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血型Moyamoya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明琪 倪明 +1 位作者 王硕 赵继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5年来收治的82例出血型烟雾病(Moyamoy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出血型Moyamoya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Moyamoya病.根据CT检查及脑血管造影将其分... 目的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5年来收治的82例出血型烟雾病(Moyamoy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出血型Moyamoya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Moyamoya病.根据CT检查及脑血管造影将其分为3组.A组:10例(12%),脑血管造影显示合并有动脉瘤.B组:38例(46%),CT显示为脑内出血(ICH),脑血管造影无动脉瘤.C组:34例(42%),CT显示为脑室出血(IVH),无动脉瘤或ICH.手术治疗49例患者,保守治疗3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对其恢复情况做随访调查.结果 共随访64例患者,其中手术治疗者42例,保守治疗者22例.疗效优良者46例,良好者9例,1例恢复差,8例死亡.有10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在初次出血后0.3~8年间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12%,82例患者中有2例死于初次出血,死亡率为2.4%,6例患者死于再出血,死亡率为60%.结论 出血是Moyamoya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再出血是出血型Moyamoya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其预后主要取决于颅内出血部位、出血量和有无再次出血及治疗时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脑室出血 烟雾病病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润忠 黄建伟 彭流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出生时胎龄小于36周的268例早产儿在生后7d内行头部B超检查,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30例早产儿存在脑损伤,脑损伤的发生率为48.5%,其中脑室出血116例,... 目的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出生时胎龄小于36周的268例早产儿在生后7d内行头部B超检查,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30例早产儿存在脑损伤,脑损伤的发生率为48.5%,其中脑室出血116例,发生率为43.3%,脑室周围自质软化38例,占14.2%。轻度和重度脑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3.5%、13.6%。脑损伤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胎龄小、低出生体质量、窒息、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肺出血、低血糖、感染、低血压、凝血异常、胎膜早破以及宫内感染。结论脑室出血以及脑室周围自质软化在早产儿中比较常见,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避免或治疗引起脑损伤的因素,头部B超可对早产儿脑损伤做出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原文传递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俞丽君 林振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较过去30年有明显降低,但随着超早早产儿存活数量的增多,严重颅内出血继发脑积水成为早产儿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之一。颅内出血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包括,反复腰椎穿刺放液、通过脑室储液囊反复放液、脑室-腹腔分流术、... 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较过去30年有明显降低,但随着超早早产儿存活数量的增多,严重颅内出血继发脑积水成为早产儿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之一。颅内出血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包括,反复腰椎穿刺放液、通过脑室储液囊反复放液、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加灌洗和纤维溶解综合治疗、应用利尿剂减少脑脊液产生、脑室内纤维溶解治疗等。文章阐述颅内出血后脑积水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干预措施的指征及其效果和安全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后脑积水 早产新生儿 治疗
下载PD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a Rare Complication of a Cerebral Tuberculoma: Study of a Case in the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of Conakry
4
作者 Doumbouya Idrissa Touré Mohamed Lamine +3 位作者 Barry Djénabou Négué Diawara Karinka Traoré Mohamed Cissé Fodé Abass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IVH) is an extremely rare and poorly described complic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berculosis (CNS-TB).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42-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a we...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IVH) is an extremely rare and poorly described complic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berculosis (CNS-TB).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42-year-old man who presented with a weakness of the left hemibody with diffuse headache, altered consciousness associated with fever. No notion of contagion was noted.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howed a hematoma in the occipital horns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s with peri-lesional oedema of the right hemisphere;after injection of contrast product (CP), there were ring-shaped contrasts in the occipital horn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 and the right thalamus. Angioscan showed no aneurysms or vascular anomalies. Chest X-ray showed micronodular opacities less than 1.5 cm in size in relation to miliary. Xpert MTB/RIF of sput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show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 The patient’s course was favourable under antihypertensive and antitubercular treatment. Conclusion: This case illustrates the diagnostic difficulties of CNS-TB due to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presentation of CNS-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 TUBERCULOSIS TUBERCULOMA
下载PDF
脑室积血外引流闭式冲洗与常规开放冲洗的比较
5
作者 邹胜伟 朱政鸣 +4 位作者 刘科 邓永兵 黄涛 袁鹏 许毅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探寻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脑室积血外引流冲洗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室积血伴脑积水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5例脑室闭式冲洗引流,另15例开放冲洗引流。结果脑室积血外引流闭式冲洗与开放冲洗比较:(1)冲洗实际操... 目的探寻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脑室积血外引流冲洗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室积血伴脑积水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5例脑室闭式冲洗引流,另15例开放冲洗引流。结果脑室积血外引流闭式冲洗与开放冲洗比较:(1)冲洗实际操作时间:前者平均(7.13±1.68)min明显低于后者平均(42.33±8.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2)更换头部敷料次数:前者平均(5.93±1.33)次明显低于后者平均(13.27±2.5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前者一人独立完成,而后者需他人协助;(4)前者冲洗液不与换药碗、空气接触,后者则是开放的;(5)冲洗引流效果:前者与后者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积血外引流闭式冲洗优于开放冲洗,是一种可推荐采用的简单、有效、安全的脑室积血外引流冲洗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脑室冲洗
下载PDF
尿激酶治疗中重度脑室内出血疗效观察
6
作者 田万管 沈洪 +2 位作者 黎檀实 孟庆义 余新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76-1678,共3页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给予尿激酶治疗中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7年,18例脑室外引流结合脑室内给予尿激酶治疗(尿激酶组)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资料。将2001—2003年单纯进行脑室外引流的18例患者作为非尿激酶组。...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给予尿激酶治疗中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7年,18例脑室外引流结合脑室内给予尿激酶治疗(尿激酶组)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资料。将2001—2003年单纯进行脑室外引流的18例患者作为非尿激酶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消退时间、并发症及预后有无差异。结果非尿激酶组与尿激酶组患者引流管堵塞发生率、预后良好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消退时间、颅内压增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脑室内给予尿激酶治疗IVH是安全的,能有效防止引流管堵塞,加速脑室内凝血块的溶解和清除,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治疗 引流术 尿激酶
下载PDF
尿S-100B蛋白动态变化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越 陆继红 +6 位作者 鲍星星 王奋 金泉 张敏 何珍 汤汉红 肖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尿S-100B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在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的胎龄<35周的早产儿76例,分别留取生后24、72、120 h尿液,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含量。根据颅脑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 目的探讨尿S-100B蛋白水平动态变化在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的胎龄<35周的早产儿76例,分别留取生后24、72、120 h尿液,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100B蛋白含量。根据颅脑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16例)、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PVH-IVH)组(20例)及无脑损伤组(40例),比较各组间S-100B的变化。结果在生后24、72、120 h各时间点,无脑损伤组、PVL组和PVH-IVH组三组间尿S100B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各时间点,均以无脑损伤组最低,PVL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PVL组和PVH-IVH组尿S100B蛋白水平随时间点推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均在72 h达到高峰,120 h时有所下降。结论尿S100-B蛋白水平可作为早期预测脑损伤的敏感标志物,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评估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S-100B蛋白 早产儿
下载PDF
高危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产科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小芳 张霞 +2 位作者 张丽范 方文 吴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5期13-18,共6页
目的 探讨高危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SHE)/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与程度及与其相关的产科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从2001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对本院收治及留观的4026例高危新生儿,于生后3天均进行前瞻性颅内超声检查,将产科资料完... 目的 探讨高危新生儿室管膜下出血(SHE)/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与程度及与其相关的产科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从2001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对本院收治及留观的4026例高危新生儿,于生后3天均进行前瞻性颅内超声检查,将产科资料完整的3626例高危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用列联表分析SHE/IVH(SIVH)发生率与产科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最常见的脑异常是室管膜下囊肿(SEC)9.5%,其次是SIVH5.2%,罕见的有脉胳膜丛囊肿(CPC),脑积水,小脑延髓池增大(ECC),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穿通畸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孕高征,产程延长时SIVH的发生率增高。SIVH的发生率随着胎龄的减少而逐渐增加,其发生率分别是:38~43周为2.4%,34~36周为6.6%,31~33周为19.5%,27~30周为56.6%。早产儿sIVH的发生率与阿氏评分呈负相关,足月儿阿氏评分0~3分时,SIVH发生率才升高。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SIVH的发生率与胎龄及低阿氏评分密切相关;且受产前产时各种危险因素影响,为了减少高危新生儿SIVH的发生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减少窒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超声 室管镜下/脑室内出血 高危新生儿 产科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超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冰纯 陈春 +1 位作者 黄智峰 杨传忠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超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PIVH发生情...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超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PIVH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按是否发生PIVH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早产儿发生PIVH的危险因素。结果304例超早产儿中共发生PIVH 101例(33.2%),其中重度(Ⅲ~Ⅳ级)PIVH 44例(14.5%)。出生体重<750 g超早产儿PIVH发生率为50.6%,重度PIVH发生率31.0%;胎龄<26周超早产儿PIVH发生率为51.4%,重度PIVH发生率2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增加(OR=0.697,95%CI 0.543~0.895,P=0.005)是超早产儿PIVH的保护因素,生后第1周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增加(OR=1.121,95%CI 1.007~1.249,P=0.037)、生后第1周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1.373,95%CI 1.040~1.812,P=0.025)是超早产儿发生PI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早产儿PIVH及重度PIVH发生率高,胎龄小、生后第1周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长、生后第1周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增加发生PIVH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产儿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金勇 张惠荣 +1 位作者 曹晓燕 段为浩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62-465,482,共5页
目的检测早产儿血中雌激素受体1(ESR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早产儿脑内出血症(IVH)的相关性,从而了解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病基础和影响因素,做到更好地针对病因的预防、诊断、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经头... 目的检测早产儿血中雌激素受体1(ESR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早产儿脑内出血症(IVH)的相关性,从而了解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病基础和影响因素,做到更好地针对病因的预防、诊断、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经头颅CT检查后诊断为脑室内出血的早产儿45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PvuⅡ内切酶对病样及正常样本的ESR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ESR1基因多态性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患儿中的基因型分布及相关性。结果显示早产儿脑室内出血患儿的ESR1基因呈多态性分布,rs2234693位点基因型主要有CC基因型(213bp)、TT基因型(179/34bp)和CT基因型(213/179/34bp)三种,IVH实验组ESR1(rs2234693)位点的TC与TC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P<0.05)。IVH实验组ESR1(rs2234693)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P<0.05)。结论 ESR1基因rs2234693位点T等位基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存在某种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基因多态性 雌激素受体基因1
原文传递
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内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早产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熊伟 朱悦欣 +6 位作者 蔡姣 朱恒香 左茜茜 杨阳 赵珣 陈晓霞 陈茂琼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5期288-294,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内(NNICU)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GMH-IVH)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早产儿神经不良结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新生儿NNICU头颅超声明确GMH-IVH的...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内(NNICU)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GMH-IVH)早产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早产儿神经不良结局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新生儿NNICU头颅超声明确GMH-IVH的早产儿80例,出院后随访至纠正年龄1岁。收集患儿及其母亲的相关风险因素。根据纠正年龄1岁时的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及头颅MRI或CT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影响GMH-IVH早产儿预后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80例颅内出血早产儿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其中预后良好组61例(76.25%),预后不良组19例(23.75%);胎龄、出生体质量、严重GMH-IVH及代谢性酸中毒为GMH-IVH早产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异常、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异常、头颅MRI或CT异常及新生儿行为神经低评分预示GMH-IVH早产儿预后不良。结论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代谢性酸中毒、aEEG异常、AABR异常、头颅MRI或CT异常及新生儿行为神经低评分与GMH-IVH早产儿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 神经重症监护单元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12
作者 佟晓光 冯纪 +2 位作者 苏国良 于俊华 赵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00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 对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和预后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总结 40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两种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 ,找出预后较好的治疗方法。结果  40例患者入院后急诊行脑室外引流术后 ,格拉斯哥... 目的 对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和预后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总结 40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两种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 ,找出预后较好的治疗方法。结果  40例患者入院后急诊行脑室外引流术后 ,格拉斯哥昏迷记分 (GCS)较术前提高 3~ 8分 ,平均提高( 2 .3 3± 1.2 5 )分。应用持续性蛛网膜下腔引流可使脑积水发生率下降 5 0 %。结论 初期脑室外引流和后期持续性蛛网膜下腔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引流 脑出血 TIVH
下载PDF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13
作者 谭若锟 谢志慧 +1 位作者 彭华保 谢月娥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5期803-805,共3页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VH)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早产儿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病房胎龄32~34周适于胎龄儿.出生后3d内完善头颅彩超检查,根据有无PV-IVH分为PV-IVH组和非PV-IVH组.分...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VH)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早产儿病区及新生儿重症病房胎龄32~34周适于胎龄儿.出生后3d内完善头颅彩超检查,根据有无PV-IVH分为PV-IVH组和非PV-IVH组.分别于生后1周、2周、4周清晨9:00采集外周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FT3、FT4、TSH值,分析不同组前后及组间FT3、FT4、TSH的水平变化.结果 生后1周PV-IVH组FT3、FT4水平均低于非PV-IVH组,TSH高于非PV-I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1周,轻度组(I°~II°)71例,中-重度组(III°~IV°)21例.中-重度组FT3、FT4水平均低于轻度组,TSH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2周PV-IVH组FT3水平低于非PV-IVH组,TSH水平高于非PV-I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4周PV-IVH组与非PV-IVH组FT3、F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PV-IVH后甲状腺功能水平降低,主要表现为FT3、FT4水平的下降,TSH水平的升高.随着病情的好转,甲状腺功能水平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产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