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对话的翻译——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简·爱》 被引量:2
1
作者 苏留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1期49-53,共5页
小说对话不是一种装饰 ,它在小说中发挥着多个重要的作用———刻画人物是其中之一。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翻译原则 ,比较分析了分别由祝庆英和黄源深翻译的英国小说《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中的对话。研究发现 ,译文对话并不总能够像... 小说对话不是一种装饰 ,它在小说中发挥着多个重要的作用———刻画人物是其中之一。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翻译原则 ,比较分析了分别由祝庆英和黄源深翻译的英国小说《简·爱》的两个中文译本中的对话。研究发现 ,译文对话并不总能够像原文对话一样刻画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对话 符号学翻译原则 指称意义 言内意义 语用意义 刻画人物
下载PDF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翻译中的等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新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138-139,共2页
“等值”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之一,非常复杂,因而对于这一概念,中外译学研究者们迄今没有得出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本文借用大量翻译实例来研... “等值”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之一,非常复杂,因而对于这一概念,中外译学研究者们迄今没有得出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本文借用大量翻译实例来研究文本符号与其解释项之间对等的问题,旨在为翻译等值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言内意义 指称意义 语用意义
下载PDF
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 被引量:3
3
作者 许丽芹 胡爱国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根据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意义分为指称意义、语用意义、言内意义。其中言内意义历来被认为是翻译的难点,是制约可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言内意义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均有体现,如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本文就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所涉及... 根据社会符号学的意义观,意义分为指称意义、语用意义、言内意义。其中言内意义历来被认为是翻译的难点,是制约可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言内意义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均有体现,如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本文就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所涉及的语音、词汇、书写这三个层面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内意义 语音 词汇 书写 文学翻译 信息差的弥补
下载PDF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广告翻译的等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110-112,共3页
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和理解符号的科学。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借用大量广告翻译实例来研究文本符号与其解释项之间对等的问题,可为翻译等值问题的研究开拓新... 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使用和理解符号的科学。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借用大量广告翻译实例来研究文本符号与其解释项之间对等的问题,可为翻译等值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广告翻译 言内意义 指称意义 语用意义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言内意义翻译方法探究——以詹姆斯·理雅各和许渊冲翻译《关雎》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旻昊 刘荔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5-87,100,共4页
基于“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分别从音韵、词汇及句法这三个言内意义的层面,对比分析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和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译《关雎》时言内意义的转换,以此探讨《诗经》言内意义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言内意义 《诗经》翻译 《关雎》
下载PDF
《西游记》英译本的社会符号学意义研究
6
作者 罗娜 《现代英语》 2021年第24期69-71,共3页
《西游记》是一部带有神话色彩的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其中文化负载词众多,修辞手法多样,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在翻译这类文学作品时,对译者要求较高。文章将从社会符号学的三方面意义出发,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 《西游记》是一部带有神话色彩的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其中文化负载词众多,修辞手法多样,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在翻译这类文学作品时,对译者要求较高。文章将从社会符号学的三方面意义出发,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分析译者詹纳尔对译文的处理,旨在揭示从社会符号学意义的角度进行翻译对处理此类富含语言文化信息的文学作品的客观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西游记》 指称意义 言内意义 语用意义
原文传递
试论不同文化间语内意义的可译性
7
作者 徐丹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0-116,共7页
本文说明语言信息的形式有表意作用,阐明语内意义的概念以及翻译语内意义的必要性,并从三方面论证可译的理论依据。结合语内形式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言、文化对应状况,探讨语内意义翻译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文化 语内意义 可译性 原语 译语 语言 翻译方法
下载PDF
从《天净沙·秋思》三英译本看社会符号学意义的翻译 被引量:3
8
作者 杜英丽 顾建华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3期133-134,147,共3页
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译语中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该文以《天净沙·秋思》三英译本为例探,分别探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及语用意义在翻译... 以社会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强调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在译语中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该文以《天净沙·秋思》三英译本为例探,分别探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及语用意义在翻译中的得与失及其可译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指称意义的翻译 言内意义的翻译 语用意义的翻译
下载PDF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评析《红楼梦》的杨译本——以第三回为例
9
作者 安然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4-99,共6页
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结合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意义相等,功能相似",分别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通过揭示这三种意义在译文中的具体体现和得失,旨在找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文学翻... 以《红楼梦》第三回为例,结合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意义相等,功能相似",分别在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通过揭示这三种意义在译文中的具体体现和得失,旨在找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为汉英翻译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红楼梦 指称意义 言内意义 语用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