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参及茯苓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2
1
作者 宋克玉 江振友 +2 位作者 严群超 陈琛 施珊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党参和茯苓(均为补益中药)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分为7组:空白组、党参与茯苓的低、中、高剂量组,各组的受试药物灌胃浓度分别为人体推荐量的5,10,30倍,空白对照组用无菌水代替受试物。连续给药14天后,取... 目的研究党参和茯苓(均为补益中药)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分为7组:空白组、党参与茯苓的低、中、高剂量组,各组的受试药物灌胃浓度分别为人体推荐量的5,10,30倍,空白对照组用无菌水代替受试物。连续给药14天后,取肠道内容物,溶解涂布筛选平板,培养计数。以小鼠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为检测指标,观察给药后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高剂量的党参能显著提高肠道乳杆菌水平并降低大肠杆菌水平;而高剂量的茯苓能显著提高肠道双歧杆菌的水平。结论党参和茯苓对肠道菌群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茯苓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白术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9
2
作者 鄢伟伦 王帅帅 任霞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观察白术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设白术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连续给予白术配方颗粒14 d,检测实验前后肠道菌群的数量变化。结果:白术低剂量组对小鼠肠道菌群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组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 目的:观察白术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设白术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连续给予白术配方颗粒14 d,检测实验前后肠道菌群的数量变化。结果:白术低剂量组对小鼠肠道菌群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组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增多,肠杆菌减少,肠球菌无变化。结论:白术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殖、改善肠道内菌群状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肠道菌群 调节作用 小鼠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的中医健脾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15
3
作者 马祥雪 王凤云 +1 位作者 符竣杰 唐旭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0-215,共6页
肠道菌群稳态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拮抗病原微生物定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肠道菌群与中医理论中"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和中医脾失健运互为因果。本文从脾虚证与肠道菌群失调的联... 肠道菌群稳态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拮抗病原微生物定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肠道菌群与中医理论中"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和中医脾失健运互为因果。本文从脾虚证与肠道菌群失调的联系、中医健脾方剂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2个方面进行综述,阐明从脾论治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稳态,以期为进一步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中医健脾方剂作用机制提供借鉴。关于中药方剂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应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充分体现疾病或是证候的临床特点,在建立成熟的证候模型或病证结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等微生态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中药制剂对肠道微生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明确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某一疾病优势肠道细菌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中药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有效物质基础、揭示其作用本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脾虚证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机制 健脾方剂
原文传递
四君子汤及其单味药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7
4
作者 黄文武 彭颖 +2 位作者 王梦月 彭崇胜 李晓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5,共8页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及其单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整肠生颗粒组、四君子汤组及各单味药组,连续10 d灌胃给予番泻叶水煎液塑造脾虚模型(空白组给予蒸...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及其单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整肠生颗粒组、四君子汤组及各单味药组,连续10 d灌胃给予番泻叶水煎液塑造脾虚模型(空白组给予蒸馏水),再连续7 d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空白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收集造模前(第0天),造模结束(第11天)和治疗结束(第18天)的粪便样品,经硫酸酸化、乙醚萃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利用16S 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结束时,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均显著下降(P <0. 05,P <0. 01),表明脾虚模型造模成功。治疗结束时,与模型组比较,白术组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均极显著升高(P <0. 01),四君子汤组、人参组和茯苓组部分指标极显著升高、部分指标显著升高(P <0. 05,P <0. 01);而炙甘草组仅多样性指数有所升高(P <0. 05),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相似性系数则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恢复调节时,白术可能发挥主要作用,人参、茯苓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脾虚证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指数 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5
作者 郭贵海 王崇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肠道菌群失调可致人体许多疾病 ,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生态调节剂指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它包括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三部分。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广泛 ,对急性腹泻 ,如病毒性肠炎... 肠道菌群失调可致人体许多疾病 ,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生态调节剂指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它包括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三部分。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广泛 ,对急性腹泻 ,如病毒性肠炎、旅游者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等有肯定疗效 ;对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有很好疗效 ;对炎症性肠病 ,囊袋炎治疗评价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微生态制剂发展方向有筛选新的益生菌菌种 ,开发复合制剂 ,构建基因工程菌菌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微生态调节剂 丽珠肠乐 整肠生 培菲康 药物
原文传递
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针灸对肠道菌群调节的思考 被引量:100
6
作者 覃佩兰 成泽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12-2714,共3页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肠道菌群与脑肠轴之间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脑肠肽与胃肠动力,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部分,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且广泛应用于...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肠道菌群与脑肠轴之间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脑肠肽与胃肠动力,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部分,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表明,针灸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也能调节脑肠肽和胃肠运动。本文拟从脑肠肽、胃肠运动等方面探讨脑-肠互动与针刺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脑肠轴 脑肠肽 胃肠运动
原文传递
无抗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7
7
作者 胡新旭 周映华 +6 位作者 刘惠知 王升平 高书锋 周小玲 舒燕 缪东 郭照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89-2997,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9.5 kg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抗生素),试验组分别饲喂用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9.5 kg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抗生素),试验组分别饲喂用10%、20%、30%无抗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配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无抗发酵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37%(P>0.05),料重比降低了5.54%(P>0.05),腹泻率降低了63.63%(P<0.05);20%无抗发酵饲料组前期和中期粪便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前期和中期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无抗发酵饲料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葡萄糖、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无抗发酵饲料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无抗发酵饲料能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强免疫能力和消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抗发酵饲料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免疫性能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胃肠调理在针灸治疗脑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8
作者 黄凯裕 梁爽 +2 位作者 傅淑平 于美玲 卢圣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99-1104,共6页
胃肠道与脑关系密切,脑肠轴理论的提出把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胃肠道影响脑功能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通路进行梳理,结合胃肠道疾病与脑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机理、针灸调节胃肠道的效应及针刺调理胃肠道... 胃肠道与脑关系密切,脑肠轴理论的提出把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胃肠道影响脑功能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通路进行梳理,结合胃肠道疾病与脑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机理、针灸调节胃肠道的效应及针刺调理胃肠道治疗脑病的理论基础,全面剖析和探讨针灸通过胃肠调理治疗脑病的可行性。提出针灸治疗脑病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胃肠道的调节,加强胃经、大肠经及腹部腧穴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脑肠轴 胃肠调理 肠道菌群 腹部腧穴 腹针
原文传递
葛根芩连汤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浆中LPS、TNF-α、IL-6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5
9
作者 章常华 马广强 +5 位作者 邓永兵 王晓云 陈颖翀 涂秀英 于梅 盛军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1-1616,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GQLD)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浆中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量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ig等量蒸馏水。将高脂饲料喂养的KK-Ay小鼠分为5...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GQLD)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浆中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量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ig等量蒸馏水。将高脂饲料喂养的KK-Ay小鼠分为5组,吡格列酮组和模型组分别ig给予盐酸吡格列酮5 mg/kg和等量蒸馏水,GGQLD高、中、低剂量组ig分别给予GGQLD生药40、13.3、4.44 g/kg。各组均连续给药4周后,以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测定血浆中LPS的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浆中TNF-α及IL-6的水平,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GQLD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浆内LPS的量(P<0.05),分别降低了15.61%、14.48%;GGQLD高、中、低剂量组IL-6的量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下降了56.86%、37.12%、30.21%,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GGQLD高、中、低剂量组TNF-α的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分别下降了28.32%、30.70%、23.42%。GGQLD高剂量组DGGE图谱条带数目明显增多,且经克隆、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约翰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为GGQLD高剂量组特有,说明GGQLD可明显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结论 GGQLD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可能与其改善LPS、TNF-α、IL-6等炎症因子,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KK-Ay糖尿病小鼠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温阳益气活血方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2
10
作者 李吉武 唐爱华 +1 位作者 赵伟 郑超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8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同时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8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同时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天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评价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以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脂代谢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FINS、HOMA-I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加减能明显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及血脂代谢,调节其肠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温阳益气活血方 肠道菌群 肥胖 血脂
原文传递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74
11
作者 江月斐 劳绍贤 +2 位作者 邝枣园 傅肖岩 卞兆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简称脾胃湿热证,21例)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 目的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简称脾胃湿热证,21例)粪便中7种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并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证患者(简称脾虚证,22例)及健康人(25名)作对照。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明显增多(P<0.01),双岐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减少(P<0.01);酵母菌、拟杆菌无明显改变。与脾虚证比较,脾胃湿热证患者肠杆菌、肠球菌、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明显增多(P<0.05或P<0.01),而酵母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湿热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黄芪多糖及益生菌合生元对雏鸡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63
12
作者 李树鹏 赵献军 《家畜生态学报》 2005年第3期21-25,共5页
 240只商品代海兰蛋雏鸡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重复笼10只。试验为期6周,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2、3、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20mg/kg黄芪多糖、4×107cfu/g益生菌剂和220mg/kg黄芪多糖+...  240只商品代海兰蛋雏鸡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重复笼10只。试验为期6周,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2、3、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20mg/kg黄芪多糖、4×107cfu/g益生菌剂和220mg/kg黄芪多糖+4×107cfu/g益生菌剂。试验鸡分别于第3周和第6周末无菌取回肠和盲肠以检测内容物中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结果表明:黄芪多糖益生菌剂均能有效促进雏鸡肠道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并对肠道有害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且后者的效果优于前者;两者同时添加于雏鸡饲料中,作用效果远超过单纯添加,表明黄芪多糖与益生菌剂能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平衡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肠道微生态 区系 合生元 益生菌剂 双歧杆菌 有益微生物 自由采食 基础日粮 抑制作用 大肠杆菌 雏鸡饲料 作用效果 协同作用 乳酸菌 蛋雏鸡 商品代 试验组 添加 内容物 有害菌 饮水 回肠 盲肠 增殖
下载PDF
安普霉素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3
13
作者 姚浪群 萨仁娜 +1 位作者 佟建明 霍启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7,共8页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72头28日龄大长北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以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安普霉素(0、20、90mg/kg)对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及其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期为4周。研究结果表明:(1)90mg...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72头28日龄大长北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以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安普霉素(0、20、90mg/kg)对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及其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期为4周。研究结果表明:(1)90mg/kg安普霉素能明显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对仔猪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可提高断奶后0~4周内仔猪日增重19 1%~24 6%(P<0 05)、改善饲料转化率7 7%~8 5%(P<0 05),并可提高日采食量8 4%~13 1%。尤其在试验前期(断奶后0~2周)作用更明显。(2)饲料中添加90mg/kg安普霉素对断奶后0~2周、3~4周仔猪肠道(空肠、盲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 05),可分别降低10 7%~18 1%、9 1%~14 0%,且前期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同时,也可显著降低0~2周空肠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 05),一定程度上抑制空肠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减弱空肠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显著降低仔猪空肠内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量(P<0 05),从而可减少与机体竞争营养、降低肠内有害代谢物水平。(3)在仔猪日粮中添加90mg/kg的安普霉素可显著减轻小肠相对重量17 7%(P<0 05)、缩短小肠相对长度13 7%(P<0 05),并使小肠绒毛排列规则、高度增加(P<0 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增大,说明安普霉素对仔猪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普霉素 仔猪 肠道微生物 肠壁 组织结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2
14
作者 冯澜 李绍民 +6 位作者 代立娟 李春媚 李岩 武菲 于莲 马婷 马淑霞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应用硫酸葡聚糖钠(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 目的观察马齿苋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应用硫酸葡聚糖钠(DS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再分为自然恢复组、马齿苋多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后、给药7 d后处死小鼠,进行肠黏膜细胞因子测定、肠道菌群检测。结果 DSS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肠黏膜细胞因子TNF-а、IL-6升高,IL-10减少;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马齿苋多糖治疗7 d后治疗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比TNF-α、IL-6下降,IL-10增加;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上升。结论马齿苋多糖可以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并降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水平;可以提高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马齿苋多糖通过抗炎和降低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以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多糖 细胞因子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脾虚泄泻患者肠道微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5
15
作者 吴三明 张万岱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6年第4期203-204,共2页
对30例脾虚泄泻病人及22例正常成年人粪便中的10种厌氧菌、需氧菌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脾胃虚弱型病人中,双歧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等厌氧菌明显减少;脾虚肝部型病人中,则肠杆菌相对增多。脾虚泄泻患者双歧杆菌(B)/... 对30例脾虚泄泻病人及22例正常成年人粪便中的10种厌氧菌、需氧菌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脾胃虚弱型病人中,双歧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等厌氧菌明显减少;脾虚肝部型病人中,则肠杆菌相对增多。脾虚泄泻患者双歧杆菌(B)/肠杆菌(E)比值低于正常人。揭示厌氧菌减少、B/E值改变是牌失健运患者肠道微生态学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脾虚泄泻 微生态学
原文传递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 被引量:69
16
作者 姚思杰 王栩芮 张明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D)的临床疗效,通过比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探讨其调节脑肠交互机制。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116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D)的临床疗效,通过比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探讨其调节脑肠交互机制。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116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痛泻要方全方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匹维溴铵口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评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urative effect scoring system,TCMPES),IBS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B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积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PCR)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M-PES评分下降,IBS-QOL评分提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M-PES评分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CGRP,VIP均下降,观察组患者血浆CGRP,VI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肠埃希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较本组治疗前增长(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较本组治疗前增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较对照组增长(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可减轻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腹痛、腹泻等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肠道菌群 脑肠交互
原文传递
无抗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69
17
作者 周映华 胡新旭 +6 位作者 卞巧 刘惠知 王升平 高书锋 周小玲 张德元 郭照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0-877,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8 kg左右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含抗生素基础饲粮(每千克含黄霉素5 mg),试验组饲喂80%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8 kg左右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含抗生素基础饲粮(每千克含黄霉素5 mg),试验组饲喂80%基础饲粮和20%的无抗发酵饲料组成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54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中期和后期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中期和后期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十二指肠肠段,试验组肠道食糜中的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十二指肠肠段,试验组肠道每克和每平方厘米黏膜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肠道每克黏膜的大肠杆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空肠肠段,试验组肠道每克和每平方厘米黏膜的乳酸菌数量的对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无抗发酵饲料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强消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抗发酵饲料 生长肥育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消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脑-肠-菌”轴探讨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肠道菌群及TLR4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67
18
作者 司原成 苗维纳 +1 位作者 何嘉悦 丁维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57-4460,共4页
目的:基于"脑-肠-菌"轴探讨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肠道菌群及重要抗菌免疫分子Toll样受体4(TLR4)的调控机制。方法:复制营养性肥胖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与针刺组,另设正常组。针刺组取天枢、关元、后三里及三阴交等穴,施... 目的:基于"脑-肠-菌"轴探讨健脾益气针法对肥胖鼠肠道菌群及重要抗菌免疫分子Toll样受体4(TLR4)的调控机制。方法:复制营养性肥胖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与针刺组,另设正常组。针刺组取天枢、关元、后三里及三阴交等穴,施以补法,得气后接通电针维持治疗,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及Lee’s指数差异;ELISA法测定脑与肠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血清中瘦素(LP)、脂联素(ADPN)及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脑-肠中TLR4蛋白分布变化;采用16S r D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变化。结果:模型组体质量、Lee’s指数及血清LP、ADPN及FF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以上指标显著下降(P<0.01);针刺组脑-肠组织中IL-6、IL-10、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针刺组脑及肠组织TLR4蛋白分布密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厚壁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显著升高(P<0.01),拟杆菌门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这些异常菌门显著恢复(P<0.05,P<0.01)。结论:应用健脾益气针法治疗肥胖,调节"脑-肠-菌"轴实现肠道菌群再平衡,达到减肥降脂消炎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菌轴 肥胖 TOLL样受体4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失调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9
作者 王生 黄晓星 +4 位作者 余鹏飞 徐小涛 王一飞 刘莉 梅其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5-1049,共5页
肠道菌群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常状况下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当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如年龄、饮食习惯、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抗生素等... 肠道菌群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常状况下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当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如年龄、饮食习惯、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抗生素等药物均会造成菌群失调。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同时,有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状态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和抑制结肠癌的生长恶化,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无清晰的认识。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失调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研究的有关热点问题及治疗进行概述,为肠道菌群研究和结肠癌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肥胖 菌群失调 细菌移位 细菌代谢 结肠癌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65
20
作者 韩宇飞 高明利 刘东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期162-165,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呈现为逐年上升趋势。据研究统计,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4%~0.36%,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其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症为主的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肢体严重变形。...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呈现为逐年上升趋势。据研究统计,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4%~0.36%,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其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症为主的疾病,会导致患者的肢体严重变形。为了有效治疗疾病,明确患者的发病机制十分重要。但是,该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还未就其发病机制有明确的研究及统一的认识,不过多数医学研究者认为,该病属于自身免疫学疾病,其发病与遗传、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本文结合医学界文献就免疫细胞、自身抗原、细胞因子、肠道菌群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免疫细胞 自身抗原 细胞因子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