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英语专业必修课发微 被引量:8
1
作者 覃承华 《钦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英语专业必修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是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中英文化互补性强,有可读性强的教科书,有可靠的师资来源。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英语专业... 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英语专业必修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增强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需要,是适应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中英文化互补性强,有可读性强的教科书,有可靠的师资来源。将中国文化概论列为英语专业必修课,能帮助学生熟悉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中国文化概论 必要性 可行性
下载PDF
汉语教学中汉文化导入原则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刁小卫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5,53,共4页
在我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领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因素是教授汉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汉语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结合笔者的汉语教学实践,对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冲突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汉语教学中汉文化导入... 在我区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领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因素是教授汉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汉语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结合笔者的汉语教学实践,对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冲突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汉语教学中汉文化导入的相关原则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学 汉文化导入 文化冲突 相关原则
下载PDF
十部大学英语教程中国文化导入分析
3
作者 余苏凌 《语言教育》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根据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程中亟需导入中国文化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和中国文化传播能力。近年已推出多部中国文化英语教程,这些教程中的文化内容是否适合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文化传播规律有待... 根据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程中亟需导入中国文化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和中国文化传播能力。近年已推出多部中国文化英语教程,这些教程中的文化内容是否适合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文化传播规律有待研究。通过对十部大学英语教程单元主题的统计分析,发现94%的单元介绍物质、行为和精神文化,仅有6%的单元介绍制度文化。另外,只有少数选文采取了比较或“他者”视角。基于文化功能和文化传播理论,对进一步优化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主题、选文视角及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程 文化功能理论 中华文化导入 制度文化 “他者”视角
下载PDF
深度学习视角下我国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4
作者 谭力 梁小朵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27-130,共4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我国高校各专业必修的文化通识课,但大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时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来华高校留学生,因难以理解中国文化课的内容而产生焦虑。深度学习理论强调通过“活动与体验”式的全身心投入学习来培养理性评...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我国高校各专业必修的文化通识课,但大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时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来华高校留学生,因难以理解中国文化课的内容而产生焦虑。深度学习理论强调通过“活动与体验”式的全身心投入学习来培养理性评价的精神,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并通过“游学”帮助来华高校留学生理解深层中华文化观念,这给大学生特别是来华高校留学生有效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启示,提供改进该课程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 游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三进”背景下高校《中国文化概论》(俄语版)混合式教材建设策略
5
作者 王彭 刘满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40-143,共4页
本文探讨“三进”背景下混合式教材建设的原则、使用优势以及推进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材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设《中国文化概论》(俄语版)混合式教材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三进” 混合式教材 中国文化概论 构建
下载PDF
双语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基于中国文化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鲁俊丰 高万全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0-26,共7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基于嘉兴学院双语通识课程中国文化导论的教学实践,探究其思政目标设定、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设定思政目标需紧扣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应注...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基于嘉兴学院双语通识课程中国文化导论的教学实践,探究其思政目标设定、思政元素挖掘和思政实施路径。结果表明,设定思政目标需紧扣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应注重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政治、社会、实践和地方元素;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实施课程思政的新型模式,为高校中国文化类课程思政和双语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文化导论 双语通识教育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培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树芳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1-94,共4页
文章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培育路径,在分析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强调文化自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思政教学策略,包括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进。通... 文章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培育路径,在分析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基础上强调文化自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思政教学策略,包括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进。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思政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方向,以期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学生的文化自信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思政 审美教育
下载PDF
“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中华文化导入途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棠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20-25,共6页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目前,该课程课堂教学中中华文化导入严重不足,“中华文化失语”现象凸显。鉴于此,教师可利用中日语言文字同源、中日文化同根等有利因素,在日本文字、日语词汇及语篇等内容的教学环节适...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目前,该课程课堂教学中中华文化导入严重不足,“中华文化失语”现象凸显。鉴于此,教师可利用中日语言文字同源、中日文化同根等有利因素,在日本文字、日语词汇及语篇等内容的教学环节适时、适度、适量地导入中华文化,引导学生对中日语言文化进行探讨与思考,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坚定学生中华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日语 日语专业 课堂教学 中华文化导入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洋 姚志英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2-98,共7页
为解决当前英语专业教学存在中西方文化输入不平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现实困境,本文以英文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为切入点,从课前准备阶段的大纲、教材和育人资源语料库,课堂教学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小组合... 为解决当前英语专业教学存在中西方文化输入不平衡、英语专业学生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现实困境,本文以英文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为切入点,从课前准备阶段的大纲、教材和育人资源语料库,课堂教学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小组合作和地方文化融入,以及课后巩固阶段的比赛、实践和考核评价三个维度,详细探讨如何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从聚焦教师、引领学生和巧用反馈三个方面提出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文化概论 外语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皎娣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高等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应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该文分析了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具有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切... 高等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应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该文分析了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具有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加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设计实施和课外实践形式创新,从而实现潜移默化、效果更佳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构建中国文化概论课堂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中国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彦 王燕 《高教学刊》 2020年第6期14-16,共3页
21世纪需要大量具备思辨能力的创新人才。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却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以所授的中国文化概论课堂为例,通过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课堂学习共同体 思辨能力
下载PDF
“产出导向法”在“中国文化概要”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富霞 《外语教育研究》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作为专业的抓手,课程的建设理念对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在英语类翻译专业二年级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要”上开展了为期16周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包括教学任务的设计、实施以及效果的反思等,探究该理论应用于这一课... 作为专业的抓手,课程的建设理念对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在英语类翻译专业二年级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要”上开展了为期16周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包括教学任务的设计、实施以及效果的反思等,探究该理论应用于这一课程的途径和效果。研究发现,教师在深刻把握“产出导向法”理念和假设的基础上,将其流程“驱动—促成—评价”灵活贯穿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最终使学生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意愿与能力方面得到充分提升。这一发现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类一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要” 产出导向法 教学设计
下载PDF
新时代关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华江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5-17,93,共4页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文化素质教育也明确提出了相关具体要求。文章结合新时代和《国标》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文化素质教育也明确提出了相关具体要求。文章结合新时代和《国标》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要求,结合所在院校皖西学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并对新时代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文化概论 思考
下载PDF
翻译专业“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仪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从翻译专业“中国文化概要”课程入手,简述该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剖析课程本身、教材、教学过程中蕴涵的课程思政元素,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翻译专业 中国文化概要 建设路径
下载PDF
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汉文化导入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玉红 刘懋琼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94-97,共4页
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信息时遇到障碍,使跨文化交际难以顺利实现。文... 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强调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信息时遇到障碍,使跨文化交际难以顺利实现。文章在回顾文化教学的基础上,论述在新疆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汉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其在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文化教学 中国文化导入
下载PDF
《中国文化概论》模块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16
作者 郑蓓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实现立德树人目的的有效措施,也是目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中国文化概论课》是高校的一门通识类课程,对大学生而言,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正确的民族观和...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实现立德树人目的的有效措施,也是目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中国文化概论课》是高校的一门通识类课程,对大学生而言,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品质、增强古代人文和科技成就自豪感、涵养中华审美格调和取向,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所以,文章分别从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正确民族观和历史观、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品质、涵养中华审美格调和取向模块教学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思政 模块化教学
下载PDF
文化自信融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探赜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敏 《三江高教》 2019年第2期50-54,62,共6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学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本门课程体系存在未将文化精神内涵和德育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未能很好地体现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衔接和提升、未能做到一与多和合与分的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学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本门课程体系存在未将文化精神内涵和德育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未能很好地体现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衔接和提升、未能做到一与多和合与分的统一等问题,需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材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教学的优化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文化概论》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以河北北方学院俄语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智强 姜云龙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8-40,共3页
新时期高等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俄语专业课程是实现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实现俄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 新时期高等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俄语专业课程是实现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实现俄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从条件保障、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探索俄语专业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认同,使学生真正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思政 俄语专业
下载PDF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萍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33-138,共6页
针对目前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提出在“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引领下对课程进行改革的设想:合理构建教学体系,突出专业特点;实施课堂翻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传统考核模式,建立... 针对目前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提出在“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引领下对课程进行改革的设想:合理构建教学体系,突出专业特点;实施课堂翻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传统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学业综合评价体系;加强课程学习的监督机制,使翻转课堂收到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 教学方法 改革
下载PDF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浅议——兼议章节“翻转”教学
20
作者 杨嘉祥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4期59-64,共6页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精神内涵,也需要重视形式的表达;不仅要把握课程的整体性,也需要把握部分章节结构与整体性的关系,发挥章节结构的功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翻转课堂教育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的自...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精神内涵,也需要重视形式的表达;不仅要把握课程的整体性,也需要把握部分章节结构与整体性的关系,发挥章节结构的功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翻转课堂教育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章节知识点,完善和弥补教师对个别章节知识涵养的不足,以点带面,感性、直观地丰富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矫正以观念代替事实及条件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提高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实现课程“以文教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教材 教学 感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