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碳源条件下聚磷菌代谢特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邱春生 聂海伦 +1 位作者 孙力平 王少坡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91-2197,共7页
利用2套SBR系统在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对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进行富集,分别采用乙酸和丙酸作为碳源。通过对典型周期内磷酸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糖原和多聚磷酸盐变化情况的分析,探讨... 利用2套SBR系统在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对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进行富集,分别采用乙酸和丙酸作为碳源。通过对典型周期内磷酸盐,聚羟基烷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糖原和多聚磷酸盐变化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碳源下,聚磷菌胞内碳源物质的代谢机理以及其对于生物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乙酸为碳源时,PHAs的合成量和分解量都要高于丙酸为碳源,且PHAs主要成分以聚-β-羟丁酸(poly-β-hydroxybutyrate,PHB)为主,污泥的比释磷速率和比吸磷速率都要高于丙酸为碳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PAO) 胞内聚合物 碳源
原文传递
曝气生物滤池-后置反硝化处理农村低C/N污水 被引量:9
2
作者 于淼 马国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35,共4页
针对农村生活废水分散、低C/N的特性,提出研究了一种联合处理技术即联合曝气生物滤池(BAF)和好氧-缺氧后置反硝化序批式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结果表明,BAF挂膜完成后COD、NH4+-N和TN去除率可高达67.5%、72.5%和51.9%。当BAF和SB... 针对农村生活废水分散、低C/N的特性,提出研究了一种联合处理技术即联合曝气生物滤池(BAF)和好氧-缺氧后置反硝化序批式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结果表明,BAF挂膜完成后COD、NH4+-N和TN去除率可高达67.5%、72.5%和51.9%。当BAF和SBR联合后,COD、NH_4^+-N和TN去除率显著高于BAF或者SBR单独处理。COD的去除主要集中在SBR阶段用于反硝化脱氮,TN去除主要依赖BAF阶段特殊的生物分布。内聚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最大合成质量摩尔浓度为5.9 mol/g并且在缺氧阶段迅速减少至4.2 mol/g;糖原质的最低质量摩尔浓度为4.8 mol/g,在随后的时间内逐渐升高至5.3 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滤池 后置反硝化 C/N 内聚物
下载PDF
胞内聚合物对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安鸿雪 莫创荣 +3 位作者 李小明 孙文博 崔雯 刘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6-120,共5页
在厌氧-缺氧-好氧SBR条件下,以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通过对2个反应器R1、R2中硝酸盐(NO3--N)浓度、磷酸盐(PO43--P)浓度和磷酸盐不同投加时间的控制,研究了胞内聚合物对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驱动关系。结果表明,R1、R2的除磷效率均达到91... 在厌氧-缺氧-好氧SBR条件下,以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通过对2个反应器R1、R2中硝酸盐(NO3--N)浓度、磷酸盐(PO43--P)浓度和磷酸盐不同投加时间的控制,研究了胞内聚合物对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驱动关系。结果表明,R1、R2的除磷效率均达到91%以上,且R1的除磷效率和性能比R2较为稳定。R1展示了典型的反硝化除磷过程,缺氧阶段的反硝化除磷的能量来源由聚-β-羟基链烷酸酯(PHA)提供。R2中在缺氧条件下磷酸盐浓度很低(2.63 mg/L)时,硝酸盐浓度随着PHA的降低而减少,其中聚-β-羟基丁酸盐(PHB)的含量明显降低,而聚-β-羟基戊酸盐(PHV)有轻微的减少,并伴有少量糖原质(Gly)的再合成;磷酸盐加入后,PHA与Gly一同作为碳源被消耗,这表明反硝化菌能够利用PHA作为内碳源实现反硝化过程。而R2的PHB合成量少于R1,Gly的合成量和PHV的合成量却高于R1,说明R2的运行条件较R1而言更有利于聚糖菌(GAOs)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 胞内聚合物 PHA 糖原质
下载PDF
pH对新型后置反硝化系统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贾丹 李卓然 钟志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83,共5页
为了探究p H对内聚物驱动后置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磷的性能及其影响机理,以实际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反应器中通过p H变化比较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单位周期营养盐和内聚物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 H=8是后置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最佳p H,在此p ... 为了探究p H对内聚物驱动后置反硝化生物脱氮除磷的性能及其影响机理,以实际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反应器中通过p H变化比较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单位周期营养盐和内聚物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 H=8是后置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最佳p H,在此p H下,生物除磷效率为92.5%,脱氮效率为87.6%。机理研究表明,p H为8有助于内聚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积累,PHA的最大积累量为4.5 mmol/L,该值高于p H=7和p H=9作用下PHA的最大合成量。此外,p H=8作用下,生物脱氮除磷关键酶的活性显著高于p H=7和p H=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置反硝化 脱氮除磷 PH 胞内聚合物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的培养及其脱氮除磷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黄靓 郭海燕 刘小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采用SBR反应器驯化培养反硝化聚磷菌,考察了厌氧-缺氧-好氧和厌氧-缺氧运行模式下反硝化聚磷菌的增殖情况、反应器的脱氮除磷特性及胞内聚合物聚β-羟基丁酸(PHB)和糖原的合成消耗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2 d(288个周期)的驯化培养,SB... 采用SBR反应器驯化培养反硝化聚磷菌,考察了厌氧-缺氧-好氧和厌氧-缺氧运行模式下反硝化聚磷菌的增殖情况、反应器的脱氮除磷特性及胞内聚合物聚β-羟基丁酸(PHB)和糖原的合成消耗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2 d(288个周期)的驯化培养,SBR反应器内反硝化聚磷菌的数量约占全部聚磷菌的84.5%;厌氧-缺氧培养方式下,反硝化聚磷菌的释磷速率为34.5 mg/(L·h),缺氧吸磷速率为23.0 mg/(L·h),缺氧阶段每降解1.0 mg/L的PO_4^(3-)-P需要消耗1.0 mg/L的NO_3^--N;每消耗6.3 mg/L的COD生成1 mg/g的PHB,每降解1 mol的PHB约生成0.73 mol的糖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胞内聚合物 糖原 厌氧阶段 缺氧阶段
下载PDF
磺胺甲恶唑对除磷微生物胞内聚合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辛浩洋 张华 +3 位作者 黄健 奚姗姗 罗涛 何春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研究通过建立SBR反应器来探究磺胺甲恶唑对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并从胞内聚合物的角度出发研究其机理。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磺胺甲恶唑(0.05、0.1 mg/L)对生物除磷性能及典型周期内营养盐的利用、胞内聚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当磺胺甲恶唑... 研究通过建立SBR反应器来探究磺胺甲恶唑对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并从胞内聚合物的角度出发研究其机理。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磺胺甲恶唑(0.05、0.1 mg/L)对生物除磷性能及典型周期内营养盐的利用、胞内聚合物含量无显著影响,当磺胺甲恶唑浓度提升至1 mg/L时,开始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在高浓度磺胺甲恶唑的存在下,活性污泥系统中COD去除率及除磷率最高降至79.64%及78.5%,且典型周期内有机物及正磷酸盐的消耗也受到明显的抑制,从而导致胞内poly-P、PHB、糖原降解及合成量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恶唑 生物除磷 活性污泥 胞内聚合物
下载PDF
磺胺甲恶唑对新型后置缺氧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废水的影响
7
作者 张翼满 韩旭 王英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3,共5页
磺胺甲恶唑(SMX)是废水内高频检出的新污染物,SMX的环境影响行为备受关注,然而SMX对新型后置反硝化工艺处理城镇低C/N废水的影响至今鲜有报道。本工作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SMX对新型后置缺氧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废水的影响,并通过分析SMX... 磺胺甲恶唑(SMX)是废水内高频检出的新污染物,SMX的环境影响行为备受关注,然而SMX对新型后置反硝化工艺处理城镇低C/N废水的影响至今鲜有报道。本工作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SMX对新型后置缺氧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废水的影响,并通过分析SMX暴露条件下新工艺胞内和胞外聚合物的变化规律揭示SMX对新工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于0.5 mg/L SMX对新工艺内污染物去除影响不明显,而超过1.0 mg/L降低了新工艺脱氮除磷效率,4.0 mg/L SMX组别内,COD、总氮(TN)和磷酸盐(SOP)去除效率分别下降至71.3%~75.5%、59.6%~63.4%和71.3%~73.6%。机制分析表明高浓度SMX降低了胞内聚合物PHA的生物合成而刺激了糖原质代谢。SMX暴露浓度越高,PHA生物合成下降越显著,而糖原质代谢越强烈。研究结果为新型后置缺氧工艺处理含SMX废水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恶唑 后置缺氧反硝化 低C/N废水 胞内聚合物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新污染物利巴韦林抑制污水生物除磷的行为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钟华勇 符瞰 吴岳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探究了新污染物利巴韦林(RBV)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的影响,构建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分析了RBV浓度对EBPR的影响行为,并揭示了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证实RBV对EBPR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低于0.05 mg/L RBV对EBPR影响不明显,而超过0.1 mg/L ... 探究了新污染物利巴韦林(RBV)对强化生物除磷(EBPR)的影响,构建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分析了RBV浓度对EBPR的影响行为,并揭示了相关作用机制。结果证实RBV对EBPR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低于0.05 mg/L RBV对EBPR影响不明显,而超过0.1 mg/L RBV降低了除磷性能,在3.0 mg/L RBV组别内,COD和溶解性磷酸盐(SOP)去除效率分别下降至80.2%~84.1%和71.3%~75.6%。高浓度RBV降低了污泥浓度及有机质占比。短期内,高浓度RBV促进了胞外聚合物的分泌,但长期暴露发下RBV降低了EPS含量并主要降低了蛋白质和多糖含量。RBV能降低EBPR系统内胞内聚合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含量,进而后续产能不足降低除磷效率,但高浓度RBV刺激了糖原质的代谢。酶活性分析表明高浓度RBV降低了多聚磷酸盐激酶(PPK)和外切聚磷酸酶(PPX)的活性。研究结果为EBPR处理含RBV的废水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生物除磷 胞外聚合物 胞内聚合物
下载PDF
一种改良双污泥颗粒系统强化低碳氮比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 被引量:3
9
作者 祝成成 徐莎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年第3期99-103,共5页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反应器中比较了改良双污泥系统与传统工艺在生物脱氮除磷性能、微生物种群、单位周期内营养盐和内聚物变化,并探究了可能存在的机理。结果表明,改良双污泥系统能够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率,总氮和溶解性磷酸...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序批式反应器中比较了改良双污泥系统与传统工艺在生物脱氮除磷性能、微生物种群、单位周期内营养盐和内聚物变化,并探究了可能存在的机理。结果表明,改良双污泥系统能够提高生物脱氮除磷效率,总氮和溶解性磷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94.6%和96.5%。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表明改良双污泥系统中富集更多的聚磷微生物。单位周期研究显示改良双污泥系统中内聚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最大积累量为8.5 mmol/g,高于传统工艺对照组。改良双污泥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利用污水中有限的碳源以用于生物脱氮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污泥系统 生物脱氮除磷 胞内聚合物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厨余垃圾水解液作碳源强化低C/N污水处理效率的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危海涛 邱小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129,共5页
为明确厨余垃圾水解液资源化潜能,开展了厨余垃圾水解液作外碳源强化低C/N废水营养盐去除的探究。结果表明,厨余垃圾水解液可作为替代性碳源强化A2/O工艺去除营养盐。稳定时期,R2(水解液投加组)内TN、TP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78.5%~80.2%和... 为明确厨余垃圾水解液资源化潜能,开展了厨余垃圾水解液作外碳源强化低C/N废水营养盐去除的探究。结果表明,厨余垃圾水解液可作为替代性碳源强化A2/O工艺去除营养盐。稳定时期,R2(水解液投加组)内TN、TP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78.5%~80.2%和87.4%~92.3%,高于R1(乙醇投加组)。R2内活性污泥浓度较高,且挥发性悬浮固体(VSS)/总悬浮固体(TSS)高于R1。水解液作碳源对硝化过程影响不明显而强化反硝化过程,导致R2内硝酸盐的去除效率高达92.3%。水解液作碳源对胞提高了内聚合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含量。此外,水解液作碳源能改变A2/O工艺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提高了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Choroflexi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至20.5%,16.6%和20.2%,显著高于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液 低C/N污水 胞内聚合物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Protein@PP-Zn nanocomplex assembled by coordination of zinc ions used for intracellular protein delivery 被引量:2
11
作者 Liyun Cui Sainan Liu +5 位作者 Fan Wu Hua Chen Yuanfeng Li Linqi Shi Yong Liu Rujiang Ma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354-2362,共9页
In recent years,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protein drugs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and polymer-based systems have been extensively exploited to develop efficient and safe carriers.However,efficient intracellular de... In recent years,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protein drugs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and polymer-based systems have been extensively exploited to develop efficient and safe carriers.However,efficient intracellular delivery of protein drugs remains a challenge because of the cell membrane barrier and endosome entrapment.Herein,we report a protein@PP-Zn nanocomplex,which consists of an imidazole-containing block polymer poly(ethylene glycol)-block-poly(β-amino ester)(PEG-b-PAE(Im),PP),zinc ions,and protein drugs,for efficient intracellular protein delivery.PEG-b-PAE(Im)could conjugate proteins via the bridging effect of zinc ions which simultaneously coordinate with imidazole groups on polymer and electron donor groups,such as imidazole and primary amine groups,on protein to improve the loading stability of proteins.Under a slightly acidic environment near cancer cells,the protonation of PAE(Im)backbone increases the positive charge density of the nanocomplex and promotes endocytosis.While under a more acidic environment in endosomes,further protonation of imidazole groups leads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nanocomplex and the breakdown of endosomes because of the proton sponge effect.Finally,protein is released into the cytoplasm.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nanocomplex,proteins with different sizes and isoelectric points are effectively delivered into cells.This work provides a stable,efficient and universal strategy for intracellular protein deli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zinc ions intracellular delivery COORDINATION polymer
原文传递
环丙沙星对好氧颗粒污泥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丽颖 温俊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60,共6页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在AGS系统中探究了CIP对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并揭示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低ρ(CIP)对AGS系统营养盐去除影响不明显,而当ρ(CIP)为3.0 mg/L时,AGS系统COD,TN及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1.3±3.2%,72.3±3.6%和...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在AGS系统中探究了CIP对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并揭示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低ρ(CIP)对AGS系统营养盐去除影响不明显,而当ρ(CIP)为3.0 mg/L时,AGS系统COD,TN及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1.3±3.2%,72.3±3.6%和74.6±3.1%,显著低于空白组。CIP在AGS系统中的去除主要依赖吸附。CIP降低了AGS系统硝化,反硝化,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过程。当ρ(CIP)为3.0 mg/L时,细胞内聚合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最大净增量为0.6±0.05 mg/g,仅为空白组的54.5±1.6%。酶活性分析表明CIP降低与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相关关键酶的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揭示当ρ(CIP)为3.0 mg/L时,生物除磷关键微生物Candidatus_Accumulibacter和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为4.5%和8.4%,生物脱氮微生物Nitrosomonas和Nitrosospira的相对丰度分别为0.21%和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好氧颗粒污泥 生物脱氮 生物除磷 胞内聚合物
下载PDF
厌氧耦联二级缺氧-好氧工艺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洋 王磊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123,共5页
针对传统A^(2)/O工艺处理低C/N废水过程中氮磷去除不理想的现状,开发了厌氧耦连二级缺氧-好氧工艺(AMAO)强化低C/N生活废水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低C/N进水中,AMAO工艺能较好去除COD、氨氮和总磷,在稳定时期,出水COD、氨氮和TP的去除效... 针对传统A^(2)/O工艺处理低C/N废水过程中氮磷去除不理想的现状,开发了厌氧耦连二级缺氧-好氧工艺(AMAO)强化低C/N生活废水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低C/N进水中,AMAO工艺能较好去除COD、氨氮和总磷,在稳定时期,出水COD、氨氮和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4.6%~96.2%、94.2%~95.6%和92.1%~93.5%,均高于传统A^(2)/O工艺。多级缺氧好氧交替强化了脱氮除磷微生物代谢。在污泥特征方面,AMAO工艺污泥浓度大致为4.5~4.6 g/L,胞内聚合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含量大致为5.4~5.6 mmol/g,高于传传统A^(2)/O工艺。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AMAO工艺内相对丰度前四的为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Nitrospirae(硝化菌门)和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本研究结果为低C/N生活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O工艺 生物脱氮除磷 胞内聚合物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乙酸钠促进石化废水COD降解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欢 王翀 李杰 《炼油与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65-68,共4页
概述了乙酸钠促进微生物共代谢,乙酸钠促进微生物胞内聚合物和胞外聚合物生成,改善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的相关研究。记录了石化污水处理场A/O生化装置工业案例,如乙酸钠将该装置处理含硫化物污水的COD去除率从89.68%提高到91.51%;处理含... 概述了乙酸钠促进微生物共代谢,乙酸钠促进微生物胞内聚合物和胞外聚合物生成,改善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的相关研究。记录了石化污水处理场A/O生化装置工业案例,如乙酸钠将该装置处理含硫化物污水的COD去除率从89.68%提高到91.51%;处理含油污水的COD去除率从88.08%提高到90.22%;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COD去除率从85.68%提高到90.83%的现象,以期为同行业污水处理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钠 COD去除率 共代谢 胞内聚合物 胞外聚合物
下载PDF
四环素与纳米银复合胁迫对营养盐去除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容麟 王红涛 祁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72,共6页
为明确典型抗生素与纳米材料复合胁迫下活性污泥脱氮除磷特征变化规律,选取四环素(TC)及纳米银(AgNPs)为污染物,分析了单独TC(R1)、单独AgNPs(R2)及两者复合(R3)活性污泥体系内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3内化学需氧量(COD),总氮... 为明确典型抗生素与纳米材料复合胁迫下活性污泥脱氮除磷特征变化规律,选取四环素(TC)及纳米银(AgNPs)为污染物,分析了单独TC(R1)、单独AgNPs(R2)及两者复合(R3)活性污泥体系内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3内化学需氧量(COD),总氮及溶解性磷酸盐的去除率下降至70.2%~72.3%,61.2%~63.5%和71.2%~73.1%。TC和AgNPs复合抑制了硝化与反硝化进程,R3典型周期内NO_(2)^(-)-N及NO_(3)^(-)-N的最大质量浓度分别为4.6、12.8 mg/L。TC和AgNPs复合同时抑制了厌氧SOP释放及好氧期超量吸磷,在R3内好氧吸磷量仅为13.2 mg/L。TC及AgNPs复合抑制了胞内聚合物PHA的合成,R3内PHA最大合成量仅为4.4 mg/g。酶活性探究揭示了TC和AgNPs复合抑制了与脱氮除磷相关关键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纳米氧化银 活性污泥 脱氮除磷 胞内聚合物
下载PDF
活性炭强化好氧颗粒污泥运行效能的探究
16
作者 兰琳琳 吉瑞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48,共7页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AGS)颗粒化进程缓慢及低碳/氮(C/N)废水处理效率低的特性,在中温条件下开展了污泥源颗粒活性炭(GAC)强化AGS处理低C/N废水的研究,探究了GAC对AGS出水水质特征、污泥颗粒化进程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揭示了GAC强化AG... 针对好氧颗粒污泥(AGS)颗粒化进程缓慢及低碳/氮(C/N)废水处理效率低的特性,在中温条件下开展了污泥源颗粒活性炭(GAC)强化AGS处理低C/N废水的研究,探究了GAC对AGS出水水质特征、污泥颗粒化进程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揭示了GAC强化AGS处理低C/N废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GAC能强化AGS处理低C/N废水的性能,当GAC含量20 mg/L时,COD、NH_(4)^(+)-N、TP的去除效率分别高达92.6%~98.5%、73.4%~75.1%、77.8%~79.5%,显著高于空白组。此外,GAC作为载体富集大量功能微生物并加速AGS颗粒化进程,提高污泥浓度并改善沉降性。在GAC含量为20 mg/L时,污泥浓度高达6.7~6.9 g/L。GAC存在组别内污泥体积指数(SVI)低至50.2~58.3 mL/g。GAC提高了AGS内胞外聚合物(EPS)和胞内聚合物聚羟基烷酸酯(PHA)含量。碳源匮乏期,PHA降解产能用于微生物代谢及氮磷去除,提高AGC运行效率。微生物学分析表明GAC提高了与生物脱氮除磷相关微生物如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Zooglea的相对丰度。研究结果为AGS处理低C/N废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活性炭 好氧颗粒污泥 低C/N废水 胞内聚合物
下载PDF
新型污染物纳米氧化铜对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泽宏 周明罗 +1 位作者 程晓丹 郭宗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6-630,634,共6页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探究了新型污染物纳米氧化铜(CuO NP)短期和长期暴露对实际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制。结果表明:0~10.0mg/L CuO NP短期暴露对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及活性污泥性能影响不明显;经过30d长期暴露,C...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中探究了新型污染物纳米氧化铜(CuO NP)短期和长期暴露对实际废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机制。结果表明:0~10.0mg/L CuO NP短期暴露对生物脱氮除磷效率及活性污泥性能影响不明显;经过30d长期暴露,CuO NP对生物脱氮除磷效率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且CuO NP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CuO NP由0mg/L增加到10.0mg/L时,生物脱氮效率由90.6%下降至79.8%,生物除磷效率由91.6%下降至70.5%。CuO NP长期暴露能够抑制胞内聚合物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合成,近而减少其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此外,CuO NP还能抑制活性污泥呼吸速率。在10.0mg/L CuO NP作用下,呼吸抑制率为6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暴露 生物脱氮除磷 胞内聚合物
下载PDF
富里酸对污水生物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18
作者 胡颖 张蔚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8年第2期15-18,共4页
本文探究了两种富里酸(F1和F2)对污水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1促进氨氮的去除,而F2对氨氮去取影响不明显,F1和F2作用下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7%和86%。F1对碳源的利用也高于F2。胞内聚合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含量也受富里... 本文探究了两种富里酸(F1和F2)对污水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1促进氨氮的去除,而F2对氨氮去取影响不明显,F1和F2作用下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7%和86%。F1对碳源的利用也高于F2。胞内聚合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含量也受富里酸的影响,F1和F2作用下PHA的最大含量分别为2.36和2.48 mmol-C/g。此外,F1对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关键酶具有促进作用,而F2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里酸 硝化 反硝化 胞内聚合物
下载PDF
聚糖菌颗粒污泥基于胞内储存物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景峰 王暄 +2 位作者 季民 刘卫华 杨造燕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3-477,共5页
采用特殊运行方式的厌氧-好氧SBR系统(厌氧后排水),以乙酸钠为有机基质成功富集了聚糖菌颗粒污泥.聚糖菌颗粒污泥厌氧-好氧批式实验表明,聚糖菌颗粒污泥具有较强的SND能力,TOC/N分别为5.0,4.0,2.8时,SND效率分别96.4%、95.3%及96.2%,而... 采用特殊运行方式的厌氧-好氧SBR系统(厌氧后排水),以乙酸钠为有机基质成功富集了聚糖菌颗粒污泥.聚糖菌颗粒污泥厌氧-好氧批式实验表明,聚糖菌颗粒污泥具有较强的SND能力,TOC/N分别为5.0,4.0,2.8时,SND效率分别96.4%、95.3%及96.2%,而周期总氮去除效率随着碳氮比降低而降低,分别为66.0%、61.2%及56.3%.通过对周期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TOC以及胞内糖原、PHB变化的测定分析,证明聚糖菌颗粒污泥SND过程中,污泥以厌氧阶段储存于胞内的多聚物PHB作为反硝化碳源,并且反硝化聚糖菌是系统中反硝化能力的来源.与溶解性基质相比,PHB的降解速率相对较低,因此在SND过程中,反硝化可以与硝化保持相近的速率,从而有助于获得良好的SND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糖菌 反硝化聚糖菌 好氧颗粒污泥 胞内储存物质 同步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景峰 王暄 +2 位作者 季民 卢姗 杨造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在本实验条件下,厌氧-好氧序批式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处理人工配水,结果表明,GMBR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脱氮效果,当进水TOC及氨氮分别为160.9~308.4mg/L、29.8~83.6mg/L时,GMBR的TOC、氨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5... 在本实验条件下,厌氧-好氧序批式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处理人工配水,结果表明,GMBR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及脱氮效果,当进水TOC及氨氮分别为160.9~308.4mg/L、29.8~83.6mg/L时,GMBR的TOC、氨氮及总氮去除率分别为65.7%~98.6%、85.4%~98.9%及66.1%~95.1%.对于GMBR典型周期TOC、胞内聚口羟基丁酸(PHB)、氨氮、硝酸盐氮及亚硝酸盐氮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物主要在厌氧阶段去除并以胞内多聚物PHB形式储存,氨氮在好氧阶段经由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去除,并且反硝化碳源主要来自胞内储存物质PHB.以外源溶解性基质及胞内储存物质为碳源的批式实验表明,以外源基质为碳源的缺氧反硝化速率为胞内储存物质的4.2倍;以外源基质及胞内PHB为碳源的好氧SND效率分别为49.9%、82.5%.胞内储存物质PHB的慢速降解特性使得硝化与反硝化过程能够同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GMBR) 胞内储存物质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