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痛分娩中入量管理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小芳 孙晓琴 +2 位作者 陈志芳 辛丹丹 张文秀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入量管理用于无痛分娩对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按期产检并行经阴道无痛分娩的178例低危初产妇,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88)。在入量动态调整下,对照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采用静脉补液...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入量管理用于无痛分娩对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按期产检并行经阴道无痛分娩的178例低危初产妇,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90)和对照组(n=88)。在入量动态调整下,对照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采用静脉补液,观察组活跃期开始采用静脉补液配合进食管理,比较两组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缩宫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和产时出血量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以及血糖、血钠和血细胞比容无显著改变,两组新生儿pH值、乳酸、碱剩余和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无痛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给予静脉补液和进食管理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缩宫素的使用,提高自然分娩率,对产妇呕吐以及血糖、血钠水平和新生儿评分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无痛分娩 经口进食 静脉输液 入量管理 产程 分娩结局
下载PDF
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情况调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袁红连 熊芬 刘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0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行静脉输液的3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输液新...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行静脉输液的36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率为14.84%(54/364)。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外渗组早产、血管弹性差、输注刺激性药物、穿刺护士工作年限<5年比例均高于未发生外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日龄、性别、出生体重、置管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早产[OR=2.667,95%CI(1.267,5.611)]、血管弹性差[OR=4.470,95%CI(2.360,8.466)]、输注刺激性药物[OR=3.906,95%CI(2.137,7.140)]、穿刺护士工作年限<5年[OR=3.342,95%CI(1.845,6.056)]均是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静脉输液新生儿外渗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早产、血管弹性、输注药物、穿刺护士工作年限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输液 外渗 早产 血管弹性
下载PDF
溶瘤病毒递送策略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浩楠 王焱 +2 位作者 米赟奇 田甜 郭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5-1389,共5页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能够特异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造成肿瘤细胞裂解,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因此被视为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无反应或未能实现持久反应的癌症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目前多款溶瘤病毒疗法陆续获批上市。局部...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能够特异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造成肿瘤细胞裂解,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因此被视为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无反应或未能实现持久反应的癌症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目前多款溶瘤病毒疗法陆续获批上市。局部瘤内注射溶瘤病毒是目前主流疗法,然而该疗法对转移性癌症患者疗效有限。近年来,全身静脉递送溶瘤病毒疗法逐渐兴起。这种疗法的递送方式包括细胞运输、基因和纳米修饰、聚合物涂层、非生物载体、与免疫抑制剂联合等,可以协助溶瘤病毒逃避机体免疫或引发机体抗肿瘤免疫,以提高溶瘤病毒的递送和治疗效率。本综述对溶瘤病毒用药方式、给药与效应屏障、溶瘤病毒递送策略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瘤内递送 静脉递送 免疫逃避 免疫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Oncolytic virus-bas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ment:Current status,intravenous delivery strategies,and emerging combination therapeutic solutions 被引量:3
4
作者 Xinguo Li Xiaonan Sun +2 位作者 BingyuanWang Yiling Li Jing Tong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23年第1期4-26,共23页
Current treatments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ve limited success in improving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ing life expectancy.The clinical need for more efficient and safe therapies has contr... Current treatments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ve limited success in improving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ing life expectancy.The clinical need for more efficient and safe therapie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emerging strategies.Recently,there has been increased interest in oncolytic viruses(OVs)as a therapeutic modality for HCC.OVs undergo selective replication in cancerous tissues and kill tumor cells.Strikingly,pexastimogene devacirepvec(Pexa-Vec)was granted an orphan drug status in HCC by the 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in 2013.Meanwhile,dozens of OVs are being tested in HCC-directed clinical and preclinical trials.In this review,the pathogenesis and current therapies of HCC are outlined.Next,we summarize multiple OVs as single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which have demonstrated certain efficacy and lowtoxicity.Emerging carrier cell-,bioengineered cell mimetic-or nonbiological vehicle-mediated OV intravenous delivery systems in HCC therapy are described.In addition,we highlight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s between oncolytic virotherapy and other modalities.Finally,the clinical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OV-based biotherapy are discussed,with the aim of continuing to develop a fascinating approach in HC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colytic viruses(OVs) OV intravenous delivery systems Combination treatments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exa-Vec
下载PDF
硬膜外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秦庆华 《感染.炎症.修复》 2015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行镇痛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行硬膜外术后镇痛,B组行舒芬太尼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行镇痛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例。A组行硬膜外术后镇痛,B组行舒芬太尼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在各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B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短于A组[(10.20±1.77)h比(17.70±4.46)h,P<0.01],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5%比30%,P<0.05)。结论:舒芬太尼单次硬膜外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是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一种较好的替代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静脉镇痛 剖宫产术
下载PDF
Insight into the in vivo fate of intravenous herpetrione amorphous nanosuspensions by 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 probes 被引量:3
6
作者 Lingyu Hang Chengying Shen +1 位作者 Baode Shen Hailong Yua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4948-4951,共4页
Intravenous nanosuspensions are attracted growing attention as a viable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of intravenous formulations of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s.However,only few information about the biological fate of intr... Intravenous nanosuspensions are attracted growing attention as a viable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of intravenous formulations of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s.However,only few information about the biological fate of intravenous nanosuspensions is currently known,especially amorphous nanosuspensions are not reported yet.In this study,the in vivo fate of herpetrione(HPE)amorphous nanosuspensions following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was explored by using an 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probe and HPLC methods.The ACQ probe is physically embedded into HPE nanoparticles via anti-solvent method to form HPE hybrid nanosuspensions(HPE-HNSs)for bioimaging.HPE-HNSs emit strong and stable fluorescence,but fluorescence quenches immediately upon the dissolution of HPE-HNSs,confirming the selfdiscrimination of HPE-HNSs.Following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HPE-HNSs,integral HPE-HNSs and HPE show similar degradation and biodistribution,with rapid clearance from blood circulation and obvious accumulation in liver and lung.Due to the slower dissolution and enhanced recognition by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450 nm HPE-HNSs accumulate more in liver,lung and spleen than that of 200 nm HPE-HNSs.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tegral HPE-HNSs determine the in vivo performance of HPEHNSs.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in vivo fate of intravenous amorphous nanosuspen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rphous nanosuspensions Herpetrione In vivo fate intravenous delivery 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
原文传递
增加静脉补液量对初产妇产程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桂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6期120-121,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输液疗法对于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200例,分娩过程中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产妇均于活跃末期及第二产程给予补液治疗,方法为5%~10%葡萄糖500~1000ml+维生素C2g。实验组:每小时补液量为2... 目的:比较两种输液疗法对于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200例,分娩过程中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产妇均于活跃末期及第二产程给予补液治疗,方法为5%~10%葡萄糖500~1000ml+维生素C2g。实验组:每小时补液量为250ml。对照组:每小时补液量为125ml。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缩短,顺产率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活跃末期及第二产程中单位时间内快速静脉补液,可明显缩短产程,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且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补液 能量 产程 分娩
下载PDF
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抑制无痛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体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秋红 刘博文 +1 位作者 杨文明 胥露露 《药品评价》 CAS 2022年第11期697-701,共5页
目的:测定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诱导时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抑制扩张宫颈体动的半数有效剂量(ED)。方法: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53例,分为无分娩史患者组(N1组,n=29)和有自然分娩史患者组(N2组,n=24)。根据改良Dixon序贯法,所有患者先... 目的:测定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诱导时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抑制扩张宫颈体动的半数有效剂量(ED)。方法: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53例,分为无分娩史患者组(N1组,n=29)和有自然分娩史患者组(N2组,n=24)。根据改良Dixon序贯法,所有患者先予舒芬太尼0.1μg/kg预处理,随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 mg/kg,2 min后开始手术,若患者在扩张宫颈时出现体动为阳性反应,下一例患者瑞马唑仑剂量增加0.05 mg/kg,否则降低0.05 mg/kg,当出现8次折返终止试验。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Probit法)计算两组瑞马唑仑的ED和95%可信区间(95%CI)。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2 min(T1)、扩张宫颈结束时(T2)及手术结束时(T3)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和Ramsay镇静评分等指标,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无分娩史患者瑞马唑仑的ED为0.21 mg/kg,95%CI 0.17~0.25 mg/kg;有自然分娩史患者瑞马唑仑的ED为0.14 mg/kg,95%CI 0.11~0.17 mg/kg。同组内有体动反应患者T1时刻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无体动反应患者(P<0.01);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波动。结论: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安全有效,且有分娩史患者瑞马唑仑的ED50低于无生育史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流产 人工 瑞马唑仑 舒芬太尼 半数有效剂量 分娩史
下载PDF
An iterative Approach to Deriving Drug Infusions
9
作者 David P. Crankshaw 《Engineering(科研)》 2012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A simple iterative process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intravenous drug infusion profiles. It overcomes limitations in deriving compartmental pharmacokinetic models and has application to evaluation of new drugs and to cl... A simple iterative process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intravenous drug infusion profiles. It overcomes limitations in deriving compartmental pharmacokinetic models and has application to evaluation of new drugs and to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RMACOKINETICS DRUG delivery intravenous INFUSION
下载PDF
产程中持续静脉输液对初产妇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沙晓燕 吴雪 +2 位作者 郑峥 张慧珠 赖毓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有研究认为阴道分娩过程中静脉输液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然而产程中静脉输液的管理尚无共识。临床工作中,分娩镇痛后常需给予短暂静脉输液预防低血压,本研究旨在评估持续静脉输液是否能改变初产妇的母儿结局。方法﹒采取前... 目的有研究认为阴道分娩过程中静脉输液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然而产程中静脉输液的管理尚无共识。临床工作中,分娩镇痛后常需给予短暂静脉输液预防低血压,本研究旨在评估持续静脉输液是否能改变初产妇的母儿结局。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定期产检、足月单胎头位,要求阴道试产并行分娩镇痛的154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娩镇痛时常规开放静脉输液,孕妇可正常饮食,对照组的782例孕妇给予静脉输液250 mL/h,维持4 h;补液组的766例孕妇给予输液250 mLh直至分娩。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长及母儿结局。结果﹐①孕妇中转剖宫产率对照组为11.89%,补液组为14.62%(P=0.116),产后出血率为5.12%和5.48%(P=0.747),产妇均未出现肺水肿。②阴道分娩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限在对照组及补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5,0.288,0.829),总产程>12h发生率分别为36.28%和35.16%(P=0.690),阴道分娩者产后出血率分别为5.08%和6.26%(P=0.349)。③两组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7、新生儿住院率、羊水粪染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1.000,1.000,0.923)。结论﹐对于产程中饮食正常的初产妇,持续静脉输液并不能改善母儿结局,可仅给予分娩镇痛后常规静脉输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初产妇 分娩镇痛 产程 剖宫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分析
11
作者 李潇 方育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1期90-93,119,共5页
目的 对剖宫产术产妇应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transverse abdominal muscle plane,TAP)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分析其镇痛作用和不良反应,探索最佳容量。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 目的 对剖宫产术产妇应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transverse abdominal muscle plane,TAP)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分析其镇痛作用和不良反应,探索最佳容量。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期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各30例,对照组是单纯静脉镇痛组,在对照组基础上,A组、B组、C组分别为每侧腹横肌平面0.25%罗哌卡因20、25、30 mL阻滞。术后2、6、12、24、36、48 h评估疼痛、舒适、镇静状况,并记录镇痛泵第1次按压时间、术后48 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术后24、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术后36、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A组,C组术后48 h 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36、48 h,C组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48 h,C组BCS评分、Ramsay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C组BCS评分、Ramsay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 h PCIA用量、术后48 h PCIA用量均呈现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的总比例分别为3、4、4、5例,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2,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产妇应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容量TAP阻滞联合静脉镇痛,能够显著缓解镇痛作用、改善舒适度,0.25%罗哌卡因30 mL阻滞为最佳容量,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静脉镇痛 剖宫产术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自控镇痛无痛分娩与传统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功能近期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12
作者 杨丽 史宏晖 +5 位作者 朱冬菊 刘华 张昊 李颖 王洋洋 王平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无痛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单胎、初产、足月、年龄25~34岁、早孕期BMI 18~24kg/m^2、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者且早孕期建档并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无痛分娩组103例、自然分娩组93例,另选择...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无痛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门诊单胎、初产、足月、年龄25~34岁、早孕期BMI 18~24kg/m^2、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者且早孕期建档并在我院分娩的产妇,无痛分娩组103例、自然分娩组93例,另选择同期初产计划性剖宫产组94例为对照。对无痛分娩组、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三组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阴道分娩者记录第一、第二产程所需时间,产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等。产后6~8周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包括盆腔器官脱垂的POP-Q分期评估、1h尿垫试验对产后尿失禁进行评估、利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对盆底肌群Ⅰ、Ⅱ型肌纤维的功能进行Glazer评估,同时按照盆底肌力牛津分级系统对盆底肌进行手测。结果:(1)无痛分娩组盆底肌持续收缩值和快速收缩值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剖宫产组持续收缩值和快速收缩值均高于无痛分娩组(P<0.05)。(2)无痛分娩组盆腔脱垂程度较自然分娩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盆腔脱垂程度较无痛分娩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无痛分娩组盆底肌力强于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盆底肌力强于无痛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无痛分娩组与自然分娩组尿失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高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镇痛无痛分娩在减轻分娩疼痛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对盆底组织的损伤,增加孕妇选择无痛分娩的依从性,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增加的剖宫产率,可能降低将来发生PFD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镇痛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 被引量:34
13
作者 吕荣华 侯明 +1 位作者 李素 李道坤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患儿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在西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1 mg及特布他林5 mg加入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90例患儿随机按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在西医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1 mg及特布他林5 mg加入生理盐水5 mL中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点滴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程均为7 d。于第0、3天记录动脉血气指标;于第0、3、7天记录主要症状、体征;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优于对照组的82.2%(P<0.05);第3天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aO2)均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aCO2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1);第3天观察组发热、咳嗽、咯痰、喘憋及肺部听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第7天,观察组咳嗽、咯痰、喘憋及肺部听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IL-6,IL-8及IFN-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和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热毒宁注射液 静脉给药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靶控输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药效学 被引量:32
14
作者 侯青松 许幸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 研究以血浆靶浓度(Ct)3μg/ml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时,50%和95%病人对切皮刺激无体动或心血管反应的芬太尼设定血浆靶浓度(Cp50和Cp95)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24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病人,ASAⅠ-Ⅱ级,年龄31-65岁,按芬太尼血浆靶... 目的 研究以血浆靶浓度(Ct)3μg/ml靶控输注(TCI)异丙酚时,50%和95%病人对切皮刺激无体动或心血管反应的芬太尼设定血浆靶浓度(Cp50和Cp95)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24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病人,ASAⅠ-Ⅱ级,年龄31-65岁,按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例。麻醉诱导时通过TCI系统使所有病人异丙酚血浆靶浓度达到和维持3μg/ml,使各组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分别达到1.00、1.50、2.25、3.38 ng/ml。观察和记录手术切皮刺激引起的体动反应和心血管反应。分别计算抑制切皮时体动反应和心血管反应的Cp50、Cp95,并建立对切皮刺激反应的芬太尼量-效关系曲线。结果 切皮时体动无反应率随设定的芬太尼靶浓度(当异丙酚Ct=3μg/ml)增加而逐渐增高,病人对切皮刺激无体动反应的Cp50为1.84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1.46-2.33 ng/ml,相应的Cp95为5.12 ng/ml,靶浓度对数剂量(X)与体动无反应率的概率单位(Y)间的回归方程为:Y=2.45X+4.35。同样,病人心血管无反应率随设定的芬太尼靶浓度增加而逐渐增高,Cp50为2.67 ng/ml,其95%可信区间为(1.96-3.62)ng/ml,相应的Cp95为15.85 ng/ml,靶浓度对数剂量(X)与心血管无反应率的概率单位(Y)间的回归方程为:Y=2.13X+4.09。结论 靶控输注异丙酚(Ct=3μg/ml)复合芬太尼麻醉,设定芬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体动 病人 血浆 切皮刺激 异丙酚 靶控输注 对数 概率 结论
原文传递
定量评价去氢骆驼蓬碱注射用乳剂的组织靶向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高晓黎 程利勇 +1 位作者 孙殿甲 毕殿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定量评价静脉注射用乳剂作为药物载体给药后对主要脏器的靶向性并对给药系统靶向性的定量评价参数进行讨论和评价。方法:用3H标记的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HAR)分别制成静脉注射乳剂、水溶液和脂质体,经小鼠静脉注射后测定主要脏器... 目的:定量评价静脉注射用乳剂作为药物载体给药后对主要脏器的靶向性并对给药系统靶向性的定量评价参数进行讨论和评价。方法:用3H标记的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HAR)分别制成静脉注射乳剂、水溶液和脂质体,经小鼠静脉注射后测定主要脏器组织中的总放射性强度,计算重量-平均总靶向性系数Te和靶向性系数Te,并对乳剂的靶向性意义作出定量评价。结果:静脉乳剂可显著提高放射性在肝、脾、淋巴器官的分布,降低放射性向脑组织的转运。结论:静脉注射乳剂是一很有意义的靶向给药系统,重量-平均总靶向性系数Te是较全面的靶向性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乳剂 去氢骆驼蓬碱 靶向性 定量评价
下载PDF
昂丹司琼预防剖宫产术后曲马多持续镇痛所致的恶心呕吐 被引量:26
16
作者 朱爱兵 沈明坤 徐志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曲马多持续镇痛所致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 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昂丹司琼8mg加入曲马多镇痛泵持续输注;B组昂丹司琼8mg在胎儿娩出后缓慢静...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剖宫产术后曲马多持续镇痛所致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 8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昂丹司琼8mg加入曲马多镇痛泵持续输注;B组昂丹司琼8mg在胎儿娩出后缓慢静注;C组昂丹司琼4mg胎儿娩出后单次静注并4mg镇痛泵持续输注;D组胎儿娩出后静注生理盐水4ml,所有患者均行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四组术后1、6、8、12、24h时PONV评分及疼痛VAS评分。结果四组间不同时点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6、8、12、24PONV评分A、B、C组明显低于D组(P<0.01),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6h比较,术后1hA组及术后12、24hA、B后PONV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昂丹司琼可有效预防曲马多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但在胎儿娩出后单次静注昂丹司琼4mg,并4mg于PCA中持续输注,其预防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丹司琼 曲马多 术后恶心呕吐 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剖宫产术
下载PDF
含药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孟玉芳 龚明涛 张钧寿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58-561,共4页
介绍了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在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稳定性、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缓释、靶向给药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 靶向给药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异丙酚麻醉下瑞芬太尼抑制病人气管插管和切皮时心血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勇 梁敏 +2 位作者 欧阳碧山 周德华 刘镭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测定异丙酚麻醉期间瑞芬太尼抑制病人气管插管和切皮时心血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40.75kg,随机分为6组(n=10):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血浆靶... 目的 测定异丙酚麻醉期间瑞芬太尼抑制病人气管插管和切皮时心血管反应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EC95)。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40.75kg,随机分为6组(n=10):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血浆靶浓度分别为1、2、3、4、5、6ng/ml;异丙酚TCI,效应室靶浓度均为4.0μg/ml。病人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5mg/kg,气管插管。插管后2min暂停瑞芬太尼TCI,切皮前10min再以诱导时相同浓度瑞芬太尼TCI。记录入室安静时(基础值)、诱导后最低、插管后2min内最高、切皮前1min、切皮后2min内最高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MAP和HR诱导后最低值与插管后2min内最高值、切皮前1min与切皮后2min内最高值比较升高〉15%为心血管阳性反应。采用Probit法计算瑞芬太尼EC50和EC45。结果 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EC50为4.41ng/ml,95%可信区间(95%CI)为3.97~5.05ng/ml;相应的EC95为6.42ng/ml,95%CI为5.54—8.09ng/ml。瑞芬太尼抑制切皮时心血管反应的Ec50为2.05ng/ml,95%CI为1.36~2.59ng/ml;相应的E艮为3.89ng/ml,95%CI为3.20~5.71ng/ml。结论 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为4.0μg/ml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抑制病人对气管插管和切皮诱发的心血管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其效应室EC50分别为4.41ng/ml和2.05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类 二异丙酚 麻醉 静脉 药物释放系统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技术用于支撑喉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严敏 王屹 +2 位作者 胡训诗 程玮 柳子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57-561,565,共6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耳鼻喉科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TCI组麻醉诱导...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耳鼻喉科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TCI组麻醉诱导时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μg/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 mg/L,术中靶浓度维持不变,术毕停药;对照组麻醉诱导以异丙酚1~2 mg/kg、枸橼酸芬太尼2.5 μg/kg静注,术中吸入1%异氟烷和静注芬太尼0.03 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毕停止.记录2组各时段生命指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PACU)、拔管后30 min、1 h和3 h的意识状态(OAAS)、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①术中TCI组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维持在6 μg/L、异丙酚血药浓度维持在3 mg/L的给药速度,血流动力学稳定;②在行气管插管、支撑喉镜置入、拔管前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TCI组,有统计学差异;③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时间TCI组早于对照组;④TCI组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30 min、1 h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⑤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相比,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更平稳,苏醒更快,更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内 二异丙酚/投药和剂量 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哌啶类 药物投与系统
下载PDF
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期间适宜随访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济 周扬 +1 位作者 胡渤 徐波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通过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及其管理系统,探索剖宫产术后镇痛期间的适宜随访时机.方法通过智能化管理数据库,收集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并采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产妇102例,采用地佐辛(0.5 mg/kg)、氟比洛芬酯(150 ... 目的通过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及其管理系统,探索剖宫产术后镇痛期间的适宜随访时机.方法通过智能化管理数据库,收集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并采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产妇102例,采用地佐辛(0.5 mg/kg)、氟比洛芬酯(150 mg)和多拉司琼(25 mg)稀释至120 mL,采用LCP模式,负荷剂量为5 mL,持续输注剂量为2 mL/h,单次自控按压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15 min,极限量12 mL/h.观察产妇按压镇痛泵的时间及次数、疼痛评分、镇静程度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当天和术后第2天相比,产妇术后第1天按压止痛泵次数和术后疼痛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镇静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PONV发生率方面,术后第1天的PONV发生率(42.2%)也明显高于术后当天(11.8%)和术后第2天(13.8%)的水平;而与术后第2天相比,术后当天和术后第1天PONV严重程度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1天,2~4时和8~10时两个时间段止痛泵按压次数较多.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PCIA的产妇,术后第1天镇痛药物需求量更大,按压PCA次数最多,术后第1天8时前随访更为合理,有利于改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剖宫产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