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课达型品管圈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准确率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9
1
作者 周谛克 吴晖 +3 位作者 葛浩楠 严娅娟 杨涛 朱文叶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课达型品管圈在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中的应用与成效,为科室质量管理和流程改造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工作实际所需,以问题为导向,确定"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准确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 目的:探讨课达型品管圈在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率中的应用与成效,为科室质量管理和流程改造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工作实际所需,以问题为导向,确定"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准确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遵循PDCA循环,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开展活动,评价活动前后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活动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残留量不合格检出准确率大幅提升,达到99.68%,明显高于实施前97.67%;品管圈活动后,团队成员在品管圈手法运用、团队精神、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明显提升。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过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药物配置残留量检出准确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达型品管圈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配置残留量
下载PDF
基于点值法构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绩效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卫莉 樊蕴莉 +3 位作者 徐悦洋 刘东英 杨福娜 霍霞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为提高配置中心护士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基于点值法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方法医院配置中心于2017年1月成立配置中心绩效考核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及调研,最终确定采取点值法计算工作量及调查临床科室满意度两... 目的为提高配置中心护士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基于点值法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方法医院配置中心于2017年1月成立配置中心绩效考核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及调研,最终确定采取点值法计算工作量及调查临床科室满意度两方面计算绩效工资,并应用满意度量表、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及自制的临床科室满意度问卷进行实施前后的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护士满意度及临床科室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士工作倦怠感较实施前降低(P<0.01或P<0.05)。结论基于点值法建立的配置中心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是公正可行的,获得科室护士的一致认可,使配置中心整体护理服务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置中心 绩效管理 点值法
下载PDF
PDCA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徐静 《医学信息》 2021年第15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PDCA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10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的管理模式设为常规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的管理模... 目的探讨PDCA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10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的管理模式设为常规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施的管理模式设为PDCA组,按照PDC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不合理用药发生率、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PDCA组医嘱审核时间、摆药时间、药物配置时间、用药周期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药品损耗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配药质量、安全性、药物使用效果、药物可追溯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的配药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58%,低于常规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护理满意度为98.08%,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提高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优化药物配置指标,降低不合理用药、药品损耗、配药差错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DCA 抗肿瘤 药物配置质量
下载PDF
2020—2023年某三甲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闫亭竹 史荣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调查2020—2023年某三甲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处理的输液处方18000份作为研究资料。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科室来源与类型分布。结果:... 目的:调查2020—2023年某三甲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用药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静脉配置中心处理的输液处方18000份作为研究资料。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科室来源与类型分布。结果:18000份处方中存在不合理处方38份,占比0.21%。38份不合理用药处方所属科室主要为妇产科,占13.16%,ICU、心内科、呼吸科、儿科、神经内科均为10.53%,泌尿外科7.89%。38份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类型主要为药物配伍禁忌(34.21%)、溶媒使用错误(31.58)及用药不适宜(18.42)。结论: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用药处方存在一定不合理情况,需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医师合理用药意识,完善静脉用药处方点评制度,以增强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处方
下载PDF
县级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与实践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稚梅 黄登鹏 +1 位作者 罗巧娟 欧阳仲毅 《现代医院》 201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索县级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建立和科学高效的实践模式。方法对县级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标准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近1年时间以来,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成... 目的探索县级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建立和科学高效的实践模式。方法对县级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标准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近1年时间以来,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成本、减少药品浪费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保证医院医疗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成本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实践效果
下载PDF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质量管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吕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质量管理。方法选取2019年1—8月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医嘱单150单作为实验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2018年1—8月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医嘱单150单作为实验对照组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质量管理。方法选取2019年1—8月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医嘱单150单作为实验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2018年1—8月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医嘱单150单作为实验对照组研究对象。总结两组对象在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操作经验,对其中的不合理医嘱给予操作错误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给药、配伍禁忌、给药频次不佳以及浓度不当的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和配药顺序、患者的用药剂量及频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药物配置 质量管理
下载PDF
低温冷藏药品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娜 何广宏 +1 位作者 陈皓宇 赵东亮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构建低温冷藏药品安全监控系统,观察其在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构建低温冷藏药品安全监控系统,设置温湿度数据记录储存时间、温湿度超限报警条件和断电报警条件。结果构建的低温冷藏药品安全监控系统... 目的构建低温冷藏药品安全监控系统,观察其在该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构建低温冷藏药品安全监控系统,设置温湿度数据记录储存时间、温湿度超限报警条件和断电报警条件。结果构建的低温冷藏药品安全监控系统能够远程和现场显示温湿度实时数据,登录远程监控平台可查询温湿度历史数据曲线和报表,发生温湿度超限和断电等异常情况时,现场蜂鸣器报警提示,平台向管理员发送报警短信,报警记录显示5月共发生报警45次,采取改善措施后,6月与7月报警总次数分别降低至21和23次。结论该研究构建的低温冷藏药品安全监控系统具有实时监测、自动记录、数据导出、超限报警、短信提醒等功能,为冷藏药品储存环境的监管和改善提供了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藏药品 安全监控系统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