方式土壤水分连续测定 ,研究了该土壤水分蒸发移动规律、灌溉周期动态和植物对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并对该地区植物固沙的灌溉制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虽然沙土水分蒸发移动性与一般规律相同 ...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三种灌溉方式土壤水分连续测定 ,研究了该土壤水分蒸发移动规律、灌溉周期动态和植物对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并对该地区植物固沙的灌溉制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虽然沙土水分蒸发移动性与一般规律相同 ,但蒸发强度及其衰减速度比质地较重的土壤大。沙漠腹地造林区土壤水分动态属灌水周期型 ,而不是一般的年周期型。植物对土壤水分循环过程的影响是巨大的 ,畦灌地、沟灌地和滴灌地在 8天时间内由于植物蒸腾损失的土壤湿度分别达到 2 .73 %、1 .70 %和 1 .82 %。三种固沙植物蒸腾水量顺序为 :甘蒙柽柳 >沙生柽柳 >沙拐枣。反过来三种固沙植物的抗旱能力则为沙拐枣 >沙生柽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灌溉方式 水分循环 塔克拉玛干沙漠 特征 沙漠腹地
下载PDF
不同灌水处理对寒旱区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彪 白云岗 +1 位作者 陈俊克 肖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745,共9页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方法】对紫花苜蓿在浅埋式滴灌条件下进行大田试验,利用LAI-2200C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不同灌水处理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紫花苜...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方法】对紫花苜蓿在浅埋式滴灌条件下进行大田试验,利用LAI-2200C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不同灌水处理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运用自定义函数拟合法,拟合紫花苜蓿在最适宜灌水条件下冠层生长模型。【结果】紫花苜蓿在适宜灌水条件下,冠层生长模型为LAI=0.978/(1+exp(5.96-0.271 t+0.002 t^2))。对拟合的模型进行检验,实测值和模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6,平均绝对误差为0.372,拟合的模型对于适宜灌水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可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条件下冠层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结论】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变化基本呈较缓慢生长—快速生长—缓慢下降的规律,在适宜灌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生长模型可用改进的Logistic函数进行模拟,且对于适宜灌水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灌水定额 灌水周期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边贻国 王经芝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文章以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水利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的基本情况,结合多种灌溉技术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了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并对该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随后以此为基础,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可知,相对传统灌溉技... 文章以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水利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的基本情况,结合多种灌溉技术方案的对比,最终确定了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并对该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进行了设计,随后以此为基础,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可知,相对传统灌溉技术,中心支轴式喷灌系统可节约用水量11%以上,可将其推广到现代农业水利工程领域,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中心支轴式喷灌方案 喷灌机 灌水周期 设备选型
下载PDF
棉花自动化滴灌灌水频次对土壤墒情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卡地尔江·米吉提 阿布都卡依木·阿布力米提 +2 位作者 冯济慈 马道坤 晓开提江·卡斯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5,共7页
为研究棉花自动化滴灌灌水频次对土壤墒情及产量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新疆昌吉农业园区现代化灌溉示范区,对棉花自动化滴灌在相同灌溉定额(W=4800 m^(3)/hm^(2))、施肥量(尿素300 kg/hm^(2),二胺234.67 kg/hm^(2),硫酸钾117.33 kg/hm^... 为研究棉花自动化滴灌灌水频次对土壤墒情及产量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新疆昌吉农业园区现代化灌溉示范区,对棉花自动化滴灌在相同灌溉定额(W=4800 m^(3)/hm^(2))、施肥量(尿素300 kg/hm^(2),二胺234.67 kg/hm^(2),硫酸钾117.33 kg/hm^(2))及其他农艺管理措施与大田保持一致时,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对各处理3个重复进行灌水频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频次处理(T1:12次、T2:10次、T3:8次、T4:6次)时棉花籽棉产量分别为5751.72、5434.22、5353.71、5261.89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20、1.13、1.20、1.10 kg/m^(3),其0~40 cm深度平均土壤含水率为23.84%~34.51%、21.45%~32.97%、19.52%~32.67%、16.94%~32.37%;在气候、土壤、田间及管理措施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推荐棉花生育期内灌水次数12次、灌水周期6 d作为棉花自动化滴灌灌水频频次和灌水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滴灌 灌水频次 土壤含水率 产量 土壤墒情 灌水周期
下载PDF
喷灌系统设计研究
15
作者 强科东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的目的。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
关键词 喷灌 灌水定额 灌水周期 喷头
下载PDF
寒旱荒漠地区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彪 何建村 白云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0-1388,共9页
为了研究寒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的灌水周期和灌水量,寻找合理的灌溉制度,对紫花苜蓿在浅埋式滴灌条件下开展了大田滴灌试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不同生育阶段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 为了研究寒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的灌水周期和灌水量,寻找合理的灌溉制度,对紫花苜蓿在浅埋式滴灌条件下开展了大田滴灌试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不同生育阶段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对不同生育阶段的紫花苜蓿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合理安排灌水周期和灌水定额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寒旱荒漠地区紫花苜蓿全生育期适当的灌水总量约为6 450m3·hm^(-2)。其中第一茬紫花苜蓿灌水约8次,灌水量约为3 075m3·hm^(-2);第二茬紫花苜蓿灌水约10次,灌水量约3 375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灌水周期 灌水定额 灌溉制度
下载PDF
南方丘陵灌区水田-塘堰-沟道系统水循环特征及回归水重复利用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培寅 熊玉江 +6 位作者 袁念念 彭正艺 李亚龙 苏沛兰 魏广飞 叶磊 林晓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117,共12页
南方丘陵灌区因其地势起伏、塘堰众多,为农田灌溉储水、用水提供了便利,导致灌区水循环路径复杂、不同系统水量交换不清晰、回归水重复利用无法定量计算。为了探明灌区水循环规律,通过2 a(2021—2022年)现场观测试验,对水田、塘堰和沟... 南方丘陵灌区因其地势起伏、塘堰众多,为农田灌溉储水、用水提供了便利,导致灌区水循环路径复杂、不同系统水量交换不清晰、回归水重复利用无法定量计算。为了探明灌区水循环规律,通过2 a(2021—2022年)现场观测试验,对水田、塘堰和沟道分别构建水量平衡模型,提出“首尾比较法”来复核田间灌溉水量,区分了回归水重复利用的发生场所,分生育期评价水循环规律和回归水重复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水田水量平衡公式并结合DRAINMOD模型计算的田间灌水量,2 a的结果与塘堰、沟道和渠道灌溉实测值之和的相对误差分别4.65%和-2.74%,表明“首尾比较法”复核灌溉水量较为可靠。在田间灌溉水不同来源中,渠道直灌、沟道、塘堰分别占9.77%、71.81%和18.42%。由于灌溉需求,整个生育期塘堰消耗了82.73%的初始蓄水量,渠道补给、降雨、沟道来水分别补充了38.15%、29.98%和14.60%。塘堰回归水重复利用率全生育期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沟道是回归水重复利用的主要场所,且回归水重复利用率是塘堰的2倍(80.86%)。渠道灌溉水初次分配仅有29.44%进入田间,但是塘堰和沟道二次分配使得至少72.10%的渠道水进入田间。南方丘陵灌区塘堰和沟道水循环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灌区管理者“补给塘堰为主、直灌田间为辅”的灌溉策略符合农民需求、实际灌溉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灌溉 水循环 水量平衡 南方丘陵灌区 回归水重复利用
下载PDF
SWAT模型在青铜峡灌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苏欣 李强坤 +1 位作者 常布辉 胡亚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0,96,共6页
由于青铜峡灌区退水量大,对退水量的预测较难。本文结合青铜峡灌区引黄水循环特点,在对自然流域水文模型SWAT完善的基础上,设置不同情景模式(不同节水方案),基于SWAT模型对不同节水模式下灌区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不同水管理措施对灌... 由于青铜峡灌区退水量大,对退水量的预测较难。本文结合青铜峡灌区引黄水循环特点,在对自然流域水文模型SWAT完善的基础上,设置不同情景模式(不同节水方案),基于SWAT模型对不同节水模式下灌区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不同水管理措施对灌区水循环转化的定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基本概化了研究区的参数,基本能够模拟青铜峡灌区的排水沟流量变化过程。利用校准后的模型初步定量模拟出如下结果:灌区实际多年平均蒸散量约为16.7亿m^3,地表径流汇入黄河的多年平均水量约为8.1亿m^3,地下水补给黄河的多年平均水量约为11亿m^3,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多年平均水量约为19亿m^3。这可以为灌区进一步的节水灌溉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水循环 SWAT模型
下载PDF
灌水定额和周期对北疆制种棉花生长、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肖键 洪明 +2 位作者 于秋月 陆元春 张新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46-452,共7页
为探寻北疆膜下滴灌制种棉花最优的灌水定额和周期,于2023年4月到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土改良实验场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了3个灌水定额(80%ETc、100%ETc、120%ETc, ETc为棉花蒸发蒸腾量)和3个灌水周期(5、7、9 d),采用双因... 为探寻北疆膜下滴灌制种棉花最优的灌水定额和周期,于2023年4月到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土改良实验场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了3个灌水定额(80%ETc、100%ETc、120%ETc, ETc为棉花蒸发蒸腾量)和3个灌水周期(5、7、9 d),采用双因素全组合试验设计,共9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对制种棉花株高、茎粗、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ETc、5 d周期的处理适宜北疆膜下滴灌制种棉花株高、茎粗的生长,其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而100%ETc, 5 d周期的处理则在水分利用效率和发芽率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灌水定额100%ETc与灌水周期5 d的组合为北疆地区制种棉花生产的最优灌溉组合,这一组合能有效促进棉花生长,提升棉花的产量和种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定额 灌水周期 产量 种子质量 熵权-TOPSIS
下载PDF
不同灌溉周期对工业大麻秆部分理化性能的影响Ⅰ.不同灌溉周期对微观结构和三大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宁 龙海蓉 +2 位作者 许艳萍 李晓平 杜官本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5-50,共6页
研究了三种不同灌溉周期(3天、14天和不浇水,分别标记为A、B和C)对工业大麻秆理化性能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分析了灌溉周期对纤维长度、宽度、细胞腔和细胞层数等各物理性能以及三种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了三种不同灌溉周期(3天、14天和不浇水,分别标记为A、B和C)对工业大麻秆理化性能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分析了灌溉周期对纤维长度、宽度、细胞腔和细胞层数等各物理性能以及三种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周期对纤维长度和细胞层数的影响显著(p<0.05),对纤维宽度和细胞腔宽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A样品纤维长度最长、形成层的分生频率最高;而对其三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均显著(p<0.05)。生长天数为120天的工业大麻秆中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0.16%、22.63%和20.98%,三大素含量随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增加;A植株中各化学成分含量最高,C的化学成分最低,而B样品其化学成分含量居中。增加灌溉,有利于提高工业大麻秆中纤维细胞的伸长和各种化学成分的合成,但并不能够改变各化学成分之间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周期 工业大麻秆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