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籽源组织间照射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岳麓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1年第1期23-26,41,共5页
12 5   I的生物物理学特征适用于组织间放疗。在国外 ,用 12 5   I组织间照射治疗恶性肿瘤已有较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将 12 5   I籽源植入作为一种独特的方法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已经相当成熟 。
关键词 近距离组织间照射 ^125I 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癌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43
2
作者 胡建林 杨和平 +7 位作者 李前伟 熊玮 刘刚 刘平 戴晓天 宫亮 陈永锋 王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774-775,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 5I粒子对肺癌进行近距离放疗的效果 ,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2 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 ,在模拟定位机或CT定位下 ,通过穿刺针将12 5I粒子植入到肺癌病灶内 ,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疗效 ,并观察其并发症...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 5I粒子对肺癌进行近距离放疗的效果 ,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2 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 ,在模拟定位机或CT定位下 ,通过穿刺针将12 5I粒子植入到肺癌病灶内 ,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疗效 ,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 本组 2 0例患者观察 2个月以上者 18例 ,其中CR 2 7.8% (5 / 18) ,PR 6 6 .7% (12 / 18) ,NC 5 .6 % (1/ 18) ,近期有效率 (CR +PR)高达 94 .4 % (17/ 18)。并发气胸 2 0 % (4/ 2 0 ) ,咯少量血痰 2 5 % (5 / 2 0 ) ,胸膜腔内明显出血 5 % (1/ 2 0 ) ,粒子脱入胸膜腔 5 % (1/2 0 )。结论 经皮穿刺瘤体内植入12 5I粒子治疗肺癌有效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 近距离放疗 肺肿瘤 放射疗法 肺癌
下载PDF
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恶性肿瘤 被引量:43
3
作者 徐静 梅铭惠 +2 位作者 陈谦 杨景红 邱维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69,共2页
目的评价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及预防肝癌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采用125I粒子术中植入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或肿瘤切除后的切缘组织,对肿瘤及癌旁组织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本... 目的评价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及预防肝癌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采用125I粒子术中植入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或肿瘤切除后的切缘组织,对肿瘤及癌旁组织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本组15例中14例为肿瘤切除后切缘肝组织预防性粒子植入,1例为肿瘤未切除行瘤体内粒子植入。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12个月,全部存活,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瘤体内粒子植入者,术后随访2月,瘤体缩小。结论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具有创伤小,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对无法切除或行姑息行切除者,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术中 组织间植入 瘤体 肝恶性肿瘤 治疗 肿瘤切除 存活 体内
原文传递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CT灌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艳丽 冯保乐 +2 位作者 张目显 杨洁 赵传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T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CT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CEA和AF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CEA和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3^+、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血流量(BF)、肝动脉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ACE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性粒子可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降低AFP及CEA水平,提高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并可增强对肿瘤组织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CT灌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CT灌注参数 125I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国民 徐志兵 +4 位作者 朱延军 徐叶青 陈绍亮 曾昭冲 程文英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 方法应用Prowess2. 42治疗计划系统经直肠超声引导,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5例,临床分期T2b 4例,T3 1例。Gleason评分7分3例, 6分1例, 9分1例。术...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 方法应用Prowess2. 42治疗计划系统经直肠超声引导,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5例,临床分期T2b 4例,T3 1例。Gleason评分7分3例, 6分1例, 9分1例。术前PSA5. 3 ~8. 7ng/ml。 结果 治疗后随访12~18个月。5例患者PSA明显下降, 12个月后均低于0. 5ng/ml;术后3个月开始前列腺体积缩小;术后短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IPSS评分上升,尿流率下降,但3个月后逐渐好转。患者未出现血尿、血便、直肠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适用于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好,并发症少,并有较好的放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永久植入治疗 前列腺癌 适应证 并发症
原文传递
^(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法逸华 苏成海 黄钢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15-117,共3页
125I的生物物理学特性适合近距离照射治疗,125I作为粒子源植入体内,目前在国外广泛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已相当成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在治疗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 肿瘤 治疗 125粒子 近距离照射 放射疗法 疗效
下载PDF
射频消融及^(125)I粒子植入在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开运 向国安 +1 位作者 王汉宁 肖方联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6-628,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方法,提高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方法78例肿瘤靠近第一、第二肝门,估计切缘距肿瘤<1cm的肝癌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单纯切除组和联合组。单纯切除组38例,仅行常规肝癌切除;联合组40例,在... 目的探讨降低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方法,提高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方法78例肿瘤靠近第一、第二肝门,估计切缘距肿瘤<1cm的肝癌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单纯切除组和联合组。单纯切除组38例,仅行常规肝癌切除;联合组40例,在肝癌切除后,切缘行射频消融和^(125)I粒子植入。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结果联合组术后1、3、5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7.5%、30.0%和45.0%,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5%、67.5%和30.0%,与单纯切除组比较,其中3、5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40,P<0.01;x^2=15.740,P<0.01);联合组的3、5年生存率较单纯切除组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结论肝癌切除后切缘射频消融和^(125)I粒子植入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可能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术后局部复发 肝癌切除 射频消融 肿瘤复发率 5年生存率 单纯切除 预防
原文传递
^(125)碘粒子组织间放疗时医护人员辐射安全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毛仙芝 黄中柯 +1 位作者 狄小云 李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567-568,603,共3页
目的:探讨125碘(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利用便携式辐射探测仪分别监测22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125碘粒子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掌、胸部及眼睛等部位的照射量率,然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相应部位的年剂量当量... 目的:探讨125碘(125I)粒子组织间放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利用便携式辐射探测仪分别监测22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125碘粒子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掌、胸部及眼睛等部位的照射量率,然后通过相关公式计算相应部位的年剂量当量,最后依据国家标准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时源安全基本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通过对治疗过程的监测和换算,医护人员手掌、胸部和眼睛等部位无屏蔽状态下年剂量当量最大值分别为(222.45±11.7)mSv/a、(12.75±1.2)mSv/a和(25.5±1.65)mSv/a,而在进行有效屏蔽时年剂量当量最大值则明显降低,分别为(30.26±2.55)mSv/a、(0.45±0.06)mSv/a和(0.84±0.09)mSv/a,远远低于国家标准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时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年剂量当量限值。结论:125碘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医护人员不会造成确定性的辐射危害,是安全的、可接受的。但仍需要重视潜在照射的危险性。在开展该治疗方法时要严格控制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125碘粒子 剂量当量 放射治疗 辐射安全
下载PDF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3D-printed coplanar template for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被引量:13
9
作者 Wei Huang Jian Lu +7 位作者 Ke-Min Chen Zhi-Yuan Wu Qing-Bin Wang Jing-Jing Liu Ju Gong Zhi-Jin Chen Xiao-Yi Ding Zhong-Min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46期5280-5287,共8页
AIM To evaluate a 3 D-printed coplanar template for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database was performed, and a total of 25 patients w... AIM To evaluate a 3 D-printed coplanar template for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database was performed, and a total of 25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who underwent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November 2017 were analyzed. Of these, 12 implantations were assisted by a 3 D-printed coplanar template(group A), and 13 implantations performed freehand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group(group B). A 3 D coplanar template was designed and printed according to a preoperative CT scan and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The iodine-125 seeds were then implanted using the template as a guide. Dosimetric verification was performed after implantation. Pre-and postoperative D90, V100, and V150 were calculated. The success rate of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dosimetric parameter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the median pre-and postoperative D90 values were 155.32 ± 8.05 Gy and 154.82 ± 16.43 Gy,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values was minimal and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Postoperative V100 and V150 were 91.05% ± 4.06% and 64.54% ± 13.40%, respectively, which met the treatment requirement. A better dosimetric parameter was observed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V100: 91.05% ± 4.06% vs 72.91% ± 13.78%, P < 0.05). No major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either group. For group A, mild hemorrhage was observed in 1 patient with a peritoneal local hematoma due to mesenteric vein damage from the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needle. The hematoma resolved spontaneously without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blood amylase levels remained within the normal range for all patients.CONCLUSION A 3 D-printed coplanar template appears to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guidance tool to improve 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RINTING BRACHYTHERAPY iodine-125 PANCREATIC cancer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疗效观察并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熊潭有 梅同华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碘125(125 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行125 I粒子植入的35例NSCLC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碘125(125 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行125 I粒子植入的35例NSCLC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35例NSCLC患者植入125 I粒子20~150粒,平均植入77.42粒,植入完毕后立即复查胸部CT,显示粒子全部植入到位,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2个月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15例,有效率为82.86%;术后4个月CR 16例,PR 16例,有效率为91.43%;术后6个月CR 16例,PR 15例,有效率为88.57%。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14%、34.29%、22.86%,术后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43%、85.71%、80.00%。中位生存时间21.62个月,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32.2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吸烟史、血红蛋白水平、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联合化疗次数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血红蛋白水平、肿瘤直径、联合化疗次数是影响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联合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 粒子植入 化疗 晚期肺癌 因素分析
下载PDF
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宝兴 吴浩荣 吴锦昌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碘 - 12 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后行碘 - 12 5组织间植入治疗 ,照射 2周后 ,以戊巴比妥钠 5 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测肿瘤大小、血常规、肝功能、病理切片及电镜检... 目的 探讨碘 - 12 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后行碘 - 12 5组织间植入治疗 ,照射 2周后 ,以戊巴比妥钠 5 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测肿瘤大小、血常规、肝功能、病理切片及电镜检查 ,并与照射前、对照组比较。结果 照射后所有大鼠均存活 ,肿瘤缩小至平均 0 .2 8cm(与照射前比较 ,P <0 .0 5 ) ;所有的肝功能指标均正常 (与照射前比较 ,P >0 .0 5 ) ;血常规HGB、RBC、PLT变化不明显 ,而WBC、LY、GR下降明显 (与照射前比较 ,P <0 .0 5 )。大体观察 ,胃、十二指肠、肝、心、肺无明显改变。病理检查 ,照射组仅残存少量肿瘤细胞 ,并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 ;对照组 ,有许多肿瘤细胞 ,间质中有淋巴细胞浸润 ,仅轻微的纤维化。电镜观察 ,照射组有核染色质固缩、碎裂 ,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线粒体肿胀 ,细胞结构及核结构碎裂等表现 ;对照组残留肿瘤细胞仅轻微变性 ,并有淋巴细胞溶癌现象。结论 碘 - 12 5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副作用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 移植性肝癌 组织间植入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后应用人群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应希慧 张登科 +6 位作者 陈丽 吴发宗 赖林强 宋晶晶 翁巧优 涂建飞 纪建松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探讨病灶直径在3~5 cm的原发性肝癌(HCC)射频消融(RFA)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适合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9月丽水市中心医院100例临床或病理诊断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9例、女11例,年龄18~80... 目的探讨病灶直径在3~5 cm的原发性肝癌(HCC)射频消融(RFA)后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及适合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9月丽水市中心医院100例临床或病理诊断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9例、女11例,年龄18~80(57±11)岁,巴塞罗那(BCLC)分期为B期及部分C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RFA治疗,对照组(RFA,n=67)根据影像学检查予随访观察;联合组(RFA+125I,n=33)序贯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OS)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差异。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7年12月30日,两组资料中位随访时间38(6~55)个月。联合组PFS明显长于对照组[(23.0±4.7)比(12.0±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组有延长趋势[(42.0±7.9)比(38.0±2.8)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4)。进一步亚组分析提示,RFA后有残留存活病灶联合粒子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8和9个月(P=0.025),而消融后病灶坏死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5),两组中位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直径在3~5 cm的HCC RFA后联合粒子植入可延长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术 125I 近距离放疗
原文传递
肝癌切除术后肝断面^(125)I粒子植入对机体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向国安 陈开运 +1 位作者 王汉宁 肖金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2-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残肝断面125I粒子植入对机体免疫细胞组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68例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切除组(对照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两...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残肝断面125I粒子植入对机体免疫细胞组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68例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切除组(对照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CD8+、NK细胞组成(单位为%)及血浆细胞因子IL-4、IL-10、IL-12、IFN-γ水平(单位为ng/L)。结果对照组:手术后第7天CD3+、CD4+百分比分别为(39.38±6.98)、(24.34±3.18),较手术前的(62.58±8.67)、(30.63±4.19)低(P<0.05);CD8+、NK水平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细胞因子IL-4、IL-10分别为(29.83±7.99)、(87.54±2.89),较手术前的(10.35±8.76)、(64.25±2.54)升高(P<0.05);手术前、后的IL-12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的CD3+、CD4+、CD8+、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细胞因子IL-4、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L-12、IFN-γ分别为(89.46±11.43)、(47.78±5.45),较手术前的(36.13±9.16)、(7.14±2.17)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术后CD3+、CD4+较对照组高(P<0.05);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肝癌手术后残肝断面125I粒子植入有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刺激作用,并可促进机体免疫应答的Th2/Th1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125I粒子 CD3 CD4 CD8 细胞因子 NK细胞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的建立和测量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济东 王俊杰 +3 位作者 张红志 庄洪卿 赵勇 廖安燕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建立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研究模型中离体细胞照射平面的剂量和剂量分布。方法应用14颗粒子环形排布的照射模型,用临床上常用的6711型^125I粒子。实验前随机抽取20%的粒子校正,应用TLD元件对模型进行测量。先用37MBq的^125... 目的建立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研究模型中离体细胞照射平面的剂量和剂量分布。方法应用14颗粒子环形排布的照射模型,用临床上常用的6711型^125I粒子。实验前随机抽取20%的粒子校正,应用TLD元件对模型进行测量。先用37MBq的^125I粒子照射6d,测量细胞平面受照剂量并计算初始剂量率;然后用同样活度的^125I粒子照射10d后测量,与用公式计算的照射剂量值进行比较。结果TLD标定:测量读数和照射剂量拟合为线性关系。单颗粒子活度测量值与出厂标定值相差〈±5%。照射6d测量细胞平面累积剂量为1.58Gy,计算初始剂量率为0.273Gy/d;照射10d的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分别为2.43和2.57Gy,两者相差5.76%。根据对模型的测量和计算,可推导出在不同的初始剂量率下受照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关系。结论建立的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简便实用,可用于放射生物学实验研究。受照剂量与照射时间关系的建立,为今后开展放射性125I粒子相对生物效应的研究和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间近距离治疗^125I粒子 照射剂量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鸿汀 谢旺容 +2 位作者 黄蓉 严汀华 丘博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92-394,共3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肝癌肺转移患者共60个病灶,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病灶平均最大径(2.8±1.5)cm。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7.2)月。完全缓解7个,部分缓...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肝癌肺转移患者共60个病灶,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病灶平均最大径(2.8±1.5)cm。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7.2)月。完全缓解7个,部分缓解31个,稳定17个,进展5个,总有效率为63.33%(38/60)。肺转移癌最大径较术前缩小(P<0.05)。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肺转移 125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介入治疗
下载PDF
Stents combined with iodine-125 implantation to treat 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被引量:10
16
作者 Yi-Fan Wu Tao Wang +5 位作者 Zhen-Dong Yue Hong-Wei Zhao Lei Wang Zhen-Hua Fan Fu-Liang He Fu-Quan Li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12期496-504,共9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ain portal vein stents combined with iodine-125(^(125)Ⅰ) to treat 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METHODS From January 1, 2010 to January 1, 2015, 111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liv...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ain portal vein stents combined with iodine-125(^(125)Ⅰ) to treat 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METHODS From January 1, 2010 to January 1, 2015, 111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liver cancer combined with 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They were non-randomly assigned to undergo treatment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 portal vein stents combined with ^(125)Ⅰ implantation(Group A) and TACE/TAE + portal vein stents only(Group B). After the operation, scheduled follow-up was performed at 6, 12 and 24 mo. The recorded information includ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urvival rate, and stent restenosis rate. Kaplan–Meier curves, log-rank test and Cox regression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es. RESULTS From January 1, 2010 to January 1, 2015, 54 and 57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to Groups A and B,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rates at 6, 12 and 24 mo were 85.2%, 42.6% and 22.2% in Group A and 50.9%, 10.5% and 0%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log rank P < 0.05, hazard ratio(HR): 0.37, 95%CI: 0.24-0.56]. The rates of stent restenosis were 18.5%, 55.6% and 83.3% in Group A and 43.9%, 82.5% and 96.5%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log rank P < 0.05, HR: 0.42, 95%CI: 0.27-0.63). Cox regression identified that treatment was the only factor affecting survival rate in this study.CONCLUSION Main portal vein stents combined with ^(125)Ⅰ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urvival rate and reduce the rate of stent reste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dine-125 Liver cancer Stent MAI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下载PDF
立体定向植入^(125)I籽粒治疗脑深部肿瘤 被引量:8
17
作者 田增民 徐永革 +4 位作者 吴朝晖 赵全军 于新 王锐 郝秋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植入125I籽粒治疗脑肿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位技术施行脑肿瘤内植入125I籽粒手术66例,其中星形细胞瘤56例(Ⅰ~Ⅱ级39例,Ⅲ~Ⅳ级17例),室管膜瘤3例,恶性脑膜瘤2例,脑转移癌4例,恶性黏液瘤1例。结果本... 目的探讨局部植入125I籽粒治疗脑肿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位技术施行脑肿瘤内植入125I籽粒手术66例,其中星形细胞瘤56例(Ⅰ~Ⅱ级39例,Ⅲ~Ⅳ级17例),室管膜瘤3例,恶性脑膜瘤2例,脑转移癌4例,恶性黏液瘤1例。结果本组手术操作顺利,肿瘤边缘放射总剂量设计为200Gy,平均每例手术用时26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个月,有效率90.9%,无变化9.1%,无死亡病例;随访6~24个月,有效率87.9%,无变化6.1%,死亡6.1%。结论脑肿瘤内放疗的病例选择主要为开颅手术难以切除的原发和复发肿瘤。本方法手术创伤小,对脑深部肿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立体定位技术 碘-125 间质内放疗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病房护理人员放射防护实践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诗诗 王海芳 +2 位作者 钮美娥 谢长清 蔡建政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66,共4页
125I粒子植入病房护理人员因工作特性需要近距离频繁接触125I粒子植入患者,易对身体造成放射损伤。本文从放射防护实践的现状、放射防护措施、放射防护实践的管理三方面对125I粒子植入病房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 125I粒子植入病房护理人员因工作特性需要近距离频繁接触125I粒子植入患者,易对身体造成放射损伤。本文从放射防护实践的现状、放射防护措施、放射防护实践的管理三方面对125I粒子植入病房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现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人员放射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放射防护 护理人员 综述
下载PDF
手术中种植放射碘-125微粒近距离放疗在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爱华 曹秀峰 +4 位作者 扬蓓 王和明 李义生 黄水清 马文泽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间种植放射碘 12 5 (12 5I)微粒近距离放疗在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可手术低位直肠癌 82例 ,肿瘤距肛缘在 4~ 6cm者分为盆腔自主神经保留 (PANP)加肛门重建术(ARO)加12 5I微粒种植组 (实验组 :A组 )和Mile... 目的 探讨组织间种植放射碘 12 5 (12 5I)微粒近距离放疗在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可手术低位直肠癌 82例 ,肿瘤距肛缘在 4~ 6cm者分为盆腔自主神经保留 (PANP)加肛门重建术(ARO)加12 5I微粒种植组 (实验组 :A组 )和Miles手术组 (对照组 :B组 ) ;肿瘤距肛缘 6~ 8cm者分为超低位前切除 (ASP)加PANP加12 5I微粒种植组 (实验组 :C组 )和ASP组 (对照组 :D组 )。随访比较各组间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结果 A与B组及C与D组间局部复发率、控便功能、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C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B、D组 (P <0 .0 1)。而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骨盆腔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组织间永久性种植12 5I微粒近距离放疗疗效可靠 ,可降低Miles手术的比例 ,有效预防功能保存手术后的局部复发 ,提高 5年生存率和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碘-125微粒种植 近距离放疗 低位直肠癌 综合治疗
下载PDF
Radical treatment of stage Ⅳ pancreatic cancer by the combination of cryosurgery and iodine-125 seed implantation 被引量:10
20
作者 Ji-Bing Chen Jia-Liang Li +8 位作者 Li-Hua He Wei-Qun Liu Fei Yao Jian-Ying Zeng Yi Zhang Ke-Qiang Xu Li-Zhi Niu Jian-Sheng Zuo Ke-Cheng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7期7056-7062,共7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adical treatment and palliative treatment in stage Ⅳ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METHODS:81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Radical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on 51 patie... AIM: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adical treatment and palliative treatment in stage Ⅳ pancreatic cancer patients.METHODS:81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Radical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on 51 patients,while 30 patients were put under palliative treatment.The procedural safety and interval survival for stage Ⅳ pancreatic cancer(IS-Ⅳ) was assessed by almost 2.5 years of follow-ups.The IS-Ⅳ of patients under the two kinds of treatment,and the effects of treatment timing and frequency on IS-Ⅳ,were compared.RESULTS:The IS-Ⅳ of patients who received radical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who received palliative treatment(P < 0.001).The IS-Ⅳ of patients who received delayed radical or palliative treatment was longer than those who received accordingly timely treatment(P = 0.0034 and 0.0415,respectively).Multiple treatment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IS-Ⅳ of patients who received radical treatment(P = 0.0389),but not for those who received palliative treatment(P = 0.99).CONCLUSION:The effect of radical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palliative treatment,and multiple radical treatments may contribute more to patients than a single rad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SURGERY Stage pancreatic cancer iodine-125 see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