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水量和灌水时期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3
1
作者 杨晓亚 于振文 许振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6-853,共8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浇水(W0);拔节期和开花期浇水,每次灌水量为30mm(W1)、60mm(W2)、90mm(W3);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浇水,每次灌...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麦2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浇水(W0);拔节期和开花期浇水,每次灌水量为30mm(W1)、60mm(W2)、90mm(W3);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浇水,每次灌水量为30mm(W4)、60mm(W5)、90mm(W6)。研究结果表明:(1)随灌水量的增加,总耗水量逐渐增加,土壤耗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最高的W2和W4处理总耗水量分别为413.87,362.15mm;灌溉量、降水量、土壤耗水量分别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9%、36.34%、34.66%,24.85%、41.53%、33.62%;两个处理比较,W4处理提高了对降水的利用比例,但降低了对灌溉水的利用比例。通过对全生育期0~200cm不同土层土壤耗水量的研究得出,W0和W1处理的深层土壤耗水量较低,W3、W5、W6处理的0~200cm每个土层土壤耗水量均较低,对W2和W4处理,小麦能够利用120~200cm的深层土壤水分,其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增加。(2)W2处理的籽粒氮素积累量较高,W1、W4处理籽粒中的氮素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有灌浆水的处理,尤其是灌浆水高于30mm的处理,营养器官氮素转移率和贡献率显著降低;W4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W2和W4处理的籽粒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3)籽粒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W2和W4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W4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蛋白质产量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果表明,W4为本试验条件下高产节水的最佳灌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小麦 耗水特性 氮素积累分配 产量
下载PDF
灌水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4
2
作者 张永丽 于振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0-878,共9页
以济麦20和泰山2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灌水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和籽粒产量与品质及耗水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2004—2005年生长季,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为196.10mm,两品种的氮素吸收效率、籽粒的氮素积累量和氮肥生... 以济麦20和泰山23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灌水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和籽粒产量与品质及耗水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2004—2005年生长季,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为196.10mm,两品种的氮素吸收效率、籽粒的氮素积累量和氮肥生产效率均为不灌水处理低于灌水处理,但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和氮素利用效率表现为不灌水处理高于灌水处理。拔节期前,两品种的氮素吸收强度灌水180mm处理高于灌水240mm和300mm两处理,拔节期后反之;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在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济麦20籽粒的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均以灌水240mm处理高于灌水180mm和300mm处理;灌水180mm和240mm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达8701.23kghm^-2和9159.30kghm^-2,耗水量为469.29mm和534.48mm,两处理间籽粒品质无显著差异,且均优于灌水300mm处理。泰山23籽粒中氮素积累量及分配比例、氮素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籽粒品质,在各灌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灌水180mm和240mm处理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9682.65kghm^-2和9698.55kghm^-2,其耗水量分别为468.54mm和532.35mm。两品种的水分利用率均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在2006—2007年生长季,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为171.30mm,济麦20和泰山23均以灌水240mm处理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最高,其耗水量分别为490.88mm和474.88mm。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氮素利用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率,生产中济麦20生育期灌水量以180-240mm为宜;泰山23在降水量达196mm条件下,灌水量以180mm为宜,在降水量为170mm条件下,灌水量以240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小麦 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 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 籽粒产量与品质
下载PDF
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构建及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 被引量:63
3
作者 吴雪 王坤元 +1 位作者 牛晓丽 胡田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9-127,共9页
为构建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该文以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为试验因素,按照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番茄盆栽试验,监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 6项单一品质... 为构建番茄综合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其对水肥供应的响应,该文以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为试验因素,按照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番茄盆栽试验,监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 6项单一品质指标,根据主观层次分析法与客观熵权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番茄单一营养品质评价指标权重,次序为:番茄红素>糖酸比>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通过近似理想解法,构建番茄果实综合营养品质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番茄综合营养品质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对水肥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各水肥因子对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主效应表现为:施磷量>施氮量>灌水量>施钾量。当其他因素为中间水平时,番茄营养品质随灌水量或施氮量的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随磷肥用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型变化。交互作用表现为,灌水量与施氮量、磷与钾肥用量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表明灌水量、氮肥用量过高不利于番茄综合营养品质的提高,合理增施磷肥和钾肥可有效提高番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灌溉 层次分析法 番茄 综合营养品质评价 灌水量 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黄淮海农作区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0
4
作者 杨晓琳 宋振伟 +3 位作者 王宏 石全红 陈阜 褚庆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6-362,共7页
鉴于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对制定灌溉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本文依据黄淮海农作区50个气象台站近50年(1960—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SIMETAW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域7个亚区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适宜灌溉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各... 鉴于作物需水量变化趋势对制定灌溉策略与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本文依据黄淮海农作区50个气象台站近50年(1960—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利用SIMETAW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域7个亚区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适宜灌溉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各主要气象因子时空变化趋势以及需水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50年来,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在1970—1999年间显著下降9.21-18.90mm.10a 1;冬小麦需水量多年平均值为452.4 mm;灌溉需要量在不同亚区间变化不同,其中在汾渭谷地水浇地二熟旱地一熟兼二熟区和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呈上升趋势,每10年上升10.02-13.48 mm;生育期降水耦合度仅为0.40。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要量在空间上呈现两边多、中间少的分布,在豫西丘陵山地旱坡地一熟水浇地二熟区最高,分别为457.32 mm、335.33 mm;在海河低平原缺水水浇地二熟兼旱地一熟区最低,分别为363.24 mm和247.51 mm。50年来,黄淮海农作区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不显著下降,风速、相对湿度、太阳辐射显著下降;冬小麦需水量下降主要受太阳辐射、温度、平均风速、平均相对湿度、降水的综合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气象原因为太阳辐射量下降,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与冬小麦需水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对平均湿度与其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农作区 气候变化 冬小麦 气象因子 生育期需水量 灌溉需要量 降水耦合度
下载PDF
灌水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5
作者 张永丽 于振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5-158,174,共5页
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泰山23两个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灌水(0 mm)、灌水180 mm,240mm和300 mm 4个处理,研究了灌水量对籽粒品质和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180 mm和240 mm的处理比不灌水和灌水300 mm的处... 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泰山23两个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灌水(0 mm)、灌水180 mm,240mm和300 mm 4个处理,研究了灌水量对籽粒品质和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180 mm和240 mm的处理比不灌水和灌水300 mm的处理提高了强筋小麦济麦20的籽粒谷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比值(谷/醇比值)、谷蛋白大聚合体(GM P)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改善了籽粒品质;中筋小麦泰山23的不灌水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灌水180 mm,240 mm和300 mm的处理,但是GM P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籽粒产量均以灌水240 mm的处理最高,但泰山23灌水180 mm的处理与灌水240 mm的处理无显著差异。随灌水量增加,土壤中的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增加。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品质、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济麦20和泰山23可供生产中参考的灌水量分别为180~240 mm和18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水量 籽粒品质 籽粒产量 土壤硝态氮含量
下载PDF
灌水量对半干旱区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6
作者 巨龙 王全九 +1 位作者 王琳芳 史晓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通过冬小麦小区灌溉试验,研究了灌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盐分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量决定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边际土壤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水分利用效率递减,土壤表层含盐量先减小后增加。当... 通过冬小麦小区灌溉试验,研究了灌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盐分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水量决定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边际土壤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水分利用效率递减,土壤表层含盐量先减小后增加。当表层土壤的含盐量在0.07%~0.09%范围内,产量随着表土含盐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节水、抑盐、高产等因素得出当地淡水灌溉的最优灌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定额 水分利用效率 水盐运移
下载PDF
灌水量和滴灌施肥方式对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2
7
作者 方栋平 张富仓 +3 位作者 李静 王海东 向友珍 张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5-1742,共8页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灌水量和滴灌施肥方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两个水分水平(100%ET0,W1;75%ET0,W2)和4种滴灌施肥方式处理,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处理按推荐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360∶180∶540 kg·hm-2)的1...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灌水量和滴灌施肥方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两个水分水平(100%ET0,W1;75%ET0,W2)和4种滴灌施肥方式处理,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处理按推荐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360∶180∶540 kg·hm-2)的100%、66.6%、33.3%、0%(Z100、Z66、Z33、Z0)分8次滴灌施肥,剩余肥料一次性基施;另设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比例和水分与黄瓜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量、产量和品质均呈正相关关系.W1Z100处理的产量最高(67760 kg·hm-2);W2处理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W1处理高9.4%,其中W2Z100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47.71 kg·m-3),其产量比最高产量低3.4%却节水25%.与Z0相比,Z100的黄瓜产量和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5.3%和16.8%;同时,黄瓜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9.1%.W2Z100处理为温室黄瓜高产、优质、节水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滴灌施肥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品质 黄瓜
原文传递
膜下滴灌条件下滴水量和滴水频率对棉田土壤水分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8
8
作者 刘梅先 杨劲松 +2 位作者 李晓明 余美 王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03-3210,共8页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滴水量和滴水频率对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当滴水量(375mm)相同时,高频滴灌(每3天1次)处理0~20cm土层含水率较高而深层土壤湿润不够;低频滴灌(每10天...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滴水量和滴水频率对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分布及棉花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生育期来看,当滴水量(375mm)相同时,高频滴灌(每3天1次)处理0~20cm土层含水率较高而深层土壤湿润不够;低频滴灌(每10天1次)处理有利于水分的下渗和侧渗,深层土壤含水率较高,但水分补给不及时,表层土壤偏低;总体上中频滴灌(每7天1次)处理有利于水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均匀分配.当滴水频率相同时,滴水量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40cm以下土层含水率也越高.不同处理的棉田耗水规律基本一致,苗期较低,平均不高于1.7mm.d-1,蕾期开始上升至花铃期达到最高,日均耗水量可达8.7mm.d-1,吐絮期回落到1.0mm.d-1左右.总耗水量与降水和滴水量密切相关,而与滴水频率无关;滴水频率对棉花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但水分利用效率随滴水量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少量滴灌(300mm)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但减产严重,过量滴灌(450mm)无显著增产效应,水分浪费严重.在当地棉田自然条件下,采用中量(375mm)+中低频(每7天或10天1次)的滴灌模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土壤水分分布 灌溉频率 灌水量
原文传递
不同灌水量对干旱区枸杞叶片结构、光合生理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9
作者 郑国琦 张磊 +3 位作者 郑国保 张源培 王俊 胡正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06-2813,共8页
宁夏枸杞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为确定宁夏枸杞的适宜灌溉量,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月灌溉定额对宁夏枸杞叶片结构、光合生理以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月灌水定额<900m3·hm-2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枸杞的叶面积、... 宁夏枸杞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为确定宁夏枸杞的适宜灌溉量,在人工控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月灌溉定额对宁夏枸杞叶片结构、光合生理以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月灌水定额<900m3·hm-2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枸杞的叶面积、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和枸杞果实产量显著增加,而气孔密度和胞间CO2浓度则呈下降趋势;月灌水定额>900m3·hm-2以后,叶片胞间CO2浓度随月灌溉定额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叶面积、气孔密度和枸杞果实产量变化不显著,其他指标均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枸杞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以450m3·hm-2处理最高,分别达8.02和324mmol·m-2·s-1;其他处理均低于对照.在节水条件下,900m3·hm-2的月灌溉定额较适合枸杞的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宁夏枸杞 叶片结构 光合生理 果实产量
原文传递
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李红峥 曹红霞 +1 位作者 郭莉杰 吴宣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179-4191,共13页
【目的】探讨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以及综合效益的影响,优化西北地区温室番茄的沟灌方式和灌水量,为该地区温室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沟灌(CFI)... 【目的】探讨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综合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以及综合效益的影响,优化西北地区温室番茄的沟灌方式和灌水量,为该地区温室番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沟灌(CFI)和交替隔沟灌溉(AFI)两种沟灌方式,以两次灌水的间隔期Φ20 cm标准蒸发皿的累积蒸发量E为基数,设置0.6E、0.8E、1.0E、1.2E四个灌水量梯度,共8个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番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以主成分综合得分和灰色加权关联度量化番茄的品质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对番茄的品质、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赋权,通过TOPSIS法对各处理下温室番茄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沟灌方式和灌水量均对番茄品质产生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番茄品质综合评价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两者都得出AFI-0.6E、AFI-0.8E为品质最优的两个处理;AFI-0.6E处理相较于产量最高的AFI-1.2E处理减产达22.56%,而AFI-0.8E处理相较于AFI-1.2E处理仅减产9.42%,且AFI-0.8E与AFI-0.6E的IWUE无显著差异;TOPSIS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AFI-0.8E处理为综合效益最高的处理。【结论】采用交替隔沟灌溉,灌水量设为0.8E,在提高番茄的综合品质的同时又可以使产量和IWUE处于较高水平,从而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为温室番茄优质、高产、高效的沟灌方式和灌水量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沟灌方式 灌水量 品质综合评价 产量 灌溉水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灌水量对小麦水分利用特征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郑成岩 于振文 +2 位作者 张永丽 王东 许振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99-2805,共7页
在田间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180kg·hm-2(N180)和240kg·hm-2(N240)]下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征和旗叶水分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灌水的W0处理100cm以下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低于各灌水处理,W1(灌底墒水60mm)... 在田间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180kg·hm-2(N180)和240kg·hm-2(N240)]下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征和旗叶水分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灌水的W0处理100cm以下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低于各灌水处理,W1(灌底墒水60mm)和W2(灌底墒水和拔节水各60mm)处理100~200cm土层和0~20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高于W3(灌底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各60mm)处理;N240处理0~8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开花至成熟阶段耗水模系数和农田耗水量高于N180.W2和W3处理灌浆中后期旗叶相对含水量和水势高于W0和W1处理;灌浆后期旗叶相对含水量和水势为N240W0和N240W1处理分别高于N180W0和N180W1处理,N240W2和N240W3处理与N180W2和N180W3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施氮180kg·hm-2,底墒水和拔节水分别灌60mm的W2处理籽粒产量、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高,农田耗水量较低;增加灌水量,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农田耗水量增高,土壤贮水消耗量、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水平 灌水量 水分利用特征 产量
原文传递
不同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王振华 郑旭荣 姜国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8-548,共11页
为揭示不同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坑试验设置4个灌水处理,灌溉定额分别为315、360、405、450mm,研究分析了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和小麦生长与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W3处理土壤... 为揭示不同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坑试验设置4个灌水处理,灌溉定额分别为315、360、405、450mm,研究分析了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和小麦生长与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W3处理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差异性最小。增加灌水量可使小麦生长与光合作用增加,但过度灌水可引起植株叶面积、地上生物量、穗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下降,即W3>W4>W2>W1。小麦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与灌水量回归分析表明,株高、蒸腾速率与灌水量显著相关(R2=0.99)。结果表明,滴灌春小麦灌溉定额405mm时,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较高、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差异性较小、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较合理。本研究结果为生产实践科学合理高效灌水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春小麦 灌水量 土壤水分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涌泉根灌湿润体特征值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黎朋红 汪有科 +2 位作者 马理辉 赵颖娜 段雪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0-194,共5页
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涌泉根灌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量、不同灌水历时条件下涌泉根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湿润体的水平扩散半径、向上入渗距离、向下入渗深度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均与入渗时间有显著... 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涌泉根灌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量、不同灌水历时条件下涌泉根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湿润体的水平扩散半径、向上入渗距离、向下入渗深度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均与入渗时间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在相同流量情况下,向上入渗最快,水平扩散次之,向下入渗最慢;湿润体体积受灌水量和流量的影响;在不同流量条件下,湿润体体积与灌水量间,湿润体水平扩散半径、垂直扩散距离与灌水量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针对五年生枣树根系分布特征,确定了枣树适宜灌水时间和灌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泉根灌 湿润体特征值 流量 灌水量
下载PDF
不同流量对滴灌土壤湿润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赵颖娜 汪有科 +3 位作者 马理辉 黎朋红 段雪松 张陆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的滴灌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量、不同灌水历时条件下,地表滴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滴灌结束时的水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湿润体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距离均与时间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 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的滴灌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量、不同灌水历时条件下,地表滴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及滴灌结束时的水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湿润体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距离均与时间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湿润体的体积及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的分布同时受滴头流量和灌水量的控制,相同灌水量情况下,湿润体体积随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变小,平均含水率变大;并且建立了预测湿润体特征值和湿润体体积的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湿润体特征值 流量 灌水量
下载PDF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旗叶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孟维伟 张永丽 +2 位作者 马兴华 石玉 于振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84-1892,共9页
在2004—2005和2005—2006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0、泰山23和泰山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灌水(W0)、拔节水60mm(W1)、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W2)和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灌浆水60mm(W3)4个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耗水特性、旗叶光合作用和产量... 在2004—2005和2005—2006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0、泰山23和泰山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灌水(W0)、拔节水60mm(W1)、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W2)和拔节水60mm+开花水60mm+灌浆水60mm(W3)4个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耗水特性、旗叶光合作用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2004—2005生长季,济麦20和泰山23均以W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耗水量和灌水效率分别高于和低于W1处理;两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1和W2处理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济麦20的W1和W2处理无显著差异,而泰山23的W1处理高于W2处理。2005—2006生长季,济麦20和泰山22分别以W1和W2处理获得最高籽粒产量,两处理的耗水量(451.3mm和459.2mm)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以W0处理最高,W3处理最低,其中济麦20的W1处理高于W2处理,而泰山22在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随灌水量的增加,土壤供水量和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降低,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率增大。济麦20的W0处理的旗叶光合速率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在灌浆初期与W1、W2和W3处理无显著差异,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但W0处理有利于蔗糖向籽粒转移,灌浆后期旗叶中蔗糖滞留较少,这是W0处理的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生理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水效率,在未灌底墒水条件下,济麦20和泰山23以拔节水灌60mm或拔节水和开花水各灌60mm为节水高产的模式;在灌底墒水60mm条件下,济麦20以拔节水灌60mm、泰山22以拔节水灌60mm或拔节水和开花水各灌60mm为节水高产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时期 灌水量 小麦 耗水特性 光合作用 籽粒产量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晶晶 张阿凤 +2 位作者 冯浩 邹小阳 陈海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9-179,共11页
灌溉对农田温室效应与碳足迹贡献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2014-2015年)农田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进行了监测,并用净增温潜势(NGWP)和碳足迹两个指标评估不同灌溉量对关中平原... 灌溉对农田温室效应与碳足迹贡献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2014-2015年)农田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进行了监测,并用净增温潜势(NGWP)和碳足迹两个指标评估不同灌溉量对关中平原农田温室效应、作物生产碳足迹的分布和构成的影响.试验在作物关键需水期(冬小麦越冬期和拔节期、夏玉米出苗期和拔节期)设置W_0(0 mm)、W_(120)(120 mm)、W_(180)(180 mm)、W_(240)(240 mm)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W_0处理相比,W_(120)、W_(180)、W_(240)处理下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31.3%、44.3%、33.7%,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9.9%、22.6%、33.8%;CO_2的年际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22.2%、24.3%、15.1%,N_2O的年际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18.6%、67.8%、91.5%,但CH_4的年际吸收总量分别降低了51.7%、79.6%、97.8%;NGWP分别增加了20.1%、31.6%、31.4%.W_(120)处理下碳足迹较W_0处理降低了19.1%,但W_(180)、W_(240)处理与W_0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W_(120)、W_(240)处理单位产量碳足迹较W_0处理分别增加了44.5%、23.3%,而W_(180)处理与W_0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不同灌溉量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180mm的灌水量更有利于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的节水及固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量 小麦-玉米轮作 温室气体 净增温潜势 碳足迹
原文传递
灌水量及灌水频率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田建柯 张富仓 +3 位作者 强生才 邹海洋 吴悠 闫世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5-822,共8页
利用遮雨棚蒸渗桶栽试验,研究灌水量和灌水频率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试验以"郑单958"为研究材料,设置3个灌水量水平W1(120%ETc),W2(100%ETc)和W3(80%ETc)和3个灌水频率D1(3 d),D2(6 d)和D3(9 d)共9个处理,在... 利用遮雨棚蒸渗桶栽试验,研究灌水量和灌水频率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试验以"郑单958"为研究材料,设置3个灌水量水平W1(120%ETc),W2(100%ETc)和W3(80%ETc)和3个灌水频率D1(3 d),D2(6 d)和D3(9 d)共9个处理,在生育期内对桶栽玉米的各项生长指标进行观测,分析不同处理对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量和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均呈现出增加趋势;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大,均呈现出下降趋势.显著性分析表明,灌水量对夏玉米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程度大于灌水频率.单株玉米产量在W1D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在W3D1处理下玉米产量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则随灌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随灌水频率的增加逐渐降低.W2D3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率最高,分别为1.83和1.61 kg/m3.基于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变化,W1D3(120%ETc,9 d)可作为基于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灌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灌水量 灌水频率 生长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灌水下限对温室茼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杨文斌 郝仲勇 +4 位作者 王凤新 苏利茂 要晋峰 麻军 胡佳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8,共5页
该文采用15cm深处土水势为茼蒿的控制灌水下限,研究在模拟微喷条件下控制灌水下限对温室茼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共设6个处理,灌水下限分别是-10kPa(T1),-15kPa(T2),-20kPa(T3),-25kPa(T4),-30kPa(T5)和-40kPa(T6)。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 该文采用15cm深处土水势为茼蒿的控制灌水下限,研究在模拟微喷条件下控制灌水下限对温室茼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共设6个处理,灌水下限分别是-10kPa(T1),-15kPa(T2),-20kPa(T3),-25kPa(T4),-30kPa(T5)和-40kPa(T6)。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下限对茼蒿产量的影响显著,灌水下限为控制在-15kPa是产量最高,分别比其他处理增加了0.5%,18.7%,62.6%,73.4%,71.7%,在整个生育期灌水量为195mm,比与其产量相近的T1处理节水56.4%。T2处理的株高和生长速率在生长后期与T1无差异。灌水下限低于-25kPa,水分亏缺严重,影响出苗,不利于茼蒿生长。以-15kPa土水势作为控制灌水下限,有利于茼蒿生长,可以达到高产、节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灌溉 试验 茼蒿 产量 灌水量 灌水下限
下载PDF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水肥供应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9
作者 牛晓丽 周振江 +1 位作者 李瑞 胡田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3-901,共9页
【目的】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及有机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在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 【目的】研究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及有机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在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盆栽试验,建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单一因素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其它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灌水量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随施氮量、施钾量和有机肥用量的变化,均表现为线性增长,但不随施磷量而变化。交互效应表现为,施氮量与有机肥用量,施磷量与灌水量、施钾量及有机肥用量呈正交互作用,施氮量与施磷量为负交互作用,其中以施磷量与施钾量的交互效应最大。【结论】灌水量过高不利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合理增施氮、钾、有机肥和磷肥均可有效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可溶性固形物 灌水量 氮、磷、钾及有机肥用量 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下载PDF
华北平原春玉米生长和产量对滴灌均匀系数及灌水量的响应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航 李久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6-182,共7页
为了确定现行滴灌均匀系数设计标准的适宜性,通过华北平原2a春玉米滴灌试验,研究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均匀系数(Cu)设置0.66、0.81和0.993个水平,灌水量设置灌溉需水量的50%、75%和100%3个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确定现行滴灌均匀系数设计标准的适宜性,通过华北平原2a春玉米滴灌试验,研究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均匀系数(Cu)设置0.66、0.81和0.993个水平,灌水量设置灌溉需水量的50%、75%和100%3个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对春玉米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值的影响不显著,两指标的均匀系数在生育期内基本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至生育末期其值均大于0.95;沿滴灌带方向,各处理产量的均匀系数均大于0.93,滴灌均匀系数和灌水量及其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均值和均匀系数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对华北平原的春玉米而言,可考虑适当降低现行滴灌均匀系数的设计和评价标准(Cu≥0.80),以降低滴灌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试验 作物 滴灌 均匀系数 灌水量 春玉米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