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形成及其对置换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9年8月期间接受单节段前路减压及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40例...目的探讨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形成及其对置换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9年8月期间接受单节段前路减压及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40例。患者平均随访38.8个月。应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观察随访时的HO形成情况并测量手术前后置换节段ROM。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HO形成与否以及不同HO分级与置换节段ROM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研究中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HO的发生率为37.5%,对发生HO的患者采用McAfee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2例。所有患者术前颈椎ROM平均为8.82°,随访时为8.52°。其中未发生HO的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9.77°,发生HO的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和Ⅱ级的HO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8.76°,Ⅲ级和Ⅳ级的患者为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形成HO会导致置换节段ROM的减少,McAfee分级Ⅲ、Ⅳ级的HO患者较之Ⅰ、Ⅱ级更加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单节段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63例患者在我院行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其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28~68岁...目的: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单节段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63例患者在我院行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其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28~68岁,平均47.6岁。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脊髓型颈椎病25例,混合型颈椎病6例。置换节段:C3~41例,C4 ~ 5 5例,C5~652例,C6~74例,C7 T11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门诊随访时颈椎正侧位及功能位 X 线片,利用 CANVAS 软件测量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和目标节段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 评分和 NDI 评分。研究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术后置换节段活动的影响,并进行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 ROM 为(10.8±3.2)°;,术前置换关节ROM 为(10.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为(7.0 ± 0.9)mm,术前椎间隙高度为(4.6±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间隙高度小于4.0 mm 的患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 ROM 相比术前平均增加0.7°(P〈0.05);而术前椎间隙高度大于4.0 mm 的患者,术后置换节段 ROM 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大于6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11.3°,术后椎间隙高度小于6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 JOA 评分、NDI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小于8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11.2°,术后椎间隙高度大于8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 JOA 评分、NDI 评分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术�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间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4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间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4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为36~58岁,平均42.3岁。椎间盘退行性病变3例,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32例,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9例。手术节段为:L3/L4节段3例,L4/L5节段23例,L5/S1节段18例。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测量随访时手术节段和相邻节段的ROM,评价ASD征象,记录手术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0~7.5年,平均5.6年。44例手术患者中5例有ASD征象(11%)。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ROM为3.6°±1.7°,其中ASD患者的ROM为2.2°±0.8°,无ASD患者的ROM为4.6°±1.5°,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与影像学检查有无退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人工腰椎椎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有退变征象的患者手术节段的ROM低,但相邻节段有无退变与临床疗效无相关性,可能与随访病例数较少及时间较短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形成及其对置换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9年8月期间接受单节段前路减压及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40例。患者平均随访38.8个月。应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观察随访时的HO形成情况并测量手术前后置换节段ROM。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HO形成与否以及不同HO分级与置换节段ROM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研究中单节段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HO的发生率为37.5%,对发生HO的患者采用McAfee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2例。所有患者术前颈椎ROM平均为8.82°,随访时为8.52°。其中未发生HO的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9.77°,发生HO的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和Ⅱ级的HO患者随访时ROM平均为8.76°,Ⅲ级和Ⅳ级的患者为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形成HO会导致置换节段ROM的减少,McAfee分级Ⅲ、Ⅳ级的HO患者较之Ⅰ、Ⅱ级更加明显。
文摘目的: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单节段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63例患者在我院行 Prestige LP 人工颈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其中男31例,女32例;年龄28~68岁,平均47.6岁。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脊髓型颈椎病25例,混合型颈椎病6例。置换节段:C3~41例,C4 ~ 5 5例,C5~652例,C6~74例,C7 T11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门诊随访时颈椎正侧位及功能位 X 线片,利用 CANVAS 软件测量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和目标节段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临床效果评价采用JOA 评分和 NDI 评分。研究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术后置换节段活动的影响,并进行椎间隙高度与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 ROM 为(10.8±3.2)°;,术前置换关节ROM 为(10.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为(7.0 ± 0.9)mm,术前椎间隙高度为(4.6±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椎间隙高度小于4.0 mm 的患者,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 ROM 相比术前平均增加0.7°(P〈0.05);而术前椎间隙高度大于4.0 mm 的患者,术后置换节段 ROM 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大于6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11.3°,术后椎间隙高度小于6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术后 JOA 评分、NDI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小于8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11.2°,术后椎间隙高度大于8 mm 的患者术后 ROM 平均为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 JOA 评分、NDI 评分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术�
文摘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间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4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为36~58岁,平均42.3岁。椎间盘退行性病变3例,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32例,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9例。手术节段为:L3/L4节段3例,L4/L5节段23例,L5/S1节段18例。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测量随访时手术节段和相邻节段的ROM,评价ASD征象,记录手术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0~7.5年,平均5.6年。44例手术患者中5例有ASD征象(11%)。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ROM为3.6°±1.7°,其中ASD患者的ROM为2.2°±0.8°,无ASD患者的ROM为4.6°±1.5°,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与影像学检查有无退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人工腰椎椎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有退变征象的患者手术节段的ROM低,但相邻节段有无退变与临床疗效无相关性,可能与随访病例数较少及时间较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