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盐摄入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琳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1期149-151,共3页
本文研究了食盐摄入量对高血压和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探讨了日常饮食中食盐摄入量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长期摄入高食盐会诱发高血压,食盐摄入量过低也可能会加大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风险,食盐的不合理摄入都会危害人体健康。在日常生活... 本文研究了食盐摄入量对高血压和心血管健康的影响,探讨了日常饮食中食盐摄入量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长期摄入高食盐会诱发高血压,食盐摄入量过低也可能会加大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风险,食盐的不合理摄入都会危害人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合理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尤其注意食品中的隐形盐,以免因长期食盐摄入过高或过低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盐摄入 人体健康 隐形盐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中国画品评中的避忌范畴探赜
2
作者 张曼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2,I0003,共7页
中国画论中,历代画家、理论家们探讨的避忌范畴极为繁杂,本文立足于品评标准,将其归纳为“有形病”与“无形病”二类,而“陋劣中有至好”,避忌范畴多具有向正面范畴转化的可能性。论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中国画品评中具有代表性的避忌范... 中国画论中,历代画家、理论家们探讨的避忌范畴极为繁杂,本文立足于品评标准,将其归纳为“有形病”与“无形病”二类,而“陋劣中有至好”,避忌范畴多具有向正面范畴转化的可能性。论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中国画品评中具有代表性的避忌范畴作大致的梳理探析,并揭示其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品评 避忌范畴 有形病 无形病
下载PDF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隐形病害探测与应用评价
3
作者 邹缙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12期55-57,61,共4页
以江西省樟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雷达探测路面隐形病害,通过对图像识别和处理,依据处理后图像特征判断路面内部结构层状态、病害类型和发展程度,并对路面内部病害进行统计评价。研究表明,樟吉高速公路路面主要隐形病... 以江西省樟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雷达探测路面隐形病害,通过对图像识别和处理,依据处理后图像特征判断路面内部结构层状态、病害类型和发展程度,并对路面内部病害进行统计评价。研究表明,樟吉高速公路路面主要隐形病害为反射裂缝、层间不良,少量路段单元存在局部混合料离析和块裂,未检测到基层局部离析。通过对典型病害位置现场取芯验证,三维雷达探测路面隐形病害与实际结构状况匹配率可达到95%以上。在路面养护工程中,运用三维雷达可以有效探测路面隐形路面病害,为路面病害处治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隐形病害 三维雷达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成人牙周病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宝宽 黄睿 施星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51-3455,共5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已有学者指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治疗中能得到更好的应用。目的: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相比于传统疗法治疗成人牙周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20例牙...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已有学者指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治疗中能得到更好的应用。目的: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相比于传统疗法治疗成人牙周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20例牙周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60)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n=60)接受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判定两组牙周健康状况(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并进行疗效判定,同时检测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试验方案已通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1302036。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完成后,观察组的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80.0%,P<0.05);③治疗完成后,观察组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成人牙周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牙周病 牙龈指数 牙周探诊深度 龈沟出血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组织应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海燕 刘红彦 李惠山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组织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6月就诊的牙周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观察组...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组织应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6月就诊的牙周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治疗后均完成10个月随访,比较两组牙周健康状况、炎性因子水平及组织应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0个月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0个月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托槽隐形矫治后10个月组织部位等效应力为32.59 MPa高于对照组等效应力(22.15 MPa)(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牙周病患者中能改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提高组织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 牙周病 牙周健康状况 炎性因子水平 组织应力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龈下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晶晶 王超 +6 位作者 王宏伟 齐凤娜 张超 任素锋 李磊 白京红 齐素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1945-1949,共5页
目的:对比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龈下菌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12例牙周病患者,根据矫治器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固定... 目的:对比固定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龈下菌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112例牙周病患者,根据矫治器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固定矫治器,n=54)和实验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n=58)。对比两组牙周健康指标、龈下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矫治10个月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矫治10个月后牙龈卟啉单胞菌(Pg)、具核梭杆菌(Fn)、福塞斯坦氏菌(Tf)和中间型普里沃菌(Pi)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0个月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0个月后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矫治1 d、7 d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升高后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改善牙周健康指标、龈下菌群、龈沟液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等方面的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牙周病 正畸治疗 龈下菌群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基于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的隐性肥胖与慢性病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姗 宋桂花 +2 位作者 贺圣文 赵晶 刘宗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在正常范围,但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总体脂肪含量异常的隐性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正常体检人员1246名,其BMI为18.5~24.9 kg/m^2,利用Inbody720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脂肪率(BF),将... 目的: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在正常范围,但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总体脂肪含量异常的隐性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正常体检人员1246名,其BMI为18.5~24.9 kg/m^2,利用Inbody720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脂肪率(BF),将BMI<25 kg/m^2且男性BF≥25%、女性BF≥35%的隐性肥胖者作为观察组,将BMI<25 kg/m^2,且BF在正常范围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1体检人群隐性肥胖的发生率为24.3%(303/1246),其中男性隐性肥胖发生率为22%(155/705);女性隐性肥胖发生率为27.3%(148/541);女性隐性肥胖发生率与男性隐性肥胖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06,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在10个指标中,与隐性肥胖相关的慢性病指标有7个,而与年龄、体脂及收缩压指标无关;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去除年龄混杂效应,隐性肥胖仍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指标有关。结论:BMI在正常范围的成年人同样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肥胖,而"隐性肥胖"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肥胖 慢性病指标 体成分分析仪
下载PDF
基于194例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嘉旭 张汝弘 +1 位作者 张健娜 巫晓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7-782,共6页
目的:观察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194例,随机分成2组(n=97),观察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矫治情况、治疗前... 目的:观察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194例,随机分成2组(n=97),观察组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矫治情况、治疗前后的牙周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转正时间、矫治总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探诊深度、菌斑指数、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的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均优于传统固定矫治,更有利于牙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传统固定矫治 牙周病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亚普 张虹丽 王琦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6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80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观察组40例给予无托槽...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80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观察组40例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观察矫治效果、矫治时间、口腔功能及牙周炎性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矫治效果各指标(牙齿排列、颊舌向倾斜度、咬合关系、邻牙边缘嵴高度、邻牙接触关系、咬合接触、覆盖情况与牙根平行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矫治时间(倾斜牙、转为牙)均较对照组短(P<0.05);矫治后观察组患者美观度、咀嚼功能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水平较矫治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可有效复原牙齿,缩短矫治时间,改善口腔功能,缓解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安氏Ⅱ类错颌畸形 牙周炎 直丝弓矫治器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琪 韩爽 笪海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在矫治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过程中对患者牙周状况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2年2月笔者医院正畸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隐形矫治组)和对照组(固定矫治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隐形矫治器在矫治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过程中对患者牙周状况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2年2月笔者医院正畸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隐形矫治组)和对照组(固定矫治组)。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及龈沟液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浓度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矫治后第1、3、6、9个月,GI、PLI、PD、SBI、IL-1β、TNF-α均高于矫治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不同矫治阶段各牙周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矫正后第1个月TNF-α浓度除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形矫治器更有利于轻中度错[牙合]畸形伴牙周病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病 错[牙合]畸形 牙周健康状况 固定矫治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吕海燕 曹鹰 余晶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6期86-89,共4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6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牙周常规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正,对照组实...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治疗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6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牙周常规治疗+无托槽隐形矫正,对照组实施牙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牙槽骨高度、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CI、SBI、PLI、PD、CAL、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牙槽骨高度、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SBI、PLI、PD、CA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周病患者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治疗,能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 牙周病 常规方式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对重度牙周炎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的效果观察
12
作者 曾鑫 陈潇 黄小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11-814,共4页
目的 探究隐形矫治器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治疗重度牙周炎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34例重度牙周炎正畸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隐形组,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矫治,隐形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牙周健... 目的 探究隐形矫治器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治疗重度牙周炎正畸患者牙槽骨改建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34例重度牙周炎正畸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隐形组,其中传统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矫治,隐形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比较两组牙周健康指标、唇倾度、牙槽骨高度变化及密度变化、美容效果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正畸前后,两组GI、SPD与GBI均较牙周治疗前下降(P<0.05),正畸12个月后,传统组GI、SPD与GBI较正畸前均上升(P<0.05),且隐形组正畸12个月后低于传统组(P<0.05);正畸12个月后,两组上、下颌唇倾度较正畸前均降低,且隐形组低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上、下牙槽骨高度较正畸前降低(P<0.05),且隐形组高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牙槽骨密度较正畸前下降(P<0.05),牙槽嵴顶舌侧骨密度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美容效果评分较正畸前上升,且隐形组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用于重度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对牙周及牙槽骨影响小,整体美观度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重度牙周炎 正畸 美容效果
下载PDF
传统固定矫治技术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许珊 张金琳 王宝玲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780-2783,共4页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应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张家口市口腔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研究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应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张家口市口腔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研究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矫治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和牙周健康情况。结果研究组矫治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前2组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出血指数(SBI)、探针深度(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矫治后PLI、GI、SBI、P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沟通、社交困难、功能受限、生理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高(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同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固定矫治技术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病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发生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口腔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刘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牙周病致前牙扇形移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0例牙周病致前牙扇形移位的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口腔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病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口腔健康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牙周病致前牙扇形移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60例牙周病致前牙扇形移位的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牙周夹板固定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开展口腔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口腔健康情况、炎性反应指标、牙齿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牙覆盖距离、龈沟出血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2.65±0.51)mm、牙覆盖距离(1.78±0.25)mm、龈沟出血指数(1.56±0.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3±0.62)mm、(3.19±0.35)mm、(3.07±0.30)分,牙槽骨高度(5.71±0.29)mm高于对照组的(5.55±0.20)mm(P<0.05)。两组治疗前独立能力、心理不适、疼痛与不适、功能受限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独立能力评分(1.86±0.31)分、心理不适评分(1.63±0.21)分、疼痛与不适评分(1.86±0.19)分、功能受限评分(1.58±0.2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0.40)、(2.07±0.38)、(2.33±0.30)、(2.17±0.15)分(P<0.05)。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4.32±0.30)mg/L、IL-1β(167.26±19.32)pg/ml、IL-6(8.75±1.80)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0±0.41)mg/L、(210.38±17.95)pg/ml、(10.34±1.23)pg/ml(P<0.05)。两组治疗前牙齿色泽、牙齿形状、边缘密合度及咬合关系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齿色泽、牙齿形状、边缘密合度及咬合关系评分分别为(6.82±0.46)、(7.12±0.50)、(7.81±0.34)、(7.68±0.2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3±0.37)、(5.69±0.38)、(6.19±0.24)、(6.10±0.33)分(P<0.05)。结论口腔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牙周基础治疗为牙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无托槽隐形矫治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病 前牙扇形移位 口腔健康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不同矫治技术治疗成人牙周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佩怡 郭观生 刘迪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矫治技术分别运用于成人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牙周病成人患者42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矫治,观察组运用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矫治技术分别运用于成人牙周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牙周病成人患者42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矫治,观察组运用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相关指数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2(IL-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矫治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效果更佳,可促进患者牙周健康,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指数 无托槽隐形矫治 成人牙周病 炎性反应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尚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0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 探讨牙周病致前牙间隙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间隙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矫治疗法.比较两... 目的 探讨牙周病致前牙间隙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致前牙间隙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矫治疗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前牙间隙关闭时间等各项参数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前牙间隙、牙齿松动、1-NA距、1-NA角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探诊深度均显著提升,但治疗组探诊深度[(1.69±0.26) mm]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6±0.18) mm](P<0.05);治疗后,治疗组菌斑指数(9.8%)、前牙间隙关闭时间[(2.0±0.9)月]、矫治器松动(0)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病致前牙间隙进行无托槽隐形矫治,短期观察未见牙周组织损伤,临床效果确切,适用于轻中度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效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 牙周病学 前牙间隙
下载PDF
Fotona双波长激光联合正畸隐形矫正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明星 徐琳 +1 位作者 周慧 李骏 《智慧健康》 2021年第13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Fotona双波长激光联合正畸隐形矫正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30例,给予Fotona双波长激光联合正畸隐形矫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牙周状态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robi... 目的探讨Fotona双波长激光联合正畸隐形矫正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30例,给予Fotona双波长激光联合正畸隐形矫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牙周状态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探诊出血指数(PBI),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tona双波长激光联合正畸隐形矫正治疗牙周病可有效改善牙周情况,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tona双波长激光 正畸隐形矫正 牙周病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结合数字化修复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郭观生 杨佩怡 刘迪生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4期58-63,共6页
目的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结合数字化全瓷连冠修复治疗对牙周病上前牙移位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抽取因牙周病诱发前牙移位的患... 目的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结合数字化全瓷连冠修复治疗对牙周病上前牙移位患者龈沟液细胞因子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抽取因牙周病诱发前牙移位的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25例,两组均接受牙周病基础治疗后,对照组予以隐适美隐形矫治,试验组予以隐适美隐形矫治结合瓷睿刻全瓷连冠修复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牙周治疗后正畸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上前牙区牙周袋内龈沟液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水平、牙周袋探诊深度(PD);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前牙覆盖情况;比较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者咀嚼功能、美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者TNF-α、IL-6、IL-1β、PD等指标较治疗前、牙周治疗后正畸治疗前有改善(P<0.05),较治疗后1周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周时,两组患者前牙覆盖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较治疗后1周略微增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试验组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两组患者咀嚼功能、美观功能均较治疗后1周时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隐适美隐形矫治结合瓷睿刻全瓷连冠修复对牙周病导致上前牙移位患者牙周袋内龈沟液炎症因子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促进牙周恢复,对咀嚼功能的提升,美观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槽隐形矫治 瓷睿刻全瓷连冠修复 牙周病 前牙移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