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舟梁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包括颈椎牵引治疗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血流速度(TMFV)和阻力指数(RI)]和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55/60)]高于对照组[73.33%(44/60)](χ^(2)=6.984,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1.48±0.39)分]和CSS评分[(10.53±1.83)分],均低于对照组[(2.30±0.48)分、(13.26±1.96)分],而CASCS评分[(92.09±5.42)分]高于对照组的[(83.21±3.78)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0、7.886、10.40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SV[(67.18±5.27)cm/s]和TMFV[(26.75±3.02)cm/s]高于对照组[(56.01±6.34)cm/s和(20.93±2.87)cm/s],而RI(0.72±0.15)低于对照组(0.98±0.1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95、10.821、8.88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前屈(45.68±3.27)°、后伸(48.26±2.26)°、左旋(74.01±5.48)°和右旋(75.83±4.89)°,均高于对照组的(40.83±2.16)°、(42.70±2.80)°、(63.78±4.29)°和(66.58±4.36)°(t=9.586、11.969、11.386、10.937,均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颈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病 椎间盘退行性变 颈椎 针刺疗法 牵引术 康复 血液流变学 活动范围 关节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对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非非 赵衍斌 孙宇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形成及其对置换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9年8月期间接受单节段前路减压及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40例... 目的探讨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形成及其对置换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9年8月期间接受单节段前路减压及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40例。患者平均随访38.8个月。应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观察随访时的HO形成情况并测量手术前后置换节段ROM。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HO形成与否以及不同HO分级与置换节段ROM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研究中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HO的发生率为37.5%,对发生HO的患者采用McAfee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2例。所有患者术前颈椎ROM平均为8.82°,随访时为8.52°。其中未发生HO的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9.77°,发生HO的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和Ⅱ级的HO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8.76°,Ⅲ级和Ⅳ级的患者为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形成HO会导致置换节段ROM的减少,McAfee分级Ⅲ、Ⅳ级的HO患者较之Ⅰ、Ⅱ级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人工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活动范围 关节
下载PDF
离体安装活动式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增星 原林 +1 位作者 赵卫东 王柏川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植入人体后对整个脊柱力学环境的影响。方法 :8例成人新鲜尸体脊柱 (C2 ~T1)标本 ,保留韧带、关节囊及椎间盘 ,低温 ( - 2 0℃ )保存。测试前解冻 ,将C2 和T1用牙托材料包埋。分 4组进行测试 :正常组 ;椎...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椎间融合器植入人体后对整个脊柱力学环境的影响。方法 :8例成人新鲜尸体脊柱 (C2 ~T1)标本 ,保留韧带、关节囊及椎间盘 ,低温 ( - 2 0℃ )保存。测试前解冻 ,将C2 和T1用牙托材料包埋。分 4组进行测试 :正常组 ;椎间盘摘除组 ;试验组 ;TFC组。通过施加最大载荷为 2 .34Nm的纯扭矩 ,使颈椎产生三维运动。结果 :在椎间盘摘除后 ,颈椎明显不稳 ;安装TFC后 ,颈椎在各个运动方向上运动范围呈减小趋势 ,手术节段的活动基本丧失 ,而邻近节段的活动呈增大趋势 ;安装新型椎间融合器后 ,颈椎的运动同正常状态近似 ,邻近椎节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椎间盘摘除后 ,颈椎在各个方向上运动加大 ,刚度减小 ,脊柱已失稳。安装TFC后 ,脊柱的刚度增大 ,且邻近椎节的运动呈增加趋势 ,将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安装新型椎间融合器后 ,对脊柱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说明它能较好地与脊柱的力学环境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生物力学 运动范围 椎间盘
下载PDF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肖嵩华 王岩 +3 位作者 王征 陆宁 蔡斌 张雪松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fusion,ACDF)对颈椎病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2月连续治疗的59名单间隙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Br... 目的前瞻性对比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fusion,ACDF)对颈椎病治疗的临床结果。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2月连续治疗的59名单间隙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Bryan组和ACD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数据,同时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上肢疼痛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影像学测量等方法进行2组的评估。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痛VAS、颈部NDI术后6周、3个月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随访时间段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测量手术节段及整个颈椎的过伸过曲位角度变化:Bryan组置换节段正常活动范围存在,ACDF组置换节段无角度变化;整个颈椎的屈伸范围Bryan组在各个时间段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DF组在术后6周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数(P<0.05)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经过中期的临床随访,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保持了病变节段正常的屈伸活动范围,可以取得与ACDF相似的临床效果,而且手术后短期内治疗效果优于AC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 人工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活动范围 关节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间在体运动的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宁尚龙 夏群 +4 位作者 苗军 白剑强 贺金亮 刘恺 马信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理载荷下椎体节段间三维运动学特点。方法L3-4间盘退变突出患者15例,年龄为(40.2±4.1)岁,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10名,年龄为(54.4±3.5)岁,为对照组。受试者腰椎进行薄层CT扫描,导入...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理载荷下椎体节段间三维运动学特点。方法L3-4间盘退变突出患者15例,年龄为(40.2±4.1)岁,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10名,年龄为(54.4±3.5)岁,为对照组。受试者腰椎进行薄层CT扫描,导入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椎体模型,将椎体模型与双荧光透视影像系统(dualfluoroscopic imaging system,DFIS)捕获的不同运动状态下(站立、屈伸、旋转及侧弯)的腰椎透视图像进行匹配,以重现生理载荷下腰椎椎体间三维运动状态。通过测量椎体上的三维坐标系,获得病变节段(k)和相邻节段(L3-4)椎体间在体运动学数据。结果实验组病变节段(k)在前屈、后伸时,沿冠状轴、矢状轴和垂直轴的位移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沿冠状轴的旋转角度(3.7°±2.1°)较对照组(1.9°±1.1°)明显增加(P〈0.05);在左右侧弯时,沿冠状轴位移运动范围[(1.7±0.8)mm]较对照组[(1.0±0.6)mm]明显增加(尸〈0.05),沿冠状轴旋转运动范围(3.4°±5.0°)较对照组(1.9°±2.1°)明显增加(R0.05);左右旋转时,沿冠状轴位移及旋转运动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相邻节段(L3-4)在前屈、后伸时,沿冠状轴、矢状轴及垂直轴的位移均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左右侧弯时,沿垂直轴位移运动范围[(1.1±0.4)mm]较对照组[(0.3±0.2)mm]明显增加(P〈0.05);在左右旋转时,沿垂直轴位移运动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相邻节段在各体位下的旋转运动范围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三维运动模式与正常人不同,表现在病变节段屈伸活动及左右位移增加、沿垂直轴旋转有减少趋势,而头侧相邻节段位移运动范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活动范围 关节
原文传递
L4/5关节突关节融合后椎间盘应力变化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姜伟 李威 +4 位作者 袁峰 平杰 王振华 陈鹏宇 朱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1-448,共8页
目的 :建立正常人L3~L5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分析L4/5双侧关节突关节未融合与融合后L4/5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情况和L4/5节段活动度。方法:选取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年龄27岁,身高175cm,体重70kg,既往无腰痛病史... 目的 :建立正常人L3~L5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分析L4/5双侧关节突关节未融合与融合后L4/5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情况和L4/5节段活动度。方法:选取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年龄27岁,身高175cm,体重70kg,既往无腰痛病史。采用64排螺旋CT对T12~S1行薄层平扫,得到Dicom格式数据,经Mimics软件选取L3~L5椎体二维图像数据,再经Geomagic软件简化、光滑处理,3-matic软件划分面网格和体网格,Mimics软件赋值,最终导入Ansys软件中重建腰椎关节突关节未融合和融合(融合L4/5双侧关节突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约束L5椎体下表面各向活动度,给予L3椎体上表面垂直向下的面载荷500N,并给予7.5N·m的力矩模拟正常人体垂直压缩、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7种运动状态,对L4/5双侧关节突未融合与融合后L4/5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情况和L4/5节段活动度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正常人L3~L5关节突关节未融合和融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未融合模型L3/4、L4/5节段活动度与既往文献中腰椎活动度趋势一致。与未融合模型比较,关节突关节融合模型在各运动状态下L4/5椎间盘后方应力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方应力未见明显改变。关节突关节融合模型L4/5节段活动度明显减小。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融合可以降低融合节段椎间盘后方应力,减少融合节段的活动度,有利于维持节段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三维有限元分析 椎间盘 关节突关节融合 活动度
下载PDF
应用生物力学模拟腰椎突出症椎间盘受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田书畅 刘畅 +6 位作者 蒋虓 张馨 梁晓洪 张华伟 王雨荷 余晶 蒋红兵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4期56-61,共6页
目的 运用有限元分析腰椎突出的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效应,分析其受力特性。方法 选择一名中老年男性椎间盘突出志愿者,根据其CT扫描结果构建全腰椎(L4~S1)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4上表面施加朝下的500N力以及前后、左右以及平面旋转的10N·... 目的 运用有限元分析腰椎突出的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效应,分析其受力特性。方法 选择一名中老年男性椎间盘突出志愿者,根据其CT扫描结果构建全腰椎(L4~S1)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4上表面施加朝下的500N力以及前后、左右以及平面旋转的10N·m的扭矩,分析邻近节段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盘变形量和应力变化情况。结果 此研究建立了腰椎突出症椎间盘受力的有限元模型,和相关文献数据比较,模型在L5~S1节段的ROM,比参考模型分别下降41.6%~54.9%,12.9%~33.7%,前屈处变形量和应力均为最大,后伸处变形量和应力最小,前屈活动度受限最为明显。结论 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模拟了腰椎突出症椎间盘受力分布的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不同角度的受力特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突出 椎间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椎间隙高度对Prestige LP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活动度和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娄纪刚 刘浩 +4 位作者 龚全 戎鑫 李会波 孟阳 武文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单节段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63例患者在我院行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其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28~68岁... 目的: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单节段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63例患者在我院行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其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28~68岁,平均47.6岁。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脊髓型颈椎病25例,混合型颈椎病6例。置换节段:C3~41例,C4 ~ 5 5例,C5~652例,C6~74例,C7 T11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门诊随访时颈椎正侧位及功能位 X 线片,利用 CANVAS 软件测量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和目标节段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 评分和 NDI 评分。研究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术后置换节段活动的影响,并进行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 ROM 为(10.8±3.2)°;,术前置换关节ROM 为(10.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为(7.0 ± 0.9)mm,术前椎间隙高度为(4.6±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间隙高度小于4.0 mm 的患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 ROM 相比术前平均增加0.7°(P〈0.05);而术前椎间隙高度大于4.0 mm 的患者,术后置换节段 ROM 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大于6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11.3°,术后椎间隙高度小于6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 JOA 评分、NDI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小于8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11.2°,术后椎间隙高度大于8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 JOA 评分、NDI 评分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椎间隙高度 活动度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腰椎间盘置换术后椎间活动度与相邻节段退变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鲁世保 海涌 +7 位作者 王庆一 苏庆军 康南 藏磊 孟祥龙 王宇 周立金 陈小龙 《脊柱外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35-338,共4页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间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4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间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4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为36~58岁,平均42.3岁。椎间盘退行性病变3例,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32例,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9例。手术节段为:L3/L4节段3例,L4/L5节段23例,L5/S1节段18例。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测量随访时手术节段和相邻节段的ROM,评价ASD征象,记录手术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0~7.5年,平均5.6年。44例手术患者中5例有ASD征象(11%)。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ROM为3.6°±1.7°,其中ASD患者的ROM为2.2°±0.8°,无ASD患者的ROM为4.6°±1.5°,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与影像学检查有无退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人工腰椎椎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有退变征象的患者手术节段的ROM低,但相邻节段有无退变与临床疗效无相关性,可能与随访病例数较少及时间较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椎间盘切除术 假体植入 活动范围 关节
下载PDF
不同骨密度轨迹内固定系统对腰椎L4-L5节段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辉卿 居来提·买提肉孜 +4 位作者 帕尔哈提·热西提 买买提明·艾尼 任航宁 郭图聖 陶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626-6631,共6页
为了评价改良皮质骨螺钉技术(modified cortical screw technique,MCBT)与其他传统内固定系统对腰椎骨质疏松湿标本L4-L5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通过运用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数据建立4种不同的有限元模型,比较三种置... 为了评价改良皮质骨螺钉技术(modified cortical screw technique,MCBT)与其他传统内固定系统对腰椎骨质疏松湿标本L4-L5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通过运用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数据建立4种不同的有限元模型,比较三种置钉模型在相同生理负荷下的内固定系统应力的变化和腰椎L4-L5节段椎间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改良模型组在前屈、后伸、侧弯、扭转工况下内固定系统的最大应力值明显大于传统椎弓根螺钉技术(traditional pedicle screw technique,TT)模型组和传统皮质骨螺钉技术(cortical bcrew technique,CBT)。MCBT螺钉模型在前屈、后伸、扭转工况下的椎间活动度最小,侧弯工况下大于TT模型组和CBT模型组。可见与TT和CBT相比,MCBT的机械稳定性更好,且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负荷 内固定系统 椎间活动度 稳定性 皮质骨螺钉技术(CBT) 有限元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小关节退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波 王晋超 +2 位作者 姜宇桢 宋卿鹏 安岩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606-610,共5页
目的 探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术后颈椎小关节退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行单节段Bryan ACDR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通过颈椎动力位... 目的 探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术后颈椎小关节退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行单节段Bryan ACDR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0例,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通过颈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活动度和颈椎整体活动度,术前及末次随访同时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v index,NDI)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术前、末次随访时通过CT影像根据颈椎小关节定量评分系统评估颈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在末次随访时进行Odom标准评价分级和颈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小关节退变与男性(r=-0.263,P <0.05)、高龄(r=0.324,P <0.05)具有相关性,与手术节段没有相关性(P> 0.05)。患者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整体活动度与随访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小关节退变评分、JOA评分与随访时相比显著降低,NDI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DR术后小关节退变程度与手术节段活动度(r=-0.358,P <0.05)、整体活动度(r=-0.363,P <0.05)呈负相关,与JOA、NDI、Odom、VAS评分无显著性相关(P> 0.05)。结论 小关节的退变是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ACDR术后远期小关节存在轻度退变增加,小关节退变与年龄和性别相关,高龄和男性是其危险因素,小关节的退变程度与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无关,与活动度存在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椎间盘置换 椎间盘退行性变 危险因素 活动范围 关节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舒筋汤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罗佳晶 李明 +3 位作者 李琦 张佳诺 吴圣贤 刘向春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1502-1507,共6页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舒筋汤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联合组66例、对照1组67例...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舒筋汤联合雷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1-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联合组66例、对照1组67例、对照2组67例。对照1组给予常规西药+雷火灸,对照2组给予常规西药+补肾活血舒筋汤,联合组给予常规西药+补肾活血舒筋汤+雷火灸。3组均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肌肉状态测试分析仪测量腰椎关节活动度;采用ELISA法检测NF-κB、前列腺素E2(PGE2)、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42%(61/66)、对照1组为71.64%(48/67)、对照2组为74.63%(50/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06)。治疗后,联合组腰腿疼痛、腰部板硬、下肢麻木、舌质黯紫积分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F值分别为15.25、12.21、11.77、14.49,P<0.01);腰椎关节前屈、后伸、侧屈、侧旋活动度大于对照1组、对照2组(F值分别为19.66、29.50、33.33、24.54,P<0.01);血清NF-κB[(41.29±5.91)ng/L比(49.97±5.98)ng/L、(50.92±6.02)ng/L,F=47.00]、PGE2[(67.09±8.08)ng/L比(80.22±9.92)ng/L、(78.17±9.09)ng/L,F=40.27]、HIF-2α[(16.95±3.46)ng/L比(20.83±3.98)ng/L、(19.67±3.89)ng/L,F=18.38]水平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治疗期间,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10/66)、对照1组为8.96%(6/67)、对照2组为10.45%(7/67),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P=0.506)。结论补肾活血舒筋汤联合雷火灸可较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腰椎关节活动度,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肾虚血瘀证 雷火灸疗法 补肾活血舒筋汤 关节活动度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Prodisc-C Vivo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零切迹Zero-P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早期疗效比较
13
作者 马宇龙 王文豪 +2 位作者 官志平 黄永灿 俞莉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2-1143,共12页
目的比较研究Prodisc-C Vivo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零切迹Zero-P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及其对颈椎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 目的比较研究Prodisc-C Vivo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零切迹Zero-P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及其对颈椎节段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5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27例,采用Prodisc-C Vivo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和对照组(29例,采用零切迹Zero-P融合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颈椎病类型、病程、累及节段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手术节段活动度、上下相邻节段活动度、颈椎整体活动度及颈椎曲度等一般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及临床疗效指标(VAS评分、JOA评分、NDI及各评分改善率)和影像学指标(手术节段活动度、上下相邻节段活动度、颈椎整体活动度、颈椎曲度及假体位置、骨质吸收、异位骨化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26个月。均未出现肢体脏器功能损害、内植物失败及相邻节段退变严重需再次手术等并发症。术后各时间点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各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程度维持了手术节段活动度,对照组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基本消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研究组上、下相邻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两组颈椎整体活动度及颈椎曲度在术后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椎间融合 活动度 相邻节段退变
原文传递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与后路锥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国强 李少波 +2 位作者 李炎 谢肇 周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1期6151-6155,共5页
目的:对比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与后路锥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70例椎管狭窄伴或不伴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Dynesys组与后路锥间融合术组。前者行椎板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后者行减压术并锥间融合术,术后... 目的:对比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与后路锥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70例椎管狭窄伴或不伴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Dynesys组与后路锥间融合术组。前者行椎板减压并Dynesys内固定,后者行减压术并锥间融合术,术后随访24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椎间隙高度、活动度及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结束时ODI指数、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0DI指数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两组固定节段间隙均较手术前明显增加(P<0.05),Dynesys组L4-5节段、L5-S1节段活动度大为下降(P<0.05),融合术组相应节段均融合良好,无活动度。3Dynesys组头侧相邻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无明显变化,融合术组头侧相邻节段较术前活动度明显增加(t=2.286,P=0.026),两组术头侧相邻节段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03)。4随访结束时Dynesys组有1例(2.6%)患者S1节段出现1根螺钉松动,邻近节段未见退变病例;融合组有4例(12.5%)邻近节段出现Ⅰ-Ⅱ度退变,两组邻近节段退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39)。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植入手术与传统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术后短期内效果相当,前者对邻近节段活动性的影响小于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动态中和固定系统 后路椎间融合术 活动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