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40
1
作者 余洪猛 张重华 +2 位作者 臧朝平 王德辉 郑春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9-220,共2页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 2 9例中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者 15例 (鼻内窥镜组 ) ,经鼻侧切开手术者 14例 (鼻侧切开组 ) ,并将两种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 1.8年。并发症 :鼻...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 2 9例中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者 15例 (鼻内窥镜组 ) ,经鼻侧切开手术者 14例 (鼻侧切开组 ) ,并将两种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 1.8年。并发症 :鼻内窥镜组 (1例 )明显低于鼻侧切开组 (5例 ) ,P <0 .0 1;住院时间 :鼻内窥镜组 (13.1d)明显短于鼻侧切开组 (2 0 .4d) ,P <0 .0 1;术中出血量 (Ⅰ~Ⅱ级 ) :鼻内窥镜组 (175ml)亦明显少于鼻侧切开组 (5 2 5ml) ,P <0 .0 1。结论 :鼻内窥镜术是治疗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主要优点是避免了面部切口 ;对Ⅲ~Ⅳ级病例 ,使用鼻内窥镜术应持谨慎态度 ,鼻侧切开术仍不失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窥镜术 治疗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被引量:29
2
作者 王刚 陈雷 王荣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5年4月诊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0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变均一次完全手术切除,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5年4月诊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0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变均一次完全手术切除,5例患者接受术后放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4-93个月,平均45.1个月,6例复发,其中3例恶变,3例死亡。复发时间18-58个月,平均37.3个月。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有效、微创,彻底切除肿瘤、术后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状瘤 内镜检查 手术 鼻腔 鼻窦
原文传递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24
3
作者 丁元吉 王红 张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49-250,25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可行性,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下切除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可行性,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下切除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观察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3年,(23±9)月。复发率10.5%(6/57),其中经典式鼻内镜手术9.7%(3/31),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10.0%(2/20),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e手术16.7%(1/6)。复发6例均行二次鼻内镜手术,随访6—12个月,平均7.5月,无再次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手术 鼻腔鼻窦
下载PDF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芳 邱元正 +2 位作者 肖健云 李冬红 李惠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单纯切除或经柯-陆径路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创面用电刀烧灼处理,术后使用抗生素1周预防感染。结果 7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单纯切除或经柯-陆径路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创面用电刀烧灼处理,术后使用抗生素1周预防感染。结果 7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Ⅰ级、Ⅱ级患者治愈64例(90%);Ⅲ级患者复发6例(10%),经再次鼻内镜下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后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创伤小,疗效好,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可作为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术 鼻腔鼻窦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疗效
下载PDF
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扩大泪前隐窝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莹华 张红春 +3 位作者 葛平江 韦廷佳 罗小钢 黄佩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070-1072,107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27例单侧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或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27例单侧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或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排除恶性肿瘤。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腔上皮化,下鼻甲形态良好,均无溢泪发生。仅1例乳头状瘤术后2个月复发,局部处理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鼻道扩大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创伤小,手术视野广阔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清除病变,术腔符合鼻腔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需要,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上颌窦 囊肿 鼻息肉 内翻性乳头状瘤
原文传递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黎明 李蕾 苗小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9月104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病变范围和分期情况,分别采用中鼻道径路鼻内镜手术、联合尖牙窝径路鼻内镜手术及联合柯陆径路鼻内镜手术3种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9月104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病变范围和分期情况,分别采用中鼻道径路鼻内镜手术、联合尖牙窝径路鼻内镜手术及联合柯陆径路鼻内镜手术3种手术方法。结果中鼻道径路鼻内镜手术时间(68±8)min,出血量(93±17)ml;联合尖牙窝径路手术时间(89±19)min,出血量(162±28)ml;联合柯陆径路手术时间(112±18)min,出血量(206±36)ml。3种术式术中均彻底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104例术后随访16-36个月,平均24个月,中鼻道径路复发4例,联合尖牙窝径路复发2例,联合柯陆径路复发2例,总复发率7.7%(8/104)。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窦肿瘤 鼻内镜
下载PDF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汪羽 孔旭晖 鲍学礼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3期4372-4374,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和侧切开组,各40例。鼻内镜组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和侧切开组,各40例。鼻内镜组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侧切开组行鼻侧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鼻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侧切开组[(74±13)m L比(96±17)m L](P<0.01)。随访期内鼻内镜组总复发率为15.0%(6/40),低于侧切开组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典型增生、手术方式以及核分裂象数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低;不典型增生、手术方式以及核分裂象数是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瘤 鼻腔鼻窦 鼻内镜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cluding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inverted papilloma and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 被引量:13
8
作者 Wang Xinyan Zhang Zhengyu +2 位作者 Chen Xiaoli Li Jing Xian Junf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696-1701,共6页
Background Distinguishing inverted papilloma (IP) from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 is difficult in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cases,thus hinde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strategies.This ... Background Distinguishing inverted papilloma (IP) from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 is difficult in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cases,thus hinde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strategies.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wheth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including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 (DCE-MRI),could improv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IP and malignant tumors,and to identify which MRI features were the best in discriminating IP from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Methods Non-enhanced,static,and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 was performed in 88 patients with an IP or a malignant tumor in the nasal cavity that had been confirmed by histological results.MRI features of IP and malignant tumors including side,margin,T1 signal intensity,T1 homogeneity,T2 signal intensity,T2 homogeneity,lobulation signs,convoluted cerebriform pattern,extra-sinonasal involvement,pattern of enhancement,Tpeak,Tmax,Clmax,and TIC type were evaluated and correlated with histological findings.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P and malignant tumors in T2 homogeneity,Iobulation signs,convoluted cerebriform pattern,extra-sinonasal involvement,Tpeak,Tmax and TIC types.A convoluted cerebriform pattern had a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diagnosis of IP while washout-type TIC had a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diagnosis of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Non-enhanced combined with static and dynamic enhancement MRI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non-enhanced combined with static enhancement MRI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P and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ed that the best MRI features were a convoluted cerebriform pattern,extra-sinonasal involvement,and washout-type TIC for both observers (Wang XY and Zhang ZY).Conclusion Non-enhanced and static combined with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improves differentiation of IP and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al cavity paranasal sinus inverted papilloma NEOPLASMS cancer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agnosis
原文传递
鼻内窥镜下结合鼻腔解剖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14
9
作者 冯春英 柯朝阳 +3 位作者 刘倩 周敬淳 张博 韩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结合鼻腔解剖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病变范围,按照Krouse分期法:其中Ⅰ级5例,Ⅱ级15例,Ⅲ级6...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结合鼻腔解剖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病变范围,按照Krouse分期法:其中Ⅰ级5例,Ⅱ级15例,Ⅲ级6例,Ⅳ级0例。单纯鼻内窥镜手术者11例,鼻内窥镜+柯—陆氏手术者12例,鼻内窥镜+鼻侧切开+柯—陆氏手术者3例。结果26例术后患者随访,有3例复发,再次经鼻内窥镜手术后未见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复发,除个别患者有轻微鼻干外,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对Ⅰ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单纯鼻内窥镜手术即能彻底切除,对Ⅱ级、Ⅲ级患者需鼻内窥镜结合柯—陆氏手术,个别还需结合鼻侧切开术,术前须对病情作出正确的评估,鼻内窥镜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对于Ⅰ、Ⅱ及Ⅲ级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可彻底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手术 鼻肿瘤 鼻窦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明婕 侯丽珍 +4 位作者 周兵 李云川 崔顺九 黄谦 孙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7-632,共6页
目的:探讨预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术前诊断肿瘤恶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SNIP及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IP-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NIP组60例,IP-SCC组29例。选取长期吸烟史和长期感染史、内... 目的:探讨预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术前诊断肿瘤恶变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SNIP及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IP-S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NIP组60例,IP-SCC组29例。选取长期吸烟史和长期感染史、内镜检查所见肿瘤特征、鼻窦CT和MRI示肿瘤特征等多种临床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进一步选择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预测SNIP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SNIP组与IP-SCC组患者相关症状(涕中带血)、长期吸烟史,内镜下见肿瘤附着脓涕,鼻窦CT示眶壁骨质破坏、颅底骨质破坏,鼻窦MRI示脑回征、眶内受累、颅底硬脑膜强化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涕中带血、长期吸烟史、内镜下见肿瘤附着脓涕、CT示眶壁骨质破坏、MRI示脑回征消失、眶内受累6个因素是提示SNIP恶变的危险因素。这一模型对SNIP恶变的预测准确率为75.0%,对SNIP的预测准确率为96.7%,模型总体预测准确率为89.8%。结论:预测SNIP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是涕中带血、长期吸烟史、内镜下见肿瘤附着脓涕、CT示眶壁骨质破坏、MRI示脑回征消失、眶内受累6个因素。综合分析临床多项指标可提高术前对SNIP恶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危险因素 恶变
原文传递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CK20、Ki67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屹 张志根 +2 位作者 丁伟 王逸民 楼国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IP)中细胞角蛋白20(CK20)、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67)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 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20例IP、20例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LTCC)、20例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HTCC)、25例正常膀 胱组织... 目的 探讨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IP)中细胞角蛋白20(CK20)、核增殖抗原表达基因(Ki67)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 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20例IP、20例低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LTCC)、20例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HTCC)、25例正常膀 胱组织的CK20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IP中CK20和Ki67的表达均明显低于低、高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而高于正 常组。结论 IP是有一定增殖活性的良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20 Ki67 膀胱移行细胞癌 表达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正常 细胞角蛋白20 膀胱组织 基因 增殖
下载PDF
鼻腔常见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媛 罗德红 +4 位作者 李琳 姚雪松 孙伟 吴宁 周纯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 分析鼻腔常见肿瘤的CT表现 ,了解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肿瘤 43例 ,内翻乳头状瘤 12例 (其中恶变 2例 ) ,非霍奇金淋巴瘤 12例 ,鼻腔癌 19例。结果  12例内翻乳头状瘤均为单侧病变 ,12例肿物均位于... 目的 分析鼻腔常见肿瘤的CT表现 ,了解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肿瘤 43例 ,内翻乳头状瘤 12例 (其中恶变 2例 ) ,非霍奇金淋巴瘤 12例 ,鼻腔癌 19例。结果  12例内翻乳头状瘤均为单侧病变 ,12例肿物均位于鼻腔外侧壁 ,10例良性内翻乳头状瘤中 ,肿物主要位于鼻腔中后部 9例 (90 % ) ,10例 (10 0 % )边界清晰 ,无明显外侵征象 ,密度均匀 8例。 12例淋巴瘤中 ,单侧病变 10例 (83 .3 % ) ,9例 (75 % )位于鼻腔前部 ,9例 (75 % )侵犯鼻翼、颜面部皮肤 ,6例 (5 0 % )皮下脂肪层消失 ,骨质侵蚀变薄 3例。鼻腔癌 19例 ,单侧病变 13例 (68.4% ) ,形态不规则、明显外侵 18例 (94.7% ) ,溶骨性破坏 15例 (78.4% )。结论 鼻腔内翻乳头状瘤、淋巴瘤、鼻腔癌有不同的影像特点 ,CT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鼻腔各种常见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内翻性乳头状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费永辉 王东 熊明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探讨CT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 ,术后 13例行CT随访。结果 :肿瘤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以中鼻道为中心 ,同时侵犯同侧鼻腔及副鼻窦... 目的 :探讨CT对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 ,术后 13例行CT随访。结果 :肿瘤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以中鼻道为中心 ,同时侵犯同侧鼻腔及副鼻窦 2 1例 ,单纯累及上颌窦 2例 ;所致骨质改变以骨质破坏多见。术后肿瘤复发率高 ( 85 % ) ,3例恶性变。结论 :CT能较好地显示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术后有无肿瘤复发 ,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副鼻窦 内翻性乳头状瘤 CT 诊断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5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邵渊 李宏慧 +1 位作者 权芳 贾永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05-02~2010-02收治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病变分期,采取不同范围的鼻内镜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05-02~2010-02收治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病变分期,采取不同范围的鼻内镜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 35例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术后随访12-36个月,4例患者复发,总复发率11.4%. 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有效、安全的方法,具有微创、视野清楚、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手术 鼻腔鼻窦肿瘤
下载PDF
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文波 东野圣伊 +1 位作者 张大良 柳雅玲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5期413-414,共2页
目的 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Ki-67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差异,以寻找能较好准确灵敏表达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增殖活性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鼻息肉及10例鼻腔鳞状细胞癌... 目的 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Ki-67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差异,以寻找能较好准确灵敏表达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增殖活性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鼻息肉及10例鼻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和PCNA的表达。显微镜下(400×)分别计数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作为Ki-67、PCNA阳性指数(Ki-67-LI和PCNA-LI)。结果 鼻息肉、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鳞癌组织中Ki-67阳性指数及PCNA阳性指数分别为:2.3±2.1和5.4±5.2;11.3±4.1和29.9±10.2;35.1±6.9和62.8±17.7,统计分析表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Ki-67-LI和PCNA-LI与肿瘤病理类型有很好的一致性,二者可分别作为反映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增殖活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状瘤 KI-67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腔内声像图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宗绍云 陶志鹏 丁龙垲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4期176-177,共2页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膀胱肿瘤,通过对其经尿道膀胱腔内超声声像图的研究,发现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肿块边缘呈锯齿状强回声,内部呈不均质或均质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后方回声衰减不明显,认为它与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声...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膀胱肿瘤,通过对其经尿道膀胱腔内超声声像图的研究,发现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肿块边缘呈锯齿状强回声,内部呈不均质或均质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后方回声衰减不明显,认为它与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声像有明显区别,可以作为诊断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内翻性乳头状瘤 膀胱肿瘤 超声波诊断
原文传递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观贵 翟锦明 +1 位作者 廖礼兵 张建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技巧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000年7月~2007年10月67例住院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分期情况,采取标准式鼻内镜手术、扩大式鼻内镜手术或鼻...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技巧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000年7月~2007年10月67例住院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分期情况,采取标准式鼻内镜手术、扩大式鼻内镜手术或鼻内镜联合鼻外进路手术,术后随访4~10年,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术中可达到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全部病例无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统计标准式鼻内镜手术病例35例,其中复发5例;扩大式鼻内镜手术17例,其中复发2例;联合进路15例,其中复发2例。总复发率为13.4%(9/67)。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病变范围及分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保证肿瘤在明视下切除是临床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腔鼻窦肿瘤 内镜检查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57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关亚峰 臧朝平 张重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922-924,927,共4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HPV57在I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经病理确诊的IP病变组织石蜡包埋标本60个,分别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和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P)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HPV57在I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收集经病理确诊的IP病变组织石蜡包埋标本60个,分别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和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对标本的HPV相关DNA序列扩增,计算其阳性率;另取10个慢性鼻窦炎病变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HPVL1通用引物MY09/11及HPV57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60个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标本经HPVL1通用引物MY09/11扩增后,均为阴性。经HPV57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后有47个(78.3%)为阳性。10个慢性鼻窦炎标本DNA模板均未能扩增出DNA片断。结论:HPV57型感染可能在IP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内翻性乳头状瘤 人乳头状瘤病毒
原文传递
HPV16和p53蛋白在鼻腔鼻窦肿瘤组织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包永新 马秀岚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 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16)和p5 3蛋白在国人鼻腔鼻窦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5 8例鼻腔鼻窦肿瘤标本进行HPV16和p5 3蛋白检测。结果 内翻性乳头状瘤 (IP)中无p5 3蛋白阳性反应 ,HPV16感... 目的 初步探讨 16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16)和p5 3蛋白在国人鼻腔鼻窦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5 8例鼻腔鼻窦肿瘤标本进行HPV16和p5 3蛋白检测。结果 内翻性乳头状瘤 (IP)中无p5 3蛋白阳性反应 ,HPV16感染率为 62 5 %;恶性肿瘤和IP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的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 6 0 %和 44 4%,HPV16感染率为 2 4 0 %和 66 7%;HPV16和p5 3蛋白同时阳性者在IP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占 3 3 3 %,明显高于恶性肿瘤 (8 0 %)和IP(0例 )。结论 HPV16感染可能是鼻腔鼻窦IP的主要致病因素 ,p5 3基因突变可能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二者可能协同使鼻腔鼻窦良性肿瘤发生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P53蛋白 鼻腔鼻窦肿瘤 肿瘤组织 人乳头状瘤病毒
原文传递
The pathology of urinary bladder lesions with an inverted growth pattern 被引量:5
20
作者 Aitao Guo Aijun Liu Xiaodong Te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7-121,共15页
Inverted lesions in the urinary bladder have been the source of some difficulty in urological pathology. The two common ones are von Brunn's nests and cystitis cystic/cystitis glandularis, which are considered normal... Inverted lesions in the urinary bladder have been the source of some difficulty in urological pathology. The two common ones are von Brunn's nests and cystitis cystic/cystitis glandularis, which are considered normal variants of urothelium. Apart from them, a number of other rare urothelial lesions with inverted growth pattern occur in the urinary bladder. Some of them are only reactive conditions, just as pseudocarcinomatous hyperplasia. Some are benign tumors, namely inverted papilloma. Whereas others are malignant neoplasms, including inverted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PUNLMP), non-invasive inverted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 (low-grade and high-grade), and invasive urothelial carcinoma (inverted, nested and big nested variants). Because of the overlapping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all the inverted lesions mentioned above, even between high-grade invasive carcinoma and psendoearcinomatous hyperplasia which are only a kind of reactive condit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urgical pathologist to recognize and be familiar with these inverted lesions in urinary bladder.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se spectrums of inverted lesions of the urinary bladder. Emphasis is placed on histogenesis, morphology,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se lesions, and the pathologic grading of the non-invasive inverted neoplasms, such as inverted papilloma, inverted PUNLMP, non-invasive inverted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 with low-grade, and non-invasive inverted papillary urothelial carcinoma with high-gr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 Brunn's nests pseudoeaicinomous hyperplasia inverted papilloma inverted 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PUNLMP) inverted urothelial carcinom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