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社交媒体对投资者情绪传染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鲲鹏 肖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102,共10页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吧发帖数据,用发帖情绪衡量投资者情绪,用帖子阅读量和跟帖评论量衡量情绪传染程度,探究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在投资者情绪传染中的作用以及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的发帖情绪越乐观,未来股价崩盘风...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吧发帖数据,用发帖情绪衡量投资者情绪,用帖子阅读量和跟帖评论量衡量情绪传染程度,探究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在投资者情绪传染中的作用以及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的发帖情绪越乐观,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这种现象源自乐观情绪在股吧的传播扩散,而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加剧这种效应;社交媒体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助长投资者情绪的蔓延并引起股价崩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社交媒体 投资者情绪 股价崩盘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影响——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变动的实证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承明 陈百助 《产业经济研究》 2003年第6期1-14,共14页
本文以我国1999年7月之前发行的13只大盘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市场表现和相关数据的统计特征,主要的结论是:1.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及其变动主要是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2.基金折价率的变动也... 本文以我国1999年7月之前发行的13只大盘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研究了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市场表现和相关数据的统计特征,主要的结论是:1.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及其变动主要是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2.基金折价率的变动也表现均值复归(mean—reverting)的特性;3.基金的折价率及其变动与基金上市期限的长短无关;4.我国基金折价与证券市场的平均报酬负相关。上述结论与Lee、Shleifer和Thaler(1991)和Pontiff(1997)等研究美国封闭式基金的结论有明显差别。本文从经济学、投资者情绪和市场环境等不同的角度对实证结果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基金折价 投资者情绪
下载PDF
新动量交易策略在A股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明涛 黎单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71,共8页
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的动量策略是一类新型动量策略。通过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接近程度构造的动量交易策略不显著有效,但在非1、2、7、8月份的时间段,该策略具有有效性;该策略在熊市阶段的收益显著为正,且... 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的动量策略是一类新型动量策略。通过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接近程度构造的动量交易策略不显著有效,但在非1、2、7、8月份的时间段,该策略具有有效性;该策略在熊市阶段的收益显著为正,且在剔除1、2、7、8月份后收益更高、更显著,而在牛市阶段无效。基于过去52周最高价格日期接近程度构造的动量交易策略,在任何交易时间及任何市场环境下都是无效的,不适用于A股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效应 动量交易策略 投资者情绪 A股市场
下载PDF
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对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谭小芬 李兴申 苟琴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3-170,共18页
本文分析了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对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影响,通过构造一般均衡跨期选择模型,刻画了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负向影响跨境股票净资本流入的理论机理以及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调节作用,并基于EPFR全球股票型基金微观数据和由... 本文分析了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对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影响,通过构造一般均衡跨期选择模型,刻画了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负向影响跨境股票净资本流入的理论机理以及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调节作用,并基于EPFR全球股票型基金微观数据和由大数据文本分析技术构造的全球投资者国别层面风险情绪指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全球投资者对一国的国别风险情绪上升会推升该国的整体风险溢价水平,降低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尤其是风险厌恶度较高的被动型、开放式和ETF基金;第二,一国金融市场成熟度上升和汇率弹性增强可以缓解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对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的负向影响;第三,在全球风险情绪极端低或者各国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极端高的时期,全球投资者国别风险情绪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股票型基金 投资者情绪 金融开放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前程 龚刚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30,124-125,共11页
本文将投资者情绪置入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中,探究货币政策如何通过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渠道影响企业风险承担。采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向企业风险承担的传导中,至少部分是通过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实... 本文将投资者情绪置入货币政策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中,探究货币政策如何通过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渠道影响企业风险承担。采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向企业风险承担的传导中,至少部分是通过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实现的。进一步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存在差异,在不同行业间表现不一。这丰富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我们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理解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机理,以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宏观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投资者情绪 企业风险承担
下载PDF
结构性转变下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异质投资者情绪的冲击效应 被引量:11
6
作者 柳松 刘号 杨梦媛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4-137,共14页
本文运用结构断点测算法,识别了原油期货价格的结构性转变过程,进而针对投资者聚合问题,创新性地从交易行为的实质出发,研究了五类异质投资者情绪在每个结构转变阶段分别对原油期货市场收益和收益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原油期货价... 本文运用结构断点测算法,识别了原油期货价格的结构性转变过程,进而针对投资者聚合问题,创新性地从交易行为的实质出发,研究了五类异质投资者情绪在每个结构转变阶段分别对原油期货市场收益和收益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原油期货价格在近十年呈现出三次明显的结构性转变,其动态轨迹表现为四个不同阶段;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原油期货市场收益的重要系统性因素,其冲击效应在四个阶段由大到小依次为高位震荡期、金融危机期、泡沫破裂期以及泡沫累积期;原油期货市场存在稳定的杠杆效应,在高位震荡期表现尤为突出;管理基金的投机活动已使其成为原油期货价格变动的引导者,生产批发商是市场上最坚定的套期保值者,互换交易商并非借套保之名行投机之实;投资者情绪波动是构成原油期货市场风险的显著性因素,管理基金代表的投机力量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结构断点 异质性 冲击效应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原文传递
我国封闭式基金之谜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小锋 程勇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4,共8页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有的54只封闭式基金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中国的封闭式基金之谜能够从"流动性效应"和"投资者情绪理论"得到解释,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供监管者、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参考。
关键词 封闭式基金 实证分析 中国 监管者 流动性效应 投资者情绪 基金管理人 证明 中国 参考
原文传递
考虑投资者情绪的GARCH-改进神经网络期权定价模型 被引量:9
8
作者 林焰 杨建辉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3-871,88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投资者情绪的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并结合GARCH模型用于预测欧式期权价格。引入单点变异算子来提升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并通过改进后的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与相应参数。利用GARCH模型估计权... 提出了一种考虑投资者情绪的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并结合GARCH模型用于预测欧式期权价格。引入单点变异算子来提升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寻优能力,并通过改进后的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结构与相应参数。利用GARCH模型估计权证股票价格的历史波动率,并将其作为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变量之一。最后,进一步考虑投资者情绪对期权价格的影响,通过构造剔除了基本因素的投资者情绪复合指标,并融入改进后的神经网络中。选取包括鞍钢JTC1在内的10支国内认购权证的收盘价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收敛速度与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以及B-S模型,考虑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后,预测结果更贴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权定价 投资者情绪 粒子群算法 BP神经网络 自回归条件方差模型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投资者行为研究的趋势分析:基于“内涵-思路-方法”的三重视角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倩 吴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62,共11页
随着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密集型科学"成为新的研究范式,也为投资者群体行为的度量提供了新的数据和方法支持。本文以网络大数据的来源和投资者行为为分类标准,从投资者关注、信息需求、情绪和公司盈利预测四个方... 随着大数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数据密集型科学"成为新的研究范式,也为投资者群体行为的度量提供了新的数据和方法支持。本文以网络大数据的来源和投资者行为为分类标准,从投资者关注、信息需求、情绪和公司盈利预测四个方面对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投资者群体行为及其与股票市场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述评,发现网络大数据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网络大数据中所反映的个体偏好和预期及其传播和演化为市场信息反馈和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证数据。同时,计算机科学与金融学的交叉研究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现有研究的梳理上提出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投资者观点和行为的演变、交互,资产配置策略,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及其影响机制,资本市场的监管以及结合公司金融、外汇市场等其他金融市场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大数据 投资者情绪 股票市场 行为金融学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基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安江丽 张立超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24,共6页
通过对噪音交易模型(DSSW模型)的修正,本文以2005—2015年上交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用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比这两类投资者的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通过对噪音交易模型(DSSW模型)的修正,本文以2005—2015年上交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用新增开户数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研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对比这两类投资者的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是不对称的,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情绪影响个人投资者情绪。当期个人投资者情绪、滞后一期机构投资者情绪对市场超额收益有显著性影响,机构投资者情绪能够预测股票市场,而个人投资者情绪不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音交易模型 投资者情绪 新增开户数
下载PDF
融资融券制度、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学斌 胡凡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67,共14页
融资融券是否通过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文章从投资者情绪视角出发,利用融资融券标的五次大规模调整事件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了融资融券对股票系统性风险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推出后... 融资融券是否通过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文章从投资者情绪视角出发,利用融资融券标的五次大规模调整事件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了融资融券对股票系统性风险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推出后,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平均上升了6%,且融资制度和融券制度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截然相反的影响。一方面,融资制度(杠杆机制)放大了投资者收益和风险,从而放大了投资者情绪,导致系统性风险上升;另一方面,融券制度(卖空机制)下,投资者乐观和悲观情绪都能得到充分表达,导致系统性风险下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融资和融券交易发展不平衡,卖空机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该结论加深了对融资融券制度如何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理解,同时也对如何解决融资融券的非对称式发展和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 杠杆机制 卖空机制 投资者情绪 系统性风险
下载PDF
投资者私人信息、市盈率限制与IPO抑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青 周艺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3,共13页
导致IPO抑价问题的因素很多,询价制下一级市场的定价行为对IPO抑价率有深刻且复杂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与IPO抑价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且我国特殊的市盈率限制强化了二者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询价过程中表现出的投资者私人... 导致IPO抑价问题的因素很多,询价制下一级市场的定价行为对IPO抑价率有深刻且复杂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与IPO抑价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且我国特殊的市盈率限制强化了二者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询价过程中表现出的投资者私人信息会影响二级市场中的投资者情绪,进而影响二级市场新股价格,导致IPO抑价程度不同;参与询价的对象数量会对一、二级市场提供不同方向的信息,参与询价的对象数量越多,IPO抑价率越高;对市盈率限制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市盈率限制确实对我国IPO抑价率存在显著影响,新股所在行业市盈率越高,IPO抑价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私人信息 投资者情绪 市盈率限制 IPO抑价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板块的投资者情绪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7-161,共5页
为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不同行业板块波动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改进的投资者情绪指数,将投资者信心指数引入到指数编制指标中,并剔除争议较大的封闭式基金折价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A股市场19个... 为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不同行业板块波动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改进的投资者情绪指数,将投资者信心指数引入到指数编制指标中,并剔除争议较大的封闭式基金折价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A股市场19个行业板块指数的对数月收益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情绪对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房地产、机械、银行等行业影响较大,而对运输物流、供水供气、汽车、医药等行业影响不太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主成分分析法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行为金融
原文传递
IPO浪潮与新股最优上市时机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志强 熊林 刘端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794,共7页
IPO浪潮与上市时机选择是IPO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前期IPO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分别对IPO浪潮的相关研究以及新股最优上市时机理论进行了综述。其中,主要通过投资者情绪、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三个角度对IPO浪... IPO浪潮与上市时机选择是IPO研究的前沿问题,在前期IPO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分别对IPO浪潮的相关研究以及新股最优上市时机理论进行了综述。其中,主要通过投资者情绪、外部经济环境以及信息不对称三个角度对IPO浪潮的有关理论解释进行概括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股最优上市时机选择的研究为IPO浪潮的理论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且从成本收益权衡、市场条件、竞争策略及其他角度对新股最优时机选择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分析其不足、可拓展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O浪潮 上市时机 美式期权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情绪
下载PDF
投资者关注:涨停板还是大交易量——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加根 王波 《投资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4-146,共13页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A股市场并不存在"大交易量溢价效应",反而存在"大交易量折价效应"。结合中国A股市场自身特点,我们发现存在"涨停板溢价效应";更进一步的,股票的涨停板和大交易量之间有着紧密...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A股市场并不存在"大交易量溢价效应",反而存在"大交易量折价效应"。结合中国A股市场自身特点,我们发现存在"涨停板溢价效应";更进一步的,股票的涨停板和大交易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大交易量前的涨停板能传递出更强的正面信号;涨停板之前的大交易量传递出负面信号;涨停板之后的大交易量传递出更强的负面信号。我们认为,投资者关注的不是出现大交易量的股票,而是涨停板的股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交易量折价效应 涨停板溢价效应 投资者关注 投资者情绪
原文传递
投资者情绪传染、非理性决策与股市危机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艳萍 于然 《科技与管理》 2017年第2期68-74,共7页
我国股票市场是典型的散户市。信息不对称下,投资者情绪的相互传染会滋生非理性决策。借助传染病SIR模型分析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传染过程,探索股市泡沫的产生机理和形成条件,为控制和预防股市危机提供依据。结论显示预防投资者情绪传... 我国股票市场是典型的散户市。信息不对称下,投资者情绪的相互传染会滋生非理性决策。借助传染病SIR模型分析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传染过程,探索股市泡沫的产生机理和形成条件,为控制和预防股市危机提供依据。结论显示预防投资者情绪传染形成股市危机的途径有2个:一是强化理性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股票市场运行规律的认知水平;二是拓宽投资渠道,降低股票市场潜在投资者所占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非理性 SIR模型 股市危机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政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操君 袁振 王成山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30,共6页
本文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了"理性人"假设,分析了投资者非理性与管理者非理性共存时对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并以2010—2013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投资者... 本文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了"理性人"假设,分析了投资者非理性与管理者非理性共存时对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并以2010—2013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投资者情绪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各自对公司现金股利有不同的影响,但是投资者情绪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两者的共同作用会对公司现金股利产生负向的影响。本文有助于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股利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管理者过度自信 现金股利
下载PDF
货币政策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研究——投资者情绪的中介效应与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庆浩 田增瑞 +1 位作者 常焙筌 赵袁军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8,共7页
本文研究拓展了现有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传导渠道的分析框架。将投资者情绪嵌入货币政策与企业R&D投资的关系中,从行为金融视角检验了货币政策影响企业R&D投资的一条新路径——投资者情绪中介传导机制,并深入分析了投资者... 本文研究拓展了现有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传导渠道的分析框架。将投资者情绪嵌入货币政策与企业R&D投资的关系中,从行为金融视角检验了货币政策影响企业R&D投资的一条新路径——投资者情绪中介传导机制,并深入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在这一作用机制中的敏感性特征。采用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2010~2016年数据检验发现,货币政策负向影响企业R&D投资,投资者情绪也负向影响企业R&D投资,但货币政策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而且在货币政策影响企业R&D投资决策的过程中,部分是通过投资者情绪这一中介实现的。研究还发现,投资者情绪增强了货币政策对企业R&D投资影响的敏感性,且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对处于不同市场化程度企业的影响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投资者情绪 企业R&D投资 中介效应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中国股市新股破发的原因——基于随机成本边界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史欣向 钟伟 万自强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15-20,共6页
2010—2011年的新股集中破发是中国股市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实务界对该现象进行了诸多讨论,然而理论界却鲜有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章以此期间的破发样本为基础,对新股破发的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我们发现新股的发... 2010—2011年的新股集中破发是中国股市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实务界对该现象进行了诸多讨论,然而理论界却鲜有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章以此期间的破发样本为基础,对新股破发的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随机成本边界模型,我们发现新股的发行定价不存在系统下边界,即新股发行并未过高定价。随后,对新股破发与投资者情绪的回归结果显示,投资者情绪变量对新股破发具有显著影响,可以有效地解释新股破发的原因。据此,文章认为,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情绪才是新股破发唯一真正的根源,而并非实务界所说的"高发行价和投资者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股破发 高发行价 投资者情绪 随机成本边界模型
下载PDF
投资者情绪与盈余公告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庭燎 陈良华 《投资研究》 2015年第12期112-127,共16页
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表征盈余公告效应对投资者情绪影响。结合前人研究,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效应存在影响,且不同市场参与者类型所带来的投资者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股票价格呈显著差异性影响。而后通过构造综合情绪指数分析我国... 通过股票价格变化来表征盈余公告效应对投资者情绪影响。结合前人研究,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效应存在影响,且不同市场参与者类型所带来的投资者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股票价格呈显著差异性影响。而后通过构造综合情绪指数分析我国A股、B股交叉上市公司年度盈余公告期间股票异常收益率,予以论证。研究表明:中国A股和B股市场的股票价格变化对于公司好坏盈余消息的反应与理论预期存在较大差异。无论对好消息还是坏消息,A股价格更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而B股市场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交叉上市 盈余公告 股票定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