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1月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研究的文献(共14篇)...[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1月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研究的文献(共14篇),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患者术后死亡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置物松动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eta分析发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内固定术(P<0.000 01),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死亡率却比内固定组高(P<0.01)。在术后髋部畸形率、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内置物松动率方面,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不同评价指标的比较中各有优劣,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其中股骨头置换术在文中所列指标中,均优于或不差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应用时则应慎重考虑。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解剖型锁定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27例老年股骨转...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解剖型锁定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2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DHS治疗182例,LCP治疗201例,PFNA治疗7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3例。结果DHS、LCP、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DHS、LCP、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卧床时间DHS、LCP组明显长于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DHS组明显低于LCP、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适用于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并且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目的通过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共47例(均为单侧骨折),男28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80.83±4.83)岁。AFHR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81.26±4.87)岁,A2.2型17例,A2.3型10例;PFNA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79.56±4.75)岁,A2.2型13例,A2.3型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蛋白、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等指标,并通过Harris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白蛋白差值和术后VA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下地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可作为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可选方法;但手术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长,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手术医师熟练程度进行选择。展开更多
目的针对老年髋部骨折主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骨折),总结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选择标准以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老年股骨颈骨折以及粗隆骨折治疗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若无特殊手...目的针对老年髋部骨折主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骨折),总结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选择标准以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老年股骨颈骨折以及粗隆骨折治疗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若无特殊手术禁忌证,65岁以下患者建议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或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65~80岁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身体情况相对较差的高龄患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稳定型骨折可选用DHS或第3代Gamma钉;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可根据骨折类型、骨质情况等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顺行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以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内固定系统等髓外固定系统;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骨折建议行髋关节置换。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应结合骨折类型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及内固定物,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1月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研究的文献(共14篇),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患者术后死亡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置物松动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eta分析发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内固定术(P<0.000 01),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死亡率却比内固定组高(P<0.01)。在术后髋部畸形率、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内置物松动率方面,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不同评价指标的比较中各有优劣,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其中股骨头置换术在文中所列指标中,均优于或不差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应用时则应慎重考虑。
文摘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解剖型锁定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2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DHS治疗182例,LCP治疗201例,PFNA治疗7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3例。结果DHS、LCP、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DHS、LCP、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卧床时间DHS、LCP组明显长于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DHS组明显低于LCP、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式,人工股骨头置换适用于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并且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
文摘目的通过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治疗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共47例(均为单侧骨折),男28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80.83±4.83)岁。AFHR组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81.26±4.87)岁,A2.2型17例,A2.3型10例;PFNA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79.56±4.75)岁,A2.2型13例,A2.3型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蛋白、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等指标,并通过Harris评分、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白蛋白差值和术后VA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下地负重时间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可作为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可选方法;但手术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长,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手术医师熟练程度进行选择。
文摘目的针对老年髋部骨折主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骨折),总结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选择标准以及临床应用现状。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老年股骨颈骨折以及粗隆骨折治疗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若无特殊手术禁忌证,65岁以下患者建议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或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65~80岁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身体情况相对较差的高龄患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稳定型骨折可选用DHS或第3代Gamma钉;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可根据骨折类型、骨质情况等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粗隆顺行髓内钉等髓内固定系统以及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内固定系统等髓外固定系统;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骨折建议行髋关节置换。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应结合骨折类型及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及内固定物,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