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腔内超声指导左束支起搏 被引量:22
1
作者 匡晓晖 张曦 +8 位作者 高晓龙 王礼琳 丁立群 张进 向虹 郭嘉 高田 魏飞宇 范洁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索心腔内超声在左束支起搏中作用及方法。方法观察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左心腔内超声指导下行左束支起搏的12例患者。术前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史及超声心动图结果;术中记录手术持续... 目的探索心腔内超声在左束支起搏中作用及方法。方法观察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左心腔内超声指导下行左束支起搏的12例患者。术前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史及超声心动图结果;术中记录手术持续时间、X线曝光量、起搏参数(阈值、感知、阻抗);术后的心电图特征、起搏参数、临床症状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左束支起搏。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2例。手术时间(1.75±0.28)h,X线曝光量(61.2±13.6)mGy;其中左束支导线植入时间(1.23±0.24)h,X线曝光量(48.9±12.3)mGy。术后无导线脱位,无气胸、感染发生,其中2例术后囊袋少量积血,经压迫止血后积血吸收。结论心腔内超声可指导左束支起搏导线的植入,可能增加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心腔内超声 左束支
原文传递
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贾玉和 林瑶 +16 位作者 刘俊 赵洋 程敏 曹思敏 李晓枫 刘晓宁 申玉静 彭超 王凤娟 蔡迟 王靖 张竞涛 唐闽 楚建民 方丕华 华伟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发作患者在局麻下完成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左心室心内... 目的:探讨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1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发作患者在局麻下完成在心内三维超声指导下的经皮左心室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记录消融相关参数与病损参数。术前、术后住院期间与术后3个月随访期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7±15)岁,男性6例,5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心房颤动,1例曾行冠状动脉间隔支酒精消融。肥厚心室肌累及范围:6例单纯累及室间隔,1例累及室间隔和前壁,1例累及室间隔和后乳头肌肥大、4例累及室间隔+前壁+下壁。7例经主动脉逆行途径消融成功(其中2例经房间隔途径失败),5例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消融成功(其中3例经主动脉途径失败)。平均消融功率(37±3)W,平均消融累计时间(916±728)s,平均消融表面积(1.14±1.16)cm^2,平均消融深度(4.5±3.7)mm。1例患者消融术中发生心肌组织气爆现象,1例患者发生股动脉穿刺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平均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中位数)23.5(第5和第95百分位数:1.0,84.0)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继续下降14(1,59)mmHg,较入院时总体下降37(2,78)mmHg,平均降幅36.4%(2.8%,80.4%)。随访期间11例患者无晕厥发作,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发作;所有患者均无心脏传导系统受损的心电图表现。结论:在心内超声联合三维电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经皮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合并晕厥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心内超声 射频消融 晕厥
下载PDF
常用超声介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丁寻实 汪汉 蔡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6期823-827,共5页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全世界首选的微创外科修补治疗方法。超声介导是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目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的超声介导方法,另外,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腔内超...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全世界首选的微创外科修补治疗方法。超声介导是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目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的超声介导方法,另外,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腔内超声也在运用。现试从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及心腔内超声的影像学特点、检查安全性,及并发症、检查费用等方面对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 心腔内超声
下载PDF
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丽娜 杨亚兵 +9 位作者 常苹 贾玉和 程敏 陈良川 马岩 田俊萍 刘俊 李晓枫 方丕华 张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6例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患者均未行左心房、肺静脉CT和... 目的:探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6例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患者均未行左心房、肺静脉CT和造影,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三维模型,并指导穿刺房间隔和消融导管在心脏内的操作。结果:15例患者顺利完成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平均手术时间(96.0±14.3)min,透视时间(6.1±1.2)min,X线透视剂量(115.8±49.3)mGy,未发生心脏压塞、脑栓塞、左心房-食道瘘、肺静脉狭窄及动脉瘤等并发症及死亡。1年随访结果显示,9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7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结论:对于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心腔内三维超声可以替代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避免左心房造影及增强CT检查;心腔内三维超声不延长手术时间,显著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可避免穿刺房间隔的并发症,提高穿刺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腔内三维超声 造影剂 三维图像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指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室间隔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被引量:10
5
作者 陶海龙 龙德勇 +4 位作者 赵江涛 朱揆 陈英伟 陈晓杰 董建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室间隔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应用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技术重建左心室腔,以收缩期二尖瓣瓣叶前向运动(SAM)对应的左室间隔部位作为消融靶点...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室间隔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应用心腔内超声三维标测技术重建左心室腔,以收缩期二尖瓣瓣叶前向运动(SAM)对应的左室间隔部位作为消融靶点,消融能量35 W,冷盐水灌注流速17 mL/min,温度43℃,每次放电时间40-60 s。以左室流出道压差下降50%作为消融有效终点。比较术前、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消融前室间隔厚度(20.3±1.9)mm,左室流出道压差(106.0±36.5)mmHg(1 mmHg=0.133 kPa),6 min步行试验(404.2±25.6)m。消融放电(5.6±0.9)次,左室流出道压差降至(44.0±35.2.mmHg,术中一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术后6个月随访,左室流出道压差(28.4±12.9)mmHg,6 min步行试验(525.0±25.2.m,较消融前明显改善(P<0.001)。结论:经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腔内超声 三维标测 射频消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下载PDF
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的初步体验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俊 贾玉和 +7 位作者 王志民 马瑞芳 许保红 田瑞国 唐闽 张竞涛 方丕华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采用心腔内三维超声导管(SoundStar)联合专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Sound)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初步经验。方法2015年01月阜外医院采用该技术为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完成房颤消融手术。局部麻醉下经左侧股静脉途... 目的采用心腔内三维超声导管(SoundStar)联合专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Sound)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初步经验。方法2015年01月阜外医院采用该技术为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完成房颤消融手术。局部麻醉下经左侧股静脉途径放置Sounstar导管,建立左心房及毗邻解剖结构、指导房间隔穿刺和导管消融。经右侧股静脉途径放置标测导管和消融导管到左心房,进行双侧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合并典型房扑患者进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后3个月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评判消融治疗效果。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应用心腔内三维超声导管技术完成射频消融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无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心房内血栓形成、腹股沟血肿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分别为130min(首例)、120min(包括三尖瓣峡部消融术)和130min(包括三尖瓣峡部消融术);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5、6和5min。术后3个月动态心电图随访均未见心房扑动(房扑)/房颤/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发作。结论利用心腔内三维超声导管联合专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进行房颤消融手术安全有效、定位准确、无需造影剂、x线曝光时间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腔内三维超声 三维电解剖标测
原文传递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或极低量射线心房颤动消融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9
7
作者 昃峰 周旭 +3 位作者 杨丹丹 苑翠珍 李学斌 李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5期464-470,共7页
目的总结应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或极低剂量射线量下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单中心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下的零射线或极低射线房颤消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应... 目的总结应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或极低剂量射线量下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单中心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用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下的零射线或极低射线房颤消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应用心腔内超声指导下房颤消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入选应用心腔内超声导管行房颤消融患者103例,平均年龄(61.6±17.1)岁,其中男性63例(61.2%),阵发性房颤85例(82.5%),持续性房颤18例(17.5%)。1例持续性房颤心腔内超声发现左心耳血栓,终止手术。共行102例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房颤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129.9±15.1)min,平均肺静脉隔离时间(46.8±10.5)min,单圈隔离率为85.3%。81例(79.4%)患者完成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全零射线下的房间隔穿刺及房颤消融手术。21例(20.6%)由于静脉迂曲、房间隔穿刺困难、早期学习曲线问题需要X线辅助,21例患者平均X线曝光时间(0.5±0.2)min。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仅1例(0.98%)发现心包积液。平均随访时间(7.3±4.5)个月,阵发性房颤患者85例,非空白期内发生30s以上房颤/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患者5例(5.9%),随访手术成功率为94.1%。持续性房颤患17例,3例(17.6%)非空白期内出现房颤,随访手术成功率为82.3%。结论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或极低射线量下房颤消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零射线 极低量射线 心腔内超声
原文传递
简易法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白雪洋 白中乐 +4 位作者 刘刚琼 王琎 洪晋 李凌 董建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法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120例,其中60例按常规方法行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另外60例应用简易法... 目的探讨简易法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房颤患者120例,其中60例按常规方法行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另外60例应用简易法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试验组)。比较两组冠状静脉窦电极放置时间、房间隔穿刺时间、左房建模时间、预处理总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房间隔穿刺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略延长(P<0.001),但左心房三维建模时间缩短(P<0.001),两组预处理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X线曝光时间为0。对照组行房间隔穿刺时有1例穿入心包,两组在射频消融中各有1例心包积液。结论简易法心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可实现零射线,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腔内超声 零射线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指导的三尖瓣隔瓣瓣下起源室性早搏导管消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琎 李梦梦 +10 位作者 龙德勇 桑才华 蒋晨曦 郭雪原 赵欣 李松南 王伟 汤日波 杜昕 董建增 马长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第6期492-497,共6页
目的评价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指导的三尖瓣隔瓣瓣下起源室性早搏(室早)导管消融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ICE指导的三尖瓣隔瓣瓣下起源室早射频消融术患者10例,中位年龄32(IQR 17~... 目的评价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指导的三尖瓣隔瓣瓣下起源室性早搏(室早)导管消融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ICE指导的三尖瓣隔瓣瓣下起源室早射频消融术患者10例,中位年龄32(IQR 17~64)岁,男7例、女3例。所有患者在完整重建三尖瓣及右心室结构后,于室早时行激动标测,使用压力导管经反"C"法到达三尖瓣隔瓣瓣下区域进行放电,观察消融效果及并发症,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结果术中ICE测量三尖瓣隔瓣最大长度平均为(16.4±3.7)mm,隔瓣与室间隔平均成角68.1°±10.4°。术中激动标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最早激动点均位于左前斜位下三尖瓣环的1~3点钟方向,最早激动点距离希氏束(记录到最大H波区域)(7.6±2.6)mm,平均领先体表QRS波(30.6±5.6)ms。其中6例患者可在最早激动点处记录到H波,平均放电(6.5±1.5)s室早消失,无围术期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无临床室早复发。结论对于三尖瓣隔瓣瓣下起源的室早导管消融,可在ICE指导下通过反"C"法贴靠获得可靠的消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复合征 三尖瓣环 导管消融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影像学在左心耳封堵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苗雨桐 何奔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497-501,共5页
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显著增加,左心耳封堵术作为抗凝药物的替代手术方式,可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各种影像学手段进行术前术后评估以及术中引导。这些成像... 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显著增加,左心耳封堵术作为抗凝药物的替代手术方式,可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各种影像学手段进行术前术后评估以及术中引导。这些成像方式主要包括:经食管心脏超声、心脏CT、血管造影、心脏磁共振及心腔内超声。近年来,三维成像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术者对心脏解剖结构的理解。现总结各类影像学检测手段在左心耳封堵术中应用的最新证据,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封堵 经食管心脏超声 心脏CT 心脏磁共振 血管造影 心腔内超声
下载PDF
不同影像辅助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比较
11
作者 刘倩 张艳 +2 位作者 赵彦蕾 尤玲 谢瑞芹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纯透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2018年4月至2021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 目的观察并比较单纯透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2018年4月至2021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接受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3组,包括单纯透视(极简式组)、应用透视结合TEE(TEE组)和应用透视结合ICE(ICE组)。分别比较3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曝光量、左心耳封堵器压缩比、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死亡、脑卒中、心包积液、出血)、术后3个月封堵器残余分流、封堵器相关血栓、1年内房颤复发,脑梗死发生等指标。结果共纳入152例患者。其中极简式组49例,男31例,年龄(63.53±8.06)岁;TEE组58例,男33例,年龄(64.33±9.45)岁;ICE组45例,男25例,年龄(63.60±7.21)岁。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脑梗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EE组、ICE组相比,极简式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143.60±26.96)min对(174.62±24.70)min对(158.84±26.07)min,P<0.001],但手术X线曝光量高[(328.25±131.63)mGy对(245.04±114.27)mGy对(205.44±83.90)mGy,P<0.001],造影剂用量高[(150.26±66.94)ml对(155.71±36.15)ml对(101.21±25.59)ml,P<0.001]。从封堵器压缩比来看,极简式组的封堵器压缩比低于TEE组及ICE组(18.72%±3.20%对21.18%±2.84%对20.21%±3.39%,P<0.001)。3组之间术中植入失败、封堵器尺寸更换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随访(12.4±2.3)个月,极简式组9例患者1年内复发(18.37%,9/49),TEE组12例(20.69%,12/58),ICE组8例(17.78%,8/45)。1年内共有5例患者出现脑梗死,其中极简式组2例,ICE组2例,TEE组1例。2例患者出现术后封堵器相关血栓,均发生在TEE组。3组间3个月封堵器残余分流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5),3组均没有发现>5 mm的残余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极简式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射频消融 左心耳封堵
原文传递
一种7.5F自研心腔内超声动物实验
12
作者 冯文慧 何精才 +1 位作者 曹琴 周欣欢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 验证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成像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的性能及其安全性。方法 用标准超声体模测试ICE系统的成像深度以及分辨率,再对巴马猪活体进行ICE成像,评估成像视野及分辨率,同时评价导管通过性、调弯... 目的 验证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成像系统应用于动物实验的性能及其安全性。方法 用标准超声体模测试ICE系统的成像深度以及分辨率,再对巴马猪活体进行ICE成像,评估成像视野及分辨率,同时评价导管通过性、调弯操作性及安全性,并与商业化ICE系统进行对比。结果 自研的ICE成像系统最大探测深度≥60 mm,轴向与侧向分辨率均≤1.0 mm。活体ICE成像中,两种导管均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顺利经股静脉进入右心房,且通过手柄调整导管头端角度均可显示目标切面。心腔结构清晰可辨,噪声较小,自研ICE系统成像质量与商业化ICE系统接近。操作后实验猪均健康存活,未见介入相关损伤。结论 自研7.5F ICE导管系统性能稳定、安全,操作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腔内超声 心脏介入手术 相控阵换能器 介入导管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心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207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金梅 丁文虹 +4 位作者 郑可 王霄芳 谭江宁 陆兆龄 曹期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经心导管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7例Ⅱ孔型ASD患者,年龄1.83-85(32.84±24.21)岁。ASD大小分别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术中ICE标准切面测量,比较... 目的:评价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在经心导管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7例Ⅱ孔型ASD患者,年龄1.83-85(32.84±24.21)岁。ASD大小分别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术中ICE标准切面测量,比较二者对ASD测量值与术中球囊测得ASD延长径的相关性。 结果:207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ASD直径(16.30±5.89)mm,与球囊测ASD延长径(21.36±7.32)mm,相关系数r1=0.91(P<0.05);术中ICE测值(21.49±8.04)mm,相关系数r2=0.99(P<0.01)。手术成功率99.03%。瞬时完全堵闭率89.23%,24 h完全堵闭率94.69%,全组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ICE测量ASD直径与球囊测量ASD延长径相关性良好;术中标准切面的建立更易于清晰显示ASD大小,形态,周边结构;无需全麻,提高了经导管关闭ASD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 术中 心导管 心腔内超声 经胸超声心动图 球囊 房间隔缺损 引导 大小 结论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2例
14
作者 李德剑 陈松 +8 位作者 徐超 姜雪 王波 冯建飞 宋东邦 张国辉 王明权 王伟民 张大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295-297,共3页
过去30年间,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在X线和床旁超声指导下完成。但仍有部分大心房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失败。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精准可行,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该类高龄复杂病例的成功率。本病例报道2例重... 过去30年间,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在X线和床旁超声指导下完成。但仍有部分大心房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失败。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精准可行,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该类高龄复杂病例的成功率。本病例报道2例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经心腔内超声引导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手术成功,未发生相关并发症,为临床治疗二尖瓣狭窄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心腔内超声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下载PDF
心腔内超声指导可视可调弯鞘结合电刀房间隔穿刺探索
15
作者 薛建颖 谢航 +3 位作者 何璐 谢学刚 张苗 王海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 探索一种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可视可调弯鞘与高频电刀相结合的房间隔穿刺新方法。方法 纳入ICE指导下的可视可调弯鞘与高频电刀相结合的房间隔穿刺术的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通过回顾基线特征、房间隔穿刺特点、术后随访资料,... 目的 探索一种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可视可调弯鞘与高频电刀相结合的房间隔穿刺新方法。方法 纳入ICE指导下的可视可调弯鞘与高频电刀相结合的房间隔穿刺术的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患者,通过回顾基线特征、房间隔穿刺特点、术后随访资料,以观察ICE指导下的可视可调弯鞘与高频电刀相结合的房间隔穿刺法短期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共纳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05-01——2023-06-01住院的2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10例(50%),年龄(60.85±7.07)岁,体重指数(BMI)24.06±3.23,合并心肌病、瓣膜病各2例(10%),房间隔结构异常8(40%)例。左房前后径(34.00±7.19)mm。房间隔穿刺时间(6.10±3.46)min,穿间隔次数1次、2次分别为16(80%)例和4(20%)例。所有房间隔穿刺均成功完成。穿刺点与右下肺静脉最低点距离(18.95±2.56)mm,成功完成房间隔穿刺后所有鞘管及导丝头端均未发现血栓形成,鞘管头端未见损伤。术后24 h复查心脏超声发现1例患者少量心包积液,5个月后复查仍为少量心包积液。术后24 h及术后5个月随访均未见新发脑梗死及其他栓塞事件发生。结论 ICE指导下的可视可调弯鞘与高频电刀相结合的房间隔穿刺法短期观察显示其安全、精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穿刺术 心腔内超声 可视可调弯鞘 高频电刀
原文传递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柔腰单铆型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李小龙 刘超 +3 位作者 游仲帅 张康丽 黄松群 郭志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评价新型柔腰单铆型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在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指导下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操作指导。方法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长海医院临床... 目的评价新型柔腰单铆型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在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指导下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操作指导。方法2023年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长海医院临床研究中心选取10只健康成年犬,在ICE指导下行卵圆孔未闭建立PFO模型并行柔腰单铆型PFO封堵器植入,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通过心脏大体标本、光镜、电镜检查,评价柔腰单铆型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后的内皮化过程,观察有无残余分流、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果10只犬在ICE指导下均成功完成PFO模型建模并成功植入柔腰单铆型PFO封堵器,造模成功率100%,封堵器植入成功率100%,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所有实验犬均达到随访终点。10只犬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取出心脏大体标本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0只犬封堵器均无移位、合金丝断裂、血栓附着和赘生物,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封堵器在3月组、6月组内皮化良好。结论新型柔腰单铆型PFO封堵器设计科学,用于犬PFO封堵可行、安全、有效,ICE指导的房间隔穿刺术和PFO封堵术直观、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心腔内超声 房间隔穿刺 残余分流 内皮化 封堵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绿色电生理时代的新机遇
17
作者 张培 蒋晨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心脏三维标测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的出现,使心脏电生理手术摆脱了对X射线的依赖从而进入了“零射线”时代,实现了真正的“绿色电生理”。无需X射线的“绿色导管室”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心脏... 心脏三维标测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的出现,使心脏电生理手术摆脱了对X射线的依赖从而进入了“零射线”时代,实现了真正的“绿色电生理”。无需X射线的“绿色导管室”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心脏电生理手术的场所,不仅让医务人员摆脱了铅衣的负重,同时也助力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成为“日间手术”,绿色电生理时代还诞生了全球首份绿色导管室建设标准及操作技巧的中国专家共识和电刀房间隔穿刺一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 零射线消融 绿色导管室 心腔内超声
原文传递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指导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围术期及术后2年随访结果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昉 卓伟东 +6 位作者 王彬浩 傅国华 郁一波 杜先锋 丰明俊 刘晶 储慧民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90-396,共7页
目的对比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围术期及术后2年随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行左心耳封... 目的对比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导下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围术期及术后2年随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行左心耳封堵术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其中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术中TEE的患者,用ICE代替TEE。对比TEE组与ICE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围术期不良事件及随访结局。结果共入选接受ICE指导下LAAC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09例(ICE组),年龄74(67,80)岁,其中女42例(38.5%,42/109)。应用倾向评分1∶3匹配同时期接受TEE指导下LAAC患者327例(TEE组),年龄72(68,76)岁,其中女131例(40.1%,131/327)。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术中X线曝光量[(136.8±134.4)mGy对(204.7±252.9)mGy,P=0.008]、X线曝光时间[(6.4±4.3)min对(7.5±4.6)min,P=0.027]及造影剂剂量[(28.0±31.0)ml对(75.2±29.8)ml,P<0.001]ICE组明显低于TEE组。此外,ICE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EE组[(3.9±0.9)d对(4.9±0.9)d,P<0.001]。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无血栓栓塞及死亡事件发生,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5 d随访及2年随访期,两组残余分流、封堵器表面血栓、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E可显著减少X线曝光量、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剂量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ICE及TEE指导经皮LAAC术后长期随访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倩 张艳 +6 位作者 赵彦蕾 尤玲 吴敬兰 尹洪宁 吕静 王蕊 谢瑞芹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模拟传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各角度影像并替代TEE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手术(一站式)的新术式——XR-Star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顺序入选2018年4月至2... 目的探讨应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模拟传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各角度影像并替代TEE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手术(一站式)的新术式——XR-Star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顺序入选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接受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2匹配,分别接受XR-Star术式(ICE组)和传统的TEE辅助方式(TEE组)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参数(如手术时间、曝光量等)及术后1年随访中残余分流(PDL)、封堵器相关血栓、封堵器移位及复发等情况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65例患者,其中ICE组46例,年龄(63.70±7.16)岁,男26例;TEE组92例,年龄(63.27±7.81)岁,男49例。①两组患者首次选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8%对91.30%,P=0.284)。②与TEE组相比,ICE组的总手术时间[(160.62±23.20)min对(177.72±19.53)min,P<0.001],总曝光量[(172.84±46.49)mGy对(253.98±99.76)mGy,P<0.001]、封堵时间[(36.03±11.37)min对(47.60±15.56)min,P=0.001]、封堵曝光量[(124.85±41.01)mGy对(198.83±84.57)mGy,P<0.001]、造影剂用量[(100.00±26.52)ml对(152.26±49.70)ml,P<0.001]均明显低于TEE组。③与术前TEE各个角度测量值相比,术中ICE测量左心耳开口在135°较大[(21.32±3.42)mm对(19.26±4.01)mm,P=0.027]。ICE 135°与透视下左心耳测量值显著相关(Person相关系数r=0.83,双尾检验P<0.0001)。④PDL发生率,两组在封堵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7%对14.13%,P=0.592;19.56%对22.83%,P=0.661);术后3个月ICE组有1例存在3 mm PDL,TEE组有3例存在(3.2±0.3)mm PDL;术后1年ICE组PDL下降至1.8 mm,TEE组仍有1例存在3 mm PDL。⑤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积液、脑卒中、大出血、器械脱位等严重并发症,TEE组1例患者发现器械相关血栓。结论基于XR-Star术式ICE引导下的一站式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TEE相比可以明显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左心耳封堵 经食管超声心电图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改进的三维心腔内超声指引下零射线房间隔定位穿刺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鼎 苑翠珍 +7 位作者 周旭 杨丹丹 隗祎 王龙 段江波 何金山 李学斌 昃峰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评估改进的三维心腔内超声(ICE)指引下无射线房间隔定位穿刺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ICE指引下在卵圆窝上预设穿刺部位并于上腔静脉根部间隔面设定穿刺针鞘起点,观察两点距离以及角度关系,房间隔穿刺针鞘从此起点按上述角度下拉... 目的评估改进的三维心腔内超声(ICE)指引下无射线房间隔定位穿刺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ICE指引下在卵圆窝上预设穿刺部位并于上腔静脉根部间隔面设定穿刺针鞘起点,观察两点距离以及角度关系,房间隔穿刺针鞘从此起点按上述角度下拉至卵圆窝,ICE直视下穿刺。观察此改进后ICE指引房间隔方法的成功率、卵圆窝上通过位置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30例患者采用此改进后的房间隔穿刺法。26例患者1针穿刺成功(87%),3例患者穿刺2次成功,1例患者使用X线。穿刺鞘实际通过卵圆窝部位与预设部位距离5 mm以内者25例(83%),穿刺时间(3.3±1.2)min。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此改进的ICE指引下零射线房间隔定位穿刺法安全有效,并可控制穿刺在房间隔较理想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房间隔穿刺 零射线 心腔内超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