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早期预测因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大方 郝小强 +5 位作者 叶颖江 谢启伟 尹慕军 杨晓东 梁斌 王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发生肠管坏死的预测因素及其对于开腹探查术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5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29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12例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发生肠管坏死的预测因素及其对于开腹探查术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5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29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12例患者出现肠坏死,与未出现肠坏死的17例患者相比预后不良(Х^2=14.867,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肠坏死的潜在性预测因素包括10个:D-二聚体≥600μg/L(Х^2=11.455,P=0.002)、INR≥1.2(Х^2=3.948,P=0.047)、pH值〈7.4(Х^2=8.191,P=0.004)、碱剩余〈-1.0mmol/L(Х^2=8.191,P=0.004)、血乳酸≥2.2mmol/L(Х^2=7.535,P=0.006)、血BUN≥6mmol/L(Х^2=10.076,P=0.002)、CK≥80U/L(Х^2=8.191,P=0.004)、LDH≥210U/L(Х^2=13.079,P=0.000)、AST≥25U/L(Х^2=10.076,P=0.00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Х^2=10.076,P=0.002)。多因素分析未发现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发生肠坏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预后不良:出现凝血异常、肝、肾功能异常、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应警惕肠坏死的发生并争取尽早行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闭塞 肠系膜上动脉 预测 肠坏死
原文传递
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相对强化值在绞窄性肠梗阻中判断缺血性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冠业 贾红明 +6 位作者 李苒光 龚建安 邓博 欧鸿儒 莫家彬 简坚成 苏耀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究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相对强化值(relative enhancement value,REV)在绞窄性肠梗阻中判断缺血性肠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住院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患者90例,根据目标肠壁能... 目的探究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相对强化值(relative enhancement value,REV)在绞窄性肠梗阻中判断缺血性肠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住院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患者90例,根据目标肠壁能否在手术中恢复血运分为缺血坏死组(58例)及无缺血坏死组(32例),术前行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分析不同时期肠壁强化的CT值变化及REV,研究REV判断绞窄性肠梗阻缺血性肠坏死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缺血坏死组动脉期-造影前、门静脉期-造影前、延迟期-造影前REV值均明显小于无缺血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V判断绞窄性肠梗阻缺血性肠坏死的灵敏度为91.38%(53/58),特异度78.13%(25/32),阳性预测率88.33%(53/60),阴性预测率83.33%(25/30),诊断符合率86.67%(78/90)。结论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的REV对绞窄性肠梗阻缺血性肠坏死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肠坏死 CT
下载PDF
Superior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a report of a rare case and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9
3
作者 Xinliang Jin Weijie Xue +5 位作者 Yixiu Wang Qinkai Xue Zhiqi Gong Yongke Liu Zhaojian Niu Chengzhan Zhu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年第6期266-269,共4页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 is rare, but life-threatening. MVT i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occult and nonspecific signs and symptoms. Diagnosis requires a high index of clinical suspicion, and emergency surgery is... 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 is rare, but life-threatening. MVT i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occult and nonspecific signs and symptoms. Diagnosis requires a high index of clinical suspicion, and emergency surgery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patient survival, especially in people aged more than 70 years. MVT is a rare but fatal complication after laparoscopic radical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This study reports a case of extensive intestinal ischemic infarction caused by acute MVT after laparoscopic radical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in a 70-year-old m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OUS thrombosis mesentery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ncer intestinal necrosis
下载PDF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凤全 于涛 黄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引起,猪是主要传染源。人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可引起痢疾样腹泻,也可发生肠外感染以及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甚至引起肠坏死等。加强人和猪的粪便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和劳动保护,及时治疗病人和...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引起,猪是主要传染源。人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可引起痢疾样腹泻,也可发生肠外感染以及与其他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甚至引起肠坏死等。加强人和猪的粪便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和劳动保护,及时治疗病人和感染者是防治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纤毛虫 腹泻 肠坏死 防治
原文传递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预测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大方 叶颖江 +4 位作者 谢启伟 尹慕军 杨晓东 梁斌 王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索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因素及其对于开腹探查术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1995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依据单因素及多因... 目的探索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因素及其对于开腹探查术时机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1995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依据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肠坏死发生的预测因素。结果全组男性39例(61.9%),女性24例(38.1%),年龄为31~82(58.8±12.7)岁;其中有29例(46.O%)患者发生肠坏死。随访13~268(中位数29)个月,肠坏死者中有72.4%(21/29)完成随访;未发生肠坏死者有85.3%(29/34)完成随访;两组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908,P=0.015)。单因素分析显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Х^2=18.535,P=0.000)、休克(Х^2=7.775,P=0.007)、腹膜刺激征(Х^2=11.533,P=0.001)、B超或cT发现肠壁改变及血流信号异常(Х^2=14.344,P=0.000)、国际标准化(凝血酶原时间)比值(Х^2=4.498,P=0.034)、D-二聚体(Х^2=6.680,P=0.010)、乳酸脱氢酶(x。6.513,P=0.011)、血清白蛋白(Х^2=3.914,P=0.048)、血尿素氮(Х^2=11.377,P=0.001)、血pH值(x。=15.887,P=0.000)、血乳酸(X。17.134,P=0.000)以及碱剩余(Х^2=6.674,P=0.010)与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发生肠坏死有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OR=28.945,95%CI:2.294。365.199,P=0.009)、血pH值〈7-35(OR=13.174,95%CI:1.157—150.027,P:0.038)、B超或cT发现肠壁改变及血流信号异常(OR=4.857,95%CI:1.110~21.253,P=0.036)为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生肠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发生肠坏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预后不良。出现酸中毒、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B超(或CT)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血管闭塞 肠坏死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D-二聚体在急性肠系膜缺血、肠坏死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
6
作者 肖忠 孙多成 +2 位作者 李景霞 李玮 丁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1-203,共3页
急性肠系膜缺血(AMI)主要是因为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AMI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其中最多见的严重后果是肠坏死,病死率高达60%~80%。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度,早期... 急性肠系膜缺血(AMI)主要是因为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AMI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其中最多见的严重后果是肠坏死,病死率高达60%~80%。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度,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性肠系膜缺血 肠坏死 血运障碍
原文传递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薛新汶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1期3350-335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96例,后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96例小儿肠套叠均被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96例,后经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96例小儿肠套叠均被超声检查,检出率为100%,其中右侧腹部肠套叠86例,占89.5%(86/96)。6例超声不能检出血流信号,提示肠坏死的可能,手术后均证实。结论高频超声结合CDFI、CDPI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高敏感性及特异性,能间接提示肠坏死的可能,对患儿治疗方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它已成为早期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小儿肠套叠 肠坏死
下载PDF
腹内疝与腹部手术史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小永 姚杰 +2 位作者 张逸 周健 李烨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通过对腹内疝发生与腹部手术史相关性的分析,增加外科医师对不同类型腹内疝发病特点的认识,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腹内疝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腹部手术史与腹内疝... 目的通过对腹内疝发生与腹部手术史相关性的分析,增加外科医师对不同类型腹内疝发病特点的认识,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腹内疝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腹部手术史与腹内疝患者病程时间、发病前是否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术前诊断、发生肠绞窄坏死、肠管疝入途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腹内疝患者病程时间、发病前是否存在胃肠功能紊乱、术前诊断、发生肠绞窄坏死、肠管疝入途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有无腹部手术史的2组人群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腹部手术史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多于有腹部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6,P=0.013);无腹部手术史组的11例患者中,有2例死亡病例,死亡率要高于有腹部手术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31)。结论有无腹部手术史对腹内疝的发病过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无影响,但无腹部手术史组的腹内疝患者,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死亡率要高于有腹部手术史组,这可能与无腹部手术史组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肠绞窄坏死有关。大部分的腹内疝患者在早期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肠梗阻,对于肠梗阻不能缓解或反复发作者,及时剖腹探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疝 腹部手术史 肠梗阻 小肠坏死
原文传递
肝门静脉积气3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石合现 赵海旺 叶永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肝门静脉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的产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菏泽市立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3例HPVG病例,结合国内报道的HPVG病例,总结分析HPVG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本组3例HPVG... 目的总结分析肝门静脉积气(hepatic portal venous gas,HPVG)的产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菏泽市立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3例HPVG病例,结合国内报道的HPVG病例,总结分析HPVG的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和预后。结果本组3例HPVG中1例由腹腔感染引起,1例由肠坏死肠管扩张引起,1例未找到明确感染灶。1例合并糖尿病,1例虽无糖尿病病史,但入院测得血糖值达33.3 mmol/L。最终治愈1例,死亡2例。加上国内文献报道49例共计52例HPVG中37例原发病为肠坏死、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胃扩张、急性阑尾炎等消化道疾病,占比71.15%,创伤、胰腺炎、胆管结石和糖尿病等原因引起者也有报道。所有患者中,手术治疗25例,保守治疗27例;共死亡16例,病死率30.77%。结论 HPVG发病原因以急性胃肠道疾病多见,创伤、胰腺炎、胆管结石和糖尿病等也与HPVG相关。腹部CT或超声均可诊断门静脉积气,评估积气吸收程度首选腹部CT检查。是否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原发病和身体情况而定,建议行血培养和感染组织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抗炎治疗,恢复期患者如无禁忌可适当短期口服阿司匹林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积气 肠坏死 糖尿病 肠梗阻 肠穿孔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肠切除的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志成 王春喜 +2 位作者 张薇薇 张娜 王鲁宁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肠切除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13年10月9日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65例以急诊入院,接受手术且诊断为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T检查为主要分析处理因素,结合...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肠切除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13年10月9日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65例以急诊入院,接受手术且诊断为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T检查为主要分析处理因素,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及术中探查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影像肠壁积气、腹腔积气及常见临床症状(急性腹膜炎体征、呕血、血便、血性腹水、白细胞>18×109/L)≥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肠坏死可能性大。结论在CT影像中观察到肠壁积气和腹腔积气,对判断肠是否坏死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有急性腹膜炎体征、呕血、血便、血性腹水、白细胞>18×109/L任意3项及3项以上时,应立即行肠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肠切除 CT 肠坏死
下载PDF
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临床分析及肠坏死高危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至立 谷成超 +5 位作者 孙静 侯金平 毕杨 李晓庆 金先庆 王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临床特点及发生肠坏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46例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依据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 目的:探讨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临床特点及发生肠坏死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46例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依据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究肠坏死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患儿肠坏死发生率为10.2%(25/246),未发生卵巢坏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异常(OR=26.933,95%CI=6.396~113.894,P=0.000)为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肠坏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肠坏死的诊断中,CRP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93.7%,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20~0.908)。结论: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肠坏死;CRP对诊断小婴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肠坏死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肠坏死 危险因素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成人腹股沟嵌顿疝发生肠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征威 张玉新 +2 位作者 王磊 李志锋 罗贤茂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发生肠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疝腹壁外科就诊的130例嵌顿性腹股沟疝并行急诊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嵌顿时间、嵌顿史、嵌顿类型、腹部手...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发生肠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疝腹壁外科就诊的130例嵌顿性腹股沟疝并行急诊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嵌顿时间、嵌顿史、嵌顿类型、腹部手术史、口服抗凝剂史以及伴发腹内压增高疾病等情况。对影响患者肠坏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发生肠坏死,发生率为14.62%,发生肠坏死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长以及口服抗凝药比例显著大于未发生肠坏死患者(P<0.05),但其他临床症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嵌顿时间、嵌顿史、嵌顿类型、腹部手术史、口服抗凝剂史以及伴发腹内压增高疾病对患者发生肠坏死具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嵌顿时间(OR=37.525,95%CI:24.718~56.967)、嵌顿史(OR=3.323,95%CI:1.758~6.284)、嵌顿类型(OR=4.768,95%CI:3.032~7.499)、腹部手术史(OR=10.176,95%CI:6.420~16.129)、口服抗凝剂史(OR=2.678,95%CI:1.333~5.380)是影响嵌顿性腹股沟疝肠坏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嵌顿疝持续时长≥48h、腹部手术史、嵌顿史、嵌顿性股疝、口服抗凝剂史是影响成人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的危险因素,尽早进行手术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疝 肠坏死 疝修复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清I-FABP、SM22水平对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伟伟 王家旭 +2 位作者 黄炎东 刘鑫 罗显克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平滑肌22(SM22)水平对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患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67例AM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肠坏死分为肠坏死组(58例)、无肠坏死组(109例)。收集AMI患者临床资料,用ELISA法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平滑肌22(SM22)水平对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患者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67例AMI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肠坏死分为肠坏死组(58例)、无肠坏死组(109例)。收集AMI患者临床资料,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ABP、SM22。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MI发生肠坏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FABP、SM22水平对AMI发生肠坏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白细胞计数、I-FABP、SM22是AMI发生肠坏死的影响因素(P均<0.05)。I-FABP+SM22预测AMI发生肠坏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I-FABP、SM22单独预测(P均<0.05)。结论血清I-FABP、SM22水平升高的AMI患者易发生肠坏死,二者可作为AMI发生肠坏死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 肠坏死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平滑肌22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后trocar部位疝12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刘小慧 贺曼曼 +2 位作者 谢新宁 冯运章 冯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 探讨trocar部位疝(trocar site hernia, TSH)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12例腹腔镜手术后TSH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肠梗阻8例,trocar切口迁延不愈伴渗液1例,无明显症状3例。9例腹部CT诊断,余... 目的 探讨trocar部位疝(trocar site hernia, TSH)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12例腹腔镜手术后TSH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肠梗阻8例,trocar切口迁延不愈伴渗液1例,无明显症状3例。9例腹部CT诊断,余3例分别通过小肠造影、腹部MRI、腹平片联合腹部彩超诊断。发生于右下腹5例,左下腹4例,右上腹3例。trocar直径12 mm 6例,10 mm 5例,5 mm 1例。trocar部位放置引流管5例。11例行开放性手术,包括小肠还纳、腹壁逐层缝合术4例,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3例,Onlay修补术3例,部分大网膜切除、横结肠还纳、Onlay修补术1例;另1例trocar部位迁延不愈,拒绝手术,动态观察。结果 11例手术顺利,术后1例炎性肠梗阻行小肠减压管置入术,1例切口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止血,余恢复顺利。12例均获随访,随访5~48个月,中位13个月,1例未手术者trocar部位仍有硬结伴间断渗液,1例因肿瘤转移死亡,余10例均无疝复发。结论 TSH最常见表现为肠梗阻症状,多发生于直径≥10 mm的trocar,如有症状应尽早手术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梗阻 肠坏死
下载PDF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和D-乳酸在早期诊断嵌顿疝肠坏死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满艺 石松荔 +2 位作者 李宝山 黄皇 王荫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D-LAC)早期诊断嵌顿疝肠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实验组(n=18)制作嵌顿疝动物模型,对照组(n=18)未制作。在术后30 min、2 h、4 h、6 h、8 h和12 h,采用ELISA检测两组血清D-LAC和I-F...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D-LAC)早期诊断嵌顿疝肠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实验组(n=18)制作嵌顿疝动物模型,对照组(n=18)未制作。在术后30 min、2 h、4 h、6 h、8 h和12 h,采用ELISA检测两组血清D-LAC和I-FABP的水平;RT-qPCR鉴定嵌顿疝肠管组织中I-FABP的表达。通过嵌顿肠管大体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Chiu’s评分判定肠坏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术后6 h时嵌顿肠管大体标本和HE染色呈典型肠绞窄表现,Chiu’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D-LAC明显升高(P=0.002);8 h时肠管逐渐向肠坏死过渡,血D-LAC进一步升高(P=0.012),血I-FABP也明显升高(P=0.001),并且肠组织中的I-FABP表达明显升高(P=0.002)。12 h时肠管呈现明显肠坏死特征、Chiu’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D-LAC和I-FABP均升至最高[(2019.60±16.17)μg/L vs(273.18±14.63)μg/L,P=0.001;(1210.94±5.96)μg/L vs(220.46±9.63)μg/L,P=0.001];肠管组织中的I-FABP表达最高[(8.20±0.60)μg/L vs(1.13±0.16)μg/L,P=0.001]。结论:嵌顿疝大鼠血清I-FABP和D-LAC水平升高,为早期诊断嵌顿疝肠管坏死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疝 肠坏死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D-乳酸
下载PDF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桂琳玲 余雷 +2 位作者 鲁巍 邢福中 肖必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2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2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出生体重,胎龄,发病时间,有无胆汁性呕吐、便血及腹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216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中,经手术证实伴胃穿孔或肠坏死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间短,无胆汁性呕吐,便血,腹胀,CRP水平高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是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胀(OR=0.96)、CRP水平高(OR=0.01)、血红蛋白水平低(OR=1.05)是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P<0.05)。以CRP浓度16.4 mg/L为临界值评价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发生风险,其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4.6%,ROC曲线下面积为0.89(P<0.05)。结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可导致胃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中肠扭转程度越严重,越容易导致肠缺血坏死。肠旋转不良患儿出现腹胀、血红蛋白降低及CRP升高时,常提示肠扭转坏死或胃肠穿孔,需尽早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发症 肠扭转 胃穿孔 肠坏死 婴儿 新儿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肠系膜低灌注致肠缺血坏死的治疗策略
17
作者 俞文波 高建峰 熊健宪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起病快,病死率高,传统上通常在患者入院后紧急进行开放性主动脉修复术,以防止主动脉破裂而导致死亡。然而,若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引起肠系膜上动脉低灌注会进一步导致肠坏死,严重影响手术预后...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起病快,病死率高,传统上通常在患者入院后紧急进行开放性主动脉修复术,以防止主动脉破裂而导致死亡。然而,若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引起肠系膜上动脉低灌注会进一步导致肠坏死,严重影响手术预后甚至引起不良后果,在治疗上带来极大困难。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造成器官灌注不良的机制、治疗现状、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目前针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灌注不良的手术方式选择可采用中心型主动脉修复术;对肠系膜上动脉先进行开窗和/或支架置入,再对主动脉进行延迟开放修复;优先进行肠系膜上动脉血运重建,再行主动脉中心型修复术;中心型主动脉修复的同时,对肠系膜上动脉的远端真腔进行直接血流灌注,并且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外科主动脉修复术后,仍可能出现肠缺血坏死,此时需要积极进行剖腹探查并做出相应坏死肠切除处理,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灌注不良综合征 肠系膜低灌注 肠坏死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肠坏死的预测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笑明 黄文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0-716,共7页
目的研究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肠坏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107例嵌顿疝急诊手术患者。肠坏死病例为观察组(n=24),无肠坏死为对照组(n=83)。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 目的研究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肠坏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107例嵌顿疝急诊手术患者。肠坏死病例为观察组(n=24),无肠坏死为对照组(n=83)。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连续变量的截断值,评估肠坏死预测因子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嵌顿疝患者肠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满足入组标准107例患者,肠坏死24例(22.4%),单因素分析显示肠坏死与女性(P=0.028)、高龄(P=0.004)、股疝(P=0.013)、嵌顿时间(P=0.023)、白细胞计数(P=0.002)、中性粒细胞计数(P<0.001)、淋巴细胞计数(P=0.01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P<0.001)、C反应蛋白(P=0.031)、血浆纤维蛋白(P=0.018)、D-二聚体(P<0.001)、肠梗阻(P<0.001)、腹膜炎体征(P=0.002)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数>7×10^(9)/L(OR=6.188,95%CI:1.350~41.326,P=0.023)和D-二聚体>0.3 mg/L(OR=24.961,95%CI:3.328~186.659,P=0.002)为嵌顿疝患者肠坏死的危险因素。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和D-二聚体(>0.3 mg/L)预测肠坏死的ROC曲线AUC面积为0.894,诊断肠坏死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91.6%,阳性预测值76.7%,阴性预测值98.7%。结论中性粒细胞和D-二聚体升高可能与嵌顿疝患者的肠坏死风险相关,有助于术前预测诊断肠管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疝 肠坏死 D-二聚体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08例临床分析与体会 被引量:5
19
作者 毛建雄 肖东 +4 位作者 罗燕 张翅 陈刚 王智勇 任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年第7期84-86,100,共4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的20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的特。方法回顾近12年我院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例,统计208例患儿的胎龄、体重、发病日龄等一般情况,并根据术中探查情况统计肠坏死部位及术式,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的20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的特。方法回顾近12年我院手术治疗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例,统计208例患儿的胎龄、体重、发病日龄等一般情况,并根据术中探查情况统计肠坏死部位及术式,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8例手术患儿中,早产儿占64.9%,低出生体重儿占66.3%。出现肠坏死194例(93.3%);未发生肠坏死14例(6.7%)。坏死肠管主要分布于回盲部周围,其中位于回肠及末端98例(47.1%);升结肠18例(8.7%);回肠末端及回盲部或升结肠17例(8.2%);术式选择上,肠造瘘146例(70.2%),肠吻合43例(20.7%),肠腔减压19例(9.1%),腹腔引流168例(80.8%)。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肠坏死部位以回肠末端及升结肠近端最常见。坏死肠管切除及肠造瘘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对于一般状态良好、坏死肠管局限、腹腔感染轻度的患儿则可行坏死肠管切除及肠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肠坏死 手术 肠造瘘
原文传递
高原环境下腹部创伤所致肠损伤的分级救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俊峰 李一丁 +1 位作者 王晓谦 洪流 《创伤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786-790,共5页
现代社会腹部创伤多发生于交通事故、战争冲突、自然灾害和各类工伤中。小肠及其系膜在腹腔中体积大、分布广,且位置表浅缺乏保护,遭受创伤时易致肠损伤甚至破裂穿孔。如不及时处理这些严重的继发症状,患者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现代社会腹部创伤多发生于交通事故、战争冲突、自然灾害和各类工伤中。小肠及其系膜在腹腔中体积大、分布广,且位置表浅缺乏保护,遭受创伤时易致肠损伤甚至破裂穿孔。如不及时处理这些严重的继发症状,患者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的概率会大大增加。高原地区特殊的环境因素对患者更为不利。本文概述高原地区腹部创伤所致肠损伤的分级救治,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救护提供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肠损伤 肠坏死 高原 急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