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MAST微创通道下减压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晨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752-1754,共3页
目的:探讨RMAST微创通道下减压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某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行双侧椎弓根内固定... 目的:探讨RMAST微创通道下减压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某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行双侧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研究组行RMAST微创通道下减压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1月、术后3个月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腰痛、腿痛情况,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腿痛VAS评分、腰痛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RMAST微创通道下减压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术后腰腿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通道 单边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椎间cage植骨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摘除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实施后路椎间盘摘除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后路椎间盘摘除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实施后路椎间盘摘除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后路椎间盘摘除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实施康复训练,随访12~18个月。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术后疼痛情况、院内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5.2±11.8)min,术中出血量(354.2±54.8)mL,术后引流量(132.2±8.7)mL。院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术后1年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患者的植骨融合率为90.0%;患者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实施后路椎间盘摘除联合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远期预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后路椎间盘摘除 椎间cage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Cage植骨融合术在颈椎间盘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荆兴泉 杨双石 龙跃兵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对比颈椎Cage植骨融合术与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在颈椎间盘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颈椎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观察组及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每组28例,对比两... 目的对比颈椎Cage植骨融合术与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在颈椎间盘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56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颈椎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观察组及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每组28例,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手术前后JOA评分、椎体融合率、术后症状缓解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取髂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Cage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症状缓解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cage植骨融合术 钛板内固定术 疗效
下载PDF
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小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18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成形... 目的分析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VAS及OD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指标,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颈椎动态稳定器联合Cage融合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司文腾 张华果 +2 位作者 王爱国 孙宜保 白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联合Cage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2009年9月-2011年6月,应用DCI非融合术联合Cage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其中男10例,女... 目的探讨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ynamic cervical implant,DCI)联合Cage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2009年9月-2011年6月,应用DCI非融合术联合Cage融合术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7~64岁,平均44.1岁。病程2~8年,平均5.1年。脊髓型颈椎病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混合型(脊髓型和神经根型)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椎间盘退变,压迫神经或脊髓。病变节段:C3、4、C4、5 1例,C3、4、C5、6 5例,C4、5、C5、6 3例,C4、5、C6、7 5例,C5、6、C6、7 2例。采用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颈部功能、脊髓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观察DCI稳定性、DCI手术节段活动度、Cage融合状态及Cage移位等情况。 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肿、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颈椎X线片示,末次随访时DCI手术节段活动度为(7.8 ± 3.1)°,与术前(7.3 ± 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5,P=0.132)。DCI假体无不稳或松动;1例(C4、5)植入DCI假体的椎间隙后缘出现轻度异位骨化。Cage植骨融合椎间隙均未见明显透亮线,无Cage松动下陷,骨性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NDI评分、JOA评分及VAS评分分别为(18.3 ± 5.1)、(15.7 ± 1.5)、(3.4 ± 1.8)分,与术前的(49.6 ± 11.3)、(12.8 ± 2.0)、(6.7 ± 1.2)分相比均显著改善(t=2.131,P=0.016;t=3.126,P=0.024;t=6.102,P=0.038)。 结论应用DCI非融合与Cage融合联合治疗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保留了颈椎的运动功能和稳定性,其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动态稳定器 cage 植骨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