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ransfemoral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for portal hypertension: 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被引量:3
1
作者 Yu Zhang Fu-Quan Liu +4 位作者 Zhen-Dong Yue Hong-Wei Zhao Lei Wang Zhen-Hua Fan Fu-Liang He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12期1410-1420,共11页
BACKGROUND Transfemoral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FIPS) can be performed to treat portal hypertension.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is technique. AIM To retrospectively eva... BACKGROUND Transfemoral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FIPS) can be performed to treat portal hypertension.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valuat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is technique. AIM To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TFIPS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ose of typical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approved by our hospital ethics committee. From Nov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5, 1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ccessful TFIPS placement were included. In addition, 21 patients treated with TIP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s.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the success rate and complications of TIPS and TFIPS. Continuous data were expressed as the mean ± SD and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Student’s t test. All categorical data were expressed as count (percentage) and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χ2 test or Fisher’s exact test. The Kaplan–Meier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 and survival curves. RESULTS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uccess rate of TFIPS and TIPS was 95%(19/20) and 100%(21/21), respectively. Effective portal decompression and free antegrade shunt flow was completed in all patients. The portal pressure gradient prior to TIPS and TFIPS placement was 23.91 ± 4.64 mmHg and 22.61 ± 5.39 mmHg, respectively,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o 10.85 ± 3.33 mmHg and 10.84 ± 3.33 mmHg after stent placement, respectively. Time–to-event calculated rates of shunt patency at one and two years in the TFIPS and TIPS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94.7% vs 95.2% and 94.7% vs 90.5%, respectively). De nova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as 27.5%(11/40) with five patients in the TFIPS group (26.3%) and six patients (28.6%) in the TIPS group experiencing it (P = 0.873). The cumulative survival rates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94.7% and 94.7% at 1 and 2 years, respectively, in the TFIPS group vs 100% and 95.2% at 1 and 2 years, respectively,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jugular intrahep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RANSFEMORAL intraheptic portosystemic SHUNT PORTAL HYPERTENSION Variceal BLEEDING
下载PDF
Caspase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玉红 惠宁 +1 位作者 刁晓娣 赵慧娜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4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s(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增加是否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方法采取剖宫产分娩的27例ICP孕妇(研究组)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胎盘组织。①用TUNEL原位标记术精确测定ICP孕妇(研究组)...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s(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增加是否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方法采取剖宫产分娩的27例ICP孕妇(研究组)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胎盘组织。①用TUNEL原位标记术精确测定ICP孕妇(研究组)和正常孕妇(对照组)胎盘组织细胞凋亡指数。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CP孕妇(研究组)和正常孕妇(对照组)胎盘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合体滋养细胞中的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在合体滋养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体滋养细胞中的细胞凋亡增加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可能在ICP的发病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并发症 胆汁淤积 肝内 胎盘 凋亡 Caspase-3 CASPASE-9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技术在肝胆胰手术中的合理应用
3
作者 马利林 徐青 +2 位作者 陈玉泉 沈洪薰 陆丽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292-293,共2页
关键词 胆结石/外科学 总胆管结石/外科学 胆管 肝内 胰腺肿瘤/外科学 胆道镜检查
下载PDF
44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谈月娣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1-32,共2页
1987年1月至1993年9月我院分娩孕妇12716例,其中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CP)443例,发生率3.48%。ICP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痘及 SGPT 升高.443例中发生早产85例,发生率为19.2%。死胎13例,死产8例,新生儿早期死亡3例,围产儿病死率为54.2... 1987年1月至1993年9月我院分娩孕妇12716例,其中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CP)443例,发生率3.48%。ICP 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痘及 SGPT 升高.443例中发生早产85例,发生率为19.2%。死胎13例,死产8例,新生儿早期死亡3例,围产儿病死率为54.2‰.新生儿 Apgar 评分≤7分者48例,占10.8%.新生儿平均体重3082g.本文认为,早期诊断,孕期加强监护,产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胎心变化,羊水情况,积极处理产程是降低 ICP 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胆汁郁积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3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16
5
作者 侯晓慧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5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本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有效率为98.2%(1次取净35例,2次以上取净15例)... 目的:探讨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5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本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有效率为98.2%(1次取净35例,2次以上取净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成功率高、痛苦少、恢复快、不需全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EST 肝内胆管结石 护理
下载PDF
ANIT诱导大鼠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生化和病理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欧巧群 钱新华 +1 位作者 黄笑群 王辉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63-465,共3页
目的制作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动物模型,探索其发生的生化和病理变化过程。方法幼年SD大鼠40只,分为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ANIT及芝麻油灌胃,1次/周,共4次,每次灌胃后48 h处死一批大鼠,取血标本送检肝功能生化指... 目的制作亚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动物模型,探索其发生的生化和病理变化过程。方法幼年SD大鼠40只,分为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ANIT及芝麻油灌胃,1次/周,共4次,每次灌胃后48 h处死一批大鼠,取血标本送检肝功能生化指标,留取肝脏标本观察肝脏以及胆管病理改变。结果 ANIT灌胃后48 h,血转氨酶、胆红素明显上升,肝脏出现结构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增生,胆管增生,第9天、第16天上述病变逐渐加重,第23天肝脏生化指标逐渐恢复,肝脏结构好转,胆管增生和纤维化仍明显。结论成功制作幼鼠亚急性胆汁淤积的动物模型,ANIT每周一次灌胃后2-3周内胆汁淤积的生化和病理改变明显,第4周逐渐恢复,但胆管增生和肝纤维化仍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萘异硫氰酸酯 亚急性 肝内胆汁淤积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附102例报告 被引量:8
7
作者 白东晓 姚德茂 +2 位作者 潘承恩 秦兴雷 王作仁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 9 9 0年8月—2 0 0 3年8月我院收治的1 0 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 0 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5 8例(5 6.9%)行手术切除,其中2 7例(2 6.5%)行根治性切除,3 1例(3 0.4%)行姑息...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 9 9 0年8月—2 0 0 3年8月我院收治的1 0 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 0 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5 8例(5 6.9%)行手术切除,其中2 7例(2 6.5%)行根治性切除,3 1例(3 0.4%)行姑息性切除;4 4例(4 3.1%)行胆管引流术,其中行胆肠吻合内引流术2 0例,胆管外引流术2 4例。根治性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 8.8 9%,5 1.8 5%,3 7.0 3%,2 2.2 2%;姑息性切除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61%,6.4 5%,3.2 2%,0%;胆肠吻合内引流术组和胆管外引流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29.41%和2 3.8 0%,无生存2年者。结论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外科学 胆管 肝内 手术治疗
下载PDF
PTPRO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Th1/Th2细胞偏倚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增芳 王萍萍 +3 位作者 王增艳 孙芳 赵金华 修霞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18期2157-2159,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Th1/Th2细胞偏倚的影响。方法分离获取正常妊娠(A组,30例)、轻型ICP(B组,28例)和重型ICP(C组,30例)孕妇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 目的探讨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O)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Th1/Th2细胞偏倚的影响。方法分离获取正常妊娠(A组,30例)、轻型ICP(B组,28例)和重型ICP(C组,30例)孕妇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TPRO 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分离获取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共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12、IL-4和IL-10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B、C组单核-巨噬细胞PTPRO表达和NF-κB/p65磷酸化水平升高,与其共培养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高分泌IFN-γ和IL-12(P<0.05);与B组相比,C组PTPRO表达和NF-κB/p65磷酸化水平升高,IFN-γ和IL-12分泌增多(P<0.05)。结论 ICP患者胎盘单核-巨噬细胞高表达PTPRO,促使T淋巴细胞向Th1细胞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单核-巨噬细胞 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肝内胆汁淤积症
原文传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蜕膜T、B细胞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姚凤球 凌斌 +6 位作者 周颖 赵卫东 王群华 沈国栋 许恬怡 陈峥峥 陈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蜕膜中T细胞亚型及B细胞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CP患者(16例)与正常晚孕妇女(12例)蜕膜中T细胞亚型及B细胞的含量。结果正常晚孕蜕膜中总T细胞、B细胞各占蜕膜单核细胞的0.54、0.0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蜕膜中T细胞亚型及B细胞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CP患者(16例)与正常晚孕妇女(12例)蜕膜中T细胞亚型及B细胞的含量。结果正常晚孕蜕膜中总T细胞、B细胞各占蜕膜单核细胞的0.54、0.03,其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T细胞各占蜕膜单核细胞的0.25、0.28、0.1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CP患者蜕膜中总T细胞、B细胞、CD4+T细胞、CD4+CD25+T细胞含量以及CD4+/CD8+比值下降(PP均<0.05),CD8+T细胞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ICP患者蜕膜组织中T、B细胞的表达失调,异常分布的T、B细胞可能与ICP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膜 淋巴细胞亚型 流式细胞术 胆汁淤积 肝内/妊娠并发症
下载PDF
SOCS3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增芳 胡吉英 +2 位作者 王增艳 王萍萍 鞠吉雨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负调控因子3(SOCS3)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正常孕妇(A组,18例)、轻型ICP孕妇(B组,18例)及重型ICP孕妇(C组,19例),分离获得其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用ELISA法...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负调控因子3(SOCS3)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调节机制。方法选取正常孕妇(A组,18例)、轻型ICP孕妇(B组,18例)及重型ICP孕妇(C组,19例),分离获得其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0、IL-12水平,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OCS3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TransAMTM核蛋白定量分析法检测NF-κB/p65的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组高分泌TNF-α、IL-12,低表达SOCS3,NF-κB/p65的量增多(P<0.01),且C组较B组更明显(P<0.01);三组IL-10的分泌水平均较低。结论 ICP孕妇胎盘组织内以Th1型细胞因子(IL-12)占主导,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减低。妊娠期ICP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与SOCS3和NF-κB/p65的活化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单核-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负调控因子 肝内胆汁淤积症
原文传递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莉 张丽娟 《医学综述》 2007年第4期261-263,共3页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都不是很清楚,多数研究认为与激素、遗传、免疫、微量元素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遗传 激素 免疫 微量元素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临床特点分析90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亚夫 施晓雷 +1 位作者 徐庆祥 丁义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8-840,共3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intraheptic cholangio carcinoma,ICC)的临床特点,以期对临床诊治进行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85-01/2003-01行手术探查的90例IC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有右上腹隐痛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表现;32例有...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intraheptic cholangio carcinoma,ICC)的临床特点,以期对临床诊治进行指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85-01/2003-01行手术探查的90例IC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有右上腹隐痛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表现;32例有乙肝病史;42例(46.7%)合并肝硬化.29例术前检查AFP为阳性;56例术前检查CA199为阳性;61例术前检查γ-GT增高.31例术前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合并肝门淋巴结肿大;58例术前CT检查提示肿瘤有典型的低血供表现.90例ICC患者中,38例行手术根治性切除,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43.6%、43.6%.余52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6.7%、0.0%、0.0%.结论:ICC临床表现多样,无明显特点.CA199阳性及γ-GT增高提示ICC可能.ICC易发生肝门淋巴结转移.B超和CT联合能发现病灶及明确病灶性质.ICC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保证长期生存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 诊断 治疗 手术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中HLA-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徐永富 方哲平 +3 位作者 陈霞 潘君芬 陈思思 蒋琼英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HLA-F在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LA-F在75例ICC癌灶组织及51例相应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癌灶区HLA-F表达量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 目的探讨HLA-F在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I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LA-F在75例ICC癌灶组织及51例相应邻近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Pearsonχ2检验分析癌灶区HLA-F表达量和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HLA-F在ICC癌灶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38.7%(29/75),而邻近正常肝脏组织不表达HLA-F(P<0.05)。HLA-F表达量与肿瘤数目(P=0.030)、血管/淋巴管浸润情况(P=0.019)等相关。结论 HLA-F在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成为ICC潜在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 HLA-F 临床意义
下载PDF
PTPRO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王增芳 胡吉英 +3 位作者 王增艳 王萍萍 鞠吉雨 韩英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正常妊娠孕妇的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中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type O,PTPRO)的表达情况、细胞因子的分泌及胞内信号分子NF-κB/P65活化水平的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正常妊娠孕妇的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中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type O,PTPRO)的表达情况、细胞因子的分泌及胞内信号分子NF-κB/P65活化水平的变化,探讨PTPRO在妊娠胎盘免疫微环境的平衡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组孕妇:正常妊娠(26例)、ICP轻型(24例)及ICP重型孕妇(24例),分离并由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其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IL-6的水平;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TPRO 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NF-κB/P65的磷酸化改变。结果与正常妊娠者相比,ICP孕妇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高分泌TNF-α、IFN-γ、IL-6(P均<0.01),NF-κB/P65的磷酸化增多,ICP轻型及重型孕妇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PTPRO的表达上调。结论 ICP孕妇胎盘组织内炎性因子浸润,可能与PTPRO、NF-κB/P65的相互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受体O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妊娠期黄疸型肝内胆汁郁积症15例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伍招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85-387,共3页
分析了妊娠期黄疸型肝内胆汁郁积症15例,占同期ICP12.7%(15/118)。围产儿死亡5例(4/15),校正围产儿死亡率26.7%(4/15)。临床上以黄疸出现早而重为其特征。TBIL及DBIL平均值分别为123... 分析了妊娠期黄疸型肝内胆汁郁积症15例,占同期ICP12.7%(15/118)。围产儿死亡5例(4/15),校正围产儿死亡率26.7%(4/15)。临床上以黄疸出现早而重为其特征。TBIL及DBIL平均值分别为123.32±86.9μmolL-1和66.77±49.7μmolL-1,明显高于普通型(P<0.01)。围产儿患病率和母亲产后出血率均明显升高。作者认为:①该类患者产前宜作常规DIC溶血全套指标及维生素K冲击治疗。②孕36~37周为最佳分娩时机。③原则上阴道分娩,但主张放宽剖宫指征。病情危重者可择期剖宫产,尽量少用阴道手术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胆汁郁积 肝内 黄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