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对铁元素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俊成 于慧 +1 位作者 杨素欣 冯献忠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5-842,共8页
铁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诸多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铁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但因其在大多数类型土壤中利用率低,导致植物缺铁现象比较普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一套完... 铁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诸多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铁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但因其在大多数类型土壤中利用率低,导致植物缺铁现象比较普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一套完整的铁吸收、运输和分子调控的系统。近年来,国际上在揭示植物铁吸收、运输和储存的机制方面取得很大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就植物对铁元素吸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全面了解植物铁代谢的分子机制进行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吸收 分子调控
原文传递
微生物铁载体转运调控机制及其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董子阳 胡佳杰 胡宝兰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89-2200,共12页
铁载体是微生物在胞内低铁浓度下分泌的螯合铁的物质,可分为儿茶酚盐类、氧肟酸盐类、羧酸盐类三大类。铁载体的转运分别受Fur、σ因子、群体感应信号这3种机制调控。近年来铁载体在石油污染修复、重金属污染修复和纸浆生物漂白等领域... 铁载体是微生物在胞内低铁浓度下分泌的螯合铁的物质,可分为儿茶酚盐类、氧肟酸盐类、羧酸盐类三大类。铁载体的转运分别受Fur、σ因子、群体感应信号这3种机制调控。近年来铁载体在石油污染修复、重金属污染修复和纸浆生物漂白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文中综述了铁载体的分类及其转运调控机制,以及铁载体在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铁载体今后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载体 调控 环境应用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铁摄取与生物被膜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于珊 马旅雁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89-1512,共24页
生物被膜是单细胞微生物通过其分泌的胞外多聚基质粘附于介质表面并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成的膜样微生物细胞聚集物。生物被膜的形成使细菌具有更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也是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及慢性感染性疾病难以治疗的重要原因之... 生物被膜是单细胞微生物通过其分泌的胞外多聚基质粘附于介质表面并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成的膜样微生物细胞聚集物。生物被膜的形成使细菌具有更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也是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及慢性感染性疾病难以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铜绿假单胞菌在肺部的定殖是肺囊性纤维化病患者发病和死亡主要原因,其造成的感染通常与形成抗生素抗性极强的生物被膜有关。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受控于多种复杂的细菌调控体系之下,包括群体感应系统及参与调节胞外多聚基质合成的双组分调控系统等。此外,为了利用低浓度的环境铁来维持生存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铜绿假单胞菌进化出了一系列铁摄取系统,这些系统对其毒力因子的释放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又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调控机制及其铁摄取系统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了解及清除铜绿假单胞菌引发的问题提供途径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铁摄取 群体感应 调控因子
原文传递
Transporters Contributing to Iron Trafficking in Plants 被引量:11
4
作者 Sarah S. Conte Elsbeth L. Walker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64-476,共13页
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recent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many roles of transporters in the whole-pl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that maintain iron (Fe) homeostasis. These processes include uptake from the soil v... 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recent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many roles of transporters in the whole-pl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that maintain iron (Fe) homeostasis. These processes include uptake from the soil via roots, control of transport from roots to above-ground parts of the plant, unloading of Fe from the xylem in above-ground parts, loading of Fe into mitochondria and plastids, transport of Fe to reproductive parts of the plant, and Fe mobilization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In addition, we will discuss the mechanisms that plants use to cope with an apparently unintended conse- quence of Fe acquisition: the uptake of toxic heavy metals via Fe transporters. Rapi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 standing the transport processes involved in each of these areas in the last 5 years and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is recent progress. We will also highlight the key questions regarding transport steps that remain to be eluc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rient and metal transport transporters gene regulation iron NICOTIANAMINE phytosiderophores.
原文传递
真核细胞中铁硫簇的组装机制及相关铁硫蛋白疾病 被引量:7
5
作者 杜璟 李艳纯 +2 位作者 任雪营 谭国强 吕建新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323-1333,共11页
铁硫簇是一类古老而功能众多的蛋白质辅基,在细胞中参与电子传递过程、酶促反应及感知内环境的变化而调节基因的表达等。虽然铁硫簇的组成元素和结构都较为简单,但是铁硫簇的组装是需多种组装蛋白参与、有序进行的催化反应。直至近几年... 铁硫簇是一类古老而功能众多的蛋白质辅基,在细胞中参与电子传递过程、酶促反应及感知内环境的变化而调节基因的表达等。虽然铁硫簇的组成元素和结构都较为简单,但是铁硫簇的组装是需多种组装蛋白参与、有序进行的催化反应。直至近几年,人们才逐渐阐明了在生命体中铁硫簇是如何组装并结合到未成熟的铁硫蛋白中的。如果线粒体中铁硫簇组装及转运过程发生障碍,将严重影响细胞内铁的稳态及铁硫蛋白的功能,由此可见,线粒体中铁硫簇的组装功能使得线粒体成为细胞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细胞器。该文重点概述了近十年来真核生物中铁硫簇组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阐述线粒体铁硫簇组装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组装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硫簇 铁硫蛋白 铁调节 铁硫蛋白病
原文传递
四川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显锋 张兴润 《四川地质学报》 2008年第4期287-289,304,共4页
简述了四川铁矿资源基本特征,主要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分析了铁矿分布规律,指出了铁矿主要找矿方向。
关键词 成因类型 分布规律 找矿方向 四川铁矿床
下载PDF
运动对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崔英辉 肖德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84-287,共4页
运动可导致低铁状态,这种低铁状态类似于临床铁缺乏表现,其本质尚未清楚。一些研究认为,运动性低铁状态是铁缺乏,主张进行铁补充,对所有运动员进行常规铁补充有利于纠正或避免铁缺乏;而有些研究则认为,这种低铁状态是机体的正常调节,铁... 运动可导致低铁状态,这种低铁状态类似于临床铁缺乏表现,其本质尚未清楚。一些研究认为,运动性低铁状态是铁缺乏,主张进行铁补充,对所有运动员进行常规铁补充有利于纠正或避免铁缺乏;而有些研究则认为,这种低铁状态是机体的正常调节,铁补充将增强铁释放,对机体组织细胞不利。近年来对铁吸收机制以及肝细胞、单核巨噬细胞、骨髓细胞的铁转运机制已基本阐明,这为探讨运动时铁代谢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调节机制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铁代谢的 低铁状态 形成机制 运动速度 运动耐力 分子生物学 调节机制 铁转运蛋白
下载PDF
幼龄动物铁吸收及其调控 被引量:6
8
作者 孙效名 吴信 +1 位作者 印遇龙 舒绪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1006,共6页
哺乳动物机体内铁稳态的维持对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幼龄快速生长阶段。铁的缺乏不仅严重影响幼龄动物的生长性能,而且会给中枢神经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但是机体铁过量也将对幼龄动物造成氧化应激并产生长期的副作用。动物机体... 哺乳动物机体内铁稳态的维持对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幼龄快速生长阶段。铁的缺乏不仅严重影响幼龄动物的生长性能,而且会给中枢神经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但是机体铁过量也将对幼龄动物造成氧化应激并产生长期的副作用。动物机体在成年阶段对铁吸收过程能够精准地调控,但在幼龄阶段其铁调控功能并不成熟。幼龄动物小肠铁吸收的效率非常高,因此,对幼龄动物补铁需要慎重。本文就幼龄动物铁的吸收及其调控特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稳态 幼龄动物 吸收 铁过量 调控
下载PDF
MicroRNAs and liver cancer associated with iron overload:Therapeutic targets unravelled 被引量:5
9
作者 Catherine M Greene Robert B Varley Matthew W Lawles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32期5212-5226,共15页
Primary liver cancer is a global disease that is on the increase.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accounts for most primary liver cancers and has a notably low survival rate,largely attributable to late diagnosis,resistan... Primary liver cancer is a global disease that is on the increase.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accounts for most primary liver cancers and has a notably low survival rate,largely attributable to late diagnosis,resistance to treatment,tumou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MicroRNAs(miRNAs/miRs)are regulatory RNAs that modulate protein synthesis.miRNAs are involved in several b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HCC.Given the poor outcomes with current HCC treatments,miRNA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new target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ir role in HCC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While many risk factors underlie the development of HCC,one process commonly altered is iron homeostasis.Iron overload occurs in several liver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CC including Hepatitis C infec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miRNAs in iron homeostasis and hepatic iron overload is well characterised.Aberrant miRNA expression in hepatic fibrosis and injury response have been reported,as have dysregulated miRNA expression patterns affecting cell cycle progression,evasion of apoptosis,invasion and metastasis.In2009,miR-26a delivery was shown to prevent HCC progression,highlighting 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Several studies have sinc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potential of other miRNAs with one drug,Miravirsen,currently in phaseⅡclinical trials.miRNAs also have potential as bio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of HCC and to evaluate treatment efficacy.Ongoing studies and clinical trials suggest miRNA-based treatments and diagnostic methods will have novel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HCC in the coming years,yielding improved HCC survival rates and patient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LIVER cancer iron regulation HEPATITIS C THERAPEUTIC TARGETS
下载PDF
白念珠菌铁稳态调控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宁 程欣欣 +2 位作者 喻其林 邢来君 李明春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6-393,共8页
铁是绝大多数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尽管自然界中铁元素含量非常丰富,但是其生物可利用性却很低。作为一种人体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白念珠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铁稳态调控网络,能够应答环境中铁浓度的变化,... 铁是绝大多数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尽管自然界中铁元素含量非常丰富,但是其生物可利用性却很低。作为一种人体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白念珠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铁稳态调控网络,能够应答环境中铁浓度的变化,增强菌株对环境的适应力。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简要综述近几年关于铁代谢表达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主要关注白念珠菌在环境铁匮乏条件下铁获得和调控策略,揭示白念珠菌体内铁离子摄取、转运、储存和利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控 铁获得 铁应答基因 白念珠菌
原文传递
策略Ⅰ植物铁吸收稳态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文凤 朱海焰 兰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1106,共6页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辅酶因子和电子传递链组分,铁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多种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铁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丰富,但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大多以Fe^(3+)的形式存在,溶解度极低,限制了土壤中铁的生物...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作为辅酶因子和电子传递链组分,铁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多种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铁在地壳中的含量虽然丰富,但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大多以Fe^(3+)的形式存在,溶解度极低,限制了土壤中铁的生物有效性,导致植物生长发育易受缺铁影响,致使植物缺铁失绿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在低pH和长期淹水条件下,植物会吸收累积过量的铁,产生活性氧,导致植物伤害甚至死亡。因此精确调控铁的吸收转运,保持体内铁稳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本文就策略Ⅰ植物铁稳态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阶段性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动态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Ⅰ植物 铁稳态 转录因子 小肽 调控
下载PDF
铁掺杂SBA-15基中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蓝国钧 颜宇 +1 位作者 刘会君 李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40,共9页
综述了含铁SBA-15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介孔材料合成过程中不同铁物种的调控合成方法与鉴别手段。
关键词 铁物种 Fe-SBA-15 介孔材料 调控合成
原文传递
高等植物铁元素的吸收、转位和调控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哲 孙亿敬 +3 位作者 李娇爱 上官燕 刘祉辛 孙旭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729-739,共11页
铁(Fe)是大多数生物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虽然铁在许多土壤中是丰富的,但铁在土壤中的可溶性非常低,常常限制植物生长.此外,铁自身存在高度的氧化还原特性,对细胞具有潜在的毒性.因此,细胞内铁的动态平衡需要严格调控.植物细胞中形成... 铁(Fe)是大多数生物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虽然铁在许多土壤中是丰富的,但铁在土壤中的可溶性非常低,常常限制植物生长.此外,铁自身存在高度的氧化还原特性,对细胞具有潜在的毒性.因此,细胞内铁的动态平衡需要严格调控.植物细胞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信号网络来调节对铁的摄取、分配、运输及其代谢等过程.非禾本科和禾本科植物物种分别通过基于铁还原和铁螯合的两种不同策略从土壤中获得铁.植物对铁的吸收受到局部和全身信号的调控.系统信号通路似乎整合了激素信号、一氧化氮(NO)信号和植物营养需求等多种因素.综述了两种策略所依赖的分子机制和在铁缺乏条件下负责诱导这些策略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的吸收 转位转运子 转录因子 基因调节
下载PDF
细菌非编码小RNA分子RyhB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汝滨 苗翠翠 +2 位作者 宫倩红 满帅 于文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0-596,共7页
RyhB是一种大小为90个核苷酸的细菌非编码小RNA分子(small noncoding RNA,sRNA).当铁缺乏时,RyhB通过下调一系列与铁的储存和利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以维持体内的铁平衡,而其本身的表达则受到负调控因子Fur(ferric uptake regulator)的... RyhB是一种大小为90个核苷酸的细菌非编码小RNA分子(small noncoding RNA,sRNA).当铁缺乏时,RyhB通过下调一系列与铁的储存和利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以维持体内的铁平衡,而其本身的表达则受到负调控因子Fur(ferric uptake regulator)的调节.在体内,RyhB与Hfq蛋白和核糖核酸酶E(ribonuclease E,RNase E)形成核蛋白复合物sRNP来发挥活性.sRNP通过RyhB与靶基因的互补配对序列作用于靶基因的核糖体结合位点,阻断靶mRNA的翻译,并迅速引起靶mRNA的降解.此外,RyhB还可以通过影响致病菌的生物膜形成、趋化性、耐酸性等方面的能力对细菌的致病力进行调节.本文综述了RyhB的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生理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小RNA RYHB 铁代谢 致病力调节 小核蛋白复合物
下载PDF
Natural keratin-based Fe-S_(1)N_(3) single atom catalyst for insights into the coordination regulation effect of Fenton-like catalysis with high efficiency 被引量:4
15
作者 Zhiyi Sun Yujuan Wei +6 位作者 Ting Cao Zheng Liu Rui Sui Xiang Li Jiajing Pei Zhuo Chen Shuo W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7期9003-9011,共9页
Single atom catalysts(SACs)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yet the quest for highly-efficient catalysts is driven by the current obstacles of ambiguous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Here,we report a nature keratin... Single atom catalysts(SACs)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yet the quest for highly-efficient catalysts is driven by the current obstacles of ambiguous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Here,we report a nature keratin-based Fe-S_(1)N_(3)SACs with ultrathin two-dimensional(2D)porous carbon nanosheets structure,by controlling the active center through the precise coordination of sulfur and nitrogen.Compared with natural silk-based Fe-N_(4) catalyst,the Fe-S_(1)N_(3)SACs exhibit excellent Fenton-like oxidation degradation ability.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XAFS)and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results confirm that S doping is conducive to electron transfer,to accurately generate·OH with high oxidative degradation capacity at the active site.Therefore,the optimized Fe-S_(1)N_(3)catalyst showed higher oxidation degradation activity for organic pollutant substrates(methylene blue(MB),Rhodamine B(RhB)and phenol),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Fe-N_(4) samples.This work is devoted to the treat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atural fibers,which provides a nove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SACs and the regulation of atomic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single atom atomic regulation natural fiber Fenton-like catalysis
原文传递
Role of iron in host-microbiota interaction and its effects on intestinal mucosal growth and immune plasticity in a piglet model 被引量:3
16
作者 Zhenglin Dong Shuan Liu +5 位作者 Qingqing Deng Guanya Li Yulong Tang Xin Wu Dan Wan Yulong Yi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086-2098,共13页
Iron is a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for both the host and resident microbes in the gut. In this study, iron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and parenterally to anemic piglet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ron in host-microbiota ... Iron is an essential trace element for both the host and resident microbes in the gut. In this study, iron was administered orally and parenterally to anemic piglet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ron in host-microbiota interaction and its effects on intestinal mucosal growth and immune plasticity. We found that oral iron administration easily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Proteobacteria and Escherichia-Shigella, and de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Lactobacillus in the ileum. Furthermore, similar bacterial changes, namely an increase in Proteobacteria, Escherichia-Shigella, and Fusobacterium and a reduction in the 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were observed in the colon of both iron-supplemented groups. 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d Fusobacterium, Fusobacteria and Proteobacteria in the col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emoglobin, colon and spleen iron levels. Nevertheless, it was found that activated m TOR1 signaling, improved villous height and crypt depth in the ileum,enhanced immune communication, and increased protein expression of IL-22 and IL-10 in the colon of both iron-supplemented groups. In conclusion, the benefits of improved host iron outweigh the risks of altered gut microbiota for intestinal mucosal growth and immune regulation in treating iron deficiency an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 deficiency iron-microbial interactions m TOR signaling immune regulation
原文传递
二价铁转运体IRT1的研究历程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松 印莉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0-359,共10页
铁作为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铁营养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乃至威胁着人类健康.铁转运蛋白(IRT1)是植物体吸收二价铁的主要转运体,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因此IRT1的研究对了解铁... 铁作为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铁营养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乃至威胁着人类健康.铁转运蛋白(IRT1)是植物体吸收二价铁的主要转运体,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中,因此IRT1的研究对了解铁吸收机制和维持体内铁稳态意义重大.近10年对IRT1的研究主要分为3部分:上游转录因子响应环境铁对IRT1表达的调控,IRT1在细胞内的膜泡运输,IRT1在铁生物强化方面的应用.以此为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IRT1的多跨膜结构及参与金属吸收的位点;其次,总结了对IRT1表达的网络调控;然后分析了细胞水平IRT1细胞内的运输;最后,对IRT1仍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转运体 铁转运蛋白 转录调控 蛋白分选
原文传递
铁稳态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轩 牛银波 +3 位作者 杨园园 董栋 李京宝 商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3-1057,共5页
铁在人体许多必需的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许多研究表明,铁稳态失衡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铁稳态失衡的致病机制和黄酮类化合物可螯合铁的结构特点,该文主要对铁稳态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将... 铁在人体许多必需的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许多研究表明,铁稳态失衡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铁稳态失衡的致病机制和黄酮类化合物可螯合铁的结构特点,该文主要对铁稳态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其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将黄酮类化合物开发为防治铁稳态失衡性疾病的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稳态 黄酮类化合物 铁过载 铁缺乏 铁调控 细胞内铁稳态 系统性铁稳态
下载PDF
pH、碱度和缓蚀剂对抑制给水管网铁释放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境 辛卓航 +4 位作者 邹苏红 赵梦珂 李子林 刘海星 曾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22-427,共6页
铸铁管是我国给水管网中使用最广泛的管材,其管壁的腐蚀问题会导致"黄水"现象,造成龙头水水质异常,因此如何抑制铁释放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以无内衬铸铁管为研究对象,搭建了给水管网动态装置,模拟真实给水管网环境,研究了初始... 铸铁管是我国给水管网中使用最广泛的管材,其管壁的腐蚀问题会导致"黄水"现象,造成龙头水水质异常,因此如何抑制铁释放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以无内衬铸铁管为研究对象,搭建了给水管网动态装置,模拟真实给水管网环境,研究了初始腐蚀过程中腐蚀物质的结构成分及微观形貌,分析了pH值、碱度及缓蚀剂等因素对铁释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管壁腐蚀初期,管垢的主要组成成分为α-FeOOH、γ-FeOOH、Fe_(3)O_(4);pH在6.5~8.5,总铁释放量先减小后增大,在7.8时,总铁释放量最小。pH过低会促进Fe^(2+)生成,pH过高会促进氢氧化铁胶体生成;调高碱度对抑制给水管网铁释放有明显的效果。随着碱度的增加,FeCO_(3)不断生成,阻止了管垢中的Fe^(2+)向水中释放,管网中总铁释放量逐渐降低;由于初期腐蚀管垢为多孔结构,使得投加正磷酸盐缓蚀剂对抑制给水管网铁释放未起到效果,聚磷酸盐缓蚀剂与管壁上Fe^(2+)发生螯合作用,促进了铁的释放。试验结果为合理选用抑制给水管网铁释放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管网动态模拟 铁释放 PH调节 碱度调节 缓蚀剂
下载PDF
吉林省铁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宝金 刘忠 +4 位作者 松权衡 王信 杜宏 薛晓峰 王娟 《吉林地质》 2008年第3期8-12,共5页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铁矿成因类型、分布规律等。认为吉林省具备铁矿成矿的地质条件,铁矿的资源潜力较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并按A、B、C三类进行了资源量预测。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
关键词 铁矿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预测 吉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